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茫茫大雪里嬴政皇帝踽踽独行
接到通武侯王贲垂危的急报,皇帝车马兼程赶到了频阳。
王翦病逝岭南之后,王贲一直深深陷在父丧悲怆中不能自拔。嬴政皇帝很是忧虑,诸多铺排欲使王贲振作,却依然没有些许功效。从王翦的丧事开始,嬴政皇帝破例做了诸多刻意安排:亲自执绋送葬,亲自过问陵园修造,亲自召见频阳县令安置对王氏一族的永久性照拂;又破例许王贲离职服丧,破例给频阳美原派进了两名太医,破例下令掌管皇室园林府库的少府章邯全数支付了美原的丧葬用度。种种之外,更有两处最大的破例:其一,开秦法之禁,特许王贲之子王离承袭了大父王翦的武成侯爵位,如此一门三侯,一时震动天下;其二,嬴政皇帝与蒙恬秘密会商,以邀战匈奴之策激发王贲。然种种措施之下,王贲还是没能恢复心神。王贲守丧三年之后,嬴政皇帝换了一种方式:不再刻意照拂,只是随时关注着美原的种种消息,满心期望王贲能够从淡淡的田园守丧中自己摆脱出来。然则,频阳县令与专派太医的每旬一报,却丝毫没教人舒心。每报都是如出一辙:通武侯郁郁寡欢,少食寡言,日每除了去陵园祭拜,回府就是昏昏大睡。无奈之下,嬴政皇帝一次专门召来老方士徐福,问其能否使王贲心疾复原。徐福没有丝毫犹豫,便摇头了。嬴政皇帝不解,问其何故。徐福答曰:“我道有箴言:方家不入军。盖方士之术,根基在术者受者之心志交相感应也。若通武侯者,毕生铁血战场,心志顽如铁石,心关坚如长城。方士之术,焉能入其心魄哉!”嬴政颇为不悦,皱着眉头道:“先生是说,通武侯心死了?”老徐福良久默然,叹息了一声:“陛下如此说,夫复何言也!”自此以后,嬴政皇帝当真是没辙了,只有打算抽暇常去美原走走,亲自与王贲说说话,再看究竟能否有救?可一次尚未成行,王贲便告垂危了。
一进频阳县境,县令与一班吏员正在界亭外肃然守候。皇帝车马没有丝毫停留,风驰电掣般掠过了界亭,烟尘中只传来马队将军的遥遥呼喊:“频阳县令自入美原!”午后时分,皇帝车马下了频阳大道,匆匆转上了美原乡道。不甚宽阔的乡道两侧,肃然伫立的人群与萧疏的杨柳树林融成了茫茫一片。嬴政皇帝立即下令车后马队缓行,自己的那辆驷马青铜车却丝毫没有减速,风一般掠向了遥遥可见的庄园。
“王贲等我——”
驷马高车在巍巍石坊前尚未停稳,嬴政皇帝一纵身下车,一声嘶哑悲怆的呼喊便在山庄激荡开来。骤然之间,守候在石坊的人众一齐放声大哭了。及至赵高飞步赶来,皇帝已经大步匆匆穿过哀哀人群径自进庄了。庄前石桥旁,一群老人簇拥着一个年青公子肃然长跪在地。公子高声禀报:“王离恭迎陛下!家父弥留……正在庄前茅亭迎候陛下……”嬴政皇帝急迫道:“秋风正凉,病人能在外边么,你等当真糊涂!”王离哽咽道:“家父执拗,定要出户迎候陛下。家父说,陛下今日一定来……”尚未说完,嬴政皇帝已经大步过桥了。
掠过庄门前那片已经在秋风中萧疏的杨柳林,大步走进林中那座古朴的茅亭,嬴政皇帝惊愕止步了——亭下石案上一张军榻,榻上一方厚厚的自布大被覆盖着骨瘦如柴须发如雪的王贲。这位昔年猛将微微闭着双目,一脸木然弥留之相,瘦骨棱棱的两腮抽搐着,显是紧紧咬着牙关挺着难以言说的巨大病痛。若非当时当事,任谁也认不出这是叱咤风云的秦军统帅之一的王贲。惊愕端详之下,嬴政皇帝心头大是酸热,一时老泪纵横哽咽不能成声了。
“陛下……”王贲骤然睁开了双目。
“王贲……”嬴政皇帝拉起王贲双手,泉涌泪水打在了白色军榻上。
“陛下,老臣不死,是,有几句话说……”
“王贲,你说,我听……”
王贲目光艰难地找到了榻边的王离,示意儿子扶起自己坐正,又示意儿子离开茅亭。王离哽咽着走到亭廊下挥挥手,守候在茅亭的王氏家人都出来远远站着了。王贲的目光骤然明亮,殷殷地看着嬴政皇帝缓慢清晰地开口了:“陛下,老臣所说,四件事。一则,若有战事,陛下毋以王离为将。昔年,家父有言:此子心志无根,率军必败。陛下幸勿以老臣父子为念,错用此子误国误军。”嬴政皇帝垂泪道:“我知道。只教他入军多多历练。”王贲喘息几声,又道:“二则,太尉之职,李信可任。坚毅勇烈,陇西侯河山社稷之才也。”嬴政皇帝点头道:“好。我记住了。”
王贲艰难地叹息了一声,一丝泪水爬出了眼眶:“最后两事。一则,陛下劳碌太过,该早立储君了。长公子纵然有错,其心志胆识,仍当得大秦不二储君。老臣以为,陛下该当对九原大军有所部署了。蒙恬、李信,当为储君两大臂膀……”嬴政皇帝连连点头,哽咽垂泪道:“知道。本来,要等你一起北上九原的……”王贲嘶声喘息着,努力地聚集着最后的力量:“最后一则,老臣斗胆直言了:老臣多年体察,丞相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陛下体魄堪忧,该当妥善处置朝局了……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老臣之见,二冯一蒙主内政,蒙恬李信主大军,可助长公子稳定朝局,廓清天下……”一语未了,王贲颓然倒在了靠枕上。
嬴政皇帝生平第一次听到一个重臣对李斯如此评判,还没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王贲又蓦然开眼,惨淡地笑了:“陛下……老臣痴顽,不能自救,愧对大秦,愧对陛下……老臣,去了……”一个去字未了,王贲没了声息,一脸沧桑倏忽舒展开来。
“王贲等我——!”一声呼喊,嬴政皇帝扑在军榻大放悲声了。
因了皇帝执意亲自操持葬礼,王贲的丧事大大地缩短了。
第一场冬雪降临时,帝国一代名将在盛大的皇家葬礼仪仗护持下,在万千人众的隆重送别中,长眠在了美原墓地,永远地陪伴在了父亲王翦的身旁。嬴政皇帝亲为陵园石坊题写了铭辞——两世名将,一天栋梁。李斯奋然自请书写皇帝铭辞,以为勒石。嬴政皇帝思忖了一阵淡淡道:“还是朕亲自写了。朕负王氏多矣。”陵园勒石完毕,嬴政皇帝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宣布了公子王离承袭武成侯爵位,开春之后赴九原大军就裨将之职。诏书颁发的当夜,皇帝在美原行营召见了王离。在皇帝多方询问之下,尚在丧服的年青王离依然透出一股勃勃之气,件件俱有过人见识。嬴政皇帝大觉欣慰,殷殷叮嘱一番,第一次显出了罕见的笑容。
次日清晨,雪花纷纷扬扬。车驾临行之际,嬴政皇帝走进了王氏陵园。
皇帝将护卫甲士与赵高一班人统统留在了石坊口,只拄着一支王离送进手中的河西义仆杖一个人进了陵园。这“河西义仆”是一种河西稀有木材制作的手杖,坚刚如铁又轻重粗细适度,握在手中极是利落趁手。王离说,这是父亲亲手水磨的一支义仆杖,父亲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它。王离还说,苏秦当年失意咸阳跋涉河西,便是得力于河西老猎户所送的一支义仆杖。嬴政皇帝对苏秦倒并不如何熟悉,只一听说这是王贲亲手磨制之物,一句话没说便接手了。
雪花如柳絮般飘洒着,三百余亩的陵园朦胧一片。嬴政皇帝走得很慢,思绪与雪花一起漫天飞扬着。王翦王贲父子的相继离去,使嬴政皇帝第一次有了一种泰山巍然却无所依凭的孤独与落寞,甚或,心底隐隐有了一丝忧虑与恐慌。对嬴政皇帝而言,这般隐忧是绝无仅有的。毕竟,王翦王贲父子是太过特异的两代名将,在帝国兴起的整个过程中绝无他人能够取代。然则,最根本处还在于,王翦王贲父子的特异禀赋——坚毅笃实,不为任何人所撼动的那种超乎寻常的定力。如果说,王翦的坚毅笃实尚具有一种智慧的周旋色彩,王贲的坚毅笃实则是赤裸裸无所掩盖的。王翦的资望功勋,以及与嬴政皇帝早年结盟于艰难时世的经历,决定了王翦以含蓄迂回坚持自己主张的特异方式;虽然同样是无可撼动,王翦的方式相对容易为人所接受。无论对君,无论对臣,甚或对部将,王翦几乎没有与任何人发生过直接的摩擦。可令人不可思议者,正是如此一个王翦,却也没有一次放弃过自己的主张,且一直坚持到最终的结局证明自己是对的。灭赵坚持缓战,灭燕坚持强战,灭楚坚持重兵大战,平定南海坚持军民一体长期融合等等,莫不如此。事实证明:凡此重大关节,王翦都坚持申述自己的主见,虽然绝无激烈方式,然却也从来不会放弃;而只要帝国君臣最终赞同了王翦的方略,王翦都毫无怨言地义无反顾地全力实施,直至获得最圆满成功。王贲则不同。在帝国重臣中,王贲是最为不事周旋的一个,与任何人都没有私交私谊,与任何人都是公事公办。凡有大略会商,王贲只有两种方式:要么不说,要么固执坚持,绝不与任何人通融,包括不与皇帝通融;而一旦进入方略实施,王贲的才具便会进发出惊人的光彩,屡屡创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五万军马水战灭魏,不可思议一也;两万飞骑旬日连下楚国十城,不可思议二也;五万飞骑数千里奔袭,最终灭燕灭代,不可思议三也;二十万大军胁迫齐国不战而降,不可思议四也;十万军十万民,三年大开天下驰道,不可思议五也。凡此等等,王贲都有一个最显著特质:只要主事,拒绝一切乱命,决然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每次只要任命王贲,王贲都会有一句话:若不成事,愿担全责。也就是说,王贲从来不寻求中和之道,能做则做,不能做则罢,绝不会依照他人意志敷衍了事。
雪越来越大了,天地陷入了一片混沌。
嬴政皇帝的思绪却更远了。是的,在满朝大臣中,他更喜欢王贲,与王贲更对脾性。只有王贲,给他这个皇帝以最真实的感觉。在王贲面前,他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喜怒哀乐。王贲在他面前,也从来没有斡旋性的话语,不赞成便说不赞成,赞成便是由衷的赞成。一种奇妙的感觉是,嬴政很为王贲对他这个皇帝的真正赏识而欣慰。嬴政很清楚,自古多少君王得臣下之力,非是臣下真正佩服君王的领事决断才具,而是基于无法改变的君臣权力构架。一个君王能够真正使臣下敬服自己,并且是真实地敬服,而没有丝毫的阿谀成分,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在嬴政皇帝的记忆里,王贲主事他最省力。王贲一旦主事,请命书文最少,回咸阳最少,一有公文十有八九是捷报或善后总报。每一件事,王贲都做得经得起任何查勘。大秦御史们不是吃素的,曾在王翦、李斯、蒙恬、李信、蒙武、冯劫等等重臣名将主持的大事中都查出过诸多大小缺失,唯独对王贲,御史们从来没有过一个字。论君臣交谊,嬴政与王翦李斯蒙恬王绾四人最深最久。然则,还是有许多话,嬴政皇帝无法与这四人提起。王贲寡言木讷,不善报事,在重臣之中与嬴政皇帝相处会商也最少。可嬴政皇帝只要一见王贲便大觉亲切,问东问西,总归是能想起的无一不问。王贲也是一样,只要一见皇帝,问甚说甚,话语流畅,几乎是全然另外一个人,连与父亲王翦的争执也从来不隐瞒。唯其如此,王贲能在最后时刻坦然说出任何臣子都不会说的话,嬴政皇帝非但没有丝毫的忤逆之感,反倒是痛彻心脾了。
诚然,若不是嬴政皇帝自己也有某种生命将尽的隐隐预感,也许不会对王翦王贲父子的相继离去如此痛心。然则,嬴政皇帝的种种思绪也是由来已久的积压,没有丝毫的作伪。嬴政皇帝尤其痛心的是,在帝国新政最需要王翦王贲这般特异名将的时刻,在皇室朝局最需要这般名将的时刻,在他这个皇帝最需要这般能够扭转乾坤的肃杀名将的时刻,王氏父子却撒手去了。嬴政皇帝很清楚,只要王氏父子任何一个人健在于自己身后,大秦皇帝的善后都不须如此焦虑。与王翦王贲的泰山石敢当秉性相比,目下重臣之中,确实没有一个人可及。蒙恬才具不消说得,然却总是带有隐隐的文士温润一面。在嬴政皇帝的记忆里,蒙恬从来没有强固地坚持过一件事。在他当年一时昏乱发作的逐客令事件中,蒙恬分明极不赞成,然却只带回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并没有对他当面坚持陈说厉害,一直等到他有所悔悟,蒙恬才真实吐露了心曲。反倒是行事比较谨慎的王翦,那次根本不请命,说服蒙恬便派军拦下了离开秦国的山东士子。嬴政皇帝从来没有因此而责难过蒙恬,毕竟,蒙氏一门的特质不在强固,而在柔韧。人无完人,何能苛责臣下人人皆如圣贤哉!蒙氏一门中,唯蒙毅尚具强毅坚刚这一秉性特质。灭赵之后,蒙毅敢依法惩治跟随皇帝数十年的赵高,且始终对赵高冷面不齿。仅此一点,嬴政皇帝便对蒙毅有足够的器重了。
大雪纷纷扬扬之中,嬴政皇帝恍如梦境般看见了未来的一幕——
不知何时,自己落得齐桓公姜小白那般下场,临死之前令不出宫,身后生发了巨大的动荡。此时,王氏父子相继出场:王翦依据皇帝明白时的既定方略力挺危局,一力周旋而不与任何人妥协,甚至不惜兵戎相见,终于艰难妥善地稳定了大局;王贲不然,果决地亲自率兵镇抚咸阳,拒绝一切不合皇帝既定方略的乱命,迅速缉拿了欲图火中取栗之人,一举拥戴扶苏登上了帝位,其坚刚利落,几与皇帝当年果决平定嫪毐叛乱如出一辙……
嬴政皇帝怦然心动了,心头酸热了,老泪纵横了。他毫不怀疑,以王贲的杀伐果敢,决然能做到提兵平乱而无所畏惧。蒙恬如何?以嬴政皇帝清醒的评判,蒙恬会坚持,会抗命,但绝不会无所畏惧地举兵镇国。李信之刚烈或可如此,然李信之军中人望及其拥有的兵力,若不得蒙恬坚挺,显然不足以一柱撑天。自古以来,国之良将,安危所凭也。而危难非常之时刻,大将不能依凭兵符的时刻,既往的资历威望,大将的胆识才具便会起到决定的作用。如此之大将,舍王贲其谁也!若得王贲在世,嬴政何愁身后之事哉!
蓦然,嬴政皇帝想起了李斯,想起了王贲那则令他至今心悸的遗言。
即秦王之位,嬴政便结识了李斯。亲政之后,李斯一卷《谏逐客书》立下了定国之功,秦王嬴政立即重用了李斯。从那以后,近三十年如一日,嬴政对李斯的信任从未有过丝毫衰减。李斯的几个儿子,娶的都是皇室公主。皇帝的几个皇子,娶的正妻都是李斯的女儿。包括嬴政皇帝最钟爱的幼子胡亥,定亲也定的是李斯的幼女。自古以来,君王与丞相的关系亲密到如此程度,只怕也是绝无仅有了。嬴政敬佩李斯的为政大器局大才具,深深地知道,没有如此一个统摄政局的大家,一统天下并构建华夏文明只能是一句空话。灭六国时,李斯用事中枢,日理万机井然有序,纵横邦交多有奇谋,举荐尉缭姚贾慧眼独具,协同王翦蒙恬王绾一班重臣自如有加,堪称大手笔大气象。一统天下之后,李斯更是殚精竭虑,一体筹划出华夏新文明框架,行郡县,布官吏,推新政,去旧法,无一件不做得行云流水。复辟暗潮涌起,李斯又是最清醒也是最坚定的反复辟首相。更重要的是,李斯不是盲目反复辟,而是拿出了一整套剔除复辟根基的大方略,如焚书,如禁议,如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凡此等等,俱皆对复辟暗潮雷霆一击而天下肃然……数十年之中,李斯没有过任何一次官职爵位之议之请。李斯的步步升迁,全然因自家才具功勋而来……王贲究竟有何依据,说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并对李斯生出了如此深不可测的疑虑?莫非,王贲对李斯有私怨?不!王贲绝非此等人也!嬴政皇帝立即否定了自己的一闪念。
论秉性,嬴政皇帝当然也知道李斯有瑕疵,不如王贲冯劫等一班大将那般笃实直言,隐隐约约地有些依时依势而决断自家主张的意味。当年小舟就教李斯,李斯便含蓄对之,先问秦王之志,而后点出《吕氏春秋》与商君之法的选择根基所在。灭六国,定天下,建文明,反复辟,李斯始终与他这个皇帝保持着最及时的沟通。他但有明确的取舍抉择,李斯便能立即谋划出最为出色的实施方略;或者,即或他这个皇帝还没有来得及朝会议决,而李斯只要明确地知道意向,也会从最为有力的方向给他以最坚实的支持,郡县制便是最明显的例证……纵然如此,又能证明何等斡旋之心与一己之心呢?臣下与一个英明的皇帝同步,这也算得瑕疵么?王贲啊王贲,你这个家伙实在是多疑了。且慢骂这个老兄弟,再想想。
嬴政皇帝记得,他对李斯的所谓不满,也只有那次在梁山宫半山腰看见了李斯盛大的仪仗车骑,冷冷说了句用得着如此么。结果,话传了出去,李斯立即收敛了仪仗车骑。嬴政皇帝并没有责难李斯,而是对左右随侍的这种口舌之风深为厌恶,查勘不出,便杀了那日在场的所有十几名内侍侍女。嬴政至少清楚一点,看人看大节,纵然自己这个皇帝对臣下有某种小事的不悦,也绝不会波及大事;而左右随侍这种口舌恶风一旦流播开来,则无疑会使君臣朝局陷入无休止的权术猜忌之中,不给以最严厉的制裁行么?当年齐威王连续烹杀十余名口舌内侍,一举震慑了齐国的侦测上意之风,齐威王愿意那么做么,时势所迫也。
而李斯如何?那次之后再也没有了盛大的车骑仪仗,却也从来没有在嬴政皇帝前说及过此事。本来,嬴政皇帝自家还想与丞相说说,可每次见李斯一副浑然无觉的神色,也便没有了说的心思。若说不悦,这也算得一次了。然则,这又如何?以嬴政之明,能因如此一件说都没心思说的小事对一个帝国首相生出疑忌之心?以李斯之才,能因此而对他这个皇帝生出嫌隙?笑谈也笑谈也。李斯不说,安知不是不屑于说哉!王贲老兄弟也,我觉你还是心思过甚了一些。你说谁都没错,可说李斯的这两句话,实在有些过了;然则,我还是要记在心里,再想想,再看看,毕竟,你老兄弟也不是乱说话的人。李斯要给你写铭辞,我挡了,免得你老兄弟瞪着两眼不舒坦,我的字不如李斯好,老兄弟只当个念想便是了。
大雪漫天飞舞着,脚下也起了嚓嚓之声……
王贲丧事期间,发生了两起意外事件。嬴政皇帝虽然不悦,却也没有如何放在心上,没有立即赶回咸阳处置。而今仔细想来,这两件事竟是有些不同寻常了。第一件事,泗水郡在两月之前逃亡了三百余服徭役者。郡报说,沛县徭役民力三百余人,由泗水亭长刘邦带领民力赶赴骊山。西行到丰县一片大水旁,逃亡了数十人。亭长刘邦非但没有报官,反倒擅自放走了想逃跑的其余民力,自己与十余个追随者也逃人芒砀山去了。目下,泗水郡正在追捕之中。嬴政皇帝曾听扶苏说起过这个泗水亭长是个能吏,当时曾心下一动,下次巡狩到泗水郡见见这个小吏,果是能才用之何妨?不想他竟无视法度纵容逃亡,看来也不过痞子甘做流民而已。第二件事,骊山刑徒黥布秘密鼓噪数百人起事,杀死了数十名看守士兵,大约两三百人逃亡到汉水大山里去了。冯劫率军赶赴骊山,已经将没有逃走的而与起事者有牵连的两百余人全部斩决。冯劫已经查明,这个黥布原本姓英,乃古诸侯英国后裔;因有相士说此人若受黥刑便当称王,英布自家改姓为黥,以求镇之,其实本人并未受过黥刑。
目下想来,这两件事都不是小事。帝国新政历来都是体恤民众疾苦的,无论是种种工程,还是镇压六国贵族复辟,抑或严厉惩处黑恶兼并,哪一件不是于民有利?然则,如今竟有民众逃亡起事了,你这个皇帝该当做何解释?从天下大势说,若仅仅是六国贵族复辟,仅仅是儒家乱法,嬴政皇帝有十足的信心扭转乾坤,因为他坚信天下民众不会乱,坚信民众会追随秦政。若民众乱了,事情就大了,六国贵族与举事民众融合,你纵然有大军镇抚,也难保天下不会大乱。当然,民众逃亡刑徒起事的背后,一定有六国贵族的密谋煽惑甚或秘密操持,毕竟,六国贵族的诸多后裔本身也在刑徒之列,他们安能无动于衷?然则,民众能逃亡,刑徒能起事,帝国新政便没有错失?你这个皇帝便没有错失?看来,得认真查查,看各种工程能否不征发远道民力,骊山陵只叫关中老秦人修算了;长城也一样,就近征发,莫再千里迢迢地征发楚地民众了……
“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王贲的话蓦然回荡在耳边。
“王贲啊,你老兄弟没说错,嬴政记下了。”
大雪无声地飘舞着,嬴政皇帝踽踽地走着。不期然,嬴政皇帝走到了王贲墓前。王贲啊,对你说一声,我要回咸阳去了,不能天天来陪你说话了。你说的事,我都记住了。开春之后,我便北上九原,我会留心的,会不着痕迹的。临死之时,你老兄弟还硬挺着等我这个老哥哥,还当我是知己,话说得如此开诚布公,政何能忘记也……王贲,你老兄弟若是心宽得些许,活下来,活在嬴政身后,该有多好啊……王贲,你,你,你老兄弟已经去了,已经悔了愧了,嬴政也就不叨叨你了……你好生安息,我从九原回来,还会来看你的……
茫茫飞雪弥漫苍穹,嬴政皇帝的潸然泪水喃喃话语,都被一天飞絮淹没了。
二、不畏生死艰途的亘古大巡狩
隆冬之时,嬴政皇帝开始了最后一次大巡狩的秘密谋划。
对于嬴政皇帝的巡狩,天下已经很熟悉了。平定天下之后的短短十年里,皇帝已经四次巡狩天下了。若从秦王时期的出行算起,则自秦王十三年开始,嬴政的出行与巡狩总共八次,一统之前的秦王出行视政三次,一统之后的皇帝巡狩五次。大要排列如下:
秦王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时年嬴政二十六岁,第一次东出视政到河外三川郡。其时,桓碕大胜赵军于河东郡,歼赵军十万,杀赵将扈辄。嬴政赶赴大河之南,主要是会商部署对三晋进一步施压。就秦之战略而言,秦王这次出行,实际是灭六国大战的前奏。
秦王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时年嬴政三十二岁。其时,王翦大军灭赵。嬴政第二次东出赶赴邯郸,后从太原、上郡归秦。这次出行两件大事:一则处置灭赵善后事宜并重游童年故地,二则会商灭燕大计。
秦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时年嬴政三十六岁。其时,王翦大军灭楚。嬴政第三次东出,经过陈城,赶赴郢都,并巡视江南楚地,会商议决进军闽越岭南大事。
依照传统与帝国典章,嬴政即皇帝位后的出行称之为巡狩。
巡狩者何?《孟子·梁惠王下》云:“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也就是说,就形式而言,巡狩并非秦典章首创,而是自古就有的天子大政,夏商周三代尤成定制。《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礼记·王制》、《国语·鲁语》等文献,都不同程度地记载了这种巡狩政治的具体方面。大要言之,在以征伐、祭祀为根本大政的古代,巡狩的本意是天子率领护卫大军在疆域内视察防务、会盟诸侯、督导政事、祭祀神明。然从实际方面看,春秋之前的天子巡狩,其实际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则祭祀天地名山大川,二则会盟诸侯以接受贡献,三则游历形胜之地。就其行止特征而言,一则以舒适平稳,一则以路途短时间短,一则以轻松游览。真正地跋涉艰险,将巡狩当做实际政事而认真处置,且连续长时间长距离地大巡狩,唯嬴政皇帝一人做到了。
第一次大巡狩是灭六国的次年,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时年嬴政四十岁。这次是出巡陇西、北地两郡,一则巡视西部对匈奴战事,二则北部蒙恬军大举反击匈奴事。这次出巡的路线是:咸阳——陈仓——上邦——临洮——北地——返经鸡头山——经回中宫入咸阳。这次路程不长,然全部在山地草原边陲行进,且多有匈奴袭击的可能性危险,其艰难险阻自不待言。
第二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时年嬴政四十一岁。
这次大巡狩的路线是:咸阳——河外——峄山——泰山——琅邪——彭城——湘山——衡山——长江——安陆——南郡——入武关归秦。从路程之遥与沿途举措之多看,大体是初春出初冬归,堪堪一年。这次大巡狩的主要使命,是宣示大秦新政之成效,确立帝国威权之天道根基。是故,其最主要举措是四则:其一,峄山刻石以宣教新政文明;其二,泰山祭天封禅,梁父刻石,以当时最为神圣的大典,确立帝国新政的天道根基;其三,登之罘山,刻石宣教以威慑逃亡遁海之复辟者;其四,作琅邪台并刻石,系统全面地宣教新政文明。
列位看官留意,这个伟大帝国的直接史料在后来的战乱中消失几尽,帝国华夏大地所留下的实际遗迹便成为弥足珍贵的直接史料。譬如峄山刻石文、之罘山第一次刻石文皆未见于《史记》,对于非常注重言论记载的太史公而言,绝不会有意疏漏,完全可能是司马迁时已经湮灭,或被掩盖隐藏,而后世重新得以发现。唯其弥足珍贵,不妨录下三篇刻石文辞①,以窥帝国风貌——
峄山刻石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二十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弛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梁父刻石文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琅邪台刻石文
维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事。事已大毕,乃临于海。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专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
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优恤黔首,朝夕不懈。
除疑定法,成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
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富。节事以时,诸产繁殖。
黔首安宁,不用兵戈。六亲相保,终无贼寇。欢欣奉教,尽知法式。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琅邪台刻石文之后,附记了这篇最长刻石文产生的经过:李斯王贲等十一位随皇帝出巡的大臣在“海上”会商,一致认为古之帝王地狭民少动荡不休,尚能刻石为纪,今皇帝并一海内天下和平,天下相与传颂皇帝功德,更该刻于金石以为表经。于是,产生了这篇专一地全面地叙述灭六国之后帝国新政举措的文辞。
列位看官留意,这三篇刻石文极易被看做歌功颂德之辞,而忽视了它对历史真相真实记载的史料价值。就后世史家对秦史的研究而言,至少忽视了琅邪台刻石文中的两处事实:其一是“器械一量”一句。所谓器械,衣甲兵器也;所谓一量,统一规定形制尺寸重量也。这一事实是说,秦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等之外,还有一个统一,这就是统一大军装备的形制尺度与重量。在诸多史家(包括军事史、兵器史等专史)与文化人的知识认定里,都以为兵器衣甲装备的标准化是从宋代开始的,因为,历代兵书中,只有宋代编定的《武经总要》规定了各种兵器的尺寸重量。对秦帝国的兵器装备标准化,既往的通常说法是史料无载,一直到当代考古学者在秦兵马俑中发现了大量尺寸、重量、形制同一的箭镞,方才提出了这一理念。事实上,琅邪台刻石文中的“器械一量”便是确实无误的史料。而且,刻文中将“器械一量”与“同书文字”并列,可见其重要。《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对此条的解释是:“内成曰器,甲胄兜鍪之属。外成曰械,戈矛弓戟之属。一量者,同度量也。”所指意涵非常明确。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被人忽视而没有作为公认史料提出罢了。其二是“六亲相保,终无贼寇。”当代人大多激烈抨击秦政中的连坐制,几乎没有哪个史家或学人提出连坐制在当时的实际意义。这一条给我们展示了秦帝国自家的实际解释:连坐制的实际意义在于“六亲相保”,其实际效果则是“终无贼寇”。也就是说,起于战时管制的秦法连坐制,通过相互举发犯罪,而达到共同防止犯罪,进而族人亲人互相保护的目标。对于社会总体效果而言,没有人犯罪了,自然也就没有贼寇这种罪犯了。因为这一实际效果,秦统一中国之后,连坐制非但没有废除,反而是推向了整个华夏。自秦之后,后世断续沿用连坐制而始终不能彻底丢弃,应该说,这种实际效果起了决定性作用,尤其在战时社会。
就是在这次大巡狩滨海之行的后期,卢生徐福等几个方士第一次上书皇帝,万分肃穆地说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上有仙人居之,请求携带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从一个方面说,始皇帝亲临大海,眼见其壮阔辽远,对流传久远的海中有仙之传闻不可能完全拒绝相信,更兼其时嬴政皇帝的暗疾已时常发作,遂允准了卢生徐福之请,准许其筹划出海求仙。从另一方面说,其时六国贵族多有逃亡,许多贵族后裔都逃遁到海岛藏匿;嬴政皇帝完全可能以方士求仙为名目,派出精干斥候于护卫求仙的军士之中,以求查勘贵族藏匿之真实情形。
第三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时年嬴政四十二岁。
这次大巡狩的路线是:咸阳——三川郡(在阳武博浪沙遇刺)——胶东郡——之罘山——琅邪台——返经恒山——经上党——西渡河入秦。从时间看,是仲春(二月)出发,大约在立冬前后归秦,也是堪堪一年。这次大巡狩与上次紧紧相连,其使命大体也与上次大体相同。始皇帝第二次抵达海滨,登临之罘山,留下了两篇刻石文字,其内容与峄山石刻大同小异。这次大巡狩中发生的最大一件事,是三川郡阳武县博浪沙路段的刺杀皇帝事件。这一事件的真相后来见诸于史册:旧韩公子张良携力士埋伏道侧壕沟,以一百二十斤大铁椎猛掷嬴政皇帝座车,结果误中副车,刺杀未遂。但在当时,罪犯逃匿了,真相一直不明。嬴政皇帝下令在四周大搜查了十日,也没有缉拿到罪犯。
也就是说,这件震惊天下的大谋杀,案件当时并未告破。
为此,这次大谋杀给帝国君臣敲响了复辟势力已告猖獗的警钟,将帝国君臣从“天下和平”、“靡不清静”的时势评估中解脱了出来。时隔年余,嬴政皇帝微服出行关中,夜行兰池宫外,又遭数名刺客突袭。若非随行四武士力战击杀刺客,嬴政皇帝也许那一次就真的被复辟势力吞没了。博浪沙大谋杀事件,兰池宫逢盗遇刺事件,是帝国新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嬴政皇帝与帝国权力的注意力,发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性变化——从全力关注构建文明盘整天下,转为关注对复辟暗潮的查勘,终于导致了三年之后(始皇帝三十四年)对复辟势力的公开宣战。从大巡狩而言,博浪沙大谋杀事件,也导致了嬴政皇帝出巡使命的重大改变——从相对简单的新政宣教,转变为巡边、震慑复辟与督导实际政务三方面。这一转变,从马上就要到来的又一次大巡狩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轨迹。
第四次大巡狩,在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时年嬴政四十五岁。
这次大巡狩的路线是:咸阳——经旧赵之地——入旧燕之地——辽西郡——碣石——返回再经燕赵旧地——经上郡进入边地——巡视北边——南下归秦。这次大巡狩在史料中记载得最为简单,然实际意涵却最为丰富,主要大事是:碣石宣教新政,督导迟滞工程(坏城郭,决川防),部署求仙事,巡视九原并部署反击匈奴战事。若将史料残留的“点”联结起来,这次大巡狩的实际作为,则立即清楚地表现出内在的轨迹——这次大巡狩,无疑是嬴政皇帝即将实施的内外战略的预备举措。这个内外战略是:对外大举反击匈奴,对内大举镇压复辟。这两个大战略,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镇压复辟必须以肃清长期边患为保证,巩固边地又必须以整肃内政为根基。
尽管史料对嬴政皇帝的北巡只有最简单的九个字:“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然只要将前后事件通联,这九个字的分量便大大的不同了。就事实说,匈奴长期为患北边,此时的秦军已经退守到九原黄河以南的北地郡与上郡驻扎,连紧靠大河的“河南地”也成了匈奴的不固定领地。要一举占据河南地,并扫灭阴山草原的匈奴主力,将匈奴部族驱赶得远离华夏,便要大举歼灭匈奴的有生主力骑兵;而要真正做到一举大胜,没有通盘的战略筹划是不可能的。此时的九原直道尚未修成,粮秣兵器仍得通过上郡输送,诸方协同尤其要紧。事实上,正是在这次北巡之中,嬴政皇帝与蒙恬、扶苏等协同各方会商部署,最终议决:来年大举反击匈奴,战胜之后立即开始修筑长城。第二年的事实进展,几乎是完全地依照嬴政皇帝的战略筹划完成了。
唯其了解这一轴心目标,立即便可明白:所谓东游碣石,所谓部署求仙,全然是政道示形之法。用今日语言说,是造势以惑人。惑谁?自然是惑匈奴,惑一切有可能窥见其真实战略意图的内外敌对势力。唯其惑人,嬴政皇帝在这次大巡狩的东部之行中,将求仙之事铺排得很大,而且大举铺排了两次:第一次,公然地隆重地派遣卢生出海,访求两位传说中的古仙——羡门古仙、高誓古仙;第二次,嬴政皇帝即将离开东部之前,又大张旗鼓地派遣韩终、侯公、石生三人率船队出海,求仙人不死之药。
之后,嬴政皇帝的车骑仪仗销声匿迹了。
百年之后的司马迁,尚且只能留下九个字。此足以说明,直到后来的西汉时期,人们仅仅知道嬴政皇帝那次去了北地巡边,至于究竟在巡边中做了些什么,却一无所知。不是司马迁不想记述,而是因为没有依据。这成为了一个永远湮没了的秘密。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嬴政皇帝离开东部之前,此前被派出求仙的卢生入海归来了。卢生求仙无着,却带回了那则载于史册的“亡秦者胡也”的著名谶言。这则谶言的形式载体很是不清楚,只说是“图书”。若依据传统分析,这则预言当是图谶形式,也就是某种皮张上画有一幅意向模糊的图画,旁边一句字迹古奥而含意似明不明的一句谶言。这幅画究为何物,已不得而知了。然这句谶言,却是明白无误地被记载了下来。
这件事至少说明:其一,嬴政皇帝在东部碣石逗留的时间不会很短,估计至少两个月上下,否则以古代船只之航速卢生不可能完成往返。最大的可能是,嬴政皇帝在有意等候。之所以如此,完全是要教天下认定:皇帝东游只是要求仙,别无他事。其二,天下复辟势力也关注着边患,企图借匈奴之力火中取栗,有意制造了这则谶言,借以扰乱嬴政皇帝心神,并激发秦军早日与匈奴大战。因为,在六国贵族看来,匈奴正在强大之时,而秦军正在多年大战后的疲弱之期。与强大的匈奴开战,时日越早,对秦军越是不利。若秦军主力一旦战败,则复辟势力自可趁机大举起事。
以帝国第一代君臣之雄才大略,不可能看不透如此浅薄的伎俩,更不可能如《史记·集解》中东汉经学家郑玄所解释得那般荒唐:“胡,胡亥,秦二世名也。秦见图书,不知此为人名,反备北胡。”距始皇帝仅百年之遥的司马迁,自然清楚这则谶言之实际所指,更不可能不知道秦二世之名,然却相对暖昧了许多,只录谶言,而不直说因果关系,只在记载谶言之后说了事实:“始皇乃使蒙恬发兵……”虽然,司马迁的指向显然也与郑玄相同,然却硬是不明说。这里显然有两个原因:一则是司马迁“信则存信,疑则存疑”的相对严肃的治史态度,自知此等说法荒诞不经,遂不予置评;二则是司马迁基于西汉时期之大势,对秦帝国的历史只能是表面相对公正,而实则腹诽。此等堆积烟云的录史笔法,笃信怪力乱神的解说手法,是后世史家与注释家解读秦帝国历史的两大基本弊端。唯其如此弊端丛生,遂使秦帝国的种种历史真相的澄清变得分外艰难。这是后话。
依据常理解析,嬴政皇帝与随行重臣成算在胸,根本不会为谶言所动。然在表面上,帝国君臣却向外界释放了这则谶言,嬴政皇帝也正好以此谶言为白头北上巡边。这当如何解释?若果然如郑玄所言,看作帝国君臣愚昧不识天机,诚可笑也。显然,这是帝国君臣的将计就计——你要出谶言么,我便正好借此反击胡人,做好这件最该做的大事。
当然,嬴政皇帝在东部的时日,也非全然耗费在求仙事上。毕竟,天下皆知嬴政皇帝勤政,若示形太过,则未免太假,总得有些许政事作为。于是,有了嬴政皇帝对燕齐旧地的迟滞工程的有力督促。这便是坏城郭、决川防。碣石之地,正当旧燕赵齐三国拉锯地带,要塞林立,川防累累,相互攻防,相互淹决,堪称天下川防为害最烈之地。尽管此时中原川防已经顺利疏通,然此地却是迟滞了许多。嬴政皇帝就此彻底解决,正好一举两得。诸般工程雷厉风行地开始之后,随行群臣会商,又在巨大的碣石门上刻下了一篇千古文字,说的主要是帝国新政中的民生工程,刻石文如下:
碣石门刻文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成服。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成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列位看官留意,这篇碣石门刻文中值得注意的新提法是“德并诸侯”。与此相联,从上次大巡狩的之罘刻石文、东观刻石文开始,帝国宣教中开始强调秦政的德行。而在第一次大巡狩的刻石文中,功业叙述与新政内容叙述为主,正面强调皇帝之德者很是浅淡,琅邪刻石文仅云:“皇帝之德,存定四极。”显然,并没有将皇帝之德扩展到一统之前。这次不同,将平定六国第一次提为“德并诸侯”。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当然,此前的之罘山刻石文已经开始向彰显皇帝之德靠近,但尚不鲜明,其文辞为“奋扬武德”,东观文辞则为“皇帝明德”。然则,都没有从总体上将统一天下、开创文明的大功业归结为“德”的力量。这次的“德并诸侯”四个字,显然是大大地彰显了德功德政。马上将要看到的第五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大巡狩的会稽山刻石文,对“德”也同样做了鲜明强调,文辞为:“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这一宣教转折,是帝国君臣在反复辟中的策略转变。
秦奉法治,更兼为政求实,对王道德政历来嗤之以鼻。虽然,秦政理念认为法治才是真正的德政爱民;但是,由于王道德政已经成为先秦治国理论的一大流派,且其主旨与法家格格不入,故而秦政从来不屑提起德功德政,更不言德治。此时为何有此一变?根基在时势之变也。秦一天下之后,六国贵族与儒家门派对秦政的攻讦有一轴心言论,便是“暴政失德”。这一攻讦性评判,既因秦政文告从来不屑言及德政而使民众有所惶惑,又因复辟势力的日渐活跃而大有加剧之势;尤其是焚书坑儒之后,秦不言德,似乎已经成了秦政本身无德的一个表征。对此,政治嗅觉极为敏锐的帝国第一代君臣不可能没有觉察。当此之时,正面涉及秦之德政,自然成为一种时势所必须的策略,一种反击复辟的宣教方略,而非秦政真正与迂腐的王道德政同流合污。
纵观嬴政皇帝的历次大巡狩,其艰难险阻每每令人惊叹不已。
嬴政皇帝之大巡狩,跋山涉水屡抵边陲,却从来没有涉足过富庶繁盛之地。每次出巡,中原的洛阳大梁新郑的风华地带都是必经之路,却没有一条史料记载过嬴政皇帝在此间的逗留。旧齐之临淄,更是天下赫赫大都。嬴政皇帝两赴旧齐滨海,却都没有进入临淄。东临碣石,濒临燕国,嬴政皇帝也没有去燕都蓟城徜徉一番。五次大巡狩,第一次赴陇西北地与上郡,三地俱为蛮荒边陲,俱为连绵大山,路况最差,气候最恶,又兼有匈奴游骑袭击之风险,安有舒适可言哉!第二次大巡狩,几乎整整一年皇帝都在外颠簸。登泰山封禅,而骤逢“风雨暴至”,以至只有在五棵大树下避雨。当代人皆知,雷电风雨之中在大树下避雨是极为危险的,而其时之嬴政皇帝不知此等科学道理,幸未被雷电击中,何其大险也!后过江水,则“逢大风,几不得渡”,连随身玉璧也颠簸沉入江水。再从湘水登衡山,“遇风浪,几败溺”,也就是说,险遭沉船而淹死。因有此等大险,所以这次大巡狩“至此山而免”,才踏上了归程。
如此奔波一年,刚刚过了冬天,嬴政皇帝又立即再度出巡。这第三次大巡狩更险,方出函谷关,便在三川郡博浪沙路段突遭大谋杀——旧韩世族公子张良带其结交的力士,以一百二十斤大铁椎猛击行刺!若非误中副车,嬴政皇帝很可能就此归天了。归来途中,嬴政皇帝为一睹当年长平大战之胜迹,硬是舍弃了相对舒适平坦的河内大道,而穿越了崇山峻岭的上党山地,其崎岖艰难无须描述。年余之后,嬴政皇帝微服出巡关中,夜行兰池宫外,又突遭数名刺客截杀。《史记·秦始皇本纪》对遇刺险境只有淡淡两字:“……见窘。”就实而论,随行有四名高手武士力战护卫,尚且陷入窘迫之境,可见其性命之险!
第四次长距离大巡狩,又是直接抵达滨海之碣石门。那时的滨海地带,是人迹罕至的荒莽边陲,与今日之沿海万不能同日而语,其艰难险阻多矣!碣石门事完,嬴政皇帝又奔西北而去,进入匈奴流窜的北边之地巡视,部署完军政大略后,又从河西高原的荒莽上郡返回咸阳。
后世皆知,秦帝国之驰道、直道、郡县官道相交错,交通网络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便捷。若嬴政皇帝的大巡狩只走大道,应该是极为快捷且相对舒适的。然实际情形却恰恰相反,嬴政皇帝足迹所过,十有八九都是没有大道的险山恶水,其迂回绕远自不待言,其艰脸难行更是亘古未见。姑且以大数计之,平均每次大巡狩以万里上下计,则五次大巡狩便是五万里上下。若再加上秦王时期的三次出行,七八万里之数当不为夸大也。在以畜力车马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在华夏山川I之绝大部分尚未开发的时代,要走完七八万里山水险地谈何容易。
嬴政皇帝五十岁劳碌力竭,岂非古今君王之绝无仅有哉!
①此三篇刻石,皆以韵断意。《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云,前两篇为三旬一韵,琅邪台文为两句一韵。
三、隆冬时节的嬴政皇帝与李斯丞相
从频阳归来,嬴政皇帝第一个召见了丞相李斯。
皇帝直截了当地对李斯提出了一个主张:停止骊山陵与长城两大工程的远途徭役征发,骊山陵教内史郡老秦人修建,长城各段由附近郡县征发修建,中原与旧楚地不再征发徭役。末了,嬴政皇帝问了一句:“丞相思之,是否可行?”李斯默然思忖良久,终于一拱手道:“陛下,此策虽好,有利于安定民心,然却难以实施。”嬴政皇帝很是惊讶:“为何难以实施?有人阻挠?”“大秦律法严明,安得有人阻挠哉!”李斯摇头叹息了一声,又道,“陛下多年执掌大政,可能忽视了关中人口的变化。据老臣所知民户数,目下之关中人口总共五百万上下;其中,老秦人只占两成左右,堪堪百万人而已,且大多为老弱妇幼;其余七八成多,都是近十年迁入的山东人口,计四百万余。若以关中民力修建骊山陵,老秦人实则无可征发。所能征发者,依然是迁入关中的山东六国贵族与平民人口。然则如此一来,骊山陵工地则有可能成为骚乱动荡之根源。”嬴政皇帝惊讶道:“何以有此一说?”李斯道:“灭六国之后,骊山陵开始大修,集中了十万余六国罪犯,人云刑徒十万也。若再将迁入关中的六国贵族青壮征发于骊山,则骊山将聚集数十万山东精壮人口。若六国贵族趁机生乱,便是肘腋之患。此前,已经有黥布作乱,陛下安得不思乎!”嬴政皇帝默然了,良久,大是困惑地问了一句:“怪亦哉!关中老秦人如何快没有了?”
“陛下龙行虎步,无暇顾及细节矣!”李斯怅然一叹,提起案头大笔在备用的羊皮纸上边写边道,“陛下想想:以秦昭王后期领土计算,老秦人总共千万上下;其中陇西、河西、巴蜀、关外几郡人口,大约占秦人六成,有五百万上下;关中腹地人口,大约占秦人四成,有三百万余。关中腹地这一半人口,加上整个陇西数十万人口,是真正的嬴秦部族,也就是老秦人了。自灭六国大战开始,秦国主力大军连同咸阳及各要塞守军,再加皇室与各种官署护卫军士等,总数是将近百万。这一百万之中,真正的老秦人至少占去七成上下。如此,以全部秦人总数计,大体是十人一兵;而若以秦国成军人口基数计①,则已经是两男一兵了,到顶了。平定六国大战中,秦军将士战死三十余万,后续征发又如数补入,这就是一百三十余万了。平定六国之后,又征发三十余万民力进入南海,其中八成是秦人男女;再加几次征发老秦人赴北河守边,又有几次与山东人口互换迁徙。总体说,关中迁出的老秦人计一百余万,入军带前后伤亡八十余万,总计两百余万……目下之关中老秦人,除了在军男子,八成都散布到边陲去了……”
嬴政皇帝第一次长长地沉默了,脸色阴沉得可怕。
也是第一次,嬴政皇帝没有理睬李斯,一个人径自转悠出去了。及至外厅值事的蒙毅察觉有异而匆匆进入书房,李斯还一个人木然坐着不知所以。蒙毅低声道:“丞相连日劳碌,回去歇息也。陛下若有事,我及时知会便了。”李斯长叹一声道:“蒙毅啊,大秦新政该有所盘整了。皇帝忧心,老夫也是寝食难安也!”蒙毅一时无对,李斯也就一拱手踽踽去了。
寒风料峭,嬴政在那片皇城仅有的胡杨林中转悠着,第一次觉得有一丝凉意爬上了脊梁,渗入了心脾。秦人从马背部族鏖战到诸侯,再鏖战到战国,再鏖战到天下共主,靠的是甚?靠的是打不垮的以嬴秦部族为轴心的老秦人!数百年来,无论如何艰危局面,秦国都能坚挺过来,全部的根基都在于精诚凝聚万众一心的老秦人,在于无可撼动的嬴秦轴心。而今,嬴秦部族一朝消散了?老秦人一朝消散了?竟只有关中腹地的百万老弱妇幼了?果真如此,天下一旦有事,关中一旦有变,秦政之底气何在?嬴政啊嬴政,若非李斯近日算账,你还是懵懂不知所以也。多少年来,你忙于运筹大战场,忙于运筹创制文明,尽情地挥洒着老秦人,老秦人被征发成军,老秦人被派往南海,被派往北河,被派往淮北淮南,被派往辽东,被派往一切应该镇抚的地方……老秦人无怨无悔,总是高呼着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老誓言,义无反顾地走出函谷关,义无反顾地踏上陌生的土地,将自己丰腴富庶的故乡留给了昔日的敌人……若是天下安宁秦政无事,骄傲宽厚的老秦人或可在青史留下巍巍然一笔。然则,如今是复辟暗潮汹涌猖獗,种种迹象都预示着六国贵族在密谋举事,要恢复他们失去的山河社稷!若果真面临与复辟势力的生死决战,嬴政啊嬴政,你手中的力量何在?若有三百万老秦人在关中,嬴政何惧天下复辟骚乱?今日如何,你这个皇帝在关中连十万兵力也拉不出来了,何其大险也!以战国强力大争之惯性,六国贵族的复辟大潮必然再次到来,没有再次决战的胜利,大秦新政便不能真正地巩固。今日看来,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之必然了。然则,果真决战之日来临,大秦何以安天下?
仔细想来,嬴政深深地懊悔了。悔之者何?大大低估了复辟势力的顽韧抵抗也。身为总领天下的皇帝,你嬴政全部用尽了后备力量,消散了秦政的轴心力量,而只全力以赴地创制文明盘整华夏抵御外患,竟没能给镇压复辟留下最为可靠的一支生力军,如此短视之嬴政,何堪领袖天下哉!若是战场,你便是只看到了当下战胜,而没有看到即将到来的再次决战。你也看了上党的长平大战遗迹,可你做到了武安君白起那般深谋远虑么?没有!你嬴政多么像那个颇有几分迂阔的乐毅,一心只想以“化齐”结束灭国之战,结果如何?非但没有化得了齐国,反倒是六年不下一座孤城,最终导致了齐国的死灰复燃。
战场便是战场,打仗便是打仗。打仗要流血,要死人,要歼灭敌方;而不会是不流血地感化对方。身在战场却心在感化,何其迂腐哉!政治战也一样,你嬴政灭人之国,夺人之地,毁人之社稷,还打算教他们真正地服从你的新政,做你的驯服臣民,当真岂有此理哉!若是秦国被灭,你嬴政能甘心臣服于人?当初若看透此点,看透复辟势力之顽韧,自当留下老秦人根基力量。若当真有三百万老秦人在,只怕六国贵族也未必敢如此猖獗。你嬴政今日才清醒的事,六国贵族只怕早早已看到了。否则,那么多接踵而来的谶言流言刻字,纷纷说秦政必亡嬴政当死,其根基何在?由此看去,若果真有一日复辟势力大举起事,安知不是自己的方略缺失所诱发?嬴政一生历经大风大浪,何惧决战,然则,对此等因自己犯错而诱发的决战,嬴政却感到钻心地痛楚……
思绪潮涌,嬴政皇帝很有些埋怨李斯了。
皇帝想不通一件事:如此重大的隐患,李斯又如此清楚地了解,为何不早日说出来?是他这个皇帝不容人言?清醒地说,自己这个皇帝对言路尚算是广泛接纳的,至少,不足以使李斯这样的首席大臣缄口不言。是李斯没有看到这一隐患的巨大风险?以李斯的敏锐透彻,以及今日说及这一隐患时的忧虑与对老秦人口散布的熟悉,不能说李斯没有想到。是李斯在选择进言的最好时机?不会也。果然在选择时机,岂不是说李斯连防患未然未雨绸缪这样的谋划意识都没有了?那,究竟是何等原因使李斯一直没有提出这个如此重大的失误?嬴政皇帝一时想不明白了。自李斯用事以来,二十余年中李斯始终与自己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即或是反复回想,嬴政皇帝仍然想不出李斯与自己曾经有过何等重大歧见。当然,《谏逐客书》那次不算,那时李斯还没有进入中枢。嬴政皇帝曾经为此深以为欣慰,几乎时常有一种先祖孝公与商君的君臣知己的感喟。若非如此,皇室如何能与李斯家族结成互婚互嫁的多重联姻关系?嬴政皇帝自来秉性刚烈明澈,若非深感投合,绝不会基于巩固权力而去结婚姻之盟。在嬴政皇帝内心,也从来没有将这种君臣私议带入国政。也就是说,从来没有因为姻亲关系而不加辨识地认可过李斯。之所以每次大事都能契合,实在是李斯与自己太一致了,一致得如同一个人。在整个帝国群臣中,只有李斯做到了这一点,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当年老臣一个个数来,王绾、王翦、蒙恬、尉缭、顿弱、郑国、姚贾、蒙武、王贲、蒙毅、冯去疾、冯劫、李信等等等等,谁没有与自己这个皇帝有过政见争执?确实,独独李斯没有过……且慢,这,正常么?心头一闪念,嬴政皇帝竟然吓了一跳,耳畔蓦然响起了王贲的临终遗言:“丞相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莫非,李斯二十余年与自己这个君王的惊人一致是刻意的,是时时事事处处留心的结果?笑谈笑谈,不能如此想!果真如此,权力机谋之神秘岂非不可思议了!且慢,换个角度想想。李斯会不会不是机谋,而仅仅是畏惧自己这个君王变幻莫测而谨慎从事?毕竟,李斯并没有附和过自己的明显错失,也没有附和过某些特定事件。譬如,用李信为大将灭楚是一次明显错失,李斯便没有附和,当然,也没有反对;当年软禁太后,灭赵之后默许赵高杀戮太后家族昔年在邯郸的所有仇怨之家,这两件事李斯都没有附和。李斯与自己一致的,都是被事实证明了的正当决断。既然如此,夫复何言?一时之间,嬴政皇帝又想不明白了……三日之后,皇帝再次召见了李斯。
窗外大雪纷飞,君臣两人围着木炭火通红的大燎炉对坐着,一边啜着热腾腾的黄米酒,一边低声地说着。嬴政皇帝没有提说上次会谈的一个字,只坦诚地对李斯说了来春准备出巡的谋划,要李斯预为谋划。李斯既随和又谨慎,沉吟片刻方道:“老臣本心,陛下体魄大不如前,不宜远道跋涉。陛下威望超迈古今,居大都而号令天下,无不可为也。陛下劳碌过甚,国之大不幸也……”见皇帝默然不语,李斯又道,“当然,若陛下意决,老臣自当尽心谋划,务使平安妥善。”嬴政皇帝道:“来春出巡,定然是最后一次了。这次回来,哪也不去了,只怕也去不了了。这次,我想看看东南动静,挖挖那班煽风点火的复辟渣滓。还想看看,能否将散布的老秦人归拢归拢。若有可能,还想看看万里长城,那么长、那么大的一道城垣,自古谁见过也,一起,去看看。”嬴政皇帝断断续续地说着,却没有一个字触及李斯前边的劝谏之辞。李斯遂一拱手道:“出巡路径不难排定。须陛下预先定夺者,留守咸阳与随同出巡之大臣也。其余诸事,无须陛下操心。”
“冯去疾、冯劫留守。丞相与蒙毅,随朕一起。”
“陛下,要否知会长公子南来,开春随行?”
“扶苏?不要了。那小子迂腐,不提他。”
嬴政皇帝不明白自己如何一出口便拒绝了李斯,且将自己的真实谋划深深地隐藏了起来,竟不期然承袭了赶走扶苏时的愤懑口吻。其实,嬴政皇帝一瞬间的念头是:不能教扶苏再回咸阳陷入纷争了,必须亲自为扶苏蒙恬廓清一切隐藏的危机,全面谋划一套应变方略,而后再决断行止。这一想法,嬴政皇帝不想说。虽然,嬴政皇帝又说了许多出巡事宜,可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再也没有将这一最深图谋知会李斯的欲望了。
暮色时分,李斯走出了皇城,消失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
李斯的心绪沉重而飘忽,如同那沉甸甸又飘飘然的漫天大雪。秋冬以来,皇帝的言行似乎发生了某种不可捉摸的变化,有了某种难以言说的心事。何种变化?何种心事?李斯似乎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某种影子,可又无法确证任何一件事情。以嬴政皇帝的刚毅明朗,不当有如此久久沉郁的心绪。然则,这又能说明何事?皇帝盛年操劳,屡发暗疾,体魄病痛自然波及心绪,不也寻常么?皇帝主持完王贲葬礼归来,第一件事便想减轻天下徭役,究竟动了何等心思,仅仅是听到了刘邦结伙逃亡与黥布聚众作乱么?果真如此,倒也无可担心。然则,皇帝的沉郁,皇帝那日听到关中老秦人流散情形后的肃杀默然,似乎都蕴藏着某种更深的意味。况且,历来敬重大臣的皇帝,那日径自将他一个人丢在书房走了,这也实在是绝无仅有的事了。然无论皇帝如何扑朔迷离,至少,有一点似乎是明白无误的:皇帝开始思索新政得失了,开始想不着痕迹地改正一些容易激起民众骚动的法令了,提出改变徭役令便是显然的例证。那么,为何有如此动议?是皇帝对整个大秦新政的基本点有所松动,还是具体地就事论事?若是后者,无须担心,李斯也会尽力辅佐皇帝补正缺失。然则若是前者,事情就有了另外的意味了。举朝皆知,对大秦新政从总体上提出纠偏的,只有长公子扶苏一个人,扶苏的主张是稍宽稍缓,尤其反对坑杀儒生。若基于认可这种总体评判而生发出补正之议,将改变徭役征发当做人手处,则李斯便需要认真思谋对策了。原因很清楚,李斯既是大秦新政的总体制定者之一,又是总揽实施的实际推行者;帝国君臣与天下臣民对大秦新政的任何总体性评判,最重要的涉及者,第一是皇帝,第二便是首相李斯。而自古以来的鉴戒是,天子是从来不会实际承担缺失责任的,担责者只能是丞相;没有哪个臣子会公然指斥皇帝,更不会追究皇帝的罪责,但言政道缺失,第一个被指责的必然是丞相;丞相固然为群臣之首,但也是臣子,并不具有先天赋有的不被追究的君权神授的神圣光环。也就是说,假若皇帝真正地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了扶苏的主张,他这个首相便须得立即在总体实施上有所变更,向宽缓方面有所靠拢;否则,秦政“严苛”之名,便注定地要他李斯来承担了。可是,皇帝是这样么?他有意提到扶苏,皇帝如何还是一副厌恶的口吻……
“禀报丞相,回到府邸了。”
辎车停住了。李斯静了静神,掀帘跨出了车厢。
冰冷的雪花打在脸上,李斯蓦然觉察到自己的脸颊又红又烫,心头似乎还在突突乱跳,不禁自嘲地笑了。李斯啊李斯,你这是如何了,害怕了么?不。你从来都是无所畏惧的,从来都是信心十足的,从来都是义无反顾的,你怕何来?论出身,你不过是一个上蔡小吏,一个自嘲为曾经周旋于茅厕的厕中鼠而已。是命运,是才具,是意志,将你推上了帝国首相的权力高位而臻于人臣极致。李斯没有辜负这一高位,李斯不是尸位素餐者,李斯尽职了,李斯尽心了,李斯的功勋有口皆碑,皇帝对李斯的倚重有目共睹;自古至今,几曾有过大臣的子女与皇帝的子女交错婚嫁?只有李斯家族做到了……那么,你究竟心跳何来?害怕何来?对了,你似乎觉察到了皇帝意图补正新政的气息,你觉察到了有可能的朝局变化。对了,你李斯怕皇帝补正治道,你这个丞相便要做牺牲,上祭台。是也是也,假若当初你不那么果决地反对扶苏,而只是教冯劫姚贾他们去与扶苏辩驳,今日不是便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么?可你,立即向皇帝禀报了扶苏的不当言行,使皇帝大为震怒并将扶苏赶去了九原监军,如此一来,扶苏岂不成了你李斯的政敌?扶苏是谁,是最有可能的储君。与储君相左,你李斯明智么?如今,皇帝有可能与储君合拍了,你若再与皇帝政见疏离,与储君政见相左,你这个丞相还能做下去么?而一旦被罢黜查究,安知对秦政不满者不会对你鸣鼓而攻之?其时,所有的功业都抵挡不住那潮水般的汹汹攻讦。商君功高如泰山,尚且因君主易人而遭车裂,你李斯的威望权力功业能大得过商君?若将“苛政”之罪加于李斯之身,又岂是灭族所能了结?李斯啊李斯,谨慎小心也,一步踏错,千古功罪啊……
踩着寸许新雪,走进火红的胡杨林;嬴政皇帝觉得这个早晨分外清爽。
“父皇!”一个清亮的声音从红叶中飘来,流露出浓郁的惊喜。随着喊声,一个少年手持短剑飞跑而来,扑到了嬴政皇帝怀中。“啊,长不大的胡亥也!”嬴政皇帝慈爱地拍打着少年汗水淋漓的额头,抚摸着少年一头乌黑厚实的长发,“大雪天,起这么早做甚?”少子胡亥抬头赳赳高声道:“雪天练剑!胡亥要杀匈奴!”嬴政皇帝不禁一阵大笑:“你小子能杀匈奴?来,砍这根树桩看看你力道。”胡亥脆生生说声好,退后两步站定,嗨的一声吼喝,双手举剑猛力剁向面前一棵两三尺高的枯树桩。只听嘭的一声闷响,短剑卡在了新雪掩盖下的交错枝权中。胡亥满脸通红,使足全力猛然拔剑,剑未拔出,双手却滑出了雪水打湿的剑格,噗地向后跌倒,人便滚进了雪窝之中。嬴政皇帝乐得仰天大笑,拉起了一身黑白混杂的小儿子,右手轻松地拔出了短剑笑道:“父皇少时也用过这般短剑,看父皇还会用不会,教你小子看看。”说罢马步站定,沉心屏气,单手缓缓举剑将及头顶,陡然一喝斜劈而下,只听咔嚓一声大响,树桩的三分之一便飞进了雪地。与此同时,嬴政皇帝也瘫坐在了雪地上呼呼大喘,一时脸色苍白。
“父皇万岁——”胡亥兴奋地高喊着。
“万岁你个头!”嬴政皇帝喘息着笑骂了一句。
“父皇起来起来。”胡亥跑过来扶起了父亲,比自己劈开了树桩还高兴。
“你小子说说,方才看出窍道没?”
“父皇大人,力气大……”
“蠢!”嬴政皇帝又笑骂一句,“那是力气大小的事么?”
“父皇明示!”胡亥一脸少不更事的憨笑。
“记得了。短剑开物,忌直下,斜劈,寸劲爆发,明白?”
“明白!”胡亥赳赳高声,两眼却分明一团混沌。
“你小子也!看着灵气,实则猪头!比你扶苏大哥差几截子!”
嬴政皇帝很是生气,骂出来却禁不住一脸笑意。不知为何,嬴政皇帝看见这个小儿子便觉得可乐,从来生不出在长子扶苏面前的那般威严肃杀。这个胡亥也是特异,十五六岁的大少年了,永远地一副童稚模样,脆生生的声音,憨乎乎的笑容,白白净净的圆面庞,恍然一个俊俏书生一般。不管父皇如何训斥,这小胡亥永远都是脆生生地答话混蒙蒙的眼神憨乎乎的笑脸,教嬴政皇帝又气又乐。后来,皇帝也就索性只乐不气了。此刻,胡亥便脆生生道:“不!胡亥的法令修习第一!扶苏大哥比不过!”
“噢?那你小子说,以古非今,密谋反秦,该当何罪?”
“儒家谋逆,一律坑杀!”
“问你儒家了么?”
“禀报父皇!这是老师教的!”
“老师?啊,赵高教的好学生也!”嬴政皇帝大笑起来。
“父皇!儿臣一请!”
“噢?你小子还有一请?说。”
“儿臣要跟父皇游山玩水!不不不!巡视天下,增长见识!”
“啊呀呀,你小子狗改不了吃屎,还装正经也!”
嬴政皇帝乐不可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时自觉胸中郁闷消散了许多。小胡亥红着脸不知所措。嬴政皇帝抚摸着胡亥厚实乌黑的长发笑道:“小子别噘嘴了,开春之后,父皇带你去游山玩水,啊。”胡亥哭丧着脸道:“父皇,儿臣没记好,没说好,你不要学了嘛。”嬴政皇帝又是一阵大乐,笑道:“你小子也!赵高教你两句话都记不住,自家说本心话也便罢了,还卖了人家老师。”胡亥赳赳高声道:“胡亥没卖老师!老师好心,教胡亥教父皇高兴,说这是头等大事!”“好好好,头等大事。”嬴政皇帝连连点头,“左右教你小子跟着游山玩水便是了。父皇也多笑笑了。”
少年胡亥高兴地走了,说是该到学馆晨课了。
嬴政皇帝兀自嘿嘿笑着,骂了句你个蠢小子读书有甚用,径自徜徉到白雪红叶交相掩映的胡杨林中去了。对于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十多个女儿,嬴政皇帝亲自教诲的时日极少,可说是大多数没见过几面。可以确知的是,嬴政皇帝叫不全儿女们的名字,记不全儿女们的相貌,更不清楚大多数儿女的学业才具。依据嬴氏王族的法度:由驷车庶长(帝国时期为宗正)在每季的末月,对皇子公主的诸般情形向君主归总禀报。在秦王嬴政之前,这一法度的具体实施的通常形式是,君主亲自听取禀报,而后再亲临考校,对王子公主一一督导,每年至少四次。
自从嬴政亲政,皇族法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废除了皇后制,实际上也自然地废除了嫡庶制。这一变化也必然带来了后宫秩序的变化:最是人际繁杂交错的后宫没有了主事的国母,即或是爵位最高的妻子,也无法具有王后皇后那样的权威。于是,历来自成体系的皇室后宫不再成为最特异的封闭式天地,而一并纳入了皇城辖制体系——事务人事俸禄等以皇城体系各自归署辖制,皇帝的一大群妻子与一大群儿女,则由太子傅官署与宗正府会同管辖(除了皇子公主的学业归太子傅官署,其余有关血统认证爵位确定等一概由宗正府管辖)。
从实际效果说,这一变革完全打破了此前数千年稳定的君王后宫传统,带来了诸多无所适从的混乱,也带来了诸多未曾预料到的开放与方便。最大的混乱是,包括皇帝一大群妻子在内的后宫的所有女子,其言行功过没有了细腻有度的考察,过错也很难做到及时制裁。因为,对皇帝的妻子们与各等级的女官宫女们,由内侍官署的太监们履行督导是很难的,而由分别隶属于郎中令与宗正府的皇城机构与皇族机构的朝官们履行督导,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皇帝的妻子们尽管爵位高低不同,但因为其荣辱不再与所生子女的嫡庶地位相连,而在实际上没有了差别。这种嫡庶之别,是宗法制根基之一,在古代的地位差别几乎是本质性的。由于没有了这一最为重要的差别,其导致的实际后果便是:所有的后宫女子都可以做皇帝的妻子,不同仅仅在于爵位高低;而只要能为皇帝生下一个子女,则立即便是实际上的妻子。于是,女子们的诸般矛盾自然多了起来,谁能与极少见到的皇帝尽可能多地同榻共枕,便成了最为实际的争夺内容。
与这种表面混乱相连,最大的好处是后宫女子相对开放了,活动方便了。后宫管理的官署化,使女子们和皇子公主们接触朝官的机会大大增多,与外界交往的机会自然也大大增多了。自然而然地,后宫不再是全封闭状态了。当然,这里有一个大根源,这便是战国的奔放风习依旧在焉。战国之世,各国风习都很奔放自由。起自马背部族的秦人赵人,更是远远没有后来的拘谨。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能对着外国使节公然谈论丈夫与自己的性交方式;嬴政的母亲赵姬能与外臣公然私通,且与后来的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凡此等等,皆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那时的大自由风习。
然则,嬴政皇帝并没有因为这种奔放与自由,而成为糜烂的君王。事实恰恰相反,全副心思都在国家政务的嬴政,除了外出巡政,只要在咸阳,几乎总是不分昼夜地在书房忙碌。用当时老百姓的话说,皇帝忙,忙得连放屁的空儿都没有!如此一个皇帝,根本不可能如后世皇帝那般,将每晚需要同榻的女子事先选定,而后再由太监侍寝,站在榻旁记录交配的时刻,以确证子女血统无误。嬴政皇帝天赋异禀,体魄壮伟精力超人,然却对男女性事既缺乏浓烈的兴趣,也缺乏或细腻或狂热的各种癖好——譬如后世诸多皇帝都具有的那种色痴色癖——为此,实在没有刻意将某某女子铭刻在心的要死要活的心情。嬴政皇帝的时间被政务排得满满,性事很匆忙,也很简单;往往是走进后宫便要发泄,要找女人,没有任何特定目标,见谁是谁,完事即刻走人;过去了也就过去了,连交合女子的相貌都记不得了。往往是宗正府报来一个新皇子新公主出生,并同时报来母亲的名字,嬴政皇帝才依稀想起连连发问,啊,是否那个女子?细细的,软软的,眼窝大大的?嬴政皇帝记得,自己在生下第十八个儿子胡亥之后,体魄莫名其妙地大见衰竭,对男女性事没有了任何念想。后来,嬴政皇帝才从一个交合女子的口中得知,后宫人群之所以将胡亥称为少子——最小的儿子,原因便在女子们彼此心照不宣,皇帝不行了。可后宫女子们未曾预料到的是,自老方士徐福医护皇帝后,情形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皇帝又骤然雄风大长了。有时,嬴政皇帝还得接连与两三个女子交合方能了事。所以,胡亥的少子名号还在头上,妻子们却又为嬴政皇帝接连生了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从古至今,嬴政皇帝在女子事上是最为不可思议的一个,说浑然无觉亦不为过。帝国后宫女子众多,因为没有了皇后制与嫡庶制,所以整个后宫女子都泛化为皇帝的妻子群。如此一来,似乎嬴政皇帝拥有成千上万的女子。六国贵族与后世史家更是加油添醋,将六国宫女也连同六国宫殿一起算给了嬴政皇帝,说秦宫女子之多,连渭水也被染成了胭脂河。尽管如此,嬴政皇帝却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一则宫廷秽闻,大概是因为嬴政皇帝的性方式不可思议的简单化也。而这种宫廷秽闻,后世任何一个时期的皇宫都是大批量的。
嬴政皇帝只熟悉两个儿子,长子扶苏,排行第十八的少子胡亥。
他还依稀地记得,为自己生下第一个儿子的,是一个齐国商贾的女儿。那是母后赵姬在最后几年操心自己老是不大婚,委托那个茅焦为自己物色的一个女子。因为是第一个,嬴政皇帝还记得那个女子的名姓,齐姬。也因为是第一个,嬴政皇帝也还记得齐姬的美丽聪慧与明朗柔美。齐姬虽是齐国女子,却一直跟随着商旅家族在吴地姑胥山(姑苏山古名)长大,一口吴越软语经常教嬴政大笑不止。不幸的是,齐姬生下第一个儿子后没有几年,便因随他进南山章台宫而受了风寒,一病去了。那时候,第一个儿子还很小,有一日在池畔咿呀念《诗》,被嬴政听见了两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嬴政感慨中来,便给这个长子取名为扶苏。扶苏者,小树也。山上生满小树,洼地长满荷花。这是《诗·郑风》中的一首歌。儿子慢慢地如同小树般长大了,伟岸的身架,明朗的秉性,极高的天赋,像极了父亲,嬴政很是为此欣慰。嬴政皇帝对扶苏的唯一缺憾,是很早察觉出扶苏秉性中宽厚善良的一面。自然,对于寻常臣民子弟而言,宽厚善良绝非缺憾,然对于有可能成为一个君王的少年,明显的宽厚则多少有些教人不踏实。然无论如何,扶苏无疑是二十多个皇子中最具大器局的一个,也是众皇子中唯一拥有朝野声望的一个。总体说,嬴政皇帝还是满意的。
最熟悉的另一个,胡亥,则大为不同。胡亥的生母是不是胡女,嬴政皇帝已经记不得了。胡亥因何得名,嬴政皇帝也记不得了。嬴政皇帝记得的,是这个儿子从小便有一个令人忍俊不能的毛病——外精明而内混沌,经常昂昂然说几句像模像样的话,两只大眼却是一片迷蒙混沌;读书不知其意,练武不明其道,言不应心却又大言侃侃,总教人觉得他哪根心脉搭错了茬。用老秦人的话说,一个活宝。嬴政每每被这个小儿子逗得大笑一通之后,心头便闪烁出一个念头:我嬴政如何生得出如此一个儿子?我的心脉也搭错了?有一次,嬴政心头终于闪现出一幕:一个明眸皓齿的灵慧女子正在他身下连连喘息,他不知何来兴致,气喘吁吁地问女子姓名与生身故里。女子突然开口,话语却粗俗得惊人:“你噌噌只管弄哩,说啥哩先!”嬴政当时禁不住一阵哈哈大笑,倒很是大动了一阵……后来的很长时间里,嬴政皇帝只要一想起那个女子的惊人美丽与惊人粗俗,都不禁会突然地大笑一阵。那个当时只顾享乐而没有告诉他姓名的女子,便是胡亥的生母,一个至今也不知道姓名的可人儿,她那迷蒙的目光与胡亥何其相似乃尔……
“出巡带上这小子,也是一乐也!”
嬴政皇帝兀自喃喃一乐,大踏步回书房去了。一个早晨的雪地徜徉,又不期遇上胡亥这个活宝儿子大乐了一番,嬴政的沉郁心绪舒缓了许多。来春要大巡狩,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毕竟,这次巡狩不比往常,一定要从容不迫地赶赴九原幕府,不能急匆匆引发天下恐慌,要压压复辟气焰,要见到扶苏蒙恬,要做好长远部署。这步大棋,不能再耽搁了。从九原归来,这盘新政大棋便大体没有后顾之忧了,自己便可以歇歇了。不然,真得劳死了。那时候,若徐福他们能真得求回仙药,自己这个皇帝就得变个活法了。
①成军人口不是军队数量,而是男子中的适龄男子总数。以传统征发规律,成军人口的三分之一可征为兵员,三分之二当承担国民生计,征发成军人口之一半的时候极少。
四、大巡狩第一屯 嬴政皇帝召见郑国密谈
一个冬天,大巡狩的诸般事务谋划就绪了。
随皇帝出巡的大臣是:丞相李斯、郎中令蒙毅、廷尉姚贾、典客顿弱、治粟内史郑国、奉常胡毋敬等;总领五千铁骑的护卫大将,是卫尉杨端和;总司皇帝车马者,是中车府令赵高;随行皇子一个,是少子胡亥。留守咸阳总司政事者,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镇守函谷关并兼领骊山陵刑徒者,是少府章邯。
二月初二,宏大的车骑仪仗隆隆开出了咸阳①。老秦人谚云:“二月二,龙抬头。”此日最是大阳吉兆,又逢皇帝大巡狩出行,便有万千关中百姓守候在城外道边,要一睹这难得的盛事。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分,整个大咸阳沐浴在了漫天霞光之中。最雄伟的正阳门箭楼上,三十六支长号整齐扬起,悠扬沉雄的号声回荡了渭水南北。洞开的城门中,隆隆开出了整肃森严的皇家仪仗。首先是一个千骑方阵,一面将旗之后,骑士全部黑甲阔剑,没有一支长兵器,显然是一支真正的作战之旅,而不是虚设排场的青铜斧钺之类的礼仪排场。千骑方阵之后,是三十六面大书“秦”字的五色旌旗方阵,旗手全部是马上骑士。旌旗方阵后,是一个一百辆战车的方阵,每辆战车肃立着十名重甲步卒,人人背负一架臂张连弩手中一支两丈长矛,若走下战车摆开,便是一个无坚不摧的连弩大阵。战车方阵之后,是双车并驶的二十辆特制的大型座车,内中全数是官仆宫女内侍等一应无法骑乘奔驰的人。大型座车后,是连续九个百人骑士队护卫的九辆皇帝御车。每个百人骑队前一辆青铜御车,每辆御车都是驷马架拉,九车一式,没有任何差别,其中一辆必是嬴政皇帝的正车无疑。九队九车之后,是一辆宽大精美的两马青铜轺车,八尺车盖下肃然端坐着丞相李斯。丞相轺车之后,是两车并行的大臣座车十余名大臣。大臣座车方队之后,又是一个三十六骑的旌旗方阵,旌旗方阵之后,是殿后的一个千骑方阵。卫尉杨端和身着黑色斗篷,怀抱令箭,从容策马行进在骑阵的最前方。也就是说,嬴政皇帝的这支巡狩车骑没有一个人步行,是一支真正能够快速启动的皇家巡狩之旅。
仪仗车骑开出了正阳门,相继在宽阔的大道上展开。关中民众与那些在大咸阳外服徭役的成千上万民众夹道而立,争相观赏这生平难逢的盛大场面,万岁之声此起彼伏声震原野。熟知皇帝大巡狩的老人们说,这还不是皇帝巡狩之旅的全部人马,还另有一支铁骑护送着一百架大型连弩与其余器械早早便先走了,要到人烟稀少之处才与大队会合哩。
皇帝车骑东出函谷关,经河外之地一路南来,一如既往地没有在富庶风华的三川郡逗留,而是按预定路径下陈郡、渡淮水,直抵云梦泽。也就是说,云梦泽是嬴政皇帝大巡狩的第一个最大目标地。然则,一出函谷关嬴政皇帝便觉得有些异常——开春之际正是启耕之时,关中田野尚是一片繁忙,如何这中原之地的田野上竟是人丁寥寥?进入陈郡更甚,非但人少,更令嬴政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田野中极少看见精壮男子,除了白发老人与总角孩童,其余几乎全是女子。终于,嬴政皇帝下令扎营,陈郡做第一屯行营。
李斯说,这里是陈郡阳夏县地面,立即下令宣阳夏县令来见。
嬴政皇帝阻止了,说既然不是预定屯卫行营地,自家看看最好。
时当正午,身为总司大巡狩事务的李斯,立即忙着与杨端和等将军大臣查勘临时营地去了。嬴政皇帝在车中换了一身便装,带着同样便装的郑国与胡毋敬两位老臣走进了田野。蒙毅立即换了便装,带了几个原先已是便装的武士远远跟了上去。阳春二月的田野,因空旷寂寥而显得分外清冷,阳光下的春风也夹带着几分料峭寒意。广阔的田畴中耕者寥寥,且大多是女人与儿童。没有耕牛,没有丁壮,春耕时分的喧闹热烈一丝一毫也感觉不到。嬴政皇帝打量一阵,皱着眉头向一片地头的两个人影走了过去。
“敢问大姐,这片地是你家的么?”
正用铁耒松土翻地的女人停下了手中活路,抬头拭汗的同时瞥了来人一眼,黄瘦的脸膛弥漫着一种木然。女人淡淡道:“想买地?给你了。反正没人种。”
“大姐,我等不买地。我等商旅只想问问农事。大姐是佣耕户么?”
“不是。”女人拄着铁耒喘息着,“地真是我家的。皇帝下那么大狠劲,杀了那么多人,老封主跑得连影子都没了,谁还敢黑买黑卖?而今,你想卖地都没人要了。”
“为何啊?没有钱人了。”嬴政向女人递过去一个水袋。
“多谢老伯。”女人接过了水袋,向脚边两只陶碗倒满了,将水袋双手捧给嬴政,又转身对不远处的少年喊了一句什么。少年丢下铁耒飞步跑来,端起陶碗汩地一口,立即惊喜地叫了起来:“娘!黄米酒!”
“老伯好心人哩……”女人疲惫地笑了。
“大姐,我等出门带得多,这个给你留下了。”嬴政将皮袋递给了少年。
“老伯……”女人眼角泛出了泪光。
“大姐,你家男人不在?如何不做牛耕?”
“你这老伯,像从天上刚掉下来。”女人淡淡笑了,显然也想趁机歇息一下,噗嗒一声坐在田埂上,粗黑的手不断拭着额头汗珠,“老伯啊,这几年谁家有男人?男人金贵哩。你咋连这都不知道?说牛耕,牛早卖了,给男人上路用了……”
“男人,服徭役去了?”
“不是皇帝徭役,哪个男人敢春耕不下田?修长城,远哩。”
“娘,莫伤心,还有我……”少年低声一句。
“你?你是没长大,长大了还不是修长城!”女人突然气恨恨黑了脸。
嬴政颇见难堪,一时默然了。
“后生,你父亲高姓大名啊?”胡毋敬慈和地看着少年。
“我父亲,吴广,走三年了。”
“后生,你父亲会回来的,不用很长时日。”
嬴政认真地对少年说了一句,又对女人深深一躬,一转身大步走了。便装胡毋敬与郑国也是对女人深深一躬,匆匆跟随去了。一路上,君臣谁都没有说话。
入夜初更时分,蒙毅到了郑国帐篷,说皇帝召见议事。
阳夏行营扎在距鸿沟不远的一道河谷,晚炊的熊熊篝火还没有熄灭,一大片火光映照得河谷隐隐亮白,连天上的星星都看得不清楚了。郑国随着蒙毅走到了行营大帐前,看见篝火旁的土丘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仰望着星空,知道那定然是皇帝无疑了。蒙毅没有说话,将郑国领进大帐便出来。未过片刻,皇帝进来了。郑国正要施礼参见,却被皇帝制止了。皇帝的心绪显然不好,坐在大案前良久没有说话。帐中灯火闪烁着两颗白头,帐外篝火呼呼声清晰可闻。郑国也沉默着,等待皇帝开口。
“今日所见所闻,老令作何想法?”终于,皇帝说话了。
“陛下,臣无精当见解,不敢妄言。”
“老令啊,你怕嬴政听不得逆耳之言了,可是?”嬴政皇帝淡淡地笑了,“我知道,老令素有主见,却深藏不露。那年,你分明察知黑恶兼并,却不明白上书,而只暗中辅助扶苏成事;你赞同扶苏作为,却又从不公然申明。你对新政国事有自家见识,却从不与任何大臣谈及,甚或,连你最为交好的李斯,你也缄口不言。凡此等等,嬴政心下都清楚。老令心头始终有一片阴影,韩国疲秦的那片阴影,隐隐总以外臣自居,甘于自保,避身事外。然则,老令的公正秉性,又迫使老令不得安宁,不得不有所伸张……老令啊,这,究竟为了何来?实话实说,嬴政实在难以解得也!”嬴政皇帝以罕见的平和坦诚,对这位一贯对大政保持沉默的大臣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陛下……”
郑国动容了,被皇帝的宽容与真诚感动了。但是,老郑国依旧不失谨慎,恭敬地一拱手做礼道:“老臣以韩国间人之身入秦,终生抱愧也!多年来,老臣只涉水事农事,只涉工程筹划,对大政不置一喙。所以如此,一则是老臣不通政道,二则是老臣不善周旋……丞相李斯与老臣交好。然,丞相总揽大局,言必大事。老臣则流于琐碎实务,又不善沟通,不善斟酌,话语太过直白,故自甘闭门,非丞相故也……陛下洞察至明,老臣深为铭感。”
“战国论政之风,老令宁非过来人哉!”嬴政皇帝慨然一叹,“明说,朕素来不喜四平八稳洁身自保之人。对老令,唯一之例外也。唯其如此,朕亦望老令以诚相见,明告于我:大秦新政,还有根基么?”
“陛下如此待老臣,老臣斗胆明说了。”“说!”
“老臣对大秦新政,有十六个字,陛下明察。”“朕盼老令真言。”
“创新有余,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无本。”郑国一字一顿地说。
“老令可否拆解说之?”
“陛下,老臣今日绝不藏话。”郑国心意清明,侃侃而谈,“老臣以为,大秦政道以创新为本,开千古万世之辉煌,此即创新有余也,大政有成也。所谓有余者,陛下之心力全副专精于文明创新,而忽视了最为通常的民众生计。所忽视者,乃守常不足也。以国家大政说,便是缺少守常安定之策。何为守常之策?说到底,就是轻徭薄赋之政。唯其平常,以陛下之雄略,反被忽视了。常则平,安则定,饱则安,暖则稳。此,固本之国策也。一味创新而不思固本,则易为动荡也。大秦新政烈烈轰轰,雷霆万钧。所缺少者,阳春之和风细雨也。秦法之周严,史无前例。秦吏之公廉,史无前例。皇帝之雄明,史无前例。然则,如此雄主新政之下,却终是天下汹汹难安,民众辄有怨声,根由何在?究其根本,求治太急,事功太过也。若能稍宽稍缓,轻徭薄赋,则大秦新政将光焰万丈,万古不磨也!”郑国苍老的嗓音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名状的遗憾,“老臣补天之心,陛下明察……”
“老令以为,朕当如何补正?”嬴政皇帝默然良久,突兀一问。
“陛下若能以长公子扶苏为政,则天下可安。”
“朕不能自己补过?”
“陛下雄略充盈,不堪守常实务,交后人去做更佳。”
“老令啊,两年前你要说出这番话,该多好。”
“两年前说,陛下,或者会杀了老臣……”
“难说。”嬴政皇帝淡淡一笑,“老令今日说得好,朕有数了。”
次日清晨,皇帝在行营大帐举行了御前小朝会,随行六大臣全数与会。皇帝说了昨日田间所见,征询丞相李斯政见。李斯明白表示:可以开始谋划轻徭薄赋之法,然实施不宜太过操切,须一步步松动,以免六国贵族趁机滋事。其余大臣皆表赞同。嬴政皇帝欣然褒扬了李斯的洞察与稳健,当场议决了着手实施之法:以李斯总掌减轻徭役赋税之谋划事,于巡狩途中与咸阳二冯通联会商,于巡狩结束之时确立法度,皇帝行营回到咸阳后立即颁行天下渐次实施。皇帝既没有涉及昨夜与郑国的密谈,也没有涉及与宽政紧密相连的扶苏,一切都是以朝会议决的法度决断的。大臣们一时轻松了许多,皇帝的心绪也明显地好转了。
一日一夜歇息整顿,大巡狩的车骑又在次日清晨南下了。
①始皇帝最后一次大巡狩出发日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为三十七年十月出,本年七月丙寅病死沙丘。显然,“十月”为误字或误记。张分田先生之《秦始皇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纠错,推定为上年(三十六年)十月,亦不合出行惯例。我以沈起炜先生之《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为本,又参照始皇帝此前“仲春”出巡之例,确定为三十十年二月出巡。
五、祭舜又祭禹 帝国新政的大道宣示
二月末,大巡狩行营渡过淮水,抵达云梦泽北岸。
云梦泽,是本次大巡狩预定方略的第一个大目标。嬴政皇帝与李斯等几位重臣都很清楚,东南云梦大泽与吴越齐滨海地带,是六国贵族逃亡的两大根基之地。嬴政皇帝此次大巡狩,除了深藏内心的北上目标之外,最实际的目标便是震慑逃亡啸聚的复辟势力。这是首发东南的最根本所在。为了掩盖这一实际图谋,能够对逃亡贵族藏匿之地收奇袭之效,嬴政皇帝决意对外示形,君臣遂密商出了一个对策。于是,去冬咸阳市井街巷便弥散出一则传闻:阴阳占候家说东南有天子气,皇帝很是忧心,决意巡狩东南破其地脉。
战国之世有一个奇特现象:求实之风最烈,阴阳学说最盛,两相矛盾而并行不悖,实在为后世所无。其时,整个阴阳学说流派甚多,其主流形式至少有阴阳五行、天文历法推演、星相(占云、占气、占候为其支脉)、占卜(龟筮、蓍草筮、钱筮为其形式支脉)、堪舆、相人六大流派。所有的阴阳家流派,在战国之世都发展到了理论与实践同样丰富的成熟时期。无论是官府还是民众,无不以阴阳家诸流派提出的种种预兆,以为国事家事的重要参证,一有预言便立即流传开来。然则,参证归参证,却又不尽然全信。于是,便有了求实之风为本而又不排斥神秘启示的战国风貌。秦帝国公然以典章形式宣示水德国运,焚书不焚卜筮之书,而将卜筮之书看作与医药种树等同等的实用知识,便是最典型例证。因了如此,六国贵族与方士儒生们制造出诸如“亡秦者胡也”、“明年祖龙死”、“始皇帝死而地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等种种预言,以此等神秘启示式的预言而扰乱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也因了如此,东南有天子气的预言也便引不起多大动静,传了说了,谁也未必当真。同样,嬴政皇帝相信东南有天子气,且执意要去坏其地脉,也没有人认真计较该不该对不对,只当做知道皇帝去东南的理由了而已。
传闻弥散了一个冬天,天下也就大体尽人皆知了。
巡狩君臣的实际分派是:嬴政皇帝与李斯胡毋敬郑国三大臣,做足种种宣教礼行;典客顿弱与卫尉杨端和,则率一千便装斥候秘密查勘贵族逃亡啸聚的藏身之地;郎中令蒙毅两相通联策应,行营护卫的实际执掌也统交蒙毅兼领,以使杨端和全力于查勘突袭。为此,一过淮水,杨端和与顿弱人马全部撒向了云梦泽周边草木连天的岛屿与山谷;而巡狩行营则大张旗鼓地进入了云梦泽北岸,在衡山郡治所邾①城的西面五十里处扎下了大营。
嬴政皇帝在这里要做一件大事正事——祭祀舜帝。
嬴政皇帝何以要祭祀舜帝?既要祭祀舜帝,又何以不去舜帝陵墓所在的九疑山,而要在云梦泽望祀?欲知此间之奥秘,得先清楚舜帝其人其政。在五帝之中,最后两位的舜和禹,是两个最具特点而又政风迥然不同的圣君。舜,原本是后世所加的谥号,《史记·五帝本纪》引《谥法》云:“仁圣盛明日舜。”据说舜帝本姓姚,名重华。后世因舜帝生于虞地,故又称虞舜。尽管后世史书也对舜帝造出了诸多逆行,言其囚禁尧帝而自立,又隔绝尧帝儿子丹朱,使尧帝父子不能相见,方得强力自立为帝。然则,在主流正史与天下人心中,舜帝的人品功德堪称五帝之最。其一,舜帝最孝慈,顺适屡屡虐待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不反抗,最终感化了父母兄弟;其二,舜帝爱民,法度平和公正,其事迹多多;其三,舜帝敦厚仁德,堪称王道典范,其事迹多多;其四,舜帝高寿,六十一岁代尧为天下共主,在位三十九年,整整一百岁而逝于苍梧之野。从先秦时期的主流评价说,舜帝是以德孝王道之政名垂后世的,是一个宽和有度的远古圣王。
苍梧之野者,生满了青色梧桐树的山野也。远古之时,地理无名者多矣,苍梧之野泛指湘水南部的五岭地带。舜帝在南巡途中病逝在这方梧桐山野,葬于一片九水回环的山地。因这九条山溪地势水流风貌极其相似,很难分辨,故被称为九疑山。《水经注》记载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日九疑山。”九疑山西北,是秦帝国开凿的灵渠,两地相距仅二百里上下。然九疑山距嬴政皇帝目下所在的云梦泽东北岸,相距却在数千里之遥,更有浩渺云梦泽阻隔,想要万人上下的巡狩行营直抵苍梧之野,不是不可能,而是耗时太久且无实际意义。毕竟,云梦祭舜帝,还有着更为实际的政事目标。
唯其如此,李斯谋划的大典方式是“望祀”。望者,祭祀山川之特定礼仪也。其本意是说,要祭祀名山大川,得遥遥相对而祭拜。是故,望,成为祭祀山川的特定语汇。而祭祀圣王先贤之陵墓,则一般直称为祭祀,很少用这个望字。李斯将“望”与“祀”合成为一个仪典,既含遥祭山川之意,又含祭祀圣王之意,其确指显然是遥祭舜帝。
望祀礼是宏大隆重的。衡山郡守事前接到诏书:郡县官吏可全数参与,准许附近民众往观。郡守将诏书发到各县乡,官民无不欣然欢呼,那日非但官吏无一人缺席,便是狩猎捕鱼之民户也停了生计纷纷赶来。所谓山高皇帝远,在这山水连天的大泽之地,无论是官是民,要见到皇帝都太难太难了,要见到皇帝亲临隆重典礼,更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尤其令官员民众感奋者,是皇帝要祭祀舜帝的消息。舜帝是甚?是王道,是宽政,是爱民,是法度公正!大秦皇帝如此隆重地祭祀舜帝,其意蕴何在不清楚么?
在肃穆的望祀祭坛上,嬴政皇帝面对南天,宣读了奉常胡毋敬精心撰写的祭文。祭文颂扬了舜帝的孝慈,颂扬了舜帝的爱民德政,颂扬了由尧帝奠定而被舜帝弘扬光大的王道大政,颂扬了舜帝任用皋陶执法的中正平和。祭文末了,嬴政皇帝奋然念诵出一段令万众动容的宣示:“大秦新政,上承天道,下顺民心。力行郡县,天下一法,和安敦勉。自今于后,师法舜帝,常治无极——”皇帝的声音还在山谷回荡,万岁声便淹没了群山大泽。
当夜,嬴政皇帝的行营大帐里灯火通明,小朝会深夜方散。
紧急赶回的顿弱禀报说:经秘密仔细查勘,荆楚及云梦泽周边地带虽有六国贵族藏匿,但多为旁系支脉的老弱妇幼;六国贵族的嫡系精壮,大多啸聚吴越山川。顿弱的主张是:莫在云梦泽耽延过多时日,当立即浮江东下,将吴越两地作为搜剿重地。李斯等都表赞同,皇帝也认可了。小朝会议决:李斯蒙毅总司船队筹划,顿弱杨端和部先期赶赴吴越查勘;旬日后,巡狩行营浮江东下。小朝会完毕之后,嬴政皇帝特意留下了顿弱。
“顿弱,朕有大事相询,你要据实回答。”皇帝面色肃杀。
“陛下,老臣素未有虚。”
“重新启动黑冰台,全力搜捕复辟贵族,可行否?”
“陛下……”顿弱惊讶又迟疑,思忖片刻明朗道,“老臣以为,黑冰台胜任搜捕无疑。然则,老臣以为不可行。大秦以法治天下,不宜以此非常手段介入罪案缉拿。毕竟,黑冰台精于暗杀行刺,若介入搜捕,必多有杀戮。天下已入常治之时,此法祸福难料。”
“朕之本心,当然不想坏法。”嬴政皇帝叩着书案皱着眉头,“朕是不想再多杀人了……濮阳陨石刻字一案,杀了周围十里之民。可说到底,正犯只有一个而已。若郡县能将这个正犯捕拿到案,十里之民何须杀也!不想杀人,却必须多杀人,此间煎熬,朕何以堪?若黑冰台重新启动,纵然多杀几个人,然相比较于罪案不能破而牵连广泛,孰轻孰重乎!复辟者啸聚于滨海山川,言行尽皆秘密作为。此等暗流,纵有数十万大军,徒叹奈何?廷尉府与郡县官署,仅日常民治已是人手紧张了,哪里有多余人力做此等须得花大力气的事?朕之巡狩,其所以借机搜剿啸聚贵族,也是下策之下策。屠龙之术,却来杀鸡,朕便好受么?朕想重启黑冰台,实属无奈也……老卿且说,除却此等复辟罪案,朕过问过执法决刑么?”嬴政皇帝说得真诚,甚至有些伤感了。
“陛下,还是依法查究最为稳妥……”
“顿弱,朕要的是限期将元凶正法之威慑!否则,朕宁可错杀多杀!”嬴政皇帝脸色铁青,语势凌厉之极,“复辟势力挑战大秦,朕决不让步!”
“陛下,可否容老臣一言。”默然良久,顿弱开口了。
“朕何时不教谁说话了?岂有此理!”皇帝有些烦躁了。
“陛下,老臣执掌大秦邦交多年,黑冰台所部亦是老臣长期亲领。若为权力计,陛下欲重启黑冰台,老臣求之不得也。然则,老臣尝读《商君书》,对商君治国之真髓稍有领悟。老臣以为,当此之时,还是效法商君更为稳妥,更合法治精要。”
“老卿读过《商君书》?”嬴政皇帝惊讶了。
“虽无陛下精熟字句,然却窥其神韵。”顿弱突然现出久违了的名士风貌。
“你且说,如何效法商君?”
“陛下,商君行法,以后发制人为根基。无罪言罪行,一律不予理睬;有罪言罪行,一个不予宽恕。甘龙、公子虔等,商君明知其反对变法,然在其没有罪行发作之时,始终没有触动秦国老世族。孝公逝去而世族复辟,车裂商君,然却得秦惠王彻底依法铲除。试想,若商君之世依仗威权,诛杀了老世族;杀固可杀,然则老秦人服气么?秦国能安定么?此间,有一处发人深思:终商君之世,老世族固然暗流强大,然却终不敢公然复辟。此间奥秘,陛下可曾想过?”
“老卿但说。”
“商君行法,以行政为最大根基。商君行政,虑在事先,有错失便改,是先发制人。为此,商君之大政深得民心。大政得人,则民心安。民心安,则世族复辟失却附庸,终将渐渐枯萎。若大政缺失不修,则世族复辟有鼓呼之力,民众亦有追随徒众。当此之时,仅仅依靠强力杀人,扬汤止沸也。而明修大政,釜底抽薪也。而若罪案告破不及时,再以黑冰台之非常手段介入,则更如饮鸩止渴也……”
“顿弱!”嬴政皇帝勃然大怒,突然拍案。
“老臣言尽,甘愿献出白头。”顿弱颤巍巍站了起来。
“顿弱……你,说得对……”皇帝粗重地喘息着。
“陛下……”顿弱惊愕不知所措了。“人云忠言逆耳,今日方知其意也。”嬴政皇帝离案起身,肃然向顿弱深深一躬,“先生之言,嬴政谨受教。”
“陛下!……”顿弱一声哽咽,连忙扶住了皇帝。
“明修大政,釜底抽薪。强力杀人,扬汤止沸。非常暗杀,饮鸩止渴。”嬴政皇帝喃喃念诵着,不禁感喟万端,“先生之言,何其精当也!人云嬴政精熟商君法治之道,今闻先生之言,终生抱愧也!”“陛下……老臣在吴越之地,务必缉拿复辟逃犯。”
“好。宽以大政,严以行法,大秦可安也!”
三月中,一支大型船队浮江东下了。
列位看官留意,战国之华夏精神,有着很强的海洋水域意识,远非后世那般唯以内陆为能事而在大多数时期封闭海疆。仅就船队远航之能力而言,除了华夏大陆之大江大河大泽畅通无阻,其方士求仙船队已能载数千人远渡日本列岛、澶洲(琉球)、夷洲(台湾)。帝国灭亡后,少数皇族后裔也远渡日本。更为根本的是,战国与帝国时代有浓厚的大海崇拜风习,认为大海是神秘未知的仙境所在,探险精神尤是浓烈。更兼秦帝国的以水德为国运所确立的水崇拜理念,对整个华夏不以内陆族群自居封闭而勇敢地迈进内外水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次皇帝巡狩行营东下大江,百余只巨舟帆影蔽天,与两岸巡行护卫的铁骑号角遥相呼应,当真是声势浩大史无前例。
东下的第一屯驻地是庐江郡的彭蠡泽西岸。嬴政皇帝在这里登临了庐山。
彭蠡泽者,远古得名之大湖也。《书·禹贡》载:“(扬州)彭蠡既潴。”潴者,水流停聚之地也。就是说,这里在很古老的时候便是大湖了。后世因东晋设彭泽县,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遂改称彭蠡泽为彭泽;更有人误以为彭蠡泽便是后来的鄱阳湖。历史的演化是,直到秦汉两世,彭蠡泽与西边的洞庭泽,都是浩渺的云梦大泽的相连水域,都是浩浩长江在远古之时泛滥囤聚的辽阔水仓。正是有了辽阔浩淼的云梦大泽作为吞吐之地,浩浩江水才不至于如同黄河那样,屡屡发生根本性的大洪水泛滥。这片辽阔水域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持续着渐渐收敛的状态,在战国时期已经是断断续续地分为几个中心水域了。于是,有了形似独立的洞庭泽,又有了形似独立的彭蠡泽。再到后世,云梦泽最大的中心水域也渐渐消失了,只留下了洞庭湖与彭蠡泽收缩后的鄱阳湖。这是后话。
却说这彭蠡泽西岸有一座名山,叫做庐山。庐山旁有大水,名庐江。据《水经注·庐江水》云:庐山之名有民间说与文献说。民间说法是,周武王时期有才士匡俗,屡次逃避征发而隐居此山草庐。后来匡俗成仙,空庐犹存,弟子哭之旦暮,世人感念,遂呼匡俗为庐君,隐居之山亦呼为庐山。郦道元自己坚持的是文献说法,其云:“按《山海经》创之大禹,记录远矣!其《海内东经》日:庐江出三天子都(庐山),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句耳。”究其实,庐江出庐山,究竟何名为先,只怕很难考证清楚了。
这庐山虽非五岳,却也大大有名。此山古名三天子都,见于《山海经》之记载。然则,三天子都究为何意,已经不可考了。后世学者对其实指又多有争议,对其原本字意更无明确说法,姑且存疑了。对于庐山之壮美,《水经注》云:“虽非五岳之数,穹隆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在中国古人眼里,山水是否尊崇,根本原因在于山水所具有的神性及其累积的文明历史足迹,而不在其真实高度,五岳之尊崇正在于此。而此时的庐山,尚无昭昭神性与赫赫登临,故此只有自然山水之壮美。
嬴政皇帝登临庐山,是庐山迎来的第一次伟人登临。
那日清晨,帝国君臣在五百名精锐步卒护卫下,由十多名山民向导登山。对于这次登临,庐山留下了两处遗迹,《水经注》均有记载。郦道元先生文字峻峭瑰丽,描述山水形势无出其右,且看看先生的两则纪实性描述:其一,“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风采之贤,往者忘归矣!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登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其二,“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六年②,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上霄之南,大禹刻石志其丈尺里数,今犹得刻石之号焉……耆旧云:昔禹治洪水至此,刻石记功,或言秦始皇所勒。然岁月已久,莫能合辨之也。”后来又有《太平御览》引《浔阳记》云:“上霄峰在庐山东南。秦皇登之,与霄汉相接,因名之。高处有刻名之字,大如掌背隐起焉,仅百余言。”
这是嬴政皇帝第一次登临不具宣教意义的大山。他登上了上霄峰,刻石颂扬大禹治水之功。他登上了三石梁,遥望东南钟山之地,对那方虎踞龙蟠之地生出了深深的隐忧。应该说,此时的嬴政皇帝,心头已经很清楚自己的下一步了。
庐山停留旬日,皇帝船队直下丹阳③了。
丹阳,是江水出庐江郡进入会稽郡的第一座大城邑。丹阳与沿江的金陵邑、朱方邑、云阳邑等,一起构成了旧吴之地的腹心地带,时人呼之为江东是也。嬴政皇帝将江东之地作为东下第一立足点,意图很清楚,要在这里全力查抄六国贵族的秘密啸聚之地。行营一扎定,嬴政皇帝便与李斯顿弱蒙毅会商,部署了查抄方略:行营只留一千精锐骑士护卫,其余四千人马,全数交顿弱杨端和在江东地带突袭缉拿罪犯;皇帝行营于旬日之后缓慢东下,沿途大张旗鼓以震慑复辟势力;一月之后,皇帝船队与顿弱人马在会稽郡会聚;李斯总掌皇帝行营船队;正在盛年而精力最为旺盛的蒙毅,则专门率一支轻舟船队近岸游弋,两相通联策应。如此谋划妥当,各方立即以部署行事。
一场震慑复辟犯罪的风暴在江东之地骤然发起了。
嬴政皇帝尚未离开丹阳,便有顿弱的秘密急报传来:在江左之乌江水域的芦荡连天地带,有三处楚国贵族的啸聚港汊,水军突袭之下,一举包围缉拿得一千三百余名楚国老世族后裔;初审得知,楚国在江东最有实力的是项氏部族,其嫡系后裔项梁等已经逃出丹阳,逃往金陵邑等地。嬴政皇帝立即下令:全力查抄金陵、朱方、云阳三邑,务必缉拿项氏嫡系。此后,嬴政皇帝的船队缓缓东下。在巨舟望楼之上,嬴政皇帝连连接到密报,也连连颁下了一道道诏令。
金陵邑连续密报的事实是:金陵邑城郊多有秘密洞窟,非但藏匿了楚国贵族后裔,且啸聚了诸多中原贵族后裔,若得彻底查抄,便得凿山断垅。嬴政皇帝立即与李斯会商,一边下令蒙毅派出便装吏员大肆散布皇帝要破“东南天子气”的传闻,一边下令顿弱杨端和立即凿山断垅,捣毁复辟根基之地。未过旬日,江东哗然传开了消息:皇帝开出了万余刑徒,凿开了金陵北山,掘断了山脊长垅,金陵邑地脉已绝,虎踞龙蟠气象不复在矣!嬴政皇帝得报,又与原本楚人的李斯会商。李斯云,楚人民风好巫术鬼神,当改地名以示天道昭彰,使民心不再为神秘流言所纷扰。嬴政皇帝当即拍案,下诏改金陵邑为秣陵。秣者,牛马牲畜之饲料也。秣陵者,牲畜之地也。以其时实际情形,嬴政君臣改如此之意带辱没名称,显然是愤怒于藏匿之复辟贵族。虽则如此,消息传开,民众却是愤愤然了。江东之复辟势力虽表面销声匿迹,实则却更为隐秘,且更能蛊惑民众了。项氏部族一直在江东地带秘密经营至天下大乱,没有民众根基是不可想象的。后来,秣陵改为建业。晋灭吴,为示对吴轻蔑,又改回秣陵。隋之后,秣陵之名终告消失。
朱方邑也是大同小异。三千刑徒凿断了城外一座小山。嬴政皇帝下诏,将地名改为丹徒。丹徒者,身着赭色囚服之囚犯也。尽管其本意是指此地窝藏罪犯,然以丹徒为地名,显然使人产生此地是刑徒之乡的联想。此一地名在近代曾改为镇江,后来又改回丹徒了。在云阳邑,开出刑徒凿断了北岗,将平直的官道挖成了曲曲折折的小道,地名改作了曲阿。这个地名的命运与秣陵相似,三国时吴改为云阳,晋改回曲阿,唐改为丹阳。此为今江苏丹阳,不是嬴政皇帝驻屯的丹阳。
江东缓行月余,缉拿六国逃匿贵族两千余人,很是震慑了当时甚嚣尘上的复辟暗流。自此之后,种种流言预言销声匿迹,逃亡贵族的复辟密谋更为隐秘。若非后来大局突变,很可能天下复辟活动就此渐渐萎缩。也就是在这次江东之行中,项梁与少年项羽第一次看见了威势赫赫的皇帝,留下了项羽那句见诸史册的名言。
那是在皇帝船队停泊云阳邑登岸,改做车骑南下震泽(今太湖),开往会稽郡的那一路驰道上。时当初夏,浩渺的震泽碧波连天白帆点点。大泽东岸的驰道上,皇帝的巡狩车马隆隆南进,两侧哨骑飞驰,车声辚辚旌旗蔽日,在青山绿水间分外壮阔。吴越民众拥挤在道边的每座小山包上,观看着终生难逢的皇帝仪仗。在一座林木遮掩的山包上,有老少两布衣隐身树侧遥望道中。老人须发灰白,精瘦结实。少年则粗壮异常,虎虎生气充盈于外。
“嬴政灭楚,项氏血流成河也。”老人低声切齿。
“彼可取而代之!”少年一拳砸向树身,大树簌簌落叶。
老人大惊,一掌捂住少年大嘴:“灭族!不许疯言!”
少年扒开老人,低声恨气道:“项羽不报血海深仇,誓不为人!”“报仇?如何报仇?”“杀光秦人!烧光咸阳!”
“还是先练好剑术再说。”老人冷冷一笑。
“不!项羽要练万人敌!剑,一人敌罢了。”
“好,有志气!”老人奋然低声,“叔父教你兵书战策,长枪大戟!”
四月初,皇帝行营抵达会稽山。
在当时的南方山脉中,会稽山是最具神圣性的名山。这会稽山古名防山,又名茅山、栋山。栋者,镇也。意此山乃扬州之镇也。其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多玦石。据《越绝书》云,黄帝曾在这座山中留下了金简玉字的谶书,究竟预言了什么,却没有人知道。但是,与会稽山关联最紧密的神性,还是大禹的种种遗迹。首先,会稽山之名便是因禹帝在治水成功之后大会诸侯于此山,计功封国(会计),由此更名为会稽山;会稽者,会计也。其次,大禹在即位的第十年东巡,崩逝于会稽山,也葬在了会稽山。后世《水经注》记载了大禹陵的神秘:“山上有禹冢……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后来,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会稽山,专一守护祖先大禹之陵庙;杼的后裔繁衍至东周,便成了当时的越人越国。著名的越王勾践部族,便是大禹之夏部族的后裔。
嬴政皇帝登临会稽山,是要隆重地祭祀大禹。
在五帝之中,禹是最具事功精神的一个。五帝之中,后人唯冠禹帝以“大”字,绝非虚妄之颂,实因其功业超迈前代,奠定华夏文明之根基也。治水以救民,划九州而立制,设井田以安农耕,封国建制以明国家,设天子百官并常备军队以统诸侯……凡此等等,一言以蔽之,华夏族群迈入国家时代,自大禹始也。可以说,在嬴政大帝之前,大禹所开创的诸侯封建制之中国,一直延续了近三千年。唯其如此,嬴政皇帝对禹帝的尊奉是发自内心的,登临会稽山祭祀大禹,也绝非望祀舜帝那般更多地具有宣教意味。
祭祀大禹之后,嬴政皇帝执意登上了会稽城外最高的一座山峰,在这里眺望南海,伫立竟日不去。这座山峰被后人称为秦望山,《水经注》云:“秦望山,在州城之南,为众峰之杰……自平地以取山顶七里,悬瞪孤危,径路险绝。扳萝扪葛,然后能升。山上无甚高木,当由地迥多风所致。”如此高逾七里且路径险绝之高山,此时业已赢弱的嬴政皇帝要执意攀登,全在于心头积压的对南海诸郡的忧虑。
放眼华夏,北方已经安定,长城已经即将竣工,大体可安也。唯独这与闽越相连的南海三郡地处偏远,王翦蒙武又不期而逝,任嚣赵佗等一班大将能否镇抚得力,实在堪忧。更有一虑者,天下贵族欲图复辟,纷纷逃亡荒僻山川,江东闽越已成复辟势力啸聚之地,安知他们不会逃向南海三郡?果然如此,南海大局还会安定么?遥望南海,嬴政皇帝耳畔蓦然响起了熟悉的秦风,那暮色之中从椰林河谷飘出的秦风,曾经深深地震撼了嬴政;若非如此,他能否慨然派出包括了几万女子在内的三十万民众下南海,当真是亦未可知也。遥遥凝望,嬴政皇帝不禁低声哼唱起那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秦风,一首歌没有哼完,嬴政皇帝已经是老泪纵横了……那一日暮色,嬴政皇帝是被护卫士兵们轮流抬下山的。
夜里,嬴政皇帝在灯下再度仔细读了李斯写的宣教文,下了刻石诏令。
这篇祭文被后人称为《会稽刻石》,其文辞曰:
会稽山刻石文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彰。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长。
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挈诚。夫为寄獗,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凤,蒙被休经。
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挈,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这篇文、字皆出李斯之手的刻石文,实则是与嬴政皇帝祭祀大禹的意涵相连。也就是说,皇帝祭祀大禹,祭文自然要陈述大禹的超迈古今的功业;而面对大禹这样一个华夏文明的奠基者,秦政及秦始皇帝的大功业自然也要向大禹提及。实际上,会稽山刻石文是伟大的嬴政皇帝与伟大的禹帝之间的一场政治对话;同时,也是帝国君臣向天下民众再次正面地宣示新政宗旨。
这篇刻石文最值得注意者,是第一次全面回顾了六国的失政暴虐:“六王专倍,贪戾傲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第一次正面提出了秦灭六国的起因与宗旨:“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这既是对山东民众的昭示,也是对复辟势力的警告——六国乃自取灭亡,非秦无道也!紧接着,相对全面地回顾陈述了秦政的德风化俗一面,列举了天下太平大治的种种善绩。应该说,这篇刻石文与云梦泽望祀舜帝的宣教主旨,与祭祀大禹的主旨,都是相呼应的,其总体意向既是明确的,又隐含着某种微妙的意蕴。明确的一面是:大秦新政的功绩是天下有目共睹的事实,不容抹杀,也不容曲解;微妙的一面是:大秦开始遵奉王道圣君了,开始提出德政了,只要天下安定,秦政是会有所补正的。
①邾,秦县,为衡山郡治所,大体在今湖北黄冈之西北地带。
②此处当为始皇帝三十七年,《水经注》误记。
③古丹阳有三,此处之丹阳,秦时为县,大约在今安徽当涂的小丹阳镇地带。
六、长风鼓沧海 连弩射巨鱼
五月初,皇帝行营返回江东海滨,从大江口人海北上琅邪了。
整个大巡狩行营分作两支人马进发:两千铁骑由顿弱杨端和率领,除护送行营部分辎重与工匠外,由沿海陆路一路查勘逃匿贵族北上琅邪;行营主体人马,则全部乘船从海路北上。这支船队大小船只二百余艘,有大型楼船十余艘,有各式战船百余艘,大型商旅货船近百艘。其时的大型楼船,除水手之外可乘坐近百人,并可同载三个月口粮器物;战船则有艨艟、大翼、小翼、桥船等等各式名目。商旅货船在战国秦时更是颇见规模,先有乐毅破齐时楚国以大型商船秘密从海路援助即墨田单军,后有王翦军南下后帝国组织了一次可运送五十万石粮秣的大型船队,足见其造船术已臻成熟。此次两百余艘大小船只,在大海中以水战行船之法编队排开,樯桅林立,白帆如云,旌旗号角遥相呼应,实在是前所未见的航海奇观。
嬴政皇帝的心绪大见好转,虽是第一次乘船入海,对海浪颠簸与连天海风有些不适,但还是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楼船最高的望楼。专司舟船护卫的太医本为滨海楚人,登船后眼见风浪不息,心下有些不安,找来工匠将望楼来风两面用厚木板封死,不来风的两面,则用当时极为珍贵的琉璃片(古玻璃)①镶嵌成了透明不透风的大窗,内铺红毡并置座榻卧榻书案笔具等,好教皇帝可以在歇息状态下观赏大海。不料,嬴政皇帝走进望楼一打量,便皱起了眉头,嫌那些一格一格的琉璃片不通透,吩咐全拆了。
“浩浩长风,好过贼风多也!”
嬴政皇帝一句笑语,舟船太医才轻松下来。一时拆去了望楼四面的全部补充遮挡,恢复到原本的通透敞亮,嬴政皇帝这才重新踏进了望楼。皇帝兴致勃勃地吩咐赵高在望楼摆下了小宴,要与李斯几位大臣聚饮以观沧海。赵高也是初入大海,虽稍见晕乎却依旧是亢奋无比,一听皇帝发令,立即便去铺排。片刻之间,望楼上列开了几张酒案,兰陵酒炖海鱼的香味便飘了开来。
“陛下,大海可真大也!”李斯举爵,一声由衷地感喟。
嬴政皇帝与几位大臣都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几乎是一口声地高声笑语:“丞相明察,大海真大也!”李斯也破例地大笑起来,高声吟诵起来:“东方之日兮,出于浩洋。纳我百川兮,大海荡荡。大秦新政兮,绵绵无疆——”李斯本楚人,楚之诗风语尾多带感叹,一个“兮”字堪为表征。此刻李斯临海而激越感喟,竟是大有风采。一言落点,嬴政与几位大臣同时拊掌大笑高声喝彩。
“今日入海,我等直如河伯之遇海神也!”
“陛下明察!”几位大臣异口同声地拱手笑语。
此时,赵高轻步走到皇帝身边低语了一句。嬴政皇帝笑道:“说海便是海,教他进来。”一转身道,“徐福派来弟子信使,说有出海事禀报,诸位都听听。这件事,朕总觉得还没用够。”说话间,赵高已经将一个中年方士领上了望楼。嬴政皇帝一摆手道:“徐福大师有何难事?足下但说便是。”
“我奉师命,禀报陛下。”来人一领红衣一脸海风吹灼的黧黑之色,一拱手高声道,“我等奉师命为皇帝陛下入海求取仙药,至今数年无得,心下抱愧也。自我师亲领船队出海,大有所获,已觅得瀛洲仙山之仙药所在,亦觅得真人踪迹;本欲今夏再度出海,一鼓求取仙药,然则,海魔害我船队甚巨,不得不请命皇帝陛下定夺。”
“海魔?世间真有海妖?”
“非也。”方士认真地摇了摇头,“方士所云海魔者,出没于大海之大鲛鱼②也。此鱼长大若战船,獠牙如刀锯,可掀翻巨舟,可吞人如草虾;更有一种白色大鲛鱼,威势如雪山鼓浪,一鱼可翻一片船队,吞人而食如长鲸饮川……”
“且慢。这大鲛鱼比兰池宫的石鲸还大么?”皇帝很有些惊讶。
“大!非但大于巨鲸,其为害猛烈更过巨鲸!”方士显然是惊恐犹在。
“那是说,徐福大师不能出海了?”
“非也。为陛下求取仙药乃神圣功业,我等师徒决不中止!”
“那,朕能如何定夺?”
“禀报陛下:我师已得神仙谶书,业已拆解明白。神仙云:欲除海魔之害,必得大型战船,载以大型连弩神器,入海射杀之!否则,无以除魔,无以求仙。”
一时,皇帝默然了,李斯蒙毅郑国胡毋敬四位大臣也默然了。大型连弩威力固猛,然载于战船入海再来射杀大鱼,可是前所未有的奇想,可行么?大将杨端和不在场,唯蒙毅对军事尚算通达,皇帝便看了看蒙毅道:“连弩上战船,既往有过么?”蒙毅一拱手道:“武安君当年攻楚之时,战船从巴蜀直下彝陵,有三艘艨艟大战船装载过大型连弩。后来,似再无此例。”李斯道:“少府章邯曾久掌秦军连弩大营,此事可能得他说话。”嬴政皇帝道:“既然如此,先行知会杨端和赶赴琅邪预为筹划;再飞书咸阳,急调章邯赶赴琅邪。”胡毋敬皱眉道:“方士所报尚未核实,老臣以为如此折腾耗费太大。”嬴政皇帝没有理会胡毋敬,转身对中年方士道:“你且赶回琅邪,知会徐福大师:待朕亲临,送他再次出海。”方士慨然道:“我师久在大海诸岛寻觅仙踪,接到陛下之命,我师必然赶回琅邪晋见陛下!”说罢告辞去了。
“老奉常,你急甚来?”嬴政皇帝这才转头笑道,“我方才说甚来?这方士求仙船队,朕总觉得没用够。能教他光在海上漂么?诸位说,派他个甚正经用场?如何派法?”
“用场很清楚,搜索诸海岛,缉拿旧齐田氏。”李斯没有丝毫犹豫。
“正是!旧齐田氏等多隐匿海岛不出,要斩断这几条黑根!”蒙毅立即附和。
“要做这正事好说。”郑国道,“以老臣工程阅历,连弩上战船没有根本障碍。索性将计就计,以徐福所请为名义,派几艘战船为其护航,一则可查勘海岛逃犯。”
“如何不说了,二则如何?”胡毋敬有些着急。
“老夫口误,没有二了。”郑国淡淡一笑。
“老令所说之二,是防范方士不轨。”嬴政皇帝道,“毕竟,此前还有个卢生,也是方士之名。安知徐福全然无虚?徐福护朕病体多年,老令不好直说罢了。”
“陛下明察。”郑国淡淡一笑。
“老臣倒是赞同老令此说。”胡毋敬道,“老臣掌天下文事,近年来总觉这儒家与方士不对劲。儒家不像学人,方士不像医家,都透着几分神秘诡异,防备着好。”
“老奉常过矣!”嬴政皇帝笑道,“儒家是儒家,方士是方士,毕竟有别。儒家怪异,是心存复辟之念,不走治学正道。方士们所图何来?不做官,不图财,就是个想出海求仙而已。这神仙之事,谁都说不准有没有,教他找找也无伤大雅,却有何怪异了?”
“陛下如此说,老臣无话。”胡毋敬道,“老臣只是想说,这班方士以诡异之术医人,以缥缈之说诱人。正道医家素来鄙视方士,其间道理,老臣不甚明白。”
“也好,这次求仙若还没有结果,遣散这班方士。”皇帝拍案了。
“陛下明断!”李斯顿时欣然拱手。
一时议定,君臣尽皆欣然,这场望楼临海的小宴直到暮色方散。
巡狩船队鼓帆北上,五七日后抵达琅邪台。
连日热风吹拂海浪激荡舟船颠簸,嬴政皇帝很有些眩晕疲惫,登岸触地脚步虚浮几乎跌到。赵高连忙过来扶住,与卫士们一起将皇帝用军榻抬进了行营。这一夜,嬴政皇帝第一次没有批阅公文,没有召见大臣议事,昏昏沉沉直睡到次日午后方睁开了眼睛。一直守候在旁的老太医长吁一声,立即吩咐自己的医助给皇帝捧来了煎好的汤药。被赵高扶着坐起来的嬴政皇帝看了看大半碗、黑乎乎的汤药,皱着眉头道:“闻着都苦,不用了,等徐福大师来再说。”老太医一拱手正色道:“陛下此病干系不大,皆因舟车劳累风浪颠簸所致,若能静心调息几日自会好转。方士之术,颇见蹊跷,老朽以为陛下当慎用为好。”嬴政皇帝揶揄笑道:“老太医固是医家大道,只不见成效。方士再蹊跷,数年护朕却有实效。事实在前,朕没长眼么?”老太医道:“陛下,方士之术,在医家谓之偏方,治标不治本,陛下之疾,当固本为上……”嬴政皇帝不悦道:“标也好,本也好,左右得人精神不是?老太医且回去歇息,过几日随少府章邯回咸阳去了。朕,目下有方士足矣!”说罢,不待老太医说话便大步走进沐浴房去了。
“陛下!发热之际不宜沐浴……”
“赵高,教他走。”沐浴房传来皇帝冰冷的声音。
赵高很生气这个不省事又聒噪的老太医,立即将两人请出了御帐。
片刻之后,嬴政皇帝在两名侍浴侍女扶持下走出了沐浴房,精神气色比昨日好转了许多。皇帝坐到了书案前,奋然一拍青铜大案笑道:“嘿!老兄弟,我又回来了。”仿佛与久别老友重逢一般亲昵。目光巡睃,不意看到了旁案没有撤走的那碗汤药,向赵高一招手指点道:“拿过来。”赵高困惑惶恐地捧过汤药,嬴政皇帝接过来汩汩两口便喝了下去。见赵高茫然惊愕的神色,皇帝冷冷道:“看甚?你以为朕当真不信医家?去给蒙毅说一声,老太医不能走。”赵高哎哎点头,一溜碎步跑出去了。
次夜三更时分,方士徐福被赵高悄无声息地领进来了。
几年不见,富态白皙的老徐福变成了一个黝黑干瘦的老徐福。嬴政皇帝颇感意外。徐福却依旧是安详从容,先给皇帝做了半个时辰的“真人之气”的施治,又给皇帝服下了小半粒红色丹药。施气之时,嬴政皇帝朦胧如升九天云空,直觉自己飘飞到了无垠的大海之上,与一个半人半鱼的狰狞巨物大战不休,皇帝问巨物何方魔怪,那个狰狞巨物竟说它是海神……倏忽醒来一身冷汗,及至服下丹药,皇帝自觉精神大振,这才向徐福说了方才梦境。徐福悠然轻声道:“陛下为水运天子。水神乃大秦本神。海神,乃水神之大也。本神不见本主,此神仙之道也。故,见陛下并与陛下战者,非海神也,大鱼蛟龙之水魔也。水魔显于陛下梦境,诚非吉兆也。老夫可为陛下入海祈祷海神,使海神护佑陛下,护佑大秦,除此恶神。”
“先生数年求仙,遇到大鲛鱼为害了?”嬴政皇帝问了回来。
“正是。”徐福又将自己学生报给皇帝的大鲛鱼情形说了一遍,末了道,“陛下尊奉神仙真人的数百童男童女,已经在瀛洲诸岛觅得了三处仙踪,也在之罘岛觅到了仙药;若非大鲛鱼为害,之罘岛仙药已经请得了。”
“好!朕决意求取仙药。”嬴政皇帝断然拍案,“朕给先生派出三艘大战船,装载连弩射杀大鲛鱼,护卫先生尽登滨海三百里内所有海岛。朕已下令水战将军,若先生出事,灭族之罪。先生尽可一力求仙。”
“陛下明断。老夫自当为陛下趟开仙道。”徐福一如既往地从容。
“好。三日之后,朕亲送先生出海。”
徐福走了。嬴政皇帝又开始了公案劳作,直到红日跃上了茫茫大海。
那一日,嬴政皇帝率领群臣在琅邪台前送徐福船队出海了。
这一次,除了没有第一次的童男童女,海边依旧是白帆层叠樯桅如林,每只大船上都堆满了粮食车辆丝绸等贡神物品;方士与货船之外,五艘大船最为特异,两艘专门乘坐百余名各式工匠的大船,三艘装载大型连弩的战船。出海仪式是隆重肃穆的。沐浴斋戒三日的嬴政皇帝祭祀了海神,宣读的祷文是:“大哉海神,伏唯告之:大秦立国,水德为运,海神乃本,我为臣民。秦帝嬴政,遣使来拜。海神佑秦,赐我仙药,使嬴政得以长生哉!若得如此,秦帝将常祭海神,常纳贡礼。大秦皇帝三十七年夏日祭告。”祷文宣诵完毕,司礼大臣胡毋敬向大海拱手高宣一声向海神奉送祭品,两排少年方士便将三头活生生的牛羊猪抛向了万顷碧海之中。徐福也宣诵了祭告海神书,念诵的是:“大哉海神,散人徐福受皇帝之托,再次入海为皇帝求仙。祈望海神:于约定仙岛会我秦使,赐长生于皇帝,赐国运于大秦,使徐福不负使命。大秦皇帝三十七年夏日祭告。”
在即将登上船桥之时,徐福突然回身对嬴政皇帝低声道:“陛下逢海魔入梦,体魄有不吉之兆。恳望陛下派一亲信大臣返回秦地,以祈祷大秦山川之神达意海神,护佑陛下……恳望陛下,莫以老夫此见虚妄而不为。鬼神之事,原本在心也……”万分真诚的徐福殷殷地看着皇帝,第一次显出了一种近于人之本色的踌躇与留恋。嬴政皇帝心头不禁一动,笑道:“先生护朕多年,朕岂有不信之理。派蒙毅还祷山川,如何?”
在绵绵悠长的雅乐中,徐福向皇帝深深一躬,登上了船桥。
嬴政皇帝向船队遥遥招手,直到一片白帆消逝在无垠的碧海。嬴政皇帝不知道的是,从此,这支以求仙为使命的特混船队再也没有回来。后来的事实是:徐福们在茫茫大海中并没有找见海神与仙药,却开拓生存,创造了华夏文明圈的第一个海上生长点;他们与后来出逃海外的嬴秦后裔相会合,使中国文明在海外以顽强的生命力重新再现了。在秦帝国的历史上,这支矢志求仙的方士队伍的出现,始终是一个历史的黑洞,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以及无法确定答案的众多历史奥秘。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些方士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些方士的目的又是什么?他们果真是一支献身于神的神职队伍么?他们与当时的复辟暗潮有无千丝万缕的联系?抑或,他们究竟是不是六国贵族复辟的一支特异的秘密力量?以秦政之求实,以秦风之贬斥虚妄,以嬴政皇帝之明锐洞察,以帝国第一代大臣之英才济济,何以始终对这些方士保持着一种难以揣摩的姿态?如同后世的郑和下西洋一样,其间隐藏的政治秘密究竟是什么?抑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政治秘密?一切的一切,都在太多的矛盾中变幻着无法确定的答案。若就最终的归宿所蕴涵的漂泊海外奋发求生并顽强地生发传播华夏文明而言,我们不能轻易地以“邪恶”两字概括这支神秘队伍;若以虚妄之说耗费帝国人力财力并贻害嬴政皇帝本人而言,我们又不能轻易地肯定这支队伍。
一切,仍然隐藏在尚待开掘的历史真相之中。
三两日间,嬴政皇帝的热病似乎未见消退,反而有加重之势了。
这一夜,嬴政皇帝又不得已停止了案头劳作,被赵高扶上了卧榻。眩晕朦胧的皇帝吩咐赵高去找徐福举荐的那个看护方士。未及片刻,赵高急惶惶飞步赶回,说不见了那个方士,问护卫军士,军士却说方士一直在帐中没有出来……赵高还没有说完,嬴政皇帝已经霍然坐起道:“搜查大帐没有?”赵高吭哧道:“方士居处向为机密之地,我,我没敢……”嬴政皇帝冷冷道:“鸟个机密,立即搜查,掘地三尺!”赵高飞步去了。嬴政皇帝略一思忖,拉过一件丝绵袍裹住发冷的身子跳下了卧榻,下令一个侍女立即去请老太医。
老太医匆匆赶来时,嬴政皇帝正对着面前铜鼎中几颗透着怪异的非紫非红又非黑、似紫似红又似黑的药丸发愣。见老太医进帐,皇帝敲敲铜鼎冷冷道:“此为何物?敢请老太医辨认一番。”老太医走近案前,打开医箱,用拣药的精致竹夹夹起了一粒药丸,凑近鼻子嗅了嗅,脸色一变道:“陛下,老朽得剖开这药丸。”见皇帝点头,老太医从医箱拿出一把三寸医刀,从中一刀剖开了药丸,又拿起半粒凑到鼻头一嗅,面色顿时大变:“老朽敢问,陛下可曾服过此药?”嬴政皇帝淡淡道:“老太医先说,此药有何不对?”老太医急迫道:“此药为大阳大猛之物也!以狮虎熊豹与海狗之肾之鞭,辅以淫羊肾,再辅以若干补阴草药而成。此药入腹,强聚体内元气,每每使人孤注一掷凝聚精神,对元气损耗最烈!医家之道,非垂死之人而有大事未了,决然忌用此药!”
“陛下!方士跑了!帐中有暗道!”赵高一头汗水冲了进来。
“老太医,世上有神仙仙药么?”皇帝对赵高的话浑然未觉。
“陛下,老朽从医五十年,仙药之说未尝闻也。”
“老太医,以朕之象,还撑持得几多时日?”皇帝冷峻得石雕一般。
“陛下节劳静养,正道医治,或可复原。”老太医额头渗出了涔涔汗水。
“知道了,老太医去了。”
“陛下高热不退,老朽立即侍药。”
“先生且先下去,药煎好拿来便是了。”皇帝平静异常。
老太医拱手一做礼,立即轻步匆匆去了。
“赵高,密宣蒙毅……”嬴政皇帝面色苍白,颓然瘫倒在案前。
赵高大惊,连忙过来扶持皇帝。嬴政皇帝骤然睁开眼睛,一掌掴到赵高脸上却没了力气。赵高惊恐不已,连忙对两名侍女挥挥手起身飞步出帐了。皇帝被两名侍女扶起,艰难地挪到了卧榻前便一头倒下了。两名侍女连忙放好了皇帝身子,又加了厚厚两副丝绵大被,惶恐得不知所措了……未过顿饭时光,蒙毅大步匆匆进帐。皇帝还是没有醒来,大被下的身躯显然在瑟瑟发抖。正在此时,老太医汤药送到,那名医助熟练地为皇帝喂下了整整一大碗冒着热气的汤药,皇帝的抖动才渐渐轻了。未过片刻,皇帝额头渗出了一层细亮的汗珠,皇帝才蓦然睁开了眼睛。
“都下去……只留蒙毅……赵高,朕不见任何人。”
侍女出去了。太医出去了。赵高也出去了。宏阔的御帐静得如同幽谷。
“蒙毅,我,行将到头了。”皇帝很平静,殷殷目光中饱含着泪水。
“陛下……”蒙毅扑地拜倒,死死忍住了哭声。
“起来……听,听我说。”
“陛下但说,蒙毅死不旋踵!?”
“莫胡说。”嬴政皇帝完全清醒了,声音虽低,却异常清晰,“蒙毅,立即返回咸阳。名义,还祷山川,为皇帝祈福。真正要做的事:会同二冯,镇抚咸阳;调回李信十万大军,镇抚内史郡。关中,已经没有老秦人了。一旦有变,李信大军便是支柱。若有可能,教李信从上邦将陇西老嬴秦数千户,全数迁回关中……我得立即北上,见蒙恬,见扶苏,安定北边,部署身后大事……不,不能再耽搁了……”
“蒙毅之见:陛下当立即回咸阳镇国!我赴九原,召回长公子并家兄!”
“不。”皇帝清醒地摇头,“半道折返,动静太大,朝野不安。以目下情形,我再撑半年当非大事……我回咸阳,大事便得多方会商。反不如你回咸阳,奉诏直接行事,更方便。”
“蒙毅明白!”
“不要急。明日知会丞相,交接完毕再走,不能显出形迹。”
“陛下,不告知丞相么?”
“丞相……我相机告之不迟。记住,你是密使。”
“陛下,皇营事务交于何人?胡毋敬如何?”
“老奉常迟暮……还是交给赵高了。”
“陛下,赵高素无法度之念,不妥……”
“一个老内侍而已,他能如何?再说,对朕忠心,莫过赵高了……”
“陛下……”蒙毅欲言又止。
“蒙毅,大事托付你了,这里没事,要紧处在咸阳……”
“陛下……”蒙毅一声哽咽,泪如泉涌。
“蒙毅啊,我与汝兄少年相知,情如兄弟。你一样,也是我的好兄弟……”
“陛下!蒙毅何忍弃陛下而去……”
“蒙毅,好兄弟,天下要紧,大秦要紧……安秦者,终须蒙氏也……”
蒙毅泪流满面语不成声,扑在榻前深深三叩,才依依不舍地走了。次日清晨,赵高捧着一道诏书到了蒙毅大帐,宣示了“着郎中令蒙毅为朕之特使,代朕还祷山川,为朕祈上天护佑”的诏书。蒙毅奉诏,立即与丞相李斯会商交接了诸般事务,又将皇帝行营大帐的事务交接给了赵高,于午后时分带着一支百人马队上路了。
嬴政皇帝没有料到的是:遣回蒙毅,成为他一生最关键时刻最关键的错失。蒙毅身为执掌中枢的郎中令,堪称最危急时刻最关键的中枢大臣。赵高后来要做的第一个要职,便是郎中令。更为重要的是,蒙毅秉性公直刚毅而缜密,几乎是历来宫廷内侍的天敌,自然也是赵高的天敌。若蒙毅不去,嬴政皇帝在最后时刻,至少可以确保自己的各种遗诏得以忠实宣达各方,断不致足不出户而天地翻覆。若蒙毅不去,赵高纵然有野心,丞相李斯也万万不会呼应,不敢呼应。当后人清楚后来的事实,再看蒙毅的离去,便会明白看出:这是嬴政皇帝至为关键的一个败笔。当然,这也表明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嬴政皇帝至死也没有怀疑过身边任何一个近侍,也永远不会想到人会发生如此激烈的大扭曲。从这一基本事实说,嬴政皇帝是一个没有防人机心的君王,六国贵族以及后世儒家攻讦嬴政皇帝奸诈暴虐等等,实在不堪事实验证。在中国历史上,防止身边乱象最成功者,大约莫过难眩以伪的曹操了。嬴政皇帝若有曹操之三分权谋机诈,大约历史便得重写了。蒙毅离去,令人常有扼腕之叹——始皇帝一念之差,诚天意哉!
三日后,大巡狩行营西进了。
这次,皇帝行营从陆路进发,沿琅邪台海疆一路北上,绕过荣成山(成山角)向西抵达之罘岛。这次行进的不同处是:每日路程不多,却不做一日停留。丞相李斯对这一变更所做的宣示是:皇帝体恤胡毋敬、郑国两位老臣不耐酷暑,决意减少沿途驻扎时日,徐徐常速返国。几日行进下来,皇帝的热病时轻时重,总之是比在琅邪好了许多。至少,皇帝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海风徐徐的明净时日,不时还从帝车中下来闲走几步。之罘岛遥遥在望时,杨端和报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海上连日发现大白鲛鱼,准备以大型连弩射杀之,请皇帝陛下登高观赏!嬴政皇帝很是高兴,立即下令在之罘岛停顿一日,观赏连弩射杀大鲛。
原来,徐福船队出海后两日,便与皇帝行营失却了通联。嬴政君臣在方士出逃之后,业已清楚了徐福一干方士必是有意逃遁。杨端和主张追杀,嬴政皇帝却淡淡一笑说,算了,茫茫大海,他筹划了多少年,你能追杀得了?若天意不使他脱逃,还有三艘战船跟着,必能拿它回来。不料,行营抵达荣成山时,三艘战船却漂了回来,率军大将禀报说:出海第六日夜里,船队停泊在一座无名小岛前,全体人马登岛起炊;将士们都饮了方士们的劝酒,方士们说,不饮酒要得寒腿病;可天亮醒来,方士与货船便无影无踪了,他们在海上寻觅了三日三夜也没看见一只船,最后只好漂了回来。大臣将军们愤愤然,有主张追杀方士的,有主张处罚水军的。皇帝却破例地挥了挥手道:“此事错在朕,不在将士。先放这班方士一马,朕不信日后找不回来。”于是,装载了大型连弩的三艘大战船重归船队,一路驶向了之罘岛,不意竟在航程中发现了大白鲛鱼。
那日清晨,皇帝与大臣们登上之罘山最高峰时,一天明净如洗,霞光万道碧波无垠,海天之间壮丽得无以描述。大约卯时,岛前深海处白帆点点,遥遥有战鼓号角之声隐隐传来。未过片时,碧蓝的大海中不断跃起一道道雪岭般的白墙,鼓着浪头隐隐起伏,不断向之罘岛逼近。俄而便见远处白帆快速聚拢,从三面向翻飞的雪岭无声地靠近。正在碧浪中再度矗起一道雪岭时,战船鼓声号角大作,三艘大战船的大型连弩一齐发射,长矛般的大箭呼啸着飞向了那道雪白的山岭。嬴政皇帝真切地看见了雪白的山脊冒起了几道血柱,渐渐地,翻飞的白色闪电变成了缓慢漂动的雪白山脊……
“万岁——!大鲛鱼中箭了——!”
整个海面都响彻了秦军将士的欢呼声。
骤然之间,泪水涌满了嬴政皇帝的眼眶。
海天之间这壮阔的一幕,永远地镌刻在了嬴政皇帝的心头。
①据当代史家与科学技术史家研究考证,玻璃在中国周代已经出现,古称琉璃或流离。更重要的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玻璃与西方的古玻璃完全不同成分:中国是铅钡玻璃,西方是钠钙玻璃。奇书-整理-提供下载此历史事实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为西方科学家对考古实物的化验分析所证实,然证实这一历史成果的科学家,却坚持宣布玻璃为西方起源,中国上古玻璃是仿制西方。其荒诞若此,夫复何言!目下,这一荒诞宣布已经没有科学史家相信了,但许多迷信西方的中国民众却还是相信着,传播着。相关信息可登录中国玻璃网等查询。
②鲛鱼,即鲨鱼。
七、北上九原:突兀改变的大巡狩路线
从之罘岛再度西进前,嬴政皇帝在行营举行了一次大臣会商。
依大巡狩的惯例,离开琅邪台北上便是踏上了归途。一则是旧齐滨海地带是皇帝两次巡狩都来过的,不会再有大型宣教典礼;二则是皇帝大臣皆有不适之感,天气又越来越热,一进三伏酷暑,白日几乎难以行军了。所以,一离开之罘岛李斯便做出了回程部署,将少府章邯做了夏日行军的前导,下令章邯率一千铁骑先两日上路了。因为,若从之罘岛地带归返咸阳,则路径很直接:之罘——即墨或临淄——巨野泽——大梁——洛阳——函谷关——咸阳。这是齐国通向中原的传统官道,此时已经是帝国驰道之一,路况好速度快,又不过黄河,故此需要先行人马预为安置护卫、救治并驻屯地等事项;而章邯军政两通,担此重任再合适不过。就当时的事实说,嬴政皇帝在琅邪、荣城业已两次发病,所有的大臣将军都认为皇帝该踏上归程了;若此时果然能按照预定的大巡狩路线行事,从之罘岛南下回咸阳,自当安然无事。
大臣们没有料到的是,皇帝竟然要北上巡边!
皇帝的理由很简单,又很充分。昨日午后九原传来捷报,蒙恬军第二次反击匈奴获得了很大的胜利,长驱直入匈奴单于庭,头曼单于仅率数万残部远遁而去;如此煌煌胜仗,皇帝须得再度北上巡边犒赏将士,并督导东部长城早日竣工。昨日捷报人人皆知,行营还很是狂欢了一阵。皇帝如此决断,似乎也无可非议。然则,皇帝大巡狩的行程历来都是事先筹划好的,如此大的巡边举动,事先从未宣示而由皇帝临机动议,本身就透着几分神秘。再说,即或是临机改变,至少皇帝也当与总司巡狩事务的丞相事先会商而后再议决部署,然看今日情形,丞相李斯似乎也是事先一无所知。如此情形之下,大臣们一时忐忑起来了。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错愕不已的李斯,久久愣怔着没有说话。郑国胡毋敬顿弱杨端和几位大臣也大觉意外,都是相互观望,一时默然了。
“诸位毋得疑惑。”嬴政皇帝笑道,“自来大战无定期。朕也想不到,九原军能在如此大热天有如此大胜仗。昨日,朕本当与丞相会商,却又埋在公文山里没有拔得出来,在书房里困得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是四更。于是,今日索性一起说了。否则,又得耽搁一日。”
“老臣以为,陛下决断得当。”李斯立即支持了皇帝。
“老臣以为不然。”素来寡言的郑国说话了,“皇帝陛下在琅邪已经发热,一路未见痊愈迹象。目下正逢酷暑,又将入伏,再度跋山涉水北上巡边,只怕不利于陛下病体。二次大胜匈奴固然可喜可贺,然不能冒此风险……”
“老令啊,朕好多了。昨日观射大鱼,朕不是自家登山的么?”
“陛下,老臣附议郑国之意。陛下不宜北上。”胡毋敬忧心忡忡。
“顿弱亦赞同老令之意。”
几个大臣,只有卫尉杨端和没有说话了。谁都知道,杨端和最是稳健,是秦军大将中最唯军令君命是从的一个,与王贲李信大有不同。所以,杨端和军旅资望很深,却历来都是副将。目下杨端和虽身为卫尉位居九卿,也是正职,然却直接听命于皇帝,还是不用他独当一面。是故,谁也没指望他会说话。
“陛下,末将也以为,北上不妥。”谁都没有料到,杨端和也说话了。
“卫尉得说个道理出来。”顿弱之激发神色,显然要寡言的杨端和多说话。
“没甚道理。末将只觉得心下不踏实。”杨端和平平淡淡。
“有甚不踏实?诸般大事都很顺。”顿弱又追了一句。
“末将唯陛下之命是从。”杨端和不理会顿弱,一句见底了。
“诸位,此事不须再议。”嬴政皇帝语气淡淡,可谁都听得蕴藏着一种不容商量的果决,“出行日久,谁没个发热发冷?两位老令不是也疲累不堪,略有不适么?朕也一样,过几日自然会好。还有太医在身边,误不了大事。再说,诸位果真不想看看万里长城?顿弱,长城东段全在旧燕之地啊!”
“万里长城谁不想看?老臣多少年故里心愿也!”
“敢问陛下,对行营人事可有部署?”李斯谨慎地插断了顿弱。
“行营事务,依旧是丞相总掌。唯朕之行辕有一变:蒙毅还祷山川,朕书房事务交赵高暂掌。”皇帝很清醒,话语很慢,“为处置政事快捷,再给赵高一个职事:兼领印玺。余皆不变,依照丞相部署行事。”见大臣们俱各默然,嬴政皇帝特意补了一句,“赵高是临时署理,蒙毅还是郎中令。”
“陛下明断。”大臣们终于表示了赞同,虽然不那么热切踊跃。
行营会商结束了,郁闷的李斯大大地忙碌起来了。
皇帝决意北上,意味着大巡狩路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平坦快捷的驰道之行骤然变成了险阻重重的跋涉之旅。从之罘岛地带抵达九原边地,大的方向是向西渡过四道大河(济水黄河洹水漳水),再穿越旧赵国,经雁门郡北部向西抵达九原;当然,也可以在渡过黄河穿越旧赵后,从太原再次西渡大河,从老秦国的上郡北上九原。无论选择哪条路线,都是确定不移地比立即返回咸阳艰险许多。李斯深恐有思虑不周处,与杨端和确定北上路线时,破例地请来了通晓天下山川险阻的老郑国。在郑国的多方参酌下,三人最后确定了西进再北上的具体路径:之罘岛——临淄——西渡济水——从平原津西渡大河——西渡洹水——西渡漳水——经巨鹿郡——经恒山郡——经代郡——抵达九原。路径议决,郑国看着吏员画出的地图,皱着眉头道:“夏月正在涨水之季,连续横渡四道大水,绝非易事也!斯兄,好自为之了。”郑国一句话,说得李斯心头竟有些酸热了。李斯万般感慨地长叹了一声,拿起地图便去皇帝大帐了。李斯没有想到,皇帝只瞄了一眼地图便点头认可了,似乎不想涉及李斯很想特意申明的途中艰险。见皇帝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李斯也没做申明便告辞了。
次日四更时分,大巡狩行营第一次按照盛夏出行的传统上路了。
盖盛夏酷热,商旅军旅上路,都是赶早行路,正午之前驻屯歇息,避过人马难耐的最酷热的午后时光。皇帝行营纵然人马强壮,若要长途跋涉,也得循着这历经千百年考验的有效传统行事。否则,人纵可忍,牛马却得纷纷倒下了。这也是李斯事先禀报了嬴政皇帝,并得允准后部署的。自巡狩路径发生突然变化后,李斯心绪更多了一份不安。仔细想想,自去冬筹划大巡狩以来,诸多事对他都是扑朔迷离的。这种扑朔迷离,与其说是他某件事知道得迟与早,毋宁说是决事过程中与闻得前与后。曾经的岁月里,李斯也曾不知道过许多许多事情,可一次也没有如此不安。为何?自李斯用事中枢,几乎任何大政决策都是皇帝与他事先商定的,纵然最终的决策与他的谋划有所差别,他也是充实的奋发的;他所不知道的,几乎全部是知道不知道都无关紧要的非大政决断。可这次大巡狩却不一样,几件事都是皇帝决断后他才知道的。这里的关键是,比其余大臣早知道几个时辰抑或早知道几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为何不与他会商决断了?不是说皇帝决断得不对,也不是说皇帝必须与他会商方能决断,而是说,皇帝为何改变了多少年与他磨合达成的“共谋”默契?
这次大巡狩,皇帝在去冬的动议很是突兀,他当时也明确表示了不赞同。因为,以皇帝目下的体魄,实在不宜艰苦备尝地长途跋涉。以李斯谋划的大略:皇帝在此身心艰难之期,最大的要务便是守定咸阳而节制天下,不能轻易地冒险大巡狩,不能轻易地离开中枢之地。然则,这一大略他能说么?不能。敏锐的心告诉李斯:皇帝显然是谋划已定,以“征询会商”名义教他知道而已,绝非真正地会商共谋。皇帝在隐疾频发日见衰老的时刻,突兀动议大巡狩,一定是有某种自感紧迫的大事,要借着大巡狩作掩护来做成。这件事指向何方?李斯原本并不清楚。然则,在他会同大臣拟就了大巡狩行程方略并得皇帝认可之后,机警的李斯已大体明白了症结所在。
在李斯看来,本次大巡狩的两大使命——缉拿复辟罪犯与宣教大秦新政,没有一件是必须皇帝亲临施为的。李斯与大臣们想不出,还有哪件大事须得威权民望如此隆盛的皇帝拼着性命去做?以李斯认定的公事程式,由他领衔具名的巡狩方略一旦呈上,皇帝必然会在巡狩方略上增添些地点。毕竟,皇帝可以不说大巡狩究竟要做甚,可是,总不能不说到何处去。只要有了所在地,事情便会清楚了。然则,大出李斯预料的是,皇帝偏偏没加任何新地点,三个字:“制曰:可。”全数照准了李斯的大巡狩方略。
惊讶之下,李斯通盘斟酌,蓦然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只可能有一个指向——确定储君!因为,就目下大秦而言,只有这件最要紧的大事始终没有明确,只有这件不能事先确定的大事值得皇帝作为秘密对待。李斯的揣摩预测是:皇帝可能会在巡狩途中的某地——最大的可能是旧齐滨海某地——将长公子扶苏秘密召来,立即颁行诏书确立太子,并携扶苏一起返回咸阳。果真如此,李斯丝毫不觉意外,而且认为该当如此。李斯所困惑者,如此正当大事,为何对他这个丞相秘而不宣?果真皇帝大巡狩的目的在于秘密立储,而他这个丞相却不能与闻,那便只有一个可能——皇帝对他这个丞相有了深刻的疑虑!否则,古往今来,几曾有过君王善后而能离开丞相的先例?而丞相一旦不再与闻“顾命”大事,则其结局只能是废黜杀身!因为,任何一个君王,都不会将一个雄才大略而又被认定可疑的权臣留做后患。心念及此,李斯一身冷汗。然则,李斯终究不能明白确定。面对如此一个既强势又阳谋的皇帝,任何不能确定的事情,都必须有待清楚后再说,先自蠢动只能自找苦果。李斯要等待一个事实及其可能的变化出现,而后再决定自己如何应对。李斯要等待的这个事实是:皇帝在琅邪,或在荣城,或在之罘,必要召见扶苏;届时,若皇帝仍将自己视作顾命大臣,则自己当然要一如既往地效忠。毕竟,扶苏与皇帝曾经有过巨大的政见裂痕,皇帝事先不欲李斯知晓,未必没有扶苏尚待最后查勘之意;若扶苏被立为太子而自己未能与闻顾命,则李斯一定要谋划自家出路了,否则,便是坐待大祸来临。最好的出路在何处?不消说,是早早辞官归去。扶苏毕竟是个信人奋士的宽厚君子,不会对他这个老功臣如何的。
然则,这个事实却始终没有出现,李斯再度陷入了迷惘之中。
在李斯明白部署归程之后,皇帝却召集大臣会商行程,突然动议北上九原。至此,症结终于豁然明朗。显然,皇帝有重大事宜要与扶苏蒙恬密商,而下令两人南下,则很难避开他这个丞相;若到九原,则他这个丞相必然要会同百官巡视督导长城工地,皇帝的回旋余地便会很大很大。由此推及蒙毅使命,其返回咸阳也必是秘密处置某种大事去了,祈祷山川之神护佑皇帝,分明一个示形朝野的名义而已。如此格局,李斯已经可以明白地预测:皇帝将帝国善后的大任,已经决意交给蒙氏兄弟了;扶苏为君,蒙氏兄弟领政,他这个丞相是注定地要黯淡下去了。
使李斯大感郁闷者,还有两件事。一则,皇子胡亥随行皇帝巡狩,他却毫不知情。这个皇少子胡亥,与李斯的小女儿已经许婚定亲,只待胡亥加冠之后便可成婚。事实上,李斯并不喜欢这个胡亥。许婚胡亥,不过是嬴氏李氏多重联姻之后的一个延续而已,李斯已经不能认真计较皇子资质如何了。对于如此一个几乎可以用上“不肖”两字的未来女婿,李斯素来没有兴味与闻其事。即或在巡狩途中,李斯也竭力回避着这个每每令他不快的皇子。李斯所计较者,是皇帝。既然皇帝喜欢这个皇子胡亥,许其随同巡狩增长见识自是无可厚非,然则,自己恰恰是这个皇子的未来岳丈,皇帝如何便不能与自己知会一声?皇帝不说,分明是皇帝与他这个丞相已经陌生了。二则,皇帝使赵高参政,李斯大惑不解。从目下大局说,李斯认为自己亲自兼领皇帝书房事务最为稳妥。关键之时,皇帝任用赵高参政,这分明是一个显然的失策。赵高是一个去了阳势的宦者,纵有功劳,纵有才具,李斯也本能地蔑视此等人物。既往,皇帝将赵高仅仅用作车马总管,用当其所,李斯自然不会生出腻烦。可如今,竟教这个宦者做了事实上的皇帝书房长史,并兼掌了皇帝印玺!李斯实在想不通,皇帝为何如此倚重一个“大阴人”?李斯曾长期做秦王长史,对书房政务再精通不过;而大巡狩日常事务,对他这个精于理事而又精力健旺的大臣而言,事实上举手之劳而已,根本不至于忙乱无序,兼领皇帝书房绰绰有余。以皇帝之明,想不到这一点么?不会。皇帝不以他兼领书房,只能说明,皇帝对他真正地有了不可化解的疑虑……
黎明的星光下,李斯半睡半醒地摇晃着,任沉重的车轮碾压着无尽的思绪。
次日正午,皇帝行营抵达临淄地界。
李斯很清楚,皇帝对大都会历来没甚兴趣,除了灭国时期因犒军善后进入过邯郸与郢都,再没专程进入过任何国都,连几次路过的洛阳新郑大梁都没有兴致进去。旧齐国的临淄固然是赫赫大都,皇帝照样没兴致。当然,更重要的是,此时的皇帝正在发病尚未痊愈的特殊时期,更不能贸然入城了。于是,李斯下令在城南郊野的密林中扎下了营地。
赵高匆匆来了,恭敬地请李斯去皇帝大帐。
皇帝脸色很不好,倚在榻上捂着一副丝绵大被似乎还瑟瑟发抖。李斯心头一阵酸热,几乎要冲口而出劝皇帝立即改返咸阳。可是,思绪电闪间,李斯还是死死忍住了。见李斯进来,皇帝吩咐赵高守在帐口,不许任何人进来打扰。皇帝又屏退了大帐中的几个内侍与侍女,招手教李斯坐在了卧榻之侧的凉爽陶墩上,殷殷地看着李斯,良久没有说话。李斯拱手一声陛下,顿时哽咽不能成声了。嬴政皇帝拉住了李斯的手,叹息一声道:“丞相,几何有过,我等君臣竟能相对无言矣!”李斯哽咽道:“陛下,老臣已不知从何说起了……”嬴政皇帝淡淡笑道:“丞相啊,你的心思,朕知道。这件事,对你说得迟了,嬴政思虑有差。”李斯一时惶恐道:“陛下何出此言?老臣未知何事不曾与闻?”嬴政皇帝似乎浑然无觉,只径直缓慢地说着:“去冬,王贲临走之时,说到扶苏宽政主张,说他也赞同。加之,又有黥布刘邦徒众逃亡两件事,朕便想先减轻工程徭役。然则,一闻丞相说关中老秦人已空,我心下急了。如此大局漏洞,朕却一直未能察觉,我不能不急也。要大巡狩,是要看看天下大势,看看复辟暗流究竟有多深的根基,看看是否必得再次回迁老秦人……朕之本意,未必一定要北上九原。然则,自琅邪染病,方士逃走,嬴政骤生末路之感,当此之时,朕当何以善后哉!”
“陛下万勿此言!陛下正在盛年啊!”李斯泪如泉涌了。
“不。不行了。”嬴政皇帝平静淡漠地摇摇头,“嬴政不畏死。然,嬴政知道自己。嬴政任用方士,无异于自戕。若没有方士数年在侧,我固病体,元气尚在……大父秦昭王,不是病奄奄撑持了十余年么?奈何嬴政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死生有数,在最要谨慎的时刻,竟然开了秦法之禁,秘密任用了方士。想补正,嬴政都来不及了。”
“陛下!来得及!有太医……”
“上天无私,不会将机会总给一个人。嬴政,焉能例外矣。”
“陛下……”
“丞相,毋伤悲。朕,要说正事。”
“老臣,但凭陛下之命。”李斯顿时平静了下来。
“第一事,若我病体能过得平原津,能渡过大河,便北上九原。”
“老臣理会:若陛下在平原津发病,立即返回咸阳。”
“正是。”
“老臣遵命!”
“第二事,最后的巡狩路程,丞相有何谋划?”
“陛下已然谋定,老臣……”
“丞相啊,你当学学王贲,该坚持者则坚持。歧见不怕,要说在明处。”
“陛下,”第一次,李斯有些脸红了,一拱手明朗道,“最后这段路,老臣以为必得稳妥缜密。老臣三策:其一,飞诏宣扶苏蒙恬回咸阳,陛下则最好不渡大河,不过平原津,直接由此返回咸阳;其二,飞诏李信率十万大军回镇关中,并急迁上邦十万老秦人回居关中,蒙毅可在咸阳着手此事;其三,老臣自请,兼领陛下书房政事,守定印玺!”
“丞相怀疑赵高么?”嬴政皇帝的目光骤然一个闪烁。
“老臣不讳言:赵高领印玺不宜。”
“丞相,可否说说依据?”
“老臣无凭据,只是心感不宁。”
“丞相啊,”嬴政皇帝默然片刻,淡淡一笑道,“赵高追随朕三十余年,不知几多次换回朕的性命。不说功劳才具了,仅这三十余年未尝一事负朕,赵高何罪之有也?疑虑赵高最深者,不是丞相,是蒙毅。朕尝对蒙毅言,若以隐宫出身而长疑赵高,我等君臣,胸襟何在焉!我等是人,内侍也是人,何苛求一人至此矣……嬴政一生,无愧于天下,无愧于群臣,所愧者,唯两事耳:其一,愧对嬴秦族人。奋争天下,老秦人流血最多,受苦最多。百余年来,哪里最险,哪里最苦,哪里便是老秦人所在。嬴政不用皇族为大臣,不封老秦人以富庶繁华之地还则罢了,最后,竟使他们离开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关中之地。自丞相那日警醒于我,每念及此,嬴政都是心头滴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可如今,他们都在哪里啊……”
“陛下,此,老臣之过也!”李斯第一次感到了揪心的苦痛。
“丞相主张回迁老秦人,朕赞同。”
“陛下,还要过大河?”李斯惊讶了。
“丞相,我自觉还能撑持,做完这件事了。”
“那……”李斯欲言又止了,突然觉得不须再问了。
“若赵高出事,那便是上天瞎眼了,嬴政夫复何言哉!”
李斯踽踽离开了行营大帐,一种难言的滋味弥漫在心头。
隐隐约约地,李斯有了一种感觉,他失去了最后一次与皇帝两心交融的机会。他提出了三则对策,那是他多日反复锤炼的结果,等得便是今日这般氛围这般机会。可是,皇帝只赞同了其中一个分支。是的,对国家大政而言,这个分支是一个根基点,不能说皇帝有错。然则,对李斯而言,则意味着皇帝基本上没有采纳他今日最为重要的筹划。皇帝坚持要渡河北上九原,那便是说,皇帝仍然觉得扶苏蒙恬回咸阳或来行营,都有某种不便;这种不便,岂不还是李斯?更令李斯心头发凉的是,皇帝对赵高的信任无以复加,竟然还有着深深的愧意。皇帝最后的那句话,使李斯大为震撼,使李斯第一次骤然看准了皇帝的弱点——雄峻傲岸的帝王秉性之后隐藏着一颗太过仁善的平凡的人心!
李斯始终以为,嬴政皇帝是最具帝王天赋的一个君主。所谓帝王天赋,根基所在便是有别于常人之心的天下之心。你可以说这种天下之心是冷酷,是权欲,是视平民如草芥的食人品性;但你仍然必须承认,领袖天下的帝王之心真的是不能有常人之仁;或者说,帝王仁善不能以常人之仁善表现出来。毕竟,帝王必须兼具天下利害,不能有常人的恩怨之心。若如常人仁善,那确定无疑的是,他连一个将军都不能做好,遑论帝王哉!唯其如此,在李斯看来,赵高在皇帝心目里便该是一只猎犬而已,便该是一只效力于主人的牲畜而已;主人固可念猎犬牲畜之劳苦,然如何能以猎犬牲畜与闻主人之决策意志?于今皇帝,竟对一个老奴仆有如此抱愧之心,岂非咄咄怪事哉!第一次,李斯对这个巍巍泰山般的皇帝,生出了一丝不那么敬佩的失望。“上天瞎眼,嬴政夫复何言哉!”,这,这像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皇帝说的话么?
李斯第一次迷路了,莫名其妙地在树林中转悠了整整一个晚上。
三日之后,大巡狩行营渡过了济水,抵达平原津。
这平原津,是旧赵国平原县的一处古老渡口。平原县者,于赵国平原君而相互得名也。平原县濒临大河,与齐国相邻,是大河下游最重要的临水要塞。战国末世秦赵相争最烈,帝国君臣将士对赵国最是熟悉,对这处兵家要地更是人人皆知。一临大河,秦军将士们便纷纷指点着河东河西说将起来,惊叹夹杂着笑语,人人不亦乐乎。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正在杨端和率领将士们忙碌预备渡河诸事时,李斯却传下了丞相令——扎营起炊,渡河事待皇帝定夺!时当午后,热气渐渐下降,正是一鼓渡河的时机。突然中止,杨端和大感不解,立即飞步赶到丞相大营询问。
“此乃赵高所传诏令,老夫不知所以。”李斯也皱着眉头。
“皇帝发病了?”“赵高没说。”
“如此大事,丞相如何老是赵高赵高?得面见皇帝说话!”
见素来沉稳的杨端和责难自己,李斯非但没有不悦,反倒亲切笑道:“卫尉说得好,老夫原本也是如此想,奈何已有诏令,便先停了渡河。你既不解,不妨随老夫一起面见陛下定夺。陛下若是发病,自然是直返咸阳最好。”李斯将每一个关节都不经意地说到了。李斯希望杨端和据理力争,改变皇帝甘冒酷暑的北上跋涉之旅。
两人匆匆来到一片最阴凉的树林下。行辕大帐还正在搭建,一辆辒凉车停在大树下垂着车帘,两百余名带剑武士在车后远远站成了一个扇形,只有赵高与两名侍女站在车前。虽有树荫,林中也是热烘烘一片,无休止的蝉鸣震得人耳膜发麻,谁都是一身大汗,谁都是眉头深锁,整个树林陷入了一片奇特的聒噪幽静麻木烦躁的氛围之中。
“陛下消乏么?”李斯低声问赵高。
赵高急促地一个眼神,手势不大但却很是明确地向返回咸阳的方向一指,惶急之势最明显不过地说:必须马上回咸阳!突然之间,李斯心头一热,正要大步趋前说话,赵高已经对着辒凉车长呼了一声:“禀报陛下,丞相与卫尉到——”一时间,李斯杨端和一齐止步,在辒凉车前几步处站住了。
“丞相,行营立即渡河。朕没事,小睡片刻而已。”
阵阵蝉鸣滚滚热风中,辒凉车中传来夹杂着咳嗽的皇帝声音。赵高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哭丧着脸对李斯连连摇头,背过身去不说话了。杨端和却浑然不觉,一闻皇帝话语奋然振作,一拱手道:“丞相,皇帝已经决断渡河,我去了。”转身出林间,杨端和便是一路喝令,“停止扎搭!各营立即预备渡河——”
李斯木然一阵,终于转身走出了树林。赵高的暗示与皇帝从辒凉车中发出的渡河决断,已经使李斯清楚了一切。皇帝发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否则,赵高不可能那么强烈地暗示他必须回咸阳。皇帝派赵高传令歇息扎营,是皇帝一时忘记了对他的许诺。他与杨端和一起前来,使皇帝想起了对他曾经的许诺:过不得大河便返回咸阳。皇帝又必然料到,杨端和若知皇帝发病,也必然力主回咸阳。无奈之下,皇帝一个简短的诏令出来了,否则,又会是一场君臣争执。可见,皇帝心意没有改变,依然坚执地要渡河北上,而且不惜冒着病中渡河的危险。如此情形之下,李斯能再度坚持么?若坚持返回咸阳,安知皇帝不会怀疑他另有居心?病中之人,多疑敏感倍于常人甚矣,李斯能冒如此大险么?
“卫尉,不能教陛下颠簸,风浪最小时陛下渡河!”
“丞相,杨端和明白!”
李斯对杨端和下了最后一道明确的命令,便回到了自家队前等待渡河了。他知道,已经没有大事需要他亲自奔波了。夕阳暮色,大河滔滔金红,李斯凝望着连天而去的大河,心头一阵酸热,老泪泉涌而出……他终身期许的一代雄君,如何在最后几步硬是与自己走开了岔路?李斯啊李斯,究竟是你错了,还是皇帝错了?抑或谁都没有错,只是冥冥天意?抑或谁都有错,而又谁都必须坚持自己?李斯想不明白了。第一次,李斯的双手揪光了面前的绿草,手指抠进了泥土,放任着自己的饮泣,将无尽的泪水洒进了谁也不会看见的泥坑……若是皇帝与自己同心,李斯自信完全可以撑起皇帝身后的任何危局,纵然没有扶苏这般明君英主,李斯也不会听任自己一手谋划实施的帝国新政走向毁灭!皇帝陛下啊,你为何突然变了心性,从一个大气磅礴的帝王变得如此的褊狭固执而不可理喻?上天啊上天,你是要秦政一代而亡么?果真如此,何须天降英才济济一堂创出了煌煌伟业,却又要教它突然熄灭?上天啊上天,你也不可理喻么……
从平原津渡过大河,皇帝行营缓慢地推进着。
那时候,水势浩大的大河下游不可能有如此长度的大桥,要渡大河便得舟船之力。若是体魄健旺,渡河之劳自然算不得大事。然嬴政皇帝恰恰正在病势发作之期,又正逢夏日洪峰之时,渡河的诸般艰难可想而知。一过大河,嬴政皇帝的病势便无可阻止地沉重了。七月十三这一日,原本预定要渡过洹水。可是,赵高对李斯传下了皇帝的诏令:歇息旬日,相机北上。从赵高愁苦的脸色中,李斯觉察出了皇帝有可能的松动。陡然振作之下,李斯与杨端和亲自带着一支马队,越过洹水漳水,踏勘了周遭百里地面,最后选定在漳水东岸的沙丘宫扎营驻屯,以使皇帝养息治病。李斯的同时部署是:立即飞马咸阳,接太医令带所有名医赶赴沙丘;并同时派出百名精干吏员,分赴各郡县秘密搜求隐居高人名医,接来救治皇帝。李斯还有一个谋划,只要皇帝稍见好转,他便自请回咸阳处置积压政事,以使皇帝能宣扶苏南来奉诏。
然则,李斯没有料到,情形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当李斯与杨端和飞马回到行营时,赵高正在丞相大帐前焦急地转悠着。一见李斯下马,赵高过来一拱手,拉着李斯便走。李斯惊问皇帝如何了?赵高哭兮兮急迫道:“说不清说不清,丞相快走!”李斯心下一沉,一身汗水一身泥土大步匆匆地赶到了皇帝辒凉车前。一片大树下,辒凉车的车帘打开着,皇帝躺在车中榻上,一片蝉鸣将闷热寂静的树林衬托得有几分令人不安。
“陛下,老臣李斯参见!”
“丞相,”皇帝在两层丝绵大被下艰难地喘息着,“立即,回咸阳……”
“陛下!陛下说甚?”李斯一时焦急,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立即,回咸阳。朕,错了……”
“陛下!不可啊!”李斯骤然哽咽,扑到车前凑到了皇帝头前低声急促道,“陛下病势正在发作之时,若再经颠簸,大险矣!陛下纵然杀了李斯,李斯也不会奉命!陛下,老臣业已选定沙丘宫为驻屯之地,也已经派出快马特使回咸阳急召太医令,还派人向附近郡县搜求名医!只要陛下不动,天意佑秦,会有转机!”也是第一次,情急的李斯显出了决不动摇的非常意志。
“好……但依丞相……”皇帝的嘴角绽开了一丝艰难的笑意。
“陛下,认可老臣之策了?”一身冷汗的李斯又不敢相信自己了。
“丞相,坦荡,好,好……”“陛下!老臣明白了,陛下只管歇息!”
李斯没有丝毫犹豫,一转身连续高声下令:“杨端和,立即率一千人马涉过洹水,开赴沙丘宫清理营地,安置陛下行宫!胡毋敬与赵高,率内侍侍女督导护送陛下车马渡河!顿弱与郑国老令,立即督导行营人马有序渡河!老夫亲率一千铁骑善后。各部立即启动!”
秦军将士最是危难见真章,各部将军一声令下,立即齐刷刷行动起来。几乎是片刻之间,庞大的行营便开出了树林,向西边遥遥可见的滔滔洹水开进。堪堪太阳落山,大行营全部人马便渡过了不甚宽阔的洹水,向沙丘宫隆隆开进了。及至月上中天,大队人马已经开进了沙丘宫。月光之下,李斯下令胡毋敬与赵高等安置皇帝立即进入行宫歇息救治,自己便与杨端和查勘部署四面护卫去了。直忙到曙色初上,李斯才来到皇帝行宫。然则,皇帝已经在服下汤药之后昏睡了过去。李斯守候一个时辰,太阳已经热辣辣升起了,皇帝还未见清醒。胡毋敬与赵高一齐劝李斯去歇息,饥肠辘辘的李斯这才疲惫万端地走了。
李斯疲累之极,刚刚吞下一盅自己创制的鱼羊双炖,便软倒在案边鼾声大起了。一觉醒来,已经是中夜月色了。李斯突然一个激灵,翻身下榻便大步匆匆地出了大帐。一番急匆匆巡视,各方都没有异象,李斯才长吁一声,漫无目的地转悠了起来。月亮很亮。天气很热。李斯走得很慢,梦魇夜游一般恍惚。
李斯终于明白了皇帝疑虑自己的原因,是自己的不担事,是自己的一心与皇帝同步而显现出来的永远地顺应,是自己从来没有坚持过自己而显现出来的那种缺乏担待。否则,自己今日一时情急说出的那种连自己也后怕的话,皇帝何以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慰?是的,皇帝的赞赏是显然的。李斯确信,这位帝王绝不会虚伪地去逢迎任何一个人,即或皇帝真的已经面临生命垂危,皇帝依旧是本色荡荡的。是也是也,任何一个君王在善后大事上,大约都会选那种敢作敢当者承当大任,而像他李斯这种雄才大略而又锋芒内敛的重臣,大约谁都会有几分疑虑之心。可是,李斯果真是缺乏担待么?不是!李斯缺乏的是皇帝的信任,是不败的根基。只要皇帝信任自己,委自己以重任,李斯几曾不是雷厉风行任劳任怨?在帝国老臣中,李斯自认为除了王翦王贲父子的那种强韧自己不能比,其余人等的风骨便一定比自己硬么?实在未必。蒙恬如何?蒙恬不也是在逐客令事件中惶惶不可终日么?那时候谁有担待?不是李斯上的《谏逐客书》么?真到危境绝境,李斯何尝不敢强硬一争?说到底,还是皇帝对自己所知不深,倚重不力也……
在李斯惶惑不知所以的时候,皇帝一连三日都昏迷不醒。
这天是七月二十日。李斯真正地不安了。
第一次,李斯不奉诏命,以丞相名义召集了大臣会商。
李斯提出的议决事项,最要紧的只有一件:该不该派大臣作为特使赶赴九原,召长公子扶苏与蒙恬南来晋见皇帝?大臣们忧心忡忡地议论了一个时辰,还是莫衷一是。典客顿弱认为该当,而且应当尽快。顿弱说得很直接:“皇帝要北上,目下却无法北上。宣召长公子与蒙恬南下,有甚可议?办就是!”可胡毋敬与郑国两位老臣却是老大沉吟,理由一样:若是需要,皇帝纵然病中,这几句话还是说得的;皇帝没说话,轻召皇长子与屯边大将军毕竟不妥。杨端和则只有一句话,听丞相决断。最后,三位老臣也是一口声道,我等各有己见,唯听丞相决断。在李斯几乎要拍板之时,赵高匆匆来了。因为赵高已经临时接掌了蒙毅权力,所以李斯也知会了赵高与闻会商,此时匆匆而来,显然是皇帝处难以脱身而迟到了。待李斯将会商情形大略说了一遍,赵高哭丧着脸提醒了一句:“皇帝陛下时昏时醒,不是全然昏迷,还是问问皇帝的好。”赵高这一句话,李斯当即打消了原本念头,断然道:“大事不争一两日。自明日起,老夫守在皇帝寝室之外,等待皇帝清醒时禀报,由皇帝定夺。”掠过李斯心头的一闪念是:扶苏南来可以不经皇帝认可,然自己要离开行营回咸阳,不经皇帝认可行么?
李斯决断无可反驳,大臣们都点头了,赵高也点头了。
八、七月流火 大帝陨落
七月二十一日夜里,嬴政皇帝终于完全清醒了。
虽然浑身疲软,皇帝的高热却莫名其妙地消散了。在皇帝挣扎着被两名侍女扶下卧榻,倚在了书案前的大靠枕上时,李斯进来了。李斯禀报了大臣们的会商。皇帝淡淡地笑道:“不用了。朕的热寒已经告退了,只要明日不再发作,后日,南下回成阳……不折腾了。朕不信邪,朕会挺过这一关。病好了,朕再巡边。”皇帝说得如此明确,李斯也就不再提说自己先回咸阳的事了。毕竟,皇帝正在病中,若无非常之需,他当然不该离皇帝而去。如此坐得片刻,看着皇帝服下了一盅汤药,李斯才稍见轻松地告辞了。
“月亮,好亮也!”嬴政皇帝凝望着碧蓝的夜空,轻轻惊叹了一声。
“陛下,这几日天天好月亮。”赵高小心翼翼地注视着皇帝。
“这里,是赵武灵王的沙丘宫?”
“正是。陛下,沙丘宫是避暑养息之地。”
“几曾想到,嬴政步着赵武灵王的后尘来也!”皇帝长叹了一声。
“陛下是中途歇息,与赵武灵王不相干!”“你急甚?朕不信邪。”嬴政皇帝笑了。
赵高也连忙笑了,一只手在背后摇了摇。立即,一个脆亮的哭音飘了进来:“父皇,你好了么?”随着声音,少年胡亥飞一般冲了进来扑倒在皇帝脚下。嬴政皇帝抚摸着胡亥的一头乌黑长发笑了:“你小子倒好,照样白胖光鲜。”胡亥的一双大眼睛转动着,惊愕迷茫与泪水一齐弥漫开来:“父皇,你手好烫也!”嬴政皇帝淡淡道:“胡亥,不许哭。眼泪,是弱者的。”“哎,不哭。”胡亥噗地笑了,“父皇多吃药,快快好,那大河多好看也!”嬴政皇帝也笑了:“大河,当然好了。她,是华夏文明的母亲。胡亥啊,长城更好,那是大秦新政的万代雄风。父皇好了,带你去看万里长城。”“好好好!看万里长城!”胡亥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嬴政皇帝笑道:“到了长城,你就该知道甚叫金戈铁马,甚叫英雄志士了。你,会见到你的大哥扶苏。胡亥啊,长大了要像扶苏大哥一样,父皇就放心了……”胡亥面色涨红高声道:“父皇!胡亥一定像大哥!”嬴政皇帝高兴了:“好!胡亥有志气,父皇喜欢有志气的后生。”胡亥正要兴冲冲说话,却听赵高轻轻咳嗽了一声,便站起来深深一躬道:“父皇劳累,早早歇息,胡亥明日再来守候父皇。”说罢不待嬴政皇帝说话,胡亥便转身噔噔噔去了。
“赵高,胡亥如此听你?”皇帝目光骤然一闪。
“禀报陛下!”赵高大骇,扑倒在地哽咽道,“陛下昏睡之时,少皇子天天哭着守候在门外。小高子为其大孝之心所感,遂答应他陛下见好时知会他进见。可小高子深怕皇子少不更事,便与他约定,由小高子决断时辰长短……陛下,小高子何敢教皇子听命啊!”
“起来。没事便没事,哭个鸟!”皇帝笑骂了一句。
“陛下,小高子都快吓死了。”赵高哭丧着脸爬了起来。
显然是赵高的自我贱称勾起了皇帝往昔的追忆,嬴政皇帝郁闷的心绪似乎好转了许多,叫着已经多年不叫的赵高的贱称,长吁一声道:“小高子啊,我今日轻松了许多,来,扶我到月亮下走走。”
“哎。”赵高小心翼翼地答应着。
“去找一支竹杖来。你跟着便是。”扶着赵高站起来的皇帝艰难地笑了。
片刻之间,赵高找来了一支竹杖。嬴政皇帝觉得很趁手,高兴得嘿嘿笑了,扶着竹杖一步一步挪出廊下,微风徐徐拂面,精神顿时一阵,没用赵高搭手便自己走向了庭院,走向了月下的湖畔。虽是酷暑七月,下半夜却也是清凉宜人。夜空碧蓝,残月高悬,被沙丘宫包进一大片的古老的大陆泽闪烁着粼粼波光,湖畔的胡杨林沙沙摇曳,日间令人烦躁不堪的连绵蝉鸣也停止了,天地间幽静得令人心醉。嬴政皇帝多日热寒昏睡,对清醒之后的夏夜倍感亲切而新鲜,长长地缓慢地做了几个吐纳,一时间觉得自己几乎没有病了。
竹杖笃笃地点着湖畔的砂石,嬴政皇帝的思绪汇入了无垠的夜空。
一场大病醒来,一切竟是恍若隔世了。嬴政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在不断发病之时坚持北上,先回咸阳,病好了北上不行么?抑或,回成阳后再宣扶苏蒙恬南下奉诏不行么?目下咸阳朝局,果真有何力量能阻挡他这个皇帝立储善后么?没有。全然是自己疑神疑鬼的虚妄幻象。然则,自己为何在那时就一定认为非北上九原不可呢?分明是偏执得可笑,却一定要如此坚持,嬴政当真不明白自己了。目下仔细想来,只能是两个缘由:一则是自己屡次发病,神志已经没有了寻常时日的清醒权衡;一则便是自己一朝看到了多年未立储君的可能的巨大危害,精神重压之下心思过重,一切评判都失常了。除此而外,还能如何解释自己?若非多日昏迷若死,清醒之后真正体察到了生命的短促而珍贵,很可能自己还是深陷于偏执不能自拔。嬴政啊嬴政,你雄极一世,几曾有过如此昏乱褊狭?是的,上天给了你近三十年的机会,你都没有立定储君。一朝有了垂危之象,你才警觉到帝国最高权力传承的空白是多大的危局,你才慌了,你才乱了。想起来,你嬴政如同一个可笑的农夫,从地头走到地尾,总想寻觅一颗最茁壮最完美的麦穗;错过了丰茂的中段庄稼,总是将希望寄托在前方;一直快走到尽头了,才发现还是曾经的那株最是茁壮;回身再去,又怕那株茁壮的庄稼已经出事了。于是,你慌不择路了。说到底,你嬴政心太高,心太大,太求完美无缺了。帝国创制,你求新求变求完美。盘整华夏,你求新求变求完美。后宫立制,你求新求变求完美。立储善后,你还是求新求变求完美。自来立储,都是立嫡立长。你却因为这不是储君的真实尺度,不愿接受这一老传统,要创出一条锤炼储君的新法度来。扶苏已经是最具人望的储君人选了,你还嫌不足,还要多方锤炼。扶苏与你这个皇帝在坑儒事件上有了歧见,你便更加觉得扶苏还要锤炼了。你自认评判洞察过人,何以便不能认定这是扶苏有主见的可贵秉性,而偏偏认作不谙帝国法治精髓?假如早十年立储,甚或早三年立储,会有后来这般狼狈么?上天给了你近三十年的机会,你嬴政都一年又一年地在无休止地锤炼中蹉跎过去了,上天还能给你机会么?若上天将机会无穷无尽地只向你抛洒,天地间还有世事变换么?
上天啊,嬴政的路走到头了么……
突然,一种莫名其妙地心境油然生出,嬴政本能地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将要完结了;此刻的清醒,或许是上天对他最后的一丝眷顾,教他妥善安排身后了……凝望着天边残月,一丝清冷的泪水爬上了面颊,嬴政的心猛烈地悸动了。想想,见到扶苏是不可能了。然则,一定得给他留下一道诏书。可是,这道诏书该如何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咸阳朝局纵然稳定,可没有了自己这个皇帝龙头,很难说便没有突兀事变。任何一个举措,都得防备其中的万一之变。若是公然颁行立扶苏为太子的立储诏书,最大的万一是甚?显然,是诏书不能抵达九原。心念一闪,嬴政皇帝眼前骤然出现了赵高,又突然出现了李斯,这两个人,谁会成为那个万一?最大的可能,还是丞相李斯。因为,在他身后只有李斯有如此巨大的权力。赵高,一个宦者之身的中车府令而已,他能如何?相反,在防备这个万一的诸般因素中,赵高反倒是一个可以制约这个万一的因素。对,将诏书交赵高发出,而后再知会李斯,既不违法度,又可防患于未然。虽然如此,诏书还是不宜明写立储。毕竟,扶苏的宽政主张与大臣们的分歧仍在,若未经皇帝大朝议决而独断立储,将给扶苏日后造成诸多不便。嬴政确信,以扶苏的人望以及自己平素的期许,扶苏若回咸阳主持大丧,朝臣一定会拥立扶苏为国君。那么,这道诏书只要使扶苏能够奉诏回到咸阳即可。想想,对了,这般写法!几行大字电光般闪烁在嬴政心头——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会同大臣元老议立二世皇帝!
如此诏书,展开的过程便是:兵权交付大将军蒙恬,扶苏回咸阳主持皇帝国葬,而后再由扶苏主持会同大臣并(皇族)元老议决拥立皇帝!这一切,完全符合秦国历来的立储立君传统,也完全符合秦法以才具品性为立储立君之根本的行法事实。从预后而言,也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皇帝垂危而独断传承的不利后果。列位看官留意,皇帝独断传承,对于后世皇帝而言再自然不过,没有谁会非议;然在紧接战国之后的秦帝国时期,秦法之奉行蔚然成风,遵奉法治的嬴政皇帝选择最符合法治传统的方法,则是最为合理有效的选择。否则,历史不会留下那道如此不明确且只有一句话的善后半道诏书。
月亮已经没有了,皇帝在晨风中打了一个寒战。
皇帝没有说话,艰难地点着竹杖转身了:“赵高……回去……冷。”
“是有些冷。”一脸细汗的赵高小心翼翼地扶持着皇帝。
终于,嬴政皇帝艰难地回到了寝宫。皇帝没有去寝室,沉重缓慢的步子不容置疑地迈向了书房。两名太医匆匆过来,皇帝却挥了挥手。赵高一个眼神示意,两名老太医便站在了书房门口守候了。走进书房,嬴政皇帝颓然坐在书案前,闭目片刻,睁开眼睛道:“还有人么?都教走了。”
“陛下,没人了。只陛下与小高子两人。”赵高恭敬地回答。
“赵高,你是大秦之忠臣么?”皇帝的声音带着显然的肃杀。
“陛下!小高子随侍陛下三十六年,犹猎犬一般为陛下所用,焉能不忠!大秦新政,小高子也有些许血汗,焉能不忠!小高子若有二心,天诛地灭!”赵高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话语却是异常利落。
“好。朕要书写遗诏。”皇帝喘息着,艰难地说着,“诏成之后,你封存于符玺密室。朕一旦去了,即刻飞送九原扶苏……明白么?”
“小高子明白!”
“赵高若得欺天,九族俱灭。”
“陛下!……”
“好……笔,朱砂,白绢……”
赵高利落奔走,片刻间一切就绪。嬴政皇帝肃然正容,勉力端坐案前,心头只闪烁着一个念头:嬴政,一定要挺住,要写完遗诏,不能半途而废。终于。嬴政皇帝颤巍巍提起了大笔,向白绢上艰难地写了下去——
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突然,嬴政皇帝大笔一抖,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颓然伏案。
嬴政皇帝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支撑坐起,又一次颓然倒下。
猛然一哽,嬴政皇帝手中的大笔啪地落到脚边,圆睁着双眼一动不动了。
这一刻,是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日(二十二日)①黎明时分。
嬴政大帝溘然长逝,给广袤的帝国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
①嬴政皇帝病逝时日,另有后世《开元占经》引《洪范五行传》一说,云为六月乙丑,即六月二十日。此从《史记》七月丙寅日之说。
(第五部完)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85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