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认识中医(一)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2 3 0

胶州王情义中医综合诊所 王情义

中医是医道,是祖国的文化瑰宝,是以自然之力为自然之事。何谓中医之大医(即真中医)?借用真人孙思邈的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中医用药、针、灸简单方便,取自自然,顺应自然,只要理法正确辩证清晰,顺手拈来即可治病。以天、地、人的自然变化为纲;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为目;以药物的寒热温凉来调整人体的偏盛偏衰,愈病多验。中医就是通过宏观立体的思维,针对某个个体选择最优化的理、法、方、药,一人一方进行精细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保健需求不断提高,近些年来各类养生方法,各类中医理论层出不穷,各说各是,良莠不齐,令人无所适从。大多也是中西思想混淆,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悬壶济世的作用即成空谈,所以普遍对中医药的误解很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认为中医治病慢

认为中医只适合某些慢性病,甚至认为只是安慰剂。外感病,急病,就很少用中医中药。某些绝症西医西药无计可施时方才求助中医,稍有不瘥,便道中医无能。

医圣仲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寒,鼻鸣干呕,时自汗出),以桂枝汤服一升(东汉时期一升约现在的200ml)须臾啜热稀粥待全身微汗出则愈,不必尽剂。若一服汗未出,一时后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半日许令三服尽,遍身微汗必瘥。外感风寒是现在普通感冒的一个证型,病程一般五天左右,而医圣治疗半日则已。中医慢吗?

余曾以伤寒理论治疗多例原因不明发热,也都经西医检查治疗过,病程都在一月以上,中药治疗都在一周内痊愈。举一典型病例:任某,青岛市人,年三十,发热四月有余,经各大医院检查输液不效,且病因不明。每天发热,下午则重,体温38到39.5度之间,四月来苦不堪言,疑为绝症。经朋友介绍来诊。患者烦热微恶风,头项稍僵,恶心且时汗出。余断其虽病日久,但表邪未去,故桂枝加葛根汤化裁,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剂热退,五剂后根除,至今三年身体康健。

一九九二年夏,在医院实习期间,一急性腰扭伤患者,骨伤医院治疗半月,腰疼仍不能下床。辨证为太阳经病,针刺后溪穴,强刺激三次,留针半小时,起针后便能下床,三天后行动自如。当时的同学都感到不可思议。中医只要辩证清晰,治疗方案恰当,疗效并不慢。

第二,把中医切脉神化

凡看中医不说病情只让切脉辨病,“某中医切脉厉害,胆囊炎一摸就知道了,肿瘤长在什么位置,有多大都清楚”。“某中医不行,切完脉还要问,还要看舌头”。扭曲了中医四诊和参的辨证原则。这些误解反而让唯利是图的小人,借着这一机会糊弄百姓,牟取利益,损害了中医形象。其实中医切脉只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难经》第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四诊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况且还有假证假脉现象,须合参细辨,不容马虎。

第三,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混为一谈

中医的处方用药,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的,每一个西医病名皆须中医的辨证方能处方用药。如一个胆囊炎的病人拿着B超化验单来找我说,你给我开点草药吧!我打了很多吊瓶没管用。我要给他以中医的方法再检查一下时,他表示非常不理解。我明明就是胆囊炎,你还检查什么?难道B超还没有你查的清楚?岂不知任何疾病中医都需要辩明证型而后施治。

当然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误解中医,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因此正确的认识中医尤为重要。

中医的起源——命名

中国医药始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司马迁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中医”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与西医的区别则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为了区别东印度公司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四大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与五行

可分为“阴阳”与“五行”两部分。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对立又统一的力量;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阴阳与五行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构成中国医学的理论核心,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元素。用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不断的运动变化,联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研究人体阴阳盛衰消长,以及人体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最早解释天人合一的著述——医与易

《周易·易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是阐述事物阴阳动静变化的道理。而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观是“天人合一”。两者在认识和方法论上有共同之处,中医和易经的哲学理论是共同发展的,两者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二者之源源于自然界的一切,所以易具有医之理,医得易之用,两者都源于对事物阴阳变化的道理,所以医易同源。

中医的思维方式——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整个人体被认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表里,经络为通道,以精、气、血、津液“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构成的统一整体。

余在一九九六年冬天接诊一位肺气肿的老人,王某,女,60岁,慢性支气管炎25年,每年花费大量金钱求医问药,中西医多方治疗而咳喘不减。近日因天气转冷,咳喘加重,在当地二级医院诊为慢支,肺气肿。抗菌消炎,止咳平喘治疗一月无任何好转。后抱着试试的态度,找我要求吃中药。诊患者咳喘伴面浮肢肿,脘腹胀满,多食咳甚,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脉沉弱,舌胖苔白。《黄帝内经咳论篇》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故诊断为久咳病,本在中焦脾胃。 拟以补脾胃、益肺气的参苓白术散,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小青龙汤加减。处方:麻黄(去节)10,芍药15,细辛3,干姜10,桂枝(去皮)15,五味子6,半夏(洗)9,白扁豆30,白术30,茯苓30,桔梗10,人参10,砂仁6,山药30,甘草(炙)10。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三剂后复诊,咳喘减大半,食量增。效不更方,上方继进10剂。再次复诊病人已能从事轻便劳动。加减调理月余而愈。另有一病人白睛充血疼痛,各大医院眼科皆以炎症治疗,三月不效,后遇一中医,言此为肺火,五行分属白睛属肺,故清肺治疗三剂而愈。这是中医整体性的应用,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退乎天气”。《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塞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腾,卒风暴雨,则经水波涌而隆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这些皆是气候变化对人体密切的影响。中医健康长寿的根本法则是效法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的基本规律。古有至人、贤人、真人,养生无不法四时,知阴阳,和数术。

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

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等等,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各辨证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证。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做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既注重辨病又强调辨证的,且重点在于辨证。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便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诊疗方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病,而是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案,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所以说中医没有什么“秘方”,而是有“秘法”。任何疾病清晰辩证、精准治疗,就是中医的“秘法”。

中医的精准医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是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例如:夏季,机体阳盛,腠理开泄,易于汗出,即使感受风寒而致病,也应慎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耗伤阴气。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应重用辛温发表之剂。因地是相同的人,相同的病证因地理环境的不同。治疗用药的原则亦不相同。我国北方多寒,南方多湿热,西方多燥,东方多风故因所处位置不同,治疗方案亦不同。因人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此作出的方案,开出的处方才是最精准的。

中医的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愈防复

真正中医的发展当以治“未病”为主导,而非治已病。中医的治未病是建立在宏观基础上,运用易经以及内径的五运六气理论,结合相术等准确的推断病人将来要发生的身体状况;给与早期干预,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治未病的理论基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未病先防:《针灸甲乙经》的作者黄甫谧在序中提到张仲景见王仲宣(曹操手下侍中),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侯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即病防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谓:“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木是克土的,肝病日久克脾土太过,必损后天之本,故此治肝先实脾。)”“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指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病愈防复:当年华佗治疗一位患有寄生虫病的李姓患者,服药一剂,吐虫数升而愈。华佗又赠药一包,说:此疾三年后会再发,发时服此药便可根除。此间有同乡得了同样的病,李姓患者便把华佗所赠之药给了同乡。待三年后病复发时,正值华佗被曹操收狱,无药而病死。

扁鹊入虢之诊、见蔡桓公等故事,人皆耳熟能详。中医的各种玄奥疗法,历代医家神奇病案汗牛充栋。每每读起未尝不概然叹其才秀!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112.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