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乡村记忆丨康浪河畔彩家桥——韩祥吉
临淄信息 临淄信息
微信号linzixinxi
功能介绍党委信息发布
6月7日不祈隋珠与和璧 只祈乡关新信息
■及时|准确|全面|价值|情怀|声音■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
临淄人的乡愁记忆
不仅在山水、人文、民俗
也在那忘不掉的老故事
和悠悠情韵
康浪河畔彩家桥
韩祥吉
我的家乡彩家桥座落在临淄区政府驻地向北偏西4.5公里处的康浪河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庄。
明朝初年,枣强县曹寺庄李氏迁至康浪河东岸立庄。当时只是几户人家的无名小庄。明朝末年,宝应县知县韩介曾孙韩东魁,携韩氏十三世祖韩祥,来到康浪河东岸,依李氏定居。看到这里河水滔滔、岸柳成行、鸟飞鱼跃、稻花飘香,更有一座斗拱小桥,横跨河上,犹如唐朝诗人李白诗中所写“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便起名“彩虹桥”。从此,这个无名小庄便有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彩虹桥。以后逐渐衍叫成了“彩家桥”。
彩家桥原来四周有土围墙,围墙外面是护城河,恰似一个四方形的小城,四面有寨门。一到晚上寨门便会关闭,青壮年轮流打更护村。村西紧靠康浪河,河水滔滔北流,芦苇繁茂,莺歌燕舞,村子南、北、东三面的护村河水潺潺涟漪,漂着浮萍,蜻蜓不时地点水,小鱼儿不时在水上打漂,犹如江南风光。彩家桥产的芦苇,是最有名的上等大苇,打出的苇箔和编出的锅盖,闻名全县。新中国成立前,彩家桥家家户户编锅盖、苇筐,是主要的家庭副业收入。
彩家桥村南一华里处是康浪河的源头西河头村,此村原名叫“甘河头”,因泉中流出来的水甘甜如饴,故名之。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康浪水,出城西西河头庄,平地出泉,有东西二源,合而北流,与系水会。”其中所说的东源即东河头村,西源即西河头村。彩家桥与此两村相距不到一公里。
齐桓公招纳贤士宁戚的故事就发生在西河头与彩家桥村交界处的卧牛地里。
春秋时期,穷困潦倒的饱学之士卫国人宁戚,因本国发生内乱,家破人亡,得知齐桓公招贤纳士,便前来齐国投奔。宁戚感到地位低下,无进身之阶,便装扮成为商人赶牛的牛倌,来到齐国。傍晚宁戚到了齐国都城临淄郭门之外的康浪河头露宿。恰好齐桓公外出迎接贵宾经过此地,宁戚便击着牛角唱起了《饭牛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早饭牛薄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出东门兮历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缊缕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汝适楚国。”齐桓公听后大吃一惊,感到此人非等闲之辈,立即请宁戚乘车返城,热情招待,开怀畅谈。宁戚谈了天下大势和治国方略,齐桓公听了十分钦佩,立即收纳宁戚到齐国领导决策集团,任命为大司田,掌管齐国农业。齐国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们为纪念齐国大司田宁戚,便把他停车饭牛的那片土地叫作“卧牛地”,在卧牛地的南端,今日西河村青龙桥附近立一石碑,题曰:“宁戚饭牛处”。
韩氏十三世祖韩祥,见“卧牛地”是风水宝地,便选定“卧牛地”为韩氏祖茔。韩祥是彩家、上庄、大武三村韩姓的始迁祖,他第一个埋葬在韩氏祖茔。这里至今仍为韩氏茔田。另一官宦之家也认定“卧牛地”风水好,也将“卧牛地”附近选为陵地,用雕琢石羊为殉葬品。人们叫那块地为“石羊地”。上世纪50年代,彩家桥村民曾在石羊地里挖出过“石羊”。
彩家桥韩氏为大姓,占全村人口的70%,是明朝清官著名诗人韩超然后裔,一直恪遵“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克勤克俭、诚信做人”的祖训。清朝晚期,我韩氏十八世祖中的韩世臣、韩荩臣、韩清臣、韩佐臣皆为监生,韩德芳为廪生。我韩氏十九世祖中韩继业、韩承业、韩修业和二十世祖中的韩凤浩、韩凤峒、韩凤堂、韩凤楼皆为邑庠生,韩凤喈为武庠生。韩修业授清朝廷承德郎六品衔。民国九年(1920年),韩修业创办了彩家桥国民学校,自己担任校长,有力地促进了彩家桥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祖父韩凤章与叔祖韩凤浩、伯父韩毓材皆是著名的教书先生和书画爱好者。祖上和一代诗宗王渔洋是至亲,与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是世谊友好,因此,蒲松龄著作佚存的资料,一直在韩家留存。上世纪90年代,经伯父韩毓材的门生——齐都镇刘家庄刘文熙先生与辛店街道仉行村著名诗人李法周先生整理,出版了《蒲松龄著作佚存》。
家中尚存一栋二层土楼和三间土坯老屋,是由我曾祖父和祖父建成的,至今已逾百年。土楼墙体厚达70公分,由优质黏土精心打成的土坯垒建而成;屋墙的根基是青石和标准青砖,高达一米有余;房梁、屋檩是粗直优质的杨、榆、楸木;屋笆苇箔是康浪河的大苇。就连建房工匠挑选的都是周边村庄最好的能工巧匠。新建的土楼、正堂,与原先的矮房低屋,形成高低四级,显得错落有致,寓意“步步登高”。屋内冬暖夏凉,十分舒适。土楼历经百年沧桑,先后住过五代人,代表着家族的辉煌,虽然遭受过无数次的狂风暴雨,仍然屹立不倒。据临淄区文物管理局考察了解,彩家桥韩家土楼是当今临淄区唯一保护最完好的土楼老屋,现已正式列入临淄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彩家桥是个进步村庄,偏僻小村紧靠芦苇茂密的康浪河,游击队员便于在芦苇荡中隐蔽。因此,彩家桥村便成了八路军和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许多游击队员白天潜藏在芦苇荡里,晚上出来袭击日伪军。1947年9月,临淄战争史上著名的“彩家桥争夺战”击溃顽军徐振中两个营,打死打伤、俘虏敌人30余名,就是彩家桥人民配合临淄独立营官兵、联防大队和民兵一起夺取的胜利。自抗日战争至1948年3月14日临淄县最后获得解放。彩家桥投身革命者达30余人,遇难者10余人。为革命献身的韩毓槐、吴方吉、耿大安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彩家桥跟随李人凤参加革命的战士和跟他在临淄二小上学的学生有6人,其中耿大安提拔为清河军区直属青年干部训练团团长,在1943年对日作战中光荣牺牲;李文秀成为成都军区正军职后勤部副政委;韩凤声成为湖南军区上校军衔正师级后勤部顾问;韩连祯成为烟台军分区副司令员,正师级顾问;韩培菖参加抗美援朝负伤立功后为荣誉复员军人;魏佳玉成为教育过彩家桥两代人的优秀人民教师。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彩家桥是临淄区“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期间的样板,其中108名知识青年来彩家桥长时间安家落户,与彩家桥广大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1975年,彩家桥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团支部;1976年,被山东省授予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同年,被淄博市授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单位。
尽管那个时期受到当时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但彩家桥却是临淄区第一个安上黑白电视机、第一个盖起农村礼堂、第一个建起水塔,用上自来水的村庄。
彩家桥村有春节文艺宣传和排演京剧子弟戏的优良传统。上世纪30年代,彩家桥排演的京剧在临淄城南庙会公演,轰动全县。上世纪60年代,本村自己的京剧老师韩毓森自排自导的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吸引了全县的广大京剧爱好者,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好评。改革开放后,多次进行京剧演出和春节文艺扮玩活动,皆受到欢迎。
如今,彩家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人家盖上了砖瓦房,有的还盖上了二层楼。村民吃上了标准的自来安全水。户户进行了旱厕改造,清洁卫生。大街小巷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安装了路灯和防盗监控设施,植树绿化,环境优美。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2004年我彩家韩氏,偕同上庄、大武、和高阳诸村族人,依据1926年和1955年原来的《韩氏世谱》,进行了高阳韩氏第三次世谱续修。2015年清明,上庄、大武、彩家三村韩氏族人在康浪河畔宁戚饭牛处的韩氏祖茔祭祖之际,回想起这里当年美丽的风光,触动了对逝去的先祖们的缅怀,为继承先祖之志,弘扬先祖之德,我们三村族人一起,重新立起了始迁祖碑,并栽植松柏冬青,进行绿化。韩氏祖茔形象有了大的提升。
毗邻宁戚饭牛故地,受康浪河沐浴滋润的彩家桥,从明清前的无名小庄,到今天社会主义时期的现代化村落,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美好的未来。
政协临淄区委员会
《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授权发布
Linzixinxi ▏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临淄信息 微信号:linzixinxi
Tel:0533-7210358
Email:lzqwxxk@163.com
临淄信息之家:QQ:125396053
微信群:临淄党委信息交流群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47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韩起祥有哪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