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虚构人物,可是他却拥有后人,虽然其后人多以务农为生,却仍然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习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会使用工具。可如果是从精神层面考虑的话,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本身具有意识,一种社会形态意识与文明意识,而文明的起源之初,却体现在两方面即“战争”与“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正是如此。
祭祀的产生,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意识,人类可以观察到自然现象,但却无法对其作出解释,于是便只能将其归于神明之力,禅城最早的偶像崇拜。同样的道理,人类也会对祖先产生崇拜情绪,继而将逝去的祖先提升到与神灵同等的地位。可是动物们却不会拥有祭祀祖先的思想,它们的思想简单,尚且未超越“本我”的状态,故此人与动物二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当然,祭祀祖先绝对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人类文化中“孝”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华夏文化的传承。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剧人物,猪八戒的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入人心。小说中的猪八戒,原本是天庭中的天蓬元帅,手中掌握着十万的天庭禁军。可是他因为触犯天条导致错投猪胎,成为一个长着猪头模样的妖怪。在高老庄中,猪八戒成为了逼迫高小姐成婚的精怪,最后才引得孙悟空大战猪八戒,唐僧成功收伏二弟子。
小说终归只是小说,并不可以当真,猪八戒更是虚拟人物,也不能被映射入现实生活。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在云南的一个村子中,居然有人自称是猪八戒的后人,甚至他们还将猪八戒塑像奉为先祖,终日供奉香火。如此奇怪的村子名叫西庄村,是云南地区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据当地村民称,西庄村原本并不叫西庄村,只是后来更改的名字而已,西庄村的原名正是“高老庄”。
相传在古代时期,高老庄地区有一家富户高氏,其家颇为殷实,且乐于帮助穷苦的百姓,故此而言,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可惜的是,在封建王朝思想的灌输下,高老太爷却因为没有儿子而烦恼,所幸的是,高老太爷还有一位千金小姐,一直待字闺中未能出嫁,故此而言,高老太爷也准备找一位贤婿,当作半个儿子继承家业。时间不长,外村一个姓王的壮实青年入赘高家为婿。他力气极大且憨厚老实,却能够“日食斗米”,令高老太爷惊讶不已。据说王姓青年脾气暴躁,在耕地时因为水牛不听话的原因,竟然一拳将其打死,故此乡民们都称他是“猪神”转世。可奇怪的是,在与高家小姐生活几年之后,王姓青年居然神秘失踪了,加上当时正流传着玄奘西行的故事,所以人们才牵强附会的将二者联系起来,认为王姓青年一定是保护唐僧去往西天求取真经了。高老庄的村民们为了能够纪念王姓青年,于是便自发的为其建立了一座大庙,终日里善男信女不断,虔诚的前来上香祷告。
有趣的是,关于猪八戒庙宇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据说高老庄附近都是原始森林,经常会有野兽出没。特别是村庄南部一个叫烂坝的地方,经常洪水泛滥,肆意冲毁村庄和田地。当时的人们不懂自然灾害的原因,便纷纷认为是“猪神作怪”。于是,村民们发下宏愿,在洪水来临时向河流祈祷:“如果猪神不作怪,我们就塑像供奉。”到了第二年,高老庄果然没有发洪水,于是村民们便将猪神供奉于村中。为了规范村民的行为,当地的一些读书人还联合制定出了“戒酒、色、贪、财、嫖、赌、淫、逆”八条戒律,勒令村民严格遵守,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一样,西庄村的村民们至今保留着一个习俗,就是不吃猪肉,因为在他们看来,猪是给他们带来幸福的动物,所以不能吃猪肉。
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猪八戒是一个油嘴滑舌且好吃懒做的小人,可是我们却能在其身上看到乐观的心态,这无疑是一份可贵的品质。我们相信,猪八戒独有的乐观心态,也是一种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参考资料:《西游记》 吴承恩著 中华书局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136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