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视频」上,有一位拥有400万粉丝的妈妈,她叫小一姐姐。
网友们熟悉她,是因为她将古典诗词与形象的手势结合起来,创作出一首首优美、形象的手势舞。
她的视频,不仅妈妈们在学,还在许多幼儿园、学校的课堂上播放。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大人们在视频下的留言。
他们说,如果早点看到小一姐姐的视频,小时候就不用哭着背古诗词了。
五年前,女儿出生,秦一开通「西瓜视频」账号,一开始,她只是为了让女儿更加容易地学习诗词,记录亲子生活。
意外的是,这个账号的粉丝竟然一路增长超过了400万,秦一还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在网络世界,秦一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小一姐姐”,她将生涩的国学经典用形象易懂的手势舞蹈演绎出来,开启新的国学启蒙方式。但流量之外,“小一姐姐”似乎更像是秦一成为母亲的副产品。
壹
秦一34岁,成为“小一姐姐”之前,她的人生路中规中矩。在四川长大,到江浙读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进入体制上班。
2016年,女儿小团子出生,她希望将自己最爱的、最美好的东西全都给女儿——诗歌的纯粹和美。
诗词曾影响过秦一漫长的学生时代。
她喜欢古诗词间抑扬顿挫、长短相间的的韵律感。童年时代里,她常去眉山、三苏祠,听苏东坡、苏小妹的故事,日后读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更加能理解这位传奇词人。
但作为母亲,她有更多考虑,选择什么诗歌,她在传递的方式、孩子的兴趣上一一斟酌。最终,她放弃了婉约派的宋词,放下了复杂的歌形体,选择简单易懂的唐诗作为小团子的启蒙读本。
那时流行早教班,小团子一岁时,她带着孩子去体验,觉得效果并不好。
秦一决定自己教她。最开始,她带着小团子玩简单的手指游戏,模仿山水云雨,鱼虫鸟兽,到了古诗教学上,她会和小团子一起打鼓,踩着节奏来朗诵古诗词,但还是传统而经典的诵读方式。
2018年母亲节,她正在教小团子《游子吟》,她突然灵光一现,将“慈母穿针引线、游子穿衣”几句,通过手动作、手势表达出来,展示给小团子看。她发现,小团子很快将这首诗背诵下来。
原来,手势动作能与关键词义对应,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语言能力,让古诗词更容易入脑入心。
两年时间里,秦一将二十四节气、重大的传统节日排列下来,中间穿插相关的民风民俗,按这个思路,她教给小团子上百首诗歌。
秦一将这些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上传到「西瓜视频」上,很快受到一些宝妈的追捧。
2018年,秦一路过一所学校,听到教室里老师教孩子们唱《千字文》,童声清脆,声声入耳。她被那种广阔深邃打动,想要为此创作手势舞。
念头一发不可收拾。她在上班路上、在午休间隙里思考,洗衣服做家务时,也构思着每一个动作,几乎不需要实地训练,脑海是她天然的排练场,她来来回回演练过上千遍。
2018年10月,秦一一家从上海返回时,路过朱家角古镇,她一时起意,试着录了一段《千字文》的手势舞,当时穿着带有汉元素的服饰,温婉却不突兀,衣袖飘飘。
第二天等她再次打开手机,观看人数让她些惊讶,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粉丝迅速增长到百万,在这其中有孩子、有老师,更多的是与她年龄相仿的宝妈。许多人看了视频之后惊讶于这种创新,很多人留言“居然可以这样学古诗”,“如果我小时候看到这条视频,就不会被老师罚站了!”
这些留言让她欣喜,她形容这个过程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启蒙自己孩子的同时,帮助到有同样需求的母亲和孩子。
贰
两三年时间里,凭借着一支支视频,“小一姐姐”迅速走红。在「西瓜视频」上,秦一有超过400万粉丝,300多万点赞量。
“每一个粉丝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班级。”她收到许多私信和留言,有宝妈说,学校老师让孩子背古诗,孩子每天回来都哭着,宝妈觉得秦一的视频能帮到孩子。
还有的家长看了秦一的视频,赶紧买了相关的书籍,和女儿一起学习。视频下,秦一也收到过些“调皮捣乱”的留言:“恭喜你,你的视频成功进入我们老师的视线”。原来,手势舞表演成为许多班级汇演的压轴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一说,她和粉丝就是这样的关系。《千字文》的视频爆火之后,曾有机构模仿“小一姐姐”的作品,有许多粉丝自发去留言:“这不是原创,这是在学小一姐姐”。秦一在那时突然体察到那些粉丝对她的维护与信任。
秦一知道自己的绝大部分关注者是宝妈,在直播间,她常常与粉丝交流育儿经验、生活与情绪。那是一种女性间的亲密和理解。古诗词的兴趣、「母亲」的身份让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分享相似的苦恼与欣喜。
她常常鼓励忙碌的宝妈,只要条件允许,要让自己有一点独处的时间。去看展、阅读、追剧,偶尔休息,刻意的放空。“只有自己放松了,别人才能感到舒适。烦恼哪里都有,最终,我们要用生活去治愈生活。”
通过一块屏幕,与遥远的人建立真切联系,她常常觉得不可思议,车、马、书信都很慢的时代结束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上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平台提供着彼此看见的可能。”
秦一觉得,自己只是打开经典的一把“钥匙”。“手势舞是一个影子,一个兴趣的由头,不能代替全部,我觉得还是开卷有益,去真正的解每一句诗词背后的含义更加重要。”
叁
你很难想象,“小一姐姐”的“团队”,仅有三个人。秦一的丈夫负责拍摄,女儿小团子偶尔客串,而秦一承担了从策划、文案、编排、出镜、剪辑的所有工作。每日一推的视频几乎全都是利用周末时间完成。
“功夫在诗外”在十几秒的视频之外,是一家三口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旷日持久的耐心。
刚刚尝试视频创作时,一家三口没什么经验,拍视频还是手机,视频剪辑依赖一些简易教程。后来才入手一台佳能相机。秦一的先生没有学过摄影,有时拍摄角度不佳,拍成“死亡光”,有时,手的动作没能完全录入镜头,效果不好。摄影的用光、调光、构图都要一次次摸索。
后期,拍摄地点也成为他们考量的要素。秦一的标准是「美」,在杭州,西湖原是个理想之地,但去了才发现,一做手势舞,围观的人太多。有人走来走去,容易分散注意力。之后,他们选择远一些的公园、景点。
拍摄《中国字·中国人》时,一家人驱车前往孔庙拍摄,镜头中的秦一身着宽袖红裳、黑色裙裾,与身后孔庙的黑瓦红门相互呼应,她舞动手臂,以不同姿势表达着诗词的含义,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支视频收获千万播放量、转载超过6万次。
而在秦一的记忆里,那一日,天气阴沉,淅淅沥沥下着秋雨,秦一的丈夫拿着相机,架起三脚架,站在不远处的雨中为她拍摄,婆婆则一边给秦一的丈夫的撑伞,一边照顾小团子。她感叹,家人才是自己的全部支撑。
进入拍摄,秦一穿上汉服,有了诗词和音乐,一切都不一样了。她的丈夫形容她“是天生适合舞台的人”,一到特定的场景,秦一能立刻进入到角色之中。
被更多人认识之后,秦一收到许多邀约,主持抖音国风合伙人典礼、出席湖南台抖in长沙之夜、参加茶艺大赛……舞台上的秦一自信从容,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并帮助到许多人,这成为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肆
在秦一那里,“小一姐姐”更像是她成为母亲的副产品。
“育儿即育己,你要成为妈妈的话,你先要做好最好的自己。”在「西瓜视频」的母亲节栏目《中国妈妈young》中,秦一说,成为母亲,是她的一次觉醒,在与女儿的相处和教育中,她探索出更加广阔的一片领域,也激发着自己学习的本能。
在“鸡娃”、“内卷”日益激烈的当下,孩子的教育让家长们异常敏感。80后,90后成长的一代推崇“短板理论”,但秦一说,她更推崇“优势教养”,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不断引导放大。
这一些优势能够决定孩子走多远。为了《中国妈妈young》节目,她特意创作了一支手势舞,“和鸡娃、焦虑说拜拜。”
秦一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琢磨出的教育理念——“留白教育”,这源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一种表现手法。一幅经典的作品,常常会刻意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留白正是作品的美感、完整性的点睛之笔。
她说,要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样的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父母应该做的事是 “静待花开”。比如小团子爱画画,她尽力保护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活里,她常给予孩子决策权。
学龄前,她没给小团子报兴趣班,周末就是女儿的玩耍时间。“孩子独处、思考、甚至是发呆的时间都是重要的。”秦一面对《中国妈妈young》主持人说。
于秦一而言,生活本身即是美,是诗,教育也时刻融入生活之中。
春天散步,刚好走到柳树下,她教小团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遇到夕阳西下,她教“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等到小团子有了一定的诗词量,秦一要带着她玩飞花令。
最早秦一给女儿地理启蒙,教她背省份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如今出行时,她指导女儿提前做攻略,用思维导图做旅行计划,闲暇时间和她聊天,锻炼女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告诉女儿所经之处的位置。
去年清明,他们一家去安徽旅行,春日阳光和煦,油菜花开了一片,他们站在田野上玩诗歌游戏。
小团子朗诵完一首诗,转身对秦一说:“我觉得如果没有古诗词真的是很无聊。”
秦一被这样的话惊艳到,她看到她种下去的“诗心”已经在人小鬼大的女儿身上萌了芽。
母亲节就快到了,除了小一姐姐和另外两位创作人,「西瓜视频」还邀请了明星妈妈秦海璐、刘敏涛、奥运冠军吴敏霞、著名主持人王小骞……一共6位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
她们将分享从不同职业身份、经历中收获的独特感悟,来解答一道问题“如何成为更好的妈妈、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每一位妈妈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你是妈妈,也是自己”。
#女硕士用手势舞传播国学#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061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