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抗日战争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
壮哉我大中华!
百科妞在搜索抗日史料的时候,看到那些二战中甲级战犯的名字:东条英机、村田省藏、土肥原贤二、真崎甚三郎...
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又冒出来了:日本人这些奇奇怪怪的姓到底是怎么来的?
又比如现代日本人:铃木、田中、小野寺、我孙子智美、御手洗红豆。
我孙子、御手洗(日文“厕所”的意思)......难道,日本人就不能像中国人一样好好地叫取姓?
一、平民姓氏不足200年
日本姓氏超过14万,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从5000年前上古时期就开始使用姓氏的中国,至今也只用过8000余个姓氏。
然而,在日本明治维新强制平民取姓之前,日本平民是没有姓的。所以日本平民姓氏那么多,其实也只是这100余年来的事情。
二、古代贵族才有姓(苗字)
在古代,日本人只有贵族有姓有名,而且他们所谓的姓,与我们理解的姓是不一样的。
公元4世纪末,日本的大和王朝统一了日本列岛南部的许多小国,其统治基础是氏姓制度:即掌握着中央政权的贵族与隶属于朝廷的小国国王之间建立了有血缘关系的集团,这些集团称为“氏”,也就是一个贵族世家。
氏的称呼有的来自官职,如忌部氏(祭祀);有的来自居住地、统治地的地名,如居住出云国的叫做“出云氏”;还有的来自神名、有的来自技艺等。
后来,大和王朝又对隶属于朝廷的许多氏按与自己的亲属、血缘远近、功劳大小等,分别赐予“姓”,但这个姓只是表示地位、门第、职务等的称号,类似于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当时的姓大约有30个,如“相臣”、“君子”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繁衍,一个大的氏又多了许多分支,这些分支为自己起了“苗字”,意思是嫩芽、分枝,表示是从本家分出去的支系。
比如熟悉日本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藤原氏是古代日本一个大氏,在产生分支之后,居住在近江国的藤原氏,取“近江”与“藤原”的首字,称为“近藤”,住伊势、远江、加贺的藤原氏,称为伊藤、远藤、加藤。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没有姓的人在取姓的时候,想沾“藤”的光,于是藤田、藤本、藤井、藤等姓氏就产生了。
所以,古代的氏表示部分家族血缘,但姓只表示家族地位尊卑,苗字表示新的分支,但这些,都只是古代日本贵族的特权,平民无权享有。
但这里有一个例外,日本天皇也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如裕仁天皇、明仁天皇。因为古代日本,天皇被视为天神后代,具有至高无上权力,没必要有姓。
随着新的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字逐渐合并,统称为苗字。在今天的日文中,苗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姓的意思。
三、天皇强制平民取姓
历史行进到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感觉到没有姓,编造户籍啊、课税征役啊,等等,非常不方便。
于是1870年,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平民也能够拥有姓氏。
但已经习惯有名无姓的日本平民对此一点都不热心。
所以1875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
于是一股取姓的热潮在全日本兴盛开来: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家门口长棵松树的就姓松下,门前有山的就姓山口…正是这个时候,中国人觉得奇奇怪怪的各种姓氏就冒出来了!
以地名为姓的有田中、西村、上野、河北、三河屋。
以职业为姓的如味美、服部、古井,以古代武士的名字为姓的如本多、酒井、上杉。
还有以动物、蔬菜、寺院为姓的,比如小熊、小鸟、猪手、小野寺……
当然,一些有文化,会取松竹、朝日等好听的词为姓,松、鹤、龟等长寿象征也成了姓。
还有一些实在想不出来的,听凭当时公务人员的口笔,产生了“鬼头”、“犬养“等稀奇古怪的姓氏。
而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叫做“我孙子智美”的名字引起热议。
其实,东京附近的确有一个地方叫做“我孙子市”,那么万物皆可入姓的日本人,祖上按照地名取姓为“我孙子”,就很正常啦!
1898年,日本政府制订了户籍法,每户的姓才确定下来、不得随意更改。
由于日本绝大多数的姓是行政命令的产物,所以日本人姓的内涵与众不同…而通常,其它国家的姓是表示血缘关系的。
四、日本人没有名片不行
日本人的姓氏不仅数量多、内涵“独特”,而且读法也十分复杂,日本人自己也常常搞不灵清。
比如说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了几十个汉字,而同一组汉字又可能有好几种读法,甚至根本毫无规律可言。
所以这就造成了日本社会对于名片相当的依赖,因为日本人常常需要看到对方名片上的罗马拼音或者片假名才能够准确读出对方的姓名。
日本人的姓氏已经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小窗口。现在,你知道日本人的姓氏都是怎么来了的吧?
还没看够?更多引人深思的好文与故事,关注微信号:wenhua-qianyan,长按复制,提升涵养,别再错过精彩好文!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9030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