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载筚路蓝缕 屯垦戍边现代化“大珠小珠”落天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载筚路蓝缕 屯垦戍边现代化“大珠小珠”落天山

制图:李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载筚路蓝缕 屯垦戍边现代化“大珠小珠”落天山

北斗导航采棉机成为兵团棉花采收的主力军,图为三师四十九团十三连职工机械采收现场。奉正云/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载筚路蓝缕 屯垦戍边现代化“大珠小珠”落天山

一师十团打造北国江南小城镇,图为游客正在翠湖雅居小区游玩。马万宝/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载筚路蓝缕 屯垦戍边现代化“大珠小珠”落天山

边境线上,三师托云牧场二连职工一边放牧,一边巡边,忠诚履行兵团屯垦戍边职责使命,图为职工在进行日常训练。奉正云/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为了履行屯垦戍边职责,百余农牧团场如珍珠般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新疆千余公里边境沿线。67年来,324万兵团人克服罕见的生存、生产困难,从昔日以开荒种地、发展农业为主,到如今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其中,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天山以南,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共有4个南疆师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第十四师昆玉市。兵团通过差异化、精准化倾斜政策,引导产业向南疆集聚,推进南疆兵团城镇化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阿曼古·阿不都明决定回乡工作。

“以前上高中时,图木舒克在我记忆里就是被棉花地包围的一个小城市。”2020年7月11日,接到新疆粤通实业有限公司的入职通知后,阿曼古·阿不都明把地址输入导航前往公司的路上,正在开发建设的永安坝工业园、唐王城工业园、达坂山工业园等,让她惊讶不已,好似发现了新大陆。

“翻看一些单位的岗位招聘表,有的要求研究生学历,家乡的大发展不仅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甚至给我带来不努力会被淘汰的压力!”阿曼古·阿不都明如今是公司总经办助理和团支部书记,她说回家工作的感觉很好。

如今,加速发展的南疆师团,一批批和阿曼古·阿不都明一样的新一代有志青年,接过了老一辈军垦战士手中的接力棒。

屯垦戍边,后继有人。

从戈壁荒原到人才高地

图木舒克,维吾尔语意为“鹰面部突出的地方”。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北邻阿克苏,西邻喀什,是古丝绸之路必经要道。

该市东城工业园新疆方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新厂房。作为南疆首家高科技兽用疫苗企业,按照计划,半年后将生产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等重大动物防疫病疫苗,推动南疆及边境地区动物防疫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园区引进的高科技企业给疆内外青年带来了机遇。

36岁的张北鸥生于新疆石河子市,3岁随父母离开了新疆,在武汉成长、就业。他说,“因为儿时的经历,我对新疆兵团很有感情。”

因此,得知总公司要在南疆建厂的消息后,张北鸥立即报了名,成为图木舒克市一家组装生产服务器的工厂厂长。从2019年5月项目开工至今,他发现图木舒克每一天都在变,“人气旺了,车流大了,落地企业也多了。”

服务器生产车间的技术员李攀是喀什人,今年24岁,是2019年招募的第一批员工,毕业于乌鲁木齐市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他说,“培训的过程一直在刷新我对高新科技的认知,能在家乡找到理想的工作非常高兴。”

瞅准了南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考核中心的空白点,曾是高校无人机专业教师的吴一波决定来三师四十四团创业。

他从内地招募了4名飞行教练,成立无人机公司和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

吴一波还计划发展屯垦旅游,他说,“图木舒克拥有沙漠、湖泊、胡杨林、湿地、山脉等多元景观,是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和屯垦文化最理想的场地。”

图木舒克市达坂山工业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2020年,落户了20家企业,总投资73亿多元。

“新建厂房的位置离达坂山不到5公里,全是高低落差达9米的风积沙丘,团队年轻人测算过,为了建厂房,光挖出的沙包就达149万立方米。”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峰说。

“这是向沙漠要土地、要资源、要效益的生动写照,是在沙漠上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万正说,三师图木舒克市前期投入7亿元对达坂山工业园10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基础配套建设、架设燃气管线、引水、植树,开通市区到达坂山工业园的公交线路。

在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的一个培训车间,480台织袜机,150多名员工,日产20万双袜子。

李峰说,整个项目还将有21个类似的车间投产。

在三师五十一团六连居民楼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缝头桌、翻袜桌,配有一台直缝式缝头机、一台小型定型机,阿兹古丽·米吉提忙着翻袜、缝袜、定型,每月收入2000元。

这是唐锦纺织结合新疆实际推出的“家庭工坊”项目。以“总部+家庭工坊+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就近就地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已有22户63名维吾尔族居民加入了家庭工坊。

看中优质的新疆棉,2015年,总投资27亿元的洁丽雅集团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在一师阿拉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涵盖了从棉纺、织造、染色、整理到高档毛巾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

青年员工艾克拜尔·买合买提是日检4000多条毛巾的检验工,每年的车间技能大比拼,他都能进入前3名。

艾克拜尔·买合买提来自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月工资5000元,“在洁丽雅工作4年,我已经攒了10万元,计划再干几年自己创业开餐厅。”

据了解,这家公司现有员工1800余名,80%为少数民族员工。

南疆师团正在加速发展。兵团统计局发布,今年前4个月,南疆师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2%,增速快于兵团19.8个百分点。其中,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同比增速均超过40%。

一颗红枣引发的青年创业潮

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媒体记者,到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的红枣种植户,90后兵团女孩赵闫的选择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她和两个弟弟成立了“叁颗枣”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她说,“父辈作为兵团的老职工,用镰刀和锄头把戈壁滩变成了绿洲,我们这代新农人要利用手机和互联网,把绿洲上种出来的家乡好货送到千家万户。”

阿拉尔是“红枣之乡”,全国每十颗红枣,就有一颗来自阿拉尔。

红枣产业的扩张,给种植户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遇到了卖枣难的困境。2017年,由于丰产不丰收,农民亏损,新疆部分地区甚至发生了枣农砍枣树的事件,红枣产业亟须转型升级。

为了提高红枣质量效益,带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全国人大代表尤良英发起成立万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订单农业。有了收购保障,农户们更加舍得投入,将原本2米3的行距改成了4米6,一亩地的枣树砍掉一半进行疏密改造,施有机肥料。

今年5月18日,尤良英还脑洞大开,在十三团举行“屯垦沙漠一棵树”枣树认养项目,认养人每年花费18.8元认养一棵树龄10年的红枣树,不仅可以为它取名、挂上认养牌,还可随时到现场或通过网络了解红枣生长情况,实现春看花、夏赏景、秋有果。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36400棵枣树被疆内外爱心人士认养。红枣成熟后,认养人会收到树上结出的1公斤绿色无公害红枣。同时,爱心人士的认养行动也为当地播撒出一片绿色。

阿拉尔市红鑫源枣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文杰说,枣树疏密后红枣品质明显提高了,2019年红枣加工后通货价平均7元/公斤,2020年红枣加工后通货价平均8.5元/公斤,总产值增加30%。

跳出传统销售模式,电商成为年轻一代新农人的选择。

2020年,赵闫创办了电商公司,仅一家网络平台上店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0万元。疫情期间,她联合多家电商平台,在新疆吐鲁番市、阿拉尔市十三团和麦盖提县举办了“直播助农”活动,销售了100多吨红枣、核桃。附近连队的农户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都会主动联系赵闫。

毕业于西北大学的经济学硕士何军是阿拉尔聚天红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9年,这家公司建立了该市唯一一家红枣期货交割库。

何军说,由于红枣价格波动较大,枣农卖枣缺少价格风向标,红枣期货上市后不但能为枣农、贸易商等提供买卖红枣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引导新疆红枣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花力气种出好的红枣,还要有畅通的好销路,才能让产业活起来,职工笑起来。”十三团党委副书记、团长李静说,近年来,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以后,团场和连队两委成为服务者,“职工+合作社+企业”模式应运而生,抱团对抗市场风险,生产成本低了,产品效益提高了。

维稳戍边使命融入兵团人血脉

凌晨,托云牧场博比扬执勤点,35岁的两委委员买买提吾斯曼·哈日白克拨通了三连党支部书记王宇新的电话:“大风把执勤房房顶吹翻了,怎么办?”

“赶紧下山,带护边员安全转移!”王宇新既担心又感动,突发十级大风,14个护边员,仍然坚守在执勤点。

山坳里有一间牧民盖的羊圈,从山顶到羊圈,5公里路程,要走两个多小时,买买提吾斯曼·哈日白克一行人手挽着手冒着风雪撤到了安全地点。

第三师托云牧场海拔高度3600-4800米,年平均气温为1℃,地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境内,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72公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边境团场。

30岁的王宇新从小在托云牧场长大,从郑州一所中专毕业后又回到了家乡,2015年开始,一直在三连工作。

“护边员从小生活在托云牧场,他们祖祖辈辈依山放牧,维稳戍边使命早已融入血脉。”王宇新说,2018年以前,连队没有专职护边员,牧工放牧就是守边,一个毡房就是一个哨所。

库瓦提别克·沙吾提一家三代都巡边护边,他说,“爷爷巡边的时候全靠徒步,爸爸巡边时靠骑马,冬天最冷时,爸爸那代巡边人就把牛羊的毛皮捆在脚上当鞋子穿。现在路修通了,我巡边是骑摩托车,比起父辈幸福多了。爷爷说过,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国,守住了家。”

31岁的云南昭通人艾永珊是一名退役边防战士,2019年12月,他辗转4600公里,从云贵高原来到了帕米尔高原的托云牧场。

近两年,托云牧场先后来了40个年轻人,有公务员、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学生。为了让年轻人了解兵团“军”的属性、提升“兵”的能力,托云牧场开展了“一日护边员”活动。

托云牧场边境执勤营房在海拔3800米以上,煮米饭、下面条,不管怎么做吃起来都好像生的一样。边境线上,常年大风肆虐,雨雪交加。

参与“一日护边员”活动的王付访感触颇深:“因为海拔高,走到坡度陡的地方胸闷喘不上气,这样的路护边员每天都要走两遍,平时还要训练,真不容易。”

艾永珊说,“让年轻人亲身参与一线护边生活,会让大家深刻理解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维稳戍边的使命和意义,更好地肩负起这份职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雪迎 通讯员 王诚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39721.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