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的《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获得了一些好评,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梁庄》的价值和它的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认为,它的启发性,即它所呈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的价值。那它为什么让人有震动之感?它只是写出了一些真实、现实与事实,但这些故事、细节早已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
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有着自我心灵的紧张、痛苦与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在中国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譬如卡夫卡写《变形记》,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无可比拟的压抑;譬如你走在中国大地上,矿山、小镇、城市、原野,你不只是个思考者,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不只是审视、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不但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在中国的登陆和中兴,相隔了一百年的时空,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新世纪的10年代。百年之间,先是报告文学逆风而起,一批写实性书写的大将横刀立马,撅起了中国报告文学界的一次次风起云涌。
时光荏苒,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年代,一大批报告文学横空出世,参与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构成了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其影响甚至盖过了小说与新诗的势头。然而,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从此告别轻骑兵时代,转而向长篇转身,并以坦克集群正面强攻方式重新聚集,成为宏大叙事的主体方阵,涌现了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
这种转场,由于远离了前沿精神,对现实生活干预的锐度大大减弱,不少报告文学家徘徊犹豫之后,转场去写国史大事,或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或为企业家作传,再无洛阳纸贵的名篇、名作出现。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纬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尤其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风靡全国的时代了,新世纪之后,报告文学越发受人诟病,渐次走向沉寂。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民文学》成为非虚构的大纛,以两位河南女作家梁鸿、乔叶打头阵,闪亮登场。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抛出来梁庄众生相,拆楼记忆,莲步款款,引喉如鹂,非虚构很快形成了与报告文学分庭抗礼之势。
毋庸讳言,非虚构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及其致命弱点的一次拯救。《人民文学》当时推出的时尚作家当数梁鸿女士,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是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种小切面的切片写法,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多舛。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高与低、大与小、重与轻、宽与窄的关系。一个是殿堂性的书写,一个是处江湖之远;一个是国史叙事,一个是私人档案;一个是宏大题材,一个是苍生世相;一个侧重于时代之声,一个注重百姓之情;一个写江山家国,一个观人生宿命。前者是对时代精神的宏大叙事,后者则是对老百姓内心世界的细微观摩。报告文学担纲的是对一个时代重大事件的记录,像古代史官一样去记录,而非虚构就是一个家庭、一座村庄、一个群体命运的短歌散曲。前者因为高大上,在文学叙述上,往往会滑入假大空,后者更多生动灵活,但又会因为小而碎,导致坐井观天。但无论写什么、怎么写,真实性都是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共同安身立命的底线,亦是高压线,偏离或者背离了真实的基石,报告文学与非虚构书写都将被钉在文学史的耻辱架上。
与20世纪80年代属于报告文学相比,今天的非虚构远未达到报告文学的顶峰状态。其实,任何一件事物,一旦达到顶峰状态,就意味着跌落,走向式微。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
(摘编自徐剑《报告文学、非虚构的理性辨识与文学分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鸿认为,《梁庄》能获得好评是因为其所展示的真实故事和细节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能给人一些新的视野。
B. 梁鸿认为,托尔斯泰在写作时,把人物的命运和处境跟自身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谦卑使作者和人物之间形成既开放又贴近的关系。
C. 《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采用小切面的切片写法,描写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典型的非虚构作品。
D. 非虚构在报告文学逐渐走向沉寂的背景中产生并迅速发展成可以和报告文学抗衡的写作高峰,梁鸿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材料一重在论述非虚构写作中“行动”和“谦卑”的重要性,材料二主要论述非虚构产生的背景、发展和与报告文学的区别。
B. 面对书写对象,非虚构写作者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是不行的,必须要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
C. 20世纪80年代,很多报告文学是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的作用,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
D. 非虚构既是对报告文学作家书写的拯救,也是对报告文学体裁的弥补,这一说法符合事物产生、发展、高湖、衰落的一般规律。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梁鸿在写《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的时候,想到的是: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普遍性。
B. 为写《中国在梁庄》,梁鸿带着儿子从北京回到家乡河南梁庄,前前后后住了五个月,寻摸留守的梁庄人无人触碰的生活脉络。
C. 梁鸿认为,非虚构跟读者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你可以同意他,也可以不同意他,这是作者给你的,不是告知你生活就是这样的。
D. 梁鸿在梁庄系列作品获得好评后,反观自身,我对梁庄有一种负疚感,觉得自己如此虚荣、自私和无耻,完成书稿后有一种极大的空虚。
4.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说说你对文中所说的“谦卑”的理解。
5. 如何更好地促进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A 2. C 3. C
4. ①“谦卑”指对待书写对象的做法。写作者要低下身来深入了解他们,用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并反观自身。②“谦卑”还指对待书写对象的情感。写作者要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真正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5. ①从作家层面说,深入生活,与书写对象同悲同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具有社会影响的非虚构作品。②从刊物层面说,要有明显的导向,对非虚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国家的高度。③从借鉴报告文学的层面说,创作者要明了两者区别,发挥非虚构写作“生动灵活”"的优点,避免小而碎的缺点,立足真实,推动非虚构写作持续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其所展示的真实故事和细节普遍存在于中国乡村大地,能给人一些新的视野”错误。强加因果,这句话是作者自己对《梁庄》的评价,不是对《梁庄》获得好评的原因的分析。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十年后,这种作用渐次消失”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维度与情感温度,都今不如昔”可知,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所具有的解放思想和启蒙的作用是否在十年后渐次消失不能确定。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分析能力。
A.“我要有能力知道在这一群人——外出打工者艰辛的生活背后的某种普遍性”能够证明材料一中“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的观点。
B.是梁鸿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事,可以证明材料一“我们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的观点。
C.是关于非虚构写作中,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D.是说梁鸿反思自己对梁庄的情感和自己的心态,可以证明“你还应该是他们,试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的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原文“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可知,对待书写对象,写作者应该不断反省自身,要有真正的行动,由此可概括为“谦卑”指对待书写对象的做法。写作者要低下身来深入了解他们,用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并反观自身;
原文“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可知,列举托尔斯泰、卡夫卡等创作作品时去切身体会、感同身受,由此可概括为对待书写对象的情感。写作者要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真正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原文“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分”“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真正的理解”可知,从作家层面说,要与书写对象感同身受,由此可概括为从作家层面说,深入生活,与书写对象同悲同喜,创作出反映时代特点的具有社会影响的非虚构作品;
原文“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构从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形成了两座山峰”可知,要给予非虚构文学关注和扶持,将其提升到国家的高度,由此可概括为从刊物层面说,要有明显的导向,对非虚构作品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国家的高度;
原文“前者因为高大上……偏离或者背离了真实的基石,报告文学与非虚构书写都将被钉在文学史的耻辱架上”可知,报告文学和非虚构文学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高大上,后者生动灵活,但小而碎,由此可概括为从借鉴报告文学的层面说,创作者要明了两者区别,发挥非虚构写作“生动灵活”的优点,避免小而碎的缺点,立足真实,推动非虚构写作持续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车厢里
[俄]苔菲
“请问,太太!您姓维格多尔奇克吗?”
“对不起,太太!我本姓楚克尔曼。”
“楚克尔曼?到底还是楚克尔曼!我永远都不会想到!您是楚克尔索恩的亲戚吗?”
“不,我不是。”
“他们是非常富裕的人。谁不知道楚克尔索恩啊!他们有自己的工厂、自己的马匹。他们还想买车呢,已经想了两年了。穷人才不会想这些呢。既然一个人想买车,而不是买什么鲱鱼和洋葱之类的,那就是说,他兜里有钱。楚克尔索恩家,嗬!楚克尔索恩家族是一个富裕家族。”
“可能他们是亲戚呢,我怎么知道。甚至,也许是亲戚。只是我不会为此而骄傲的。我没时间骄傲。我们有自己的造纸业。”
“请问,您在哪里定居?”
“我们在里加。”
“在罗马①?哇,太太,太太!您是多么幸福的人啊,太太!”
“呸,那有什么!”
“因为,也许非常美!我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看上一眼也好啊!”
“看上一眼,也许会感觉很好。而我是用双眼在看,所以我已经厌烦了。”
“您也许在开玩笑!请问,太太!您当然会说意大利语了?哦,我真想听一下!”
“意大利语?不会说。为什么我要说意大利语呢?”
“如果您要向意大利人买点儿什么的话,人家听不懂怎么办呢?”
“您说什么呀?假如有个牵着猴的坏蛋向我推销假琥珀,那我还要为了他来说蹩脚的意大利语?呸!我才不需要呢!”
“哦,太太,您真让我惊讶!请问,您那儿的天气怎么样?很热吗?”
“不是很热。夏天还不错。”
“而我有一个熟人去过那里,他说,都热得让人出汗。”
“也许他在撒谎。”
“他为什么要撒谎呢?因为我要给他钱,让他撒谎?还是别的什么?”
“太太,您不要这样生气。柳利卡先生是一位富人,有自己的药店,可撒起谎来就像个低级下流的叫花子。如果他早上喝了咖啡,他一定会对别人说,他喝了茶。”
“好吧,随便。就算我的熟人没有出汗。我在争论吗?什么?请问,您那里的自然风光一定很美吧?一定是令人惊叹的!我想象那里会有各种各样的仙人掌,还有其他一些动植物!”
“什么呀!没什么特别的。请您允许开一下窗,好吗?这里很闷。”
“请允许我亲自为您打开……”
“你为什么要操这个心呢……”
“对我来说,这是顺手的事……瞧,打开了!你现在感觉好些了吗?我很高兴能为您服务。那么,您那里的自然风光还是非常美的,对吗?”
“呸!那只不过是自然风光而已!”
“当然,对习惯于美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啊,太太,只要看着您就觉得舒服。我在想,您是一个懂得享受的人。就在您身上,有某种特别的痕迹。这个胸针……是在那里买的吗?”
“这个?是在维尔诺。太太,您有孩子吗?”
“我有一个女儿。哦,那是怎样的孩子啊!简直就是某种特别的东西。美人儿,甚至羞于启齿。但是,只有一点不好:可以想象一下,她的眼睛长得就像我的一样非常美。眉毛也像我,额头、脸颊,甚至鼻子,而下面都像她父亲,父亲,父亲!这么好的孩子!我想,明年带她去你们那座伟大的城市。只是麻烦的是出国护照,否则……”
“您为什么要出国护照呢?来我们这里不需要出国护照!”
“您说什么?”
“也许,您去莫斯科也要带着出国护照?”
“去莫斯科不要护照!”
“那为什么去里加要,而去莫斯科不要?”
“里加和我什么关系,您为什么硬要跟我说里加呢?”
“因为您想去里加啊。”
“去里加?我想去里加?不,您听到了某个相像的名字了。”
“抱歉,太太!您一听说我是从里加来的,就完全昏了头。简直就像用牙咬住我的脖子一样,紧紧不放。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为了里加而疯狂!”
“请原谅,太太……但是,只是您自己……”
“不,请您原谅我,而不是我原谅您!”
“不,请原谅!这一点请您原谅我。因为您在这里自吹自擂,而现在自己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请您把窗户关上,风吹到我牙齿了。”
“您还要给我解释,有风在吹!先给自己办好去里加的护照吧。哈哈!”
“她还说楚克尔索恩是她的亲戚呢!楚克尔索恩才不想认识您呢。我要是告诉他,您死乞白赖地想做他的亲戚,他的背心会被笑破的!等着瞧吧!”
“哎,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请不要碰那窗户!我感觉很闷。”
“本来是从里加来的,却觉得自己是萨拉·贝恩哈特②。”
“哪有这种没教养的人啊!请您不要动我的窗户。”
“这已经是她的窗户了!你们听见了吗?怎么,您是文达沃——雷宾斯卡娅路还是什么?”
“您别忘了,您这是在跟谁说话!”
“跟一位里加的小市民在说话!”
“真有修养!请您别动窗户!”
“那风吹到我的牙齿了……”
“请原谅,太太……”
“不,请您原谅……”
“不,请原谅。请您原谅我。乘务员!乘务员!请您给我换个地方。你们这里坐着的是里加的乘客!”
“呸!”
【注】①俄文里,单词“里加”与“罗马”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因此被听错了。②法国女演员。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即使有自己的造纸业,算是个有钱人,但是因为她居住在里加这个隶属于俄罗斯的小城市,而受到小说中另一位太太的嘲讽。
B. “意大利语?不会说。为什么我要说意大利语呢?”一句,说明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并没有意识到她被对方误当作是一位居住在意大利的俄罗斯人。
C. 小说所讲述的闹剧是由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口齿不清,致使另一位太太产生误解而引起的,最终两人都很生气,这一闹剧最终也没有得到解决。
D. 和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对话的太太不断追问对方所居住的地方自然风光是不是很美,可能是因为她极力想开启新的话题,继续和对方攀谈下去。
7. 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故事发生的环境设置在一节正在行驶的空间狭小的火车车厢里,将笔触聚焦在两位太太身上,使小说富有戏剧舞台效果。
B. 小说通过两位互不相识的太太的对话来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颇具戏剧色彩,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 “他的背心会被笑破的”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说话人对姓楚克尔曼的太太的讽刺,既突出人物性格,又使小说语言生动幽默。
D. 小说选取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遭遇到的事件,来揭示小人物的悲苦命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8. 故事在两位太太的吵架声中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这样处理的妙处。
9. 有评论认为,苔菲在塑造小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情节的反转来推波助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小说结尾姓楚克尔曼的太太要求乘务员给自己换个地方,并强调这里坐着的是里加的乘客,表现了楚克尔曼太太的气愤和对对方的厌恶。②和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对话的人刚还不停地请求对方原谅,马上就说出“呸!”转变之快,令人捧腹,形象地表现了她的虚伪和势利,富有讽刺意味。③小说在一片吵闹声中戛然而止,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9. ①其中的一位太太误以为姓楚克尔曼的太太生活在罗马时,说话极尽奉承,后又主动帮楚克尔曼太太打开窗户,并为此感到高兴。②而当她意识到楚克尔曼太太不是罗马居民而是俄罗斯小市民后,便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冷冰冰地说:“请你把窗户关上,风吹到我的牙齿了。”还说话讽刺对方。③作者运用情节的反转使人物形象极具表现力,将一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物刻画得人木三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小说所讲述的闹剧是由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口齿不清,致使另一位太太产生误解而引起的”错误。小说并未交代姓楚克尔曼的太太是否口齿不清。从全文来看,这位太太大概率口齿是清晰的,主要是因为里加和罗马发音相似被听错而引起的误会。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来揭示小人物的悲苦命运”错误。小说没有揭示两位太太的命运,只是讽刺了某些社会现象。小说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只是有一次反转。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原文小说结尾“乘务员!乘务员!请您给我换个地方。乘务员!乘务员!请您给我换个地方”可知,楚克尔曼的太太要求乘务员给自己换个地方,并强调这里坐着的是里加的乘客,两人争吵是因为里加和罗马发音相似被听错而引起的误会,同时也表现了楚克尔曼太太的气愤和对对方的厌恶;
原文“‘请原谅,太太……但是,只是您自己……’‘不,请您原谅我,而不是我原谅您!’‘不,请原谅!这一点请您原谅我。因为您在这里自吹自擂,而现在自己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知,和姓楚克尔曼的太太对话的人不停地请求对方原谅,但马上就说出“呸”转变之快,,形象地表现了她的虚伪和势利;
小说通过两位互不相识的太太的对话来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结局以两人的争吵戛然而止,让人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设置手法、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原文“请问,您在哪里定居”“我们在里加”“在罗马?哇,太太,太太!您是多么幸福的人啊,太太”可知,是因为里加和罗马发音相似被听错而引起的误会,另外一位太太在后文一直和姓楚克尔曼的太太攀谈,甚至帮助她打开窗户并为此感到高兴,“请允许我亲自为您打开……”“对我来说,这是顺手的事……瞧,打开了!你现在感觉好些了吗?我很高兴能为您服务”,可见这位太太是多么虚伪、奉承;
原文“也许,您去莫斯科也要带着出国护照?”“去莫斯科不要护照!”“那为什么去里加要,而去莫斯科不要?”“里加和我什么关系,您为什么硬要跟我说里加呢?”“因为您想去里加啊。”“去里加?我想去里加?不,您听到了某个相像的名字了。”“抱歉,太太!您一听说我是从里加来的,就完全昏了头。简直就像用牙咬住我的脖子一样,紧紧不放。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为了里加而疯狂!”这一系列对话可知,当她意识到楚克尔曼太太不是罗马居民而是俄罗斯小市民后,便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冷冰冰地说:“请你把窗户关上,风吹到我的牙齿了。”,还出言讽刺对方:“她还说楚克尔索恩是她的亲戚呢!楚克尔索恩才不想认识您呢。我要是告诉他,您死乞白赖地想做他的亲戚,他的背心会被笑破的!等着瞧吧!”
小说所讲述的闹剧是是因为里加和罗马发音相似被听错,致使另一位太太产生误解而引起的,最终两人都很生气,这一闹剧最终也没有得到解决。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运用情节的反转使人物形象极具表现力,将一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物刻画得人木三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出走,与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栶,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平原令见诸公,必为言之曰:“嗟嗞乎,司空马!”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B.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C.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
D. 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教/则从事可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刀笔,指刀笔吏,即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记事于案策,谬误用刀削除,故称“刀笔”。
B. “赵王不能将”的“将”和“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的“将”含义相同,指以……为将军。
C. “王觞将军”中的“觞”,与“引壶觞以自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觞”含义相同。
D.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文中指武安君向赵王回敬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国代理丞相司空马,向赵王献上制让半数国土换秦国撤兵的计策,被赵王以以前贿赂秦国却始终逃不脱秦兵的逼迫为由而断然拒绝。
B. 司空马曾经请求获得赵国的兵权,带领赵国全军抗击秦军,但没有获得赵王的允许,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就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
C. 司空马向郭遗预言,赵国会因武安君被杀而撑不过半年就灭亡。果然赵王听信谗言,赐死武安君,然后赵国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灭亡。
D. 武安君面对韩仓的逼迫,先是用患了曲挛之疾,无法行跪拜之礼为自己辩解,接着恳求韩仓能够理解自己,最后以嘴含剑,自刺而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
(2)又以为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
14. 司空马“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如果合纵联盟一旦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
(2)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
14. 一个国家想要兴旺发达,就要任用贤人来治理国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任用贤人,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
“内恶”和“外恐”的主语都应是“秦”,因此不能出现“救秦”的说法,故“秦”应作下面句子的主语,故应在“秦”前断句,排除AD。
“山东必恐”与“诸侯必惧”句式结构相同,应各自成句;且“诸侯”作“惧”的主语,共同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以及相关文化常识的能力。
C.“王觞将军”中的“觞”,敬酒。句意:大王给将军你敬酒。“
引壶觞以自酌”中的“觞”,酒杯。句意:拿酒来自斟自饮。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选项强加因果。原文“臣效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意思是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也就是说司空马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向赵王请求离开赵国并非因为赵王没有让他领兵抗击秦国,而是因为赵王不能用他的计策。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从”,通“纵”,指合纵的联盟;“亡”,失去;“敌”,对抗;“不足”,不难;“亡”,被灭亡。
(2)“以为”,认为;“逐”,被驱逐;“知”,通“智”,有智慧,有才智;“去”,离开;“不肖”,不成器,没出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司马空“之赵”“去赵”的故事能给人们的启示,可以从文中“司空马逐于秦,非不知也;去赵,非不肖也。赵去司空马而国亡,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可知,司空马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赵国却不能用他,他所提出的计策不被赵王采纳,最后导致赵国灭亡。这指出了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就应该任用贤才,而一个不能任用贤人的国家,那它的结果就只有灭亡。
参考译文:
文信侯吕不韦被罢免相国回到封地,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秦国乃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说:“大王可分出赵国一半的土地送给秦国,秦国不动一刀一枪而得到半个赵国,它一定非常高兴。秦国担心赵国内有守备,外有诸侯救援,必然会立刻接受割地。秦国接受了赵国的割地就会撤军,赵国守住了一半的国土仍然可以生存。秦国得到半个赵国,更为强盛,山东各国诸侯必然担心害怕;失去了赵国诸侯各自感到处境危险,他们一定会很恐惧,恐惧就会来援救赵国,这样,合纵阵线就会成功。我请求为大王去联络合纵联盟。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的时候,在秦国做过办理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不任命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平原守令问:“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武安君说:“我患有佝偻病,因手臂缩短了,不能触到地,在大王面前起居不敬,恐获死罪,所以让工人做了个木杖接手,大王如果不相信,我拿出来请您亲眼过目。”于是他伸出胳膊给韩仓看,样子颇像门限、木杖,用布缠着。(武安君说:)“请您在大王面前说明这些情况。”韩仓说:“我接受大王的命令,要赐将军以死,不能赦免。我不敢为您说话。”武安君便向北拜了两拜,感激“赐死”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平原守令郭遗会见他的诸位朋友时,对他们叹息,说:“唉!司空马!”同时认为司空马被秦国逐出,这并不是他没有才智;他离开赵国,也不是他没有出息。赵国不任用司空马而国亡。其所以亡国,并不是没有贤能的人,而是因为不能使用贤材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 赋松上鸥
杨万里①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注】①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文学家。杨万里一生未被重用,此词是他辞官家居江西吉水时所作。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偶听”两句从听觉和心理两个角度描写沙鸥泊松投宿,以动衬静,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B. “稚子”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沙鸥的喜爱,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莫”“恐”二字生动传神。
C. “俄顷”两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词人对沙鸥的牵挂和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D. 这首咏物词立意起点虽是“松上鸥”,但其最终归趣则在词人含蓄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16. 如何理解“我已乞归休,报沙鸥”两句的多重内涵?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1)结尾两句写词人告诉沙鸥自己已经辞官归隐,希望与沙鸥为伴,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2)实际上词人 是因为无人理解、报国无门而被迫归隐的,这两句暗含作者的忧愤之情,以及无人理解的苦闷。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对自身命运前途的迷茫和担忧”错。“不知何处”说明作者对鸥鸟十分记挂,面对一片空虚的茫茫夜空,他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奈何。词人之所以牵挂沙鸥,是想要得到一个知己,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结尾两句,作者和盘托出心志,把自己辞官归隐的事告诉沙鸥,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鸥“理解”的心情。词借沙鸥写作者绝意官场,愿与沙鸥为盟的心志。
据《宋史》记载,杨万里长期被贬,愤而辞官家居,临终前曾有“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话,说明他因为报国无门,又不被人理解,忧愤至死。本词把沙鸥视为“知己”,寄托自己的感情,其意也在于排解内心的苦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绘长江和山峰的美景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钱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尤其喜欢酒,就曾写过很多带“酒”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①. 闻道有先后②. 术业有专攻③. 千里澄江似练④. 翠峰如簇⑤. 陈王昔时宴平乐⑥. 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闻、澄、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血气方刚,《南泥湾》歌词被其① 。这首赞歌是献给拓荒者的。而作曲家马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他捧读这首歌词时激情澎湃。于是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② 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③ ,舞得喜气洋洋,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
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将文中间波浪线的三个句子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两横线的句子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 一气呵成 ②. 载歌载舞 ③. 家喻户晓
19. 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
20. 由四个“唱着……”构成排比句,节奏整齐,旋律优美,增强句子的抒情性,歌颂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说贺敬之写《南泥湾》歌词时没有间断,创作文气连贯,应填“一气呵成”。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
第二空,前句有“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此处是说表演形式有歌有舞,应填“载歌载舞”。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
第三空,语境是说《南泥湾》这首歌在炮火中广为传唱,人尽皆知,应填“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首先确定一个主干句,如以“他捧读这首歌词时激情澎湃”为主干;
然后把其它分句化为主干句的修饰语,把“作曲家马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变化为“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充当句子的主语部分,换掉主干句中的“他”;把“这首赞歌是献给拓荒者的”化作“歌”的定语,“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谓语部分变为“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
最后梳理逻辑顺序,适当调整即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他们唱着……唱着……唱着……唱着……”,画线句由四个“唱着……”动宾结构的句子构成,形式上构成排比,语势贯通,增强了节奏性;内容上,“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着《金不换银不换》”“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不断变换人们熟悉的经典歌曲,“续写”“书写”颂扬南泥湾精神,表现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干劲。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炎炎夏日,我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服装搭配。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夏天穿浅色系衣服比穿深色系衣服更凉爽。比如。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凉快,因为白色不吸热,黑色吸热。① ?
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产生热量,所以人体需要符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才能保持体内的稳态。通常有四种不同的散热途径来调节人的体温: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这四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使我们拥有稳定的体温。但是在不同情况下,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也有所不同。例如,当人们安静地处于室内时,中红外波长范围的辐射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② ,身体会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排出大部分热量。
同时,热传递过程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热能会从高温向低温处传递,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体温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时,人体就会从周围吸收热量;而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会向外辐射热量。所以夏天穿什么衣服更凉爽,③ ,更和穿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星期天晚上,我们乘着朦胧的月色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
B. 我们总是在注意错过太多,却不注意自己拥有多少。
C. 这次运动会比赛,我们班得了第一,真是振奋人心啊。
D. 他的字写得漂亮,在我们学校都是首屈一指。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1. B 22. ①.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②. 而在激烈运动中③. 不仅和衣服的颜色有关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用法的把握能力。
文段中的“我们”是泛指,没有明确具体指的是谁。
A.“我们”具体指的是乘着朦胧的月色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的人,不是泛指。
B.“我们”是泛指,没有明确具体指的是谁。
C.“我们”修饰“班”,指向对象具体明确。
D.“我们”修饰“学校”,指向对象具体明确。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说到很多人都听说过夏天穿浅色系衣服比穿深色系衣服更凉爽的说法,而后文解释了人体内散热的原理,所以这里就是在问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可填“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第二处,前文说到当人们安静处于室内时,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而这里是说身体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排除大部分热量,所以这时候的人体应该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可填“而在激烈运动中”。
第三处,本文是在讨论炎炎夏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更凉爽,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夏天穿什么衣服更凉爽的因素为衣服的颜色和穿衣者所处的环境,并且和“更”相搭配的连词为“不仅”,所以可填“不仅和衣服的颜色有关”。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央领导人曾在《积小胜为大胜》一文中说:“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而随后几十年,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中国工业和中国科技由弱到强,逐一突破各道难关,终于迈入世界前列。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正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00后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表示,练习中有一次打得不好,就会主动要求自己,一定要把这一枪打好,决不放弃。所训“冠军品质”,其实就是从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开始,一招一式反复练习,最终成就卓越,“万事从来贵有恒。”在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不断激发热情、超越自我,才能日有所进,最终取得一番成绩。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守正·创新·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积小胜成大胜,决胜千里之外
世界上有个美丽的定律,名字叫荷花定律,满池娇艳的荷花是在第30天全部开放,第29天的时候仅仅开了一半,定律在告诉我们:要坚持,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要去拼,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因此最终的成功需要坚持,需要积累,需要厚积才能薄发。正如习主席所说:“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
为了最后的胜利,我们要始终保持初心和定力,认定目标,坚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干下去。
水经历零度到一百度的蒸煮,随着每一点点温度的升高,经历无数次的痛苦翻滚,才升腾为飘逸袅娜的蒸汽,只有到一百度那一刻,水才由液体转化为气体,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种飞跃性的变化。同样,世间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只有日积月累的量变,才有瞬间爆发的质变。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不断坚持,相信日有所进,必达成功。
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分解长远目标为阶段目标,化大为小,步步为营,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要只记着理想目标却凌乱了脚下的步伐。要制定合理精细的计划和目标,运筹帷幄,终会决胜千里,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一步步实现阶段性目标,相信我们终将会步步小胜,最终大胜。
小胜通往大胜的道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风险、有曲折、有波澜,要勇于面对各种考验,保持良好的心态,稳步前行。
既不要抱有一蹴而就的想法,也不要因艰难险阻而畏惧不前。应当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同时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在告诫我们无论面临多少困难,都要走好当下每一步,为实现千里之外的梦想打牢基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经得起风吹雨打的痛苦和磨砺,既要有卧薪尝胆的志气,还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走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每一步都会有磨砺心性的喜悦,只要我们稳定心态,坚韧不拔,义无反顾,一定会奔赴那胜利的方向。
青春由磨砺而成熟,人生因胜利而精彩。因此,我们时代新青年在通往胜利的征程上,要以硬核实力为基础,奋斗拼搏,勇敢进取,要积小胜成大胜。既要坚定目标,又要创新规划,以良好的心态和姿态去成就卓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攻坚克难,积跬步而至千里,取得最终的胜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选取了中央领导人在文章《积小胜为大胜》中的语句,“每年抓几个重点,完成几项任务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突出强调了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重要性,给我们指出了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事业。
另一则材料是奥运射击冠军杨倩讲述自己在训练的过程中,立足基本功,持之以恒地反复训练,最终成就卓越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所谓的“冠军品质”,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坚持不懈,日有所进,必达成功。
由此可见,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不要抱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应当戒骄戒躁,稳扎稳打,为实现梦想打牢基础,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取得最终的成功。世间万事万物皆相通,量变产生质变,没有任何玄机奥妙可言。因此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需要坚持不懈地奋斗,这是世间成功的规律,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寻,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是能够坚持和遵循这一规律的则无往而不胜,而违背它的则必败无疑。
写作任务是,为复兴中学团委组织的以“守正·创新·卓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写征文,构思行文时,首先开篇要提出鲜明的论点,如“积小胜成大胜,决胜千里之外”,然后论述时不要泛泛而谈,可设计几个分论点,比如,一要坚定目标,持续发力,持之以恒;二要创新规划,分解目标,步步为营;三要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分别从目标、方法、态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充实的论证,论证过程中可采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增强说服力。最后重申论点,以“力到工成,成就卓越”收束全篇。
立意:
1.积小胜为大胜,力到自然功成。
2.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3.步步为营方能步步为“赢”。
4.水滴石穿,贵在有恒。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2644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