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位于西沣公路接近滦镇处,由新庄园、跃进新村、侯家堡“东滩”、老堡子四部分组成。6个村民小组,453户,1629人,耕地1650亩。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过去叫侯家堡,属十堡江村之一。是塞北移民重建堡寨之一,唐时首度记载名叫姜留十八堡,现分布于今长安五星、滦镇一带的姜村十堡、五楼四堡、东西留堡、小留堡即属于此。据《长安县志》记载:在四百多年前(约明末清初)侯姓人已居两河,因其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先后有洪、郭、吕、沈、孙诸姓先祖迁入,遂发展至今天。侯家堡一名称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1700),又称“水围城”“泡村”,意为河流环绕之意。

1956年,因村民进入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积极性高涨,一夜之间全部加入,遂改名为“猛进社”。1958年,又改名为“跃进生产大队”,1984年取名“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新中国成立前夕,村四周仍遗留古城墙的残垣断壁。据老人讲,也曾有东西城门楼,西门楼外建有龙王庙,村中(北巷口)建有马王庙,村南建有魁星楼,因年久失修,龙王庙及城门楼、魁星楼相继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垮塌、毁坏,仅存马王庙改作村小学及大队办公室。现村中仍存老石碾一盘,刻有“和村官碾”四字,还存有一棵九旬老人也说不清年代的古槐,被村民视为圣树,予以精心保护。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新中国成立初全村450人,人均住房面积不足两平方米,且有大量草房,至20世纪50年代末仍有三代同睡一炕的情况。

金沙河和老堡子仅几丈之距,形成东城墙外的自然城河,把老堡子和东滩东西隔开。东滩过去是一片泽国之乡,向东与八里荒相连。村南过去有南河,承载着秦岭北麓地下地上之水。过去,金沙河、南河河床高河岸低,每逢夏秋汛期,大水漫堤,村外庄稼地汪洋一片,诚如古人所述“玻璃罩地一片明”,亦属远近闻名的“泡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水利,着力解决“水围城”。1964年按上级部署,整治南河,南自滦镇徐家巷处,北至本公社进步大队,全长约两公里,取直、疏浚、加堤,南河由此改名为“二干渠”。金沙河以东,人工挖掘排水渠,排掉滩里周边低洼之地的积水,流向金沙河,使金沙河以东上千亩土地避免了水患。20世纪70年代初,公社在跃进村东南处挖凿一长约500米、宽约100米的水库,并建配套的抽水泵房,修建一条长约2.5公里的南水北调大渠。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为生存,村民啥都干,过去修理锁子配钥匙、修理眼镜焊东西,凭手艺混生活的人不少。村里充分利用金沙河边的沙土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如线麻、青麻、薏米、乌药等。村里先后兴办过机械厂、木材加工厂、红芋粉条厂、鞭炮厂、草原灭鼠药厂等队办企业。贩运粮食、收猪卖肉、大米换面,一时一种挣钱方式,往往快速形成规模,风行全村。现在组织人力、购买机械,包工修路、建房,由于机械多、机械全、人员技术好、服务意识强,在周边颇有影响,活路不断,成为村人又一项致富方式。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20世纪90年代初,农田地埋线全部铺设到位。21世纪初,村内、出村道路相继硬化,在乡内第二家建起自来水水塔,随即安装路灯,2010年底又更换新路灯,全部完成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工作。村民集资建校,于金沙河东建起砖混结构的新跃进小学。家屋式的诊疗已被五间建筑精美的村卫生室所代替。按新农村建设规划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旧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形成金沙河西、新庄院、东滩、新村四处村落,街道宽阔整洁,房屋建筑整齐划一。

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日渐丰富,自乐班时有演出。新的两委会办公楼及娱乐中心已全面竣工,村民休闲有了美好去处。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20世纪60年代初,村第一位大学生郭全胜由西北农学院毕业。恢复高考后,有多名青年考入大学。

1996年后,几乎逐年以十个以上的大学生人数递增。

「长安村落」——五星街道跃进村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390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