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明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谋反。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文武,都吓得面面相觑:难道又要上演,“靖难之变”的惨剧?

“靖难之变”是指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夺权之战。

明武宗也是一脸愁苦:“怎么老朱家尽出这种破事?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只有兵部尚书王琼,脸上波澜不惊:“王守仁正在南昌上游,必能擒获贼首!”

王守仁是谁?大名鼎鼎的王阳明是也。

果然,一个月后,前方就传来了捷报。

当初,朱宸濠谋反时,立下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占领南京。

南京是大明留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阳明当然不会让他得逞。

但他远在丰城,兵力也不足,短时间内,根本拦不住,宁王东下的脚步。

他需要大概十天的缓冲期。

王阳明思虑良久,突然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他广发檄文,令江西各府县死守城门,并号称北京、南赣和边境的十六万大军,正星夜兼程,奔赴南昌。

又写下一封密信,托人带给朱宸濠的两个心腹,以高官厚禄相许,让他们劝说宁王早日进攻南京。

然后,再通过间谍,把这封密信的内容,故意泄露出去。

朱宸濠得知后,很是狐疑,不知道老王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在与手下商议战事之时,他看见那两个心腹,一直都在建议发兵南京。

朱宸濠愈发坚信:王阳明此举,不过是调虎离山。千万不能上当,一定要守住南昌。

既然如此,攻打南京的事,就得缓一缓了。

十天后,探子来报,江西境内,并无朝廷军队。

朱宸濠这才反应过来,一番骂骂咧咧之后,匆忙挥师东进,连夺九江、南康两地,直逼安庆。

南京岌岌可危。

正当朱宸濠以为胜利在望、大业将成之时,王阳明却在丰城集结八万精兵,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攻破南昌城。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王阳明的迷幻操作,早已让宁王晕头转向。

听闻老巢被捣,朱宸濠急火攻心,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他立即号令三军,杀往南昌城。

而这一切,都在王阳明的预料之中。

拿下南昌后,他迅速调兵遣将,在鄱阳湖附近安营扎帐,只等朱宸濠自投罗网。

几天后,人困马乏的叛军,行至黄家渡,就遭到了朝廷军队的迎头痛击。

慌乱中,朱宸濠退至樵舍,命人将战船捆在一起,联成方阵,然后拿出金银珠宝,重赏三军,准备殊死一搏。

看到这阵势,王阳明简直大喜过望,连忙准备两只小船,满载柴草,乘风纵火,驶向对岸。

瞬间,偌大的联舟方阵,变成了一片火海。敌军本就微弱的战斗力,很快便消失殆尽。

弃船而逃的朱宸濠,刚在水中扑腾了几下,就被活捉上岸,押往南京。

王阳明大获全胜。

朝廷上下,无不鼓舞欢欣,直呼王阳明是大明战场yyds。

此情此景给出的评价,难免掺有主观情绪。但实事求是地说,正德嘉靖年间,王阳明确实连续打赢了几场恶仗。

作为一介书生,他带兵用兵的经历,堪称大明王朝的一段传奇。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公元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

他祖上几辈,都是读书人。父亲王华,更是状元及第,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王阳明。

临产前夜,祖母曾梦见有仙人驾着祥云,送来一个男婴。于是,祖父就给孩子取名为“云”。

王云从小便聪明伶俐,博闻强记,父亲读过的诗文,他看两眼就能默出全部。

唯独有一件事,让父母焦急万分。

身边的同龄人,都能熟读《千字文》,倒背《三字经》,王云却口齿不灵,终日哑口无声。

直到五岁时,经高僧点拨,将名字改为“守仁”之后,小家伙才慢慢学会说话。

果真是个奇人,从出生、取名到张口出声,一路都有各种故事,各种传闻。

别着急,传奇才刚刚开始。

在私塾里,先生发问:“何为读书人头等大事?”

除了坐在最后排的学渣,有些犹豫不定:“是不是理发?”

班里的其他同学,几乎异口同声:“登科及第是也。”

王阳明却一脸正色:“我不求功名,我要做圣人!”

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把老先生震惊得一愣一愣。

十七岁时,王阳明与妻子成亲。

结婚当天,他路过一个道观,就地学起打坐冥想之术,竟乐而忘归,缺席了婚礼。

长辈们找遍全城,也没有发现新郎的身影。气得泰山大人秒变人猿泰山,连连捶胸顿足,直呼遇人不淑。

父亲在京城为官之时,王阳明得以遍览群书,对朱熹“格物致知”之说,读得极为专注。

“格”是探索、推究,“致”是求寻、获取,“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

为了验证圣人之学,王阳明以庭院修竹为对象,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格”了七天七夜,最后一无所获,自己却大病一场。

真是”格”了个寂寞。

你看,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少年和童年,甚至不一样的起跑线。

SO,如果到目前为止,你的生命里,还没有过任何奇妙的经历,那你的人生,大概率会平淡无奇。

洗洗睡吧。

1504年,王阳明担任兵部主事。仅仅两年之后,就和父亲一同被贬。

当时,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

武宗还是太子时,刘瑾就在东宫侍奉。

新皇登基后,刘瑾天天引诱他吃喝玩乐,不是酒池肉林、莺歌燕舞,就是微服出宫、骑射游猎。

大明朝政,日渐荒废。

内阁大臣刘健、谢迁,多次上书规谏,直言武宗“视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渐晚,游戏渐广”,若不及时改正止损,后果不堪设想。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就好比今天的大学生,如果到了“上课太迟,请假太多,作业渐晚,游戏渐广”的地步,迟早会挂科、留级、被开除。

更何况一国之君,手握皇朝命运,必须慎之又慎。

但沉迷其中的武宗,却越玩越离谱,甚至将后宫装修成妓院,让太监扮演百姓,宫人扮作妓女,自己则扮成富商,各种cosplay,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掌管天文的官员,称星象有变,宦官为祸,必遭天谴,武宗才有所顾忌,逐渐疏远刘瑾。

刘健、谢迁等人趁机进言,请求早日诛杀大太监。

刘瑾探得消息,连忙跑到天子身边,一番痛哭流涕地深情告白后,竟把主子感动得无以复加。君臣二人,又和好如初。

当初谏言的官员,立马遭到清算,不是被杀,就是被贬。

给事中戴铣等人,写信为老臣说情,竟惹得龙颜大怒,全被投进大狱。

血气方刚的王阳明,路见不平,义愤填膺,顾不得位卑言轻,连夜上书朝廷,请求皇帝放人。

这玩笑可就开大了。

区区一个兵部主事,六品蝼蚁小官,胆敢越职言事,后果可想而知。

刘瑾必须要教他做人。

很快,王阳明就受到严惩,先是被杖责四十,后又贬往贵州龙场,去当一个驿站的服务生。

父亲王华,也受到牵连,被赶出京城,派往南京。

这还没完。

在前往贵州途中,王阳明又遭遇追杀,多次死里逃生,最后以伪装跳水自尽的方式,才侥幸躲过一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太监报仇,买一送三。

王阳明终究还是太年轻,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明朝的太监啊。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龙场地处黔中腹地,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瘴气漫天,猛兽横行。

王阳明被派到此地,说是任职,实为流放。

好在他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对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早已看透看淡:

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瘗[yì]旅文》

古洞闲来日日游,山中宰相胜封侯。

——《夏日游阳明小洞天喜诸生偕集偶用唐韵》

除了开荒种地,自给自足,更多的时间,他都在潜心修学,读书、静坐、反省,追寻圣人之道。

这天夜里,他突然一跃而起,大声疾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道在哪里?在人的心里。向外界之物寻求真理,错也!

难怪当初日夜“格竹”,根本毫无用处。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悟有所得之后,他开始教学授徒,传播“心即是理”的心学理念。

时间一久,四方学子,均慕名前来,求学队伍日益庞大,阳明洞内已经无法容纳。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王阳明创立“龙冈书院”,并写下《教条示龙场诸生》,作为校训: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席书时任贵州提学副使,对心学很感兴趣,曾专门邀请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他经常造访书院,与王阳明坐而论道,每至深夜时分,“环而观听”的学生,往往不下百人。

正是在贵阳,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强调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知指导行,行才能成功,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符合行的知,才是真知,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

1509年,王阳明谪贬期满,改任江西庐陵知县。

第二年,刘瑾死于宦官内斗,王阳明的仕途,才逐渐有所起色,得以回到两京任职。

1516年,因兵部尚书王琼力荐,王阳明被擢升为正四品右佥[qiān]都御史,巡抚南赣。

南赣为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四省交界之地,当时盗贼蜂起,民不聊生。

横水谢志山,大庾陈曰能,浰[ lì ]头池仲容,大帽山詹师富,纷纷占山为王,割据一方,时有百姓被掠,官员被杀,州府早已不堪其乱。

乃至前任巡抚文森,得知实情后,竟称病不敢赴任。

王阳明绝对不会这么怂。

到任后,他发现每次出兵剿匪,事先都会走漏风声,一查才清楚,原来有不少衙役和百姓,早就是乱军的内应。

这还了得!内奸不除,外患难平。

王阳明迅速做了三件事。

一是管住百姓,首创“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各家人口、职业、去向,全都公示于墙。如有变动,必须向官府申报。每日酉时,轮值牌长挨户清查,有一家藏匿盗贼,则其余九家连坐。

这样一来,叛军在街坊和乡间,再无落脚之处。

二是将计就计,挑出那些年老且狡黠的衙役,秘密加以审问。被甄别出来的奸细,全都吓得浑身发颤,不敢有丝毫隐瞒。王阳明恩威并施,先是定下通敌之罪,后又允许戴罪立功,让他们以“内应”身份做掩护,继续刺探叛军情报。

如此,则叛军的动静,王阳明无所不知。

三是更改兵制,经王琼上奏,获朝廷批准,王阳明将部队建制改为伍、队、哨、营、阵、军六级,且自军以下,所有任免、奖罚,都可以自主决定,无需向朝廷请示。

组织更严密,纪律更严明,随之而来的,就是战斗力肉眼可见的提升。

次年正月,王阳明亲率精锐部队,屯兵上杭,连破乱军四十余寨,歼敌七千余人,活捉詹师富,计擒池仲容;七月,俘获陈曰能;十一月,降服谢志山。

盘踞南赣几十年的乱军,就这样被一介书生,带着一众文职官员和低等校尉,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彻底团灭。

被奉为“战神”的王阳明,职位也再次晋升,为正三品右副都御史,赏世袭锦衣卫百户,后又进为副千户。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南赣之乱”平定不到两年,驻守南昌的宁王,又发生了兵变。

武宗一边骂着“TMD,烦死了”,一边带着副将和太监,开始了御驾亲征。

虽然刘瑾去世多年,皇帝纵情玩乐的习惯,并未有所收敛。

此番南下,他只是找个借口,远离高墙大院,继续解放天性。

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带兵打仗,还要带个刘美人在身旁。

果然,行军路上,武宗和刘美人,又弄起了cosplay,时而小别离,时而小欢喜,时而初恋般羞涩,时而猛兽般狂野,硬是玩尽了浪漫,逼疯了百官。

路经扬州时,武宗表示想停下来歇一歇。

这一歇,就是八个月。

其间,他不是骑马打猎,就是野外露营,甚至还组织全城的妓女,安排了一次大检阅。

扬州城内,顿时娼妓价格暴涨,青楼人满为患。

至于宁王作乱,哎,对了,不是有那谁在江西嘛!

天佑大明啊,早在六个月前,王阳明就已经活捉宁王,平息了战乱。

他多次奏报朝廷,请求移交战俘。

考虑到刚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他还建议京兵停止南下,尽量避免扰民。

以上所请,武宗一概不准。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帝王身边的一帮人。

他们一边深受武宗信任,一边却与宁王纠缠不清。

王阳明在奏折中,曾专门提及:“对朝廷怀有二心的,并非宁王一人。请罢黜奸佞谄媚之辈,以安天下豪杰之心”。

这些人或是嫉妒,或是恐惧,总之就是不希望,看到王阳明立功受赏。

于是,他们竟然向武宗提议:“先让王阳明释放朱宸濠,再由圣上亲自出马,一举拿下。”

这样,平定宁王之乱,就属天子一人之功。

好吧,cosplay改为真人cs了。

更可怕的是,对于武宗来说,这种荒诞的想法,他未必不敢尝试,甚至想想都觉得刺激。

奇葩皇帝代代有,明朝特别多。

为了阻止闹剧变成悲剧,王阳明当机立断,主动将宁王交给掌印太监张永。

同时呈上的,还有一份战事总结。

他将前线的胜利,全都归功于天子英明神武,和后方官员运筹帷幄,只字不提自己。

尽管如此,朝中依然有人,在不断构陷王阳明。

幸有张永暗中保护,他才免受牵连。

至于论功行赏,自然与他无关。

1521年,世宗继位。

王阳明晋升为光禄大夫、柱国,获封新建伯。

但朝廷奖励的俸禄,一直没有兑现。

他向来视名利如浮云,并不在乎个人得失。

但不能容忍的是,昔日浴血沙场的同僚,有的转任,有的外放,几乎都是明升暗降,无一受封受赏。

王阳明多次据理力争,朝廷没有任何回应。

他心灰意冷,又逢父亲病逝,便趁机辞去官职,回乡守制。

此后数年,他先是受聘于稷山书院,后又创建阳明书院,广收门徒,主讲“致良知”之说。

“致知在格物”本是《大学》之语。在王阳明看来,知善知恶便是“良知”,为善去恶便是“格物”。

只要消除私欲,摈弃杂念,从内心寻找真理,便可去恶存善,在实践中实现“良知”,达到“知行合一”。

至此,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经知府南大吉、诗人董沄[yún]等人推介,“阳明学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进。

不只是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书生,也纷纷前来求学问道。

王阳明主持的书院,又一次人满为患。

直到1527年,广西发生叛乱,王阳明重新被启用,开坛讲学之事,才被迫中止。

临行前,他特意赋诗一首,告诫诸生,“心学”与圣人之学,本是一脉相承,核心皆是“良知”。唯有知行合一,在实践磨炼自己,才能不断精进,学有所益。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别诸生》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与前两次叛乱相比,此次广西之乱,起因更为复杂。

从南宋时起,壮族、瑶族聚居地的治理权,都在当地人手里。统领田州的,一直都是岑氏。

作为原住民的土官,岑氏一直恪守本分,按时朝贡,尽力剿匪,保境安民,深受朝廷信任。

由于权力集中、势力过大、利益诱人,土官内部,总是纷争不断。

嘉靖年间,田州与泗城、思恩等地的岑氏,为争权夺利大打出手。

田州土官岑猛,找了一个“莫须有”的借口,说岑接并非岑氏之后,必须收回他在泗城的领土。

岑接也不甘示弱,火速组织将士防守。

与此同时,邻州又有战事,总督派岑猛前往平乱,岑猛无暇顾及,未听征调。

岑接便借机煽风点火,向朝廷告发岑猛早有反心。

世宗大怒,立即安排右都御使姚镆[mò],提督两广军务,南下讨伐岑猛。

岑猛很快被诛。

姚镆接管田州后,决定“改土归流”,免去土官一切职权,改由朝廷派任流官,总揽军政。

流官是指明清时中央政府派遣到少数民族地区主政的汉族官员。

沿袭数百年的土官制度,一朝被改,田州土民自然不服。

岑猛旧部卢苏、王受,顺势揭竿而起,一时拥护者众。

田州局面迅速失控,紧要关头,姚镆却托病请辞,由驿站潜回中原。

年过五旬的王阳明,临危受命,以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巡抚之职,再次被派往前线。

他即将面对的,是两大难题。

对于乱军,是围剿还是招抚?安定后,是设土官还是派流官?

当初,姚镆还在广西时,皇帝曾经下诏明示,或抚或剿,前方可以便宜行事。

毕竟岑猛造反之说,并无实据。卢苏、王受起兵,也事出有因。

但不同派系的官员,针对剿与抚的问题,一直争论不停,始终未有定论。

王阳明到任后,立即召集左右,分析态势,权衡利弊。

考虑到穷兵围剿,必然会伤及无辜,涂炭生灵,有失民心。

最终他们一致决定,遣散兵马,解除战备,愿意尽最大努力,招抚乱兵。

至于下一步是战是和,就全看敌军的态度了。

其实,听闻王阳明能征善战,尤擅平叛,卢苏和王受的心里,早已十分慌乱。

当前正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之时,既然朝廷有意招抚,那还等什么?

几天后,卢苏、王受便“囚首自缚”,走进王阳明的军营,毕恭毕敬地递上降书。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应该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了吧。

田州平定之后,如何进行治理,又成了一大难题。

有人说,设流官是中原祖制,必须坚持。立土官是蛮夷之俗,不可推广。

也有人说,土民只服土官,朝廷委派的官员,无法掌控局面。田州之乱,就是前车之鉴。

王阳明没有偏信任何一方,而是结合田州现状,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个上上之策:

将田州府改名为田宁府,由朝廷命官担任知府;

割田宁府所辖八甲,成立新的田州,由岑猛之子岑邦相担任知州;

其余四十甲,改建为十八个土巡检司,分别由卢苏等土民信服之人管理。

简而言之,就是流官统摄,土官治理。既顺应地方民情,又分散了夷族势力。

百姓没意见,朝廷也很放心。两全其美。

1528年,王阳明因肺病加重,请求致仕返乡,不待朝廷批复,便径自归去,随后病逝于江西大余,终年五十七岁。

灵柩由赣入浙,沿途军民,无不身着缟素,挥泪相送。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拾壹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三不朽”。

能得其一者,足可慰平生。

王阳明三者兼具,已是超凡入圣。

自明清以下,诸多名士大儒,都对他推崇备至:

“功不在禹下”“明第一流人物”“两肩正气,一代伟人”……

19世纪,王阳明所著《传习录》,甚至开始走出国门,畅销日本。

时至今日,无数哲学家、教育家和企业家,依然在学习、践行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影响力,早已突破国境,穿越古今。

他是思想上的智者,更是行动上的勇者。

为了探求真理,他可以闭关七日,专心“格竹”。

“龙场悟道”之后,他每有所得,必授之于人。

领兵外出,他在处理军务之余,从不忘讲学论道。

局势一旦稳定,他立马就会兴教办学,施仁政,行教化,明人伦。

即便油尽灯枯之际,他最挂念的,仍是门人“近来进学如何?”

“不求功名,只做圣人”。五十年来,他一直在坚守和践行这份本心,严谨治学,潜心传道,用自身写就的传奇,完美诠释了心学的核心要义——“知行合一”。

他厥功至伟,却功成不居。

为了君王和朝廷,王阳明可以放弃封赏,辞官归乡,也可以随时待命、奔赴沙场。

大破宁王之后,他并未获得应有的奖赏,世宗几次想为其升职,都因为宵小之辈极力反对,不了了之。

于他个人而言,明显有失公允。

但是广西发生兵变、朝廷急需用人之时,他照样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何时进,何时退,何为贵,何为轻,他的心里,自有一杆秤。

他能剿山中贼,也可破心中贼。

心学集大成后,王阳明声名鹊起,引来忌恨者无数,嘲讽谩骂之声,一时不绝于耳。

门人忿忿不平,他却相当淡定:“四方英杰,各有异同,议论纷纷,多言何益?”

三次领兵出征,王阳明所带之人,都是书生与弱兵,却能扫除惯匪积贼,平定藩王叛乱。

有明一代,文臣用兵制胜,没有谁能超过王阳明。

特别是在战事危急,又逢帝王猜忌之时,他依旧稳若泰山、思虑周全。

这份心如止水般的定力,已然登峰造极。

《传习录》中,载有这样一段话: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

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立志用功,如同种树。发芽时勿作枝想,生枝时勿作叶想,长叶时勿作花想,开花时勿作实想。

空想无益。只要栽培不止,何患无枝叶花实?

世间再多纷扰,外界再多嘈乱,只要心不妄动,意不空想,守住初心,且行且进,终有开花结果之时。

领兵如此,治学亦如此。

圣人如此,凡人更当如此。

王阳明:谁道书生无一用,一纸能当百万兵

以上图片均源自优酷纪录片《王阳明》

参考资料:

《明史》清·张廷玉

《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明·王守仁

《黔记》明·郭子章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06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