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百家姓故事》系列故事之周吴郑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017年10月26日(丁酉年 【鸡年】庚戌月 丙戌日)

宜纳采、订盟、嫁娶、祭祀、祈福

忌造庙、造船、动土、破土、安葬

又到《百家姓故事》系列故事讲解时间了,由于很多的朋友私信小明,说每天一个姓氏太少。所以今天开始小明会小段,小段的讲解。谢谢大家。那么直奔主题,今天就来聊一下周、吴、郑、王。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百家姓故事》系列故事之周吴郑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小明聊百家姓故事

周:部落的好领袖古公亶父“周”姓是从姬姓来的。很古老的时候,有一个后来被尊称为古公亶父的部落首领,他带领着他的部落生活在现在陕西境内,开荒种地,过着稳定的生活。但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会来骚扰他们。古公亶父就召集他身边年龄大、有经验、有威望的老人征求意见:“狄人想要什么呢?”老人们回答说:“是要我们的粮食和财宝吧!”古公亶父就说:“给他们吧,只要我们部落的人不受到侵犯就行!”但是粮食送了、财宝给了,狄人还是要进攻。古公亶父又问这些老人说:“那些狄人还想要什么呀?”老人们回答说:“又想要我们的土地了吧?”太王亶父就说:“也给他们吧!”老人们说:“大王就不为自己的统治考虑吗?你由着那些狄人侵犯,会显得你是怕他们的。”古公亶父说:“我的统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我的部落,怎么能做那种看起来似乎是为了部落中的人们而其实是让他们陷入危险和困苦的事情呢!”老人们回答说:“大王就算不为统治,难道也不为自己的祖先考虑吗?你没有守住祖先留下的土地,如何对得起已经去世的先祖呢?”太王亶父说:“宗庙是一个家族怀念自己祖先的地方,虽然重要,但这是我们这个家族自己的事情,不可以用部落全体的利益,来换取我的宗庙的安康!我相信,我的祖先会理解我的;我相信,换做他们也会这样做的。”

于是,古公亶父拄着拐杖,带领着他的部落,向更安全的地方迁移。他们越过很多山,吃了很多的苦,最后在岐山脚下、渭水之畔的周原驻留下来。在这里,古公亶父带领人们疏通沟渠,整饬土地,把大片肥沃的原野开垦出来种植庄稼。划分好居住的区域,建造房屋,修筑城墙,营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构建中央机关,设立分配好官职,使各方面事务得到有序管理。其它地方的人,都把古公古公亶父当作有仁德的领袖看待,扶老携幼纷纷归附。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叫做周原,因此古公亶父领导下的人们都称为周族,也就是天下周姓的始祖。这片地方也就成为后来有了八百年历史的周朝起源地。

吴:深明大义的两兄弟今天来讲“吴”这个姓。这个姓的来源主要有五支,这里单讲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出自姬姓的吴姓。前边在讲“周”姓的时候,讲到了周太王亶父为了百姓而迁徙的故事。亶父的为人,也影响着他的三个儿子。这一支源出姬姓的吴氏,就是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后人。

  亶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伯、仲雍和季历。按照一般的顺序,继承亶父地位的应该是长兄。但是,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他的儿子姬昌更是从小聪慧过人,深得祖父亶父的喜爱。因此,亶父就有意把地位传给季历和姬昌。但是,亶父并没有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伯和仲雍了解父亲的想法,也很佩服弟弟的才能,同时,他们也都很喜爱侄子姬昌。他们二人非常孝顺,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他们二人商量好,远远地离开父亲和弟弟,让父亲亶父可以毫无顾虑地把位置传给季历和姬昌。

  而太伯和仲雍则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来到了远远的南方,教给当地人如何种植农作物以及很多知识,并且按照当地的习俗,把身上纹上了花纹,表示他们不准备再回到周地,不会与弟弟和侄子争夺统治周地的地位了。经过长期的努力,太伯和仲雍在南方建立了吴国,后来经过很多代的经营,吴国在春秋时代强大起来,成为一个强国。

  再回过头来说姬昌,他就是未来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历史的周文王,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没有他的大伯、二伯深明大义,主动让贤,历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摸样吧。因此,我们在赞叹周文王的时候,不要忘记他的两位伯伯为周王朝做出的贡献。同时,太伯和仲雍对父亲的孝道、对兄弟的谦让,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2014年4月30日)

郑:宽容的郑桓公今天来讲“郑”这个姓。这个姓也有好几个来源,我们这里主要讲源出姬姓的郑姓的故事。西周的周宣王有个弟弟叫子友,宣王把他封在了郑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陕西华县东。子友的封号是郑桓公。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即位后,非常无道,郑桓公预感到周朝将有变乱,于是他接受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百姓和财产安置在现在位于河南的两个安定的小国。后来,他的儿子郑武公在这里建立了郑国。

我们要特意讲讲郑桓公对“商人”的态度。这里的“商人”,是不是现在说的做买卖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商朝灭亡后,原来商朝的人地位很低,没有土地耕种,只能靠买卖东西维持生活。所以现在也就把买卖人叫做“商人”。当时,商人是很让人看不起的。但是郑桓公没有瞧不起他们,他知道这些人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很大。正是在郑桓公的宽容保护下,郑国的商人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他们非常感激郑国王族。过了很多年,在郑国国力不如先前之后,商人反过来还帮助郑国度过难关呢。这里讲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的名字已经显示了他的职业,他是一个做蜡烛买卖的郑国商人,但长期在秦国经商,和秦穆公的关系不错。有一次秦国要攻打郑国,是烛之武在深夜从城楼悄悄缒下去,潜入秦国的军营,劝说秦穆公退了兵。

还有一个故事是弦高犒师。弦高是一个贩卖牛羊的商人,有一次在城外看到晋国的军队悄悄来攻打郑国。他反应很快,马上派人悄悄送信儿,而自己则镇定地把一队牛送给晋国军队,说“我是郑国国君派来犒劳你们的,特意送上这些牛。”晋国军队一看:人家郑国早就知道了,肯定有防备,这仗没法打了。就撤兵了。牛贩子弦高救了郑国!

郑桓公及其后人对商人的宽容,终于获得了回报!几百年后,郑国也灭亡了。而郑国的人们,就用“郑”来作为姓氏,这是“郑”姓的一个重要来源。

王:当王的苦恼和不易王姓的来源有好几个,所有的来源几乎都有一个特点——王姓的祖先是王或属于王族,后人为了表示自己祖先的身份和地位,所以用“王”姓。作为王族的后人,这是一种荣耀,但也有其他姓氏所没有的辛酸。这话怎么说呢?历史上的不少王姓,都是不得已才姓的“王”。比如秦始皇的时候,被灭掉的其他六国的王族后裔,不敢再用原姓,其中很多都用了“王”姓,这样比较容易把自己隐蔽起来,不容易分辩原来是哪个国家的。你看,这就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无奈之举啊。

在几个来源之中,来自于子姓的“王”姓让人最为感叹,其祖先是大名鼎鼎的比干。比干是商朝国君的兄弟,是商朝最后一个国君、暴君纣王的叔祖。他非常忠诚,也很耿直,看不惯商纣王的种种坏行为,他就不断地劝谏。而其他的臣子,不是被商纣王杀掉了,就是逃出了商朝,投奔周文王去了。但是比干是商朝王子,他不能抛弃自己的国家。他曾经对其他劝他离开商朝的臣子说:“我明知道最终可能一死,但是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起初,商纣王还碍于比干是自己的长辈,没有治他的罪。但最后,商纣王还是受不了比干的劝谏了,终于愤怒了,对比干说:“听说圣人的心都是有七个孔窍的,你不是总觉得自己是圣人吗?那你就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给我看看,究竟有没有七个孔窍。”比干一听这话,当然知道这是商纣王要他死呢。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用刀剜出自己的心脏,血流如注而死了。

后来,暴虐的商纣王终于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被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商纣王最终穿着华丽的衣服,坐在他每天吃喝玩乐的鹿台上自焚了。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到处去找比干的后人,好好对待他们,因为周武王也非常钦佩比干的为人和勇气。

比干的后人中,有一支就改成了王姓,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祖先比干丞相。而比干更被人们奉为文曲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14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