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人工繁育、放归自然等工作,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野外保护、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扭转了濒危野生动物持续下降的态势。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些野生动物们的故事。
故事一:“象爸爸”精心照顾 亚洲象“九妹”平安诞生
新生亚洲象“九妹”( 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供图)
2020年2月22日,我出生于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因为我是这里出生的第9个象宝宝,大家都亲切地叫我“九妹”。
我是妈妈的第三个宝宝,听说妈妈在怀孕时,得到了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象爸爸”精心照顾。真心感谢“爸爸”妈妈将我平安带到这个世界上。
再说说我的家——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这里除了进行人工繁育研究,也会收容救助伤病及其它野象,为不断增加亚洲象种群数量而努力!我出生时就听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已先后参与过20多次野生亚洲象的野外营救。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同伴在这里进行护理饲养和康复训练。我的家很温暖,满满的都是爱!
链接:
近年来云南省多措并举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亚洲象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故事二:雪豹“凌蛰”佩戴卫星项圈重回自然
雪豹“凌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供图)
我是一只雄性成年雪豹,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给我取名叫“凌蛰”。
2021年3月11日,额头受伤的我闯入了青海省门源县一农户家中。救护人员及时赶来给我进行了检查和救治,还帮我补充液体钙补钙。在大家的精心照顾下,我很快恢复了健康。2021年3月16日,我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门源县境内被放归自然。放归前,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联合为我佩戴了卫星项圈,大家说这样就可以准确掌握我放归后的生存情况了。真心感谢大家!遇到你们真好!
链接:
青海救治受伤雪豹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祁连山国家公园,这是我国首例雪豹救助放归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案例,实现了动物医学与生态保护学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是青海省第一个为雪豹佩戴卫星项圈的项目,这将为我国雪豹个体行为学等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
故事三:中华白海豚搁浅重生记
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钟锦泽和冯抗抗正在救助中华白海豚。杨翌舒摄/光明图片
我是一头中华白海豚,因为家族成员稀少,大家也亲切地称呼我们为“海上大熊猫”。
2020年5月3日,我在游玩时不小心在广东省台山市广海镇烽火角往白宵围方向浅水区搁浅了。在生死未卜的数个小时里,我得到了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民警们的紧急救助:为了防止我窒息,他们第一时间把我的头抱起来,保护好上面的呼吸孔。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有的人给我泼水降温;有的人给我拿衣服遮阳;有的人在挖我身下的淤泥,多腾点空间让我舒服一些……在大家的悉心照顾下,我感觉自己体力尚好。过了数个小时,终于等来涨潮,我逐渐脱离泥滩的束缚,在水中游动起来,最后终于游回了大海,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我和大家分享了这段惊险之旅,感谢好心的人们给了我重生!
链接:
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海上大熊猫”,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常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中华白海豚是海豚科中我国唯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唯一一种以“中华”为前缀命名的鲸类动物。2008年,中华白海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级”。近年来,多地多部门联合发布禁捕通告,加大中华白海豚保护力度。
(编辑整理:光明网 张倩)
来源: 光明网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149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公司起名的常用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