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许广平与周海婴
鲁迅书法
一代文豪鲁迅有两句闻名遐迩、久为传诵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后人多用来形容“(他)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但其字面的另一重含义中,还罕为人知地包含了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先驱斗士”对小儿子的无限关爱之情。
孺子牛,典出《左传》:齐景公很爱他的小儿子,曾口中衔绳,假作牛爬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抑或是牵着绳子嬉戏打闹,以享天伦之乐趣。
鲁迅很爱他的(唯一)孩子海婴,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到为孩子“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
自 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最早是1932年10月12日写给柳亚子的(《鲁迅日记》)。当时的海婴已出落成为一枚可爱的3岁白胖小子,给处在动荡时局、“外面压力很大,随时都有危险”的鲁迅紧绷之神经,带来了更多无法替代的“莫大快慰。”
从1929年儿子海婴呱呱坠地,到1936年一代文豪因病去世,翻看历史,父子陪伴的短短七年间,人们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这位对敌人无比冷漠的“民族斗士”对宝贝儿子无限的、满满的挚爱。
六个月的周海婴
鲁迅的信件
【一】
宝贝诞生,起名海婴。
1929年,这堪称是一个形势紧张、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不容人们乐观的年份。
这一年,国内军阀混战连连;蒋介石开始积极筹备围剿中央苏区的红军;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3月27日 ,蒋桂战争爆发。28日, 南京政府向日本妥协,济南事件结案。
5月5日 ,粤桂爆发战争。5月中旬, 蒋、冯开战。
8月1日, 上海成立反帝大同盟。8月30日 ,革命先驱彭湃被国民党杀害。
然而,9月27日,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周海婴的呱呱坠地,则给鲁迅带来了久违的的快乐和惊喜。
鲁迅给他取名为“海婴”,意思就是上海出生的孩子。
周海婴在回忆中称自己的名字是父亲亲自取得,“先取一个名字‘海婴’吧!‘海婴’,上海出生的孩子,他长大了,愿意用也可以,不愿意用再改再换都可。”寥寥数语,彰显了这位“思想先驱”对后继有人的快慰和超出那个时代的宽容、喜爱之情愫。
周海婴回忆说:父亲很民主,就是这么一个婴儿,他也很尊重我将来的自主选择。
鲁迅还给周海婴起了一个“昵称”——小红象。我父亲他也把我叫“小红象”。因为现在咱们知道“白象”是非常名贵的,非常稀有的,我母亲曾经爱称我父亲为“白象”。那么既然是“象”,“象”的后代自然是“小象”;那么小孩生下来皮肤很红,那么红皮肤的“象”不是“小红象”嘛,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爱称(周海婴回忆道)。
关于父亲,周海婴记忆犹新:我在家里,感觉父亲对我,跟普通家庭一样,而且更和蔼,没有大声喝喝,或者是训斥。当然也有他看我不乖的时候,拿一个纸卷起来,轻轻地在屁股上打打,这完全是一个威慑作用吧。
周海婴三岁合家照片
一日,鲁迅正在伏案疾书,周海婴忽然过去,伸出小手在笔头上一拍,结果稿纸上立刻出现了一大块浓黑的墨渍,鲁迅虽然心疼自己的心血,但并不对儿子发怒,放下笔,只是说:“唔,你真可恶。”周海婴便笑着飞快地逃了。
鲁迅深知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对周海婴的教育几乎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成的《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
只是父子二人相处时间实在短暂,以至于鲁迅没有来得及看到儿子后来的成长表现。
周海婴回忆道:“父母对我的启蒙教育是顺其自然,从不强迫,不硬逼。”而鲁迅曾在遗嘱中表示,“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
不负父望。1952年,周海婴考进北大物理系,从此走上严谨的科研道路(后来成为无线电专家),开始了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生涯。
青少年时的周海婴
中老年的周海婴
【二】
儿子周海婴的小小身上,还寄托着两个家族的未来希望。
很少人知道,在那个年代能上得起名牌大学,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许广平出身显赫。这个许氏堪称名望族,甚至丝毫不逊鲁迅的绍兴周氏(家族名人有周敦颐、周树人等),据传承的家谱记载,许氏先祖是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的驸马许珏,至今在潮州还留下一座宋朝修建的宏大府邸——潮州许驸马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的许驸马府
许氏家族在北宋已是名门大家、钟鼎盛族,子孙后来繁衍到粤东各地,大约六百多年前,有一支向南迁至韩江出海口即今汕头沟南的许地,在此地繁殖五代之后,出了一个叫许拜庭的,跑到广州做起了盐商,赚了大钱,遂在高第街定居。
高第街许氏是近代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在清末民初这个乱世出英雄的动荡特殊年代,一下子出了许应睽、许崇智、许崇清、许广平等历史名人。
许广平的祖父许应骙是慈禧的心腹,浙江巡抚,朝廷权臣。许崇智是许广平的堂兄,是孙中山身边的一员骁将,曾任建国粤军总司令。另外许广平的亲戚许崇清曾任广东省副省长和三任中山大学校长。
因此,周海婴的身上难免承担着两大家族延续香火、开枝散叶的神圣使命。
许广平与周海婴
【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舐犊情深的民主先驱鲁迅,曾因海婴心甘情愿身背“溺爱”的指责之名。
周海婴自幼体弱,鲁迅在日记中至少有上百次带儿子到医院就诊的记录。鲁迅曾笑言,扯大这个儿子,自己都要成“二十五孝”父亲了。
他童年时就患有哮喘病,最费鲁迅心神。每当换季时节发作尤为厉害。儿子的病一但犯起来,呼吸困难,彻夜难眠。学过医的父亲即便平日谨慎,一般不替人看病或开处方,但在这情况下也充当起家庭医生的角色,解燃眉之急,他为儿子的哮喘病设计了至少四种缓解病症的方法。
一次,丁玲和冯雪峰去拜访鲁迅,三人在桌子旁聊天,周海婴在另一间屋子睡觉。鲁迅不开电灯,把煤油灯捻得小小的,说话声音也很低。他解释说,孩子要睡觉,灯亮了孩子睡不着。丁玲回忆说,他“说话时原有的天真的表情,浓浓地绽在他的脸上。”
上海夏天海热,每到夏天,周海婴背上总要长出痱子。晚饭以后,他时常跑到寓所二楼,躺在父亲床上。这时鲁迅就准备一个小碗和海绵,把一种药水摇晃几下,用药水把海绵浸湿,轻轻涂在周海婴胸上或背上。每搽一面,母亲许广平用扇子扇干。直到天色黑尽,鲁迅又要开始工作了,周海要才恋恋不舍回得到三楼自已的房间里睡觉。
周海婴百天照
鲁迅与文艺青年
不过,天真活泼的海婴,简直就是一枚调剂生活的开心果。
某日,鲁迅不知为何生气,躺在阳台上,不说话也不吃饭,搞得许广平束手无策。三四岁的周海婴觉得父亲躺在阳台上很有趣,便跑过去学着父亲的样子躺在鲁迅身边。鲁迅看见了,哼了一声“小狗屁”,气就消了,起身下楼吃仮去了。
1936年,鲁迅病倒后,周海婴经常悄悄钻进鲁迅的卧室,他总想为父亲尽点微力,于是轻轻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插进被熏得又焦又黄的烟嘴里,火柴放到鲁迅醒来以后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悄然离去。中午吃饭时候,总盼望父亲对自己安装香烟的“功劳”夸奖一句,不料,鲁迅往往故意不提。
周海婴忍不住,便迂回曲折地忍不住发问:“今朝烟嘴里有啥末事?”鲁迅听后,微微一笑,便说:“小乖姑,香烟是你装的吧。”
一生喜爱安静和思考的鲁迅非常讨厌留声机呜呜哇哇的声响,尤其是在闭目构思的时候。可因为儿子周海婴喜欢,他居然破例特地给六岁的儿子买了一台。周海婴对送来的留声机不满意,鲁迅竟一连给他换了三次。面对一些人对此的非议白眼,鲁迅显得很坦然,为此,他还写下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文夫”的诗句为自己辩解。
鲁迅去世后,原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墓碑上的“鲁迅先生之墓”,便是七岁的周海婴按照许广平的字样临摹的,父子情深,由此可见一斑。
俯瞰鲁迅墓
鲁迅墓
【四】
七年父子情深意切,海婴时常挂念父亲。
也许是感情真挚,父子情深,俩人之间竟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心灵感应。
鲁迅去世的前两天,周海婴下午放学回家,突然耳朵里听到遥远空中恍惚有人对他说:“你爸爸要死啦!”他大惊失色,急忙环顾四周,但附近并无一人。
1936年鲁迅逝世时,周海婴年仅7岁。在《鲁迅与我七十年》这本书中,他曾详细描述了父亲去世的那一天。“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但房间的空气十分低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七岁的海婴至今还记得父亲去世那天的情形:“我听得楼梯咚咚一阵猛响,我来不及猜想,声到人随,只见一个大汉(后来得知是鲁迅曾悉心关怀的文艺青年萧军),没有犹豫,没有停歇,没有客套和应酬,直扑到父亲床前,跪倒在地,像一头狮子一样石破天惊般的嚎啕大哭。他伏在父亲胸前好久没有起身,头上的帽子,沿着父亲的身体极速滚动,一直滚到床边,这些他都顾不上,只是从肺腑深处旁若无人地发出了悲痛的呼号。”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离开人世
送别鲁迅的场景
宋庆龄、周海婴在送别鲁迅的仪式上
关于父亲鲁迅的死,周海婴回忆,其叔叔周建人是这样对他说的:父亲临死前,确实肺病极重,美国友人史沫特莱请一位美国肺病专家邓(Dunn)医生来会诊。孙夫人宋庆龄也在这里起了帮助作用。邓医生检查之后对我们说:病人的肋膜里边积水,要马上抽掉,热度就会退下来,胃口随之就会开,东西能吃得下去,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加。如果现在就开始治疗,休养,至少可活十年;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死。治疗方法极简单,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做。你们商量一下,找一个中国医生,让他来找我,我会告诉他治疗方案,只要照我说的去做就行,无须我亲自治疗。
不幸的是,没有采用邓医师建议的方案进行治疗。而日本须藤医师又没有立刻接受邓医师的诊断结果。海婴接着说道:“邓医生的诊断是结核性肋膜炎,而须藤医生则一口否定。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承认,才抽积水。”这样就耽误了病情,终于不治身亡。
没办法,天妒英才,这也算是那个时代的局限和遗憾吧!
木刻画鲁迅
鲁迅影响深远
留学日本时的鲁迅
青少年的鲁迅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893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