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文房四宝“源”说
邢少山
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文房四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开始产生与宣城有多大的关系,我试着来说说看。
一、蒙恬造笔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人,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为打败楚国,蒙恬率兵在中山一带与楚国交战。中山,据《毛颕传》说指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山区。这次战争拖得时间很长,双方打得非常激烈。蒙恬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况,隨时都要向秦王报告军情。而当时写字用刀契刻。由于战况多变,来往文书频繁,用刀契刻速度太慢,不能及应送达情报。
又有一次,楚军突然袭击,秦军被四面包围,急需秦王派兵救援,蒙恬急匆匆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料,在白色丝绫上书写。结果,效果很好,书信很快写完,及时送到了秦王那里。秦王看完书信。急速增兵,秦军两面夹击,大获全胜。用竹竿写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宣城、泾县一带山区,山清水秀,山石玉岗,盛产竹木,这里野免、獐鹿经常出没。战争的间隙,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
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拎着回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沿着回来的路上划出一道血迹斑斑的曲线。蒙恬见了,不由得心中一喜,引起他的联想,他想:“如果用兔子尾巴来写字,不是更好吗?”回到军营,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子尾巴,并派人弄来竹管把它插上,试着用兔子尾巴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他一气之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山间的石坑里。
然而,当出现战事时快速报告军情的事仍然困扰着他。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琢磨着用别的方式进行。有一天,他走出军营,想透透气。当他走过那山石坑时,他又厌恶地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然而,他眼睛一亮,突然发现兔毛湿漉漉的,毛色变得白软了。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捏,这时蒙恬大受启发,忽有所悟,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吸足墨汁,兔尾巴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
当地的一位士兵告诉他: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当然变得柔顺了。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今日简写作“笔”)。这就是历史上“蒙恬造笔”在宣城造笔的源来,(《太平御览》引《博物志》)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唐代韩愈《毛颖传》以笔拟人其中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隋开皇九年(589年),宛陵改称宣州,蒙恬也被尊为宣笔的祖师爷了。
二、奚超制墨
墨诞生于公元前827-782年周宣王时期,到秦时,墨已具雏形。而徽墨则诞生于937——975年南唐时期,河北易州有个出名的老墨工,名叫奚超。当年,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老伴与大儿子相继在战乱中去世。为了谋求生路,他带领小儿子奚廷圭背井离乡,逃到南方。他们父子俩经过长途跋涉,辗转来到安徽歙州(宋朝时改为徽州》的潜口。
潜口山淸水秀,风景优美,而且满山都是松林。奚超凭着自己的经验,知道这种松林适于制墨,加之清彻的新安江水,老头便决定在此安家,重操旧业,搭起一个小墨铺,开始制墨。很快,他制的墨有了销路,而且买的人渐渐多起来。这样,他们的生活渐渐平静下来,日子过得还不错。奚超能维持生计,收益也越来越多,奚超就把小儿子送到新安学馆去念书。几年后奚超小毕业后,又回到乡里,继续帮助父亲制墨,张罗生意。
小儿子聪明过人,勤奋能干,不几年功夫,他把父亲的制墨经验和技艺全部学到了手,还翻新花样,奚家的墨铺越办也越兴旺,在歙州、新安一带逐渐有了名气。当时的歙州、新安一带属南唐管辖,南唐的国君李煜李后主,身为国君却不大喜欢过问政事,整天舞文弄墨,填词绘画。因此,他对文房四宝特别珍爱,且爱好收藏。
有一天,地方官员把奚家父子所造的一盒精墨献给李后主。李煜打开一看,眼睛一亮,他把墨锭拿在手中,仔细品玩,爱不释手,并立即召集御前会议,在宫中评墨。李煜命内侍在砚台上滴好水,拿过墨来研磨时,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由淡变浓,弥漫整个大殿,君臣为之一震。墨研好后,李后主亲自试墨。他拿笔在手,轻轻研墨,只觉取汁润泽,不湿不涩;挥笔写字,墨落纸上,乌黑透亮,闪若点点金光,不浸不洇。随后,李后主又令一个文人画了一幅山水画,只见那画浓淡分明,远山近水.层峦迭嶂,意境深远,大可人意。
李后主当下大喜,立即下旨,把奚超的小儿子召进宫来,封他为朝廷墨官。同时赐姓“李”(即皇帝本人的姓),改叫李廷圭。李廷圭出任墨官后,一方面继续在原料、配方上下功夫。他发现桐油烟是制墨的上等原料。桐树结有果实,取其果实,可榨出油,燃烧此油,刮取燃烧后的烟料,即为桐油烟,远远胜过松烟。奚廷圭又把捣成薄片的金、铜等金属屑掺到墨团里,用这种墨写出来的字,墨迹金光闪闪,又永不褪色。他还把香、冰片等贵重香料加人墨中,使垦锭芳香长存,不蚌不腐。在模的造型上,他又聘请一些能工巧匠,雕刻各种形制和图案的精巧墨模。从而使他造的墨具有了光泽如漆,芬芳无比,造型精美等特点。
另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由于有了官府的支持,奚廷圭以他的出类拔萃的制墨技艺,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墨源的开发和对传统制墨工艺的改进。据一些史籍记载,当时,吏部尚书徐蚀购得李墨一锭,每天平均要写5000字,用了10年才用完。唐代中的徽墨、歙砚,已是中外驰名、永垂史册,成为古徽州的代名词了。宋时,随着制墨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墨”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到明代,经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
清代,徽墨制作分为四大名家系统,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都是绩溪县人。乾隆年间,绩溪县上庄人胡天注,在休宁承顶汪启茂墨店;并将店号改为“胡开文墨店”。天注晚年;将店业传于自少随其操持墨业的次子胡余德。汪近圣,号鉴古,独自在徽州府城开设一家“鉴古斋”墨店,其墨雕刻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一时求之家咸以为最,有“今之近圣,即昔之廷圭”之誉。一千多年来,徽墨始终以其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幽香浓郁,书画自如,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而深得书画家喜爱。
这里我们着重要说的绩溪的胡开文,他制中的墨是一朵奇葩,“天下墨业在绩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绩溪人汪近圣、胡开文,尤以胡开文名冠海内外,久传不衰。胡开文子孙众多,分布于大江南北,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制墨工艺,独占一时之秀。为了使“国宝”徽墨重放异彩。
三、李煜受纸
李煜是南唐后主,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宋建隆二年(961),李璟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岁时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唐乾符年(874-880年)间,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李煜即位后不问政治,但对艺术却十分钟爱,他精通书法,善于绘画,还通音律,对诗文均有浓厚的兴趣。他常在“澄心堂”吟诗填词,写字作画。澄心堂原是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地方,后来成为李煜的书房。因为写诗、作画、书法,他对宣纸要求更高。
南唐之前,一种名叫蜀笺的纸非常有名。蜀笺据说是西蜀当地按蔡伦古法制作的,因为当地水质精纯,所产的纸也好,但李煜嫌蜀笺不能长期保存。一天,李煜在澄心堂外散步,发现一片树林,其树正是造纸的原料,他突然萌发出自已造纸的愿望。于是,李煜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高手,云集京城,开设纸坊。后来,他干脆将澄心堂大殿腾出来用于造纸。当时,宣州有位名叫蔡小二的工匠,自小立志要继承造纸鼻祖蔡伦的事业,一日偶见一棵倒在小溪里的檀树,枝条被水浸泡腐烂变白,于是取来和沙田稻草配在一起,反复试验,终于造成了纸中珍品宣纸,李煜派人找到了他,让他帮助造纸。为了完成皇上的任务,工匠蔡小二回到家乡泾县运来半成品的“生宣”,再到澄心堂加工成“熟宣”,他知道,不然无法制成上乘纸。
熟宣与生宣不同,熟宣是用矾水加工制作的,水墨不易渗透,可作工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还可以描金、描银,适宜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表现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澄心堂纸”就是在“生宣”纸基础上加工制成的“熟宣”煜每天都要到殿内观赏造纸过程,有时他索性脱掉皇袍,穿上纸工的衣服,同他们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以求改进,直到满意为止。经过几年的试验,澄心堂纸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成了宣纸中的上品。因为纸在“澄心堂”造的,故取名“澄心堂纸”。
李煜造出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南唐灭亡后,宫中的书画纸张也都被搬到了宋朝宫中,后来陆续有澄心堂纸从宫中流传出来,被许多文人雅士收藏。北宋文学家刘敞得到了其中的一百张,兴奋地赋诗赞道:“当年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
由此可见,当时的澄心堂纸已是非常珍贵,重金难求。后来,刘敞又送了十张纸给欧阳修,欧阳修珍惜地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意思是说,虽然有澄心堂纸了,但是谁舍得在这上面下笔书写呢?欧阳修又将纸转赠梅尧臣,梅尧臣欣喜若狂,他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宋代大画家李伯时,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欧阳修曾经用这种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等,澄心堂纸在那时达到名贵难求的程度。从此“李煜造纸”成了文房四宝中的一段佳话。
四、太守献砚
在唐开元(713-742年)中,当时有一个姓叶的猎人为追逐猎物,随猎物跑到一个叫长城里的地方。这里满山遍野的石头,层层相叠、如城墙状,石材莹润可爱,玲珑剔透,其石质的温润程度远远超过端溪所产的砚石。他想,这些石头如果拿回家是否可以制成砚台,于是他随手拿了一块,回家后粗粗地制成了砚台,小心地珍藏着。
几代后,叶氏子孙发现了这块砚台,砚台仍然温湿可爱,他们将此粗砚献给了当地的县令。县令见到这块石砚,非常喜欢,问明砚台的来路后,县令决定想寻访制砚名手再精心雕刻,于是,这里的佳石可制好砚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到了南唐(937-975年)时,元宗李璟、李煜父子好诗文翰墨,精于翰墨,喜爱歙砚,歙州太守把一块龙尾砚献给他们,国主李璟,李煜父子,对龙尾砚大加赞赏,同时推荐了凿砚高手“砚官”李少微,在歙州专管砚务,組命大量砚工专为皇宫造砚,并令石工周全拜其为师,这时歙砚的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
以上这些情况,宋代唐积在《歙州砚谱》有上叙记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斵为砚,由是山下始传。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并荐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为砚官,令石工周全师之,尔后匠者增益颇多。”据五代陶谷《清异录》记载,肖颖士至“仓曹”李韶家,见歙砚颇良,退语同行者云,“此三灾石也”。
肖颖士乃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进士,此可证明盛唐时,歙砚已大显。歙砚作为御赐品,也见于《清异录》中:“开平二年(908年),梁太祖朱温赐宰相张文蔚、杨涉等人龙鳞月砚各一,歙产也。”宋代(960-1279年),经济进一步发展,尚文治、重学术之风,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石砚采制业的繁荣,歙砚也由此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南唐灭亡后到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均对砚石进行过相当规模的开采,这一时期在龙尾山开发的砚坑最多,精品砚石不断涌现,石色之丰富,质地之细腻,均为诸砚之首,歙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元世祖“至元”时,“至元十四年辛巳”也就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汪月山的这次大规模采石成为宋代歙砚史之绝唱。江光启记录“旧坑在变溪时已埋,不知何年可开,至元辛巳再埋,而石尽时独紧足颇有大石。今至元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夜,堙声如惊雷,隔溪屋瓦皆震,禽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斫凿已尽,予不之信,至是果然。六十年间两见此事,亦可一慨!”《婺源县志》所述:“自元兵乱后,琢者日拙。”
明代,从现存明代歙砚的规格与数量来看,歙砚生产应当维持着一定水平。清初,据清程瑶田《纪砚》记载:“乾隆丁酉(1777年)夏五月,余以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道光年间(1821-1850年),据《歙县志》记载:“道光时充贡之物惟砚与墨为最,每年三贡(春贡、万寿贡、年贡),每贡砚二份:六方者四匣、两方者两匣,共二十八方;歙县墨海二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党和政府对歙砚的生产非常重视,给歙砚带来了春天。
1963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安徽歙县和江西婺源县有关部门派专人对婺源、歙县等地的古砚坑进行调查、勘测,并在婺源县成立了专业的砚石开采队(俗称砚石矿),对龙尾石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开采,历史上的名坑先后得到发掘和恢复。其后,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等地的砚坑也陆续开采砚石,从此,歙砚的制作业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恢复开采后的一方歙砚当时被海外一个收藏家以20多万元买走。
又说,古时有宣砚,南宋高似孙在《砚笺》中记载:“宣石砚,李白诗:‘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而据文献记载,宣砚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在唐代,宣砚成为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必不可少的显贵之宝。从那时以来,宣砚经历了与盛唐文化相得益彰的鼎盛和明清之后销声匿迹的失落。古人对宣砚有明确记载的只有三处。一是宋代高似孙的《砚笺》,收录记述有宣州石砚类别;二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录有宣石砚方物;三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吴去尘《墨光歌》墨上的诗文,描述了宣州石砚的特征——“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这些有限的史料,告诉了我们两个事实:一方面,宣州石砚,成名早,质地好,有传承,堪称名砚。另一方面,宣州砚矿,唐后开采中,肯定遇到了突然变故,造成产量小,遗存少,因此,前人对其研究记录不足,造成砚矿断采,迷失千年而难寻踪迹。今在宣城的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发现了宣砚采石坑遗址。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86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