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碧桂园持续24年助力农村现代化书写家国情怀

“我曾经一贫如洗,是国家免掉5元学费,还给了我2元助学金,让我读完高中;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我有机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是我应尽的责任。”在今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多次这样表态。

从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赠开始算起,包括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已经为社会累计捐赠超90亿元,涉及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共助力超49万人脱贫。对于碧桂园来说,这些数字不是一次高调的善举,更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用近30年的光阴浇筑成的一项事业,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持续赋能乡村振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担当和作为。

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碧桂园持续24年助力农村现代化书写家国情怀

碧桂园广西区域田东苗木产业扶贫基地

靠党建

思想引领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场长久而艰难的工作,没有强大的决心和信念是开展不下去的。于是,自这项事业开始,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就一直在探索扶贫和振兴的精神力量。这其中,党建的引领才是长期长效从事乡村振兴的思想典范。

为此,碧桂园坚持党建引领,由集团党委直接领导指挥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在农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联动党员干部、优秀农村青年、妇女、致富带头人等,打造党建共建平台,与240个村进行结对共建,建立村民理事会等乡村治理机制。

其次,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也积极帮助农村提升基层干部的党性和能力,2021年联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碧桂园结对帮扶县基层党支部书记“同上云党课”,组织16省57县驻村第一书记及村支书、碧桂园帮扶人员等累计367万人次线上线下参加党史学习教育。还联动中山大学举办9期结对帮扶县基层干部党史学习及乡村振兴提升班,共培育东乡县、舒城县、兴国县等近310名县、镇、村领导干部。

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碧桂园持续24年助力农村现代化书写家国情怀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组织各乡镇分会场学习“云党课”现场

靠产业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链

随着一声“咩咩”的叫声,甘肃东乡种羊繁育基地的第一只母羊下崽了。两只羊宝宝,一身洁白柔软的毛,急着去妈妈的怀里找奶喝。这两只取名为东东、乡乡的小羊,带给整个东乡带来的是沉甸甸的希望。

原来,从今年7月20日起,在碧桂园的帮助下,高标准现代化的1号、2号羊舍投产。有了优质种羊、养殖技术和设备,农民们都期待合作社明年能有个好收成。

这是碧桂园产业振兴的小小案例,其背后折射的是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继续夯实产业帮扶基础,做强乡村特色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信心。

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碧桂园持续24年助力农村现代化书写家国情怀

甘肃东乡种羊繁育基地

碧桂园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同时结合帮扶县的特有资源,深耕各县特色产业项目,积极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共建共享产业模式,助推振兴项目的稳定运营和突破发展。

与此同时,碧桂园也善于打开需求端,拓展消费帮扶方式。不管是借助集团社区新零售品牌“碧优选”,还是扶贫品牌“臻碧乡”,目的就是将优质的农产品从乡村快速运到城市社区。同时借助新媒体,开展消费助农直播、短视频带货,让更多人“以购代捐”,带动乡村产业兴旺。

在深入挖掘乡村文旅资源中,碧桂园还联动博实乐教育、国华文旅等,打造游学实践、红色教育、亲子互动、自然教育等特色研学营地,带动村民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在今年两会期间,杨国强还带来了关于“乡村振兴”的提案。期望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希望由政府联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入,帮助农民稳定生产、提高产业质量效益、打通城乡流通渠道,让农民、产业与市场紧密衔接,从而实现一头助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另一头助力城市居民打造品质生活的振兴模式。

靠教育

为乡村构建多元人才体系

16架钢琴,对于城市学校来说,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更不要说出现在留守儿童的乡村学校。而今年六一儿童节,在河北石家庄平山县苏家庄,16架崭新的钢琴就被搬入了学校中,让全校师生叹为观止。孩子们跃跃欲试,准备好好练琴,等过节父母回家时弹给他们听。

这只是碧桂园助力教育的缩影,20多年间,碧桂园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三所慈善学校,以及通过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帮助困难学子,培养乡村振兴新生力量,惠及困难学子超20万人次。

在持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碧桂园联动职业及技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化培训,为乡村劳动力提供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在培育内容上不仅注重就业技能,同时也兼顾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并安排工作岗位。截至目前,共开展了1663期培训班、157场招聘会,106731人参加培训,62849人实现上岗就业。

从2012年至今,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共开展村支书研学班、返乡扎根创业青年培训、乡村校长教师培训和就业培训班等,共1907场,共培训了17.5万人。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乡村振兴的关键还在于“人”。碧桂园深知,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构建多层次、品牌化、体系化人才振兴项目,培育急需的“三农”人才,才能使得乡村焕发新颜。

靠文化

传承精神留住农民的根

在稳定了产业和留住人才的基础上,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更意识到,在中国的乡村,有很多值得保留和传承的文化。保留传统文化,就是在保留中国的根。

为了打造乡村文化IP,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先后举办乡村春晚、广场舞赛事、东乡刺绣时装周等活动累计12场,惠及102个村,覆盖人数2.44万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1200万人次。

比如,来自甘肃东乡的绣娘们,在今年又一次站在了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从最基础的走路、站姿、表情练起,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刺绣手艺搬上了国际的舞台,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农村妇女的新形象。

在面对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更是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比如,保护并搭建东乡刺绣产业和公益品牌体系,将耀州瓷(凤戏牡丹纹盘)引进为集团文创纪念品。同时,碧桂园还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文化示范样本,在已有的14条乡村旅游线路基础上新开发东乡、川蜀两条公益夏令营路线;在广东英德鱼咀村打造精品民宿、特色餐厅等项目,英德鱼咀村更是获得了“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的称号。

从脱贫到乡村振兴,碧桂园持续24年助力农村现代化书写家国情怀

广东英德鱼咀村民宿

靠时间

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初心

在不知不觉中,碧桂园已经从事了24年的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并且将此上升至集团主业的高度,先富帮后富。这项工作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措施精准全面,体现了碧桂园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强烈意识和坚定态度,彰显了碧桂园“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精神。

今年,在全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更是积极总结扶贫工作经验,决心继续长期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主业之一做下去,在原有“4+X”扶贫模式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抓手,聚焦五大振兴,并以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反哺乡村公用事业的乡村振兴模式,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798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