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惠来政区名称特点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4 3 0

(来源:网络,只做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鸣谢,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予的特定俗称的语言文字代号。地名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区域的地名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而各区域在地名组成上又独具特色。对区域地名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社会意义:首先,它可以为现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区的命名等提供参考、拓宽思路;第二,它是素质教育时代最好的乡土史地教材,它形象、生动、丰富而且耐人寻味,与现行的初中素质教育新教材《历史与社会》的切入点正好吻合;第三,它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出区域的文化特征,有助于当地的旅游文化定位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惠来政区名称颇有地方特色。研究惠来政区名称的特点,可以为惠来现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政区的命名等提供参考、拓宽思路。

一、以历史命名,具有浓郁地方 历史文化 色彩 。

这类政区地名,浓缩着该地的历史、人文内涵,较有特色,容易记忆,不易重复或独一无二。如:

1.靖海镇。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靖海守御千户所,取“平息寇患、安定海疆”之意而名,属潮州卫。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建靖海所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靖海千户所并入惠来县。

2.神泉镇。隋时,四面环海,乃一小岛,唐代岛上有民定居,村坐落神庙前,故称“神前”。后因泥沙冲积,岛与陆地相连,形成背山面海的地势。明洪武时,因海边有一淡水泉井,清甜可口,神童苏福撰独联“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遂改称“神泉”。

3.东港镇。历史上长青村之东部小河“月劳 投溪”航运直通甲子港,溪岸边辟有船坞小码头,称为东港。有村靠港边,因港得名,故名东港。

4.盐岭村,位于惠城镇。盐岭村后有一山岭,是惠来、普宁、潮阳三县界山,古有“鸡鸣三县”的民谚,历史上是三县盐贩运私盐必经之地,曾设盐圩而得名。

5.史岭村,位于隆江镇。村地原为附近村民放牧的荒山岗,俗称“牛屎岭”,村民用它作为该村称谓;明末又因先祖曾官封御史,又称御史岭;在1949年简称史岭,

6.见龙村,位于隆江镇。北宋年间创村,因村背后之山如龙起伏,状似龙首,故称“见龙头”,村东1公里处“厚培村”有林氏开基古墓,诗云:“见龙得水起风云,丹桂荣林沾雨露。”解放后简称见龙。

7.千秋镇村,位于葵潭镇。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帝昺兵败南逃,处置使邹氵凤 曾驻兵于此,因勒铭石上:“崇冈壁立,曲水长流,天险莫升,人谋曷筹,镇垒千秋。”宋帝昺题其名“永镇千秋”,清代遗迹犹存,故名。

8.驿后村,位于靖海镇。始创宋绍定(1228)年间,宋枢院玑阁使铨的后代派五世孙到这里看护祖墓,胡姓从惠来京陇到此定居。因村建在武宁驿(惠来县志载:武宁驿旧基,在县东60里靖海所北门外)之后,处靖海驿站后面,故得名驿后。

9.鳌头村,位于神泉镇。相传明嘉靖年间,与赤洲、神泉之村合购一块从海上漂来的大樟木,聘请工匠雕塑成三尊神像,唯鳌头村一尊因木料不足补上头颅,此事后经雕塑工匠无意言谈中泄破,外界人随口而出叫“割头老爷”,后“割头”之土俗地名就代替了鳌头。到明代末期,华湖村一举人建议改“割”为“葛”(偕潮音),从此葛头之俗称一直沿用。新中国成立后,复称鳌头。

10.东铺村,位于仙庵镇。古时,在今东铺村南至红桥村东北面一带,有一天然港口。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舟楫频繁,商贾众多,岸上形成一片繁荣圩集名曰“复古市”,两旁铺户林立,杨、李、胡等姓铺主在圩集东面建村,故名东铺。

11.径口村,位于周田镇。清康熙年间(1690~1700),黄氏从周田前湖分支到此定居。因村北面有下径山和一座关门,叫葵阳关,是出入关隘道口,故名。

12.官路村,位于华湖镇。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黄姓从福建蒲田迁居至旧厝定居,后移至官道旁立寨创业,故名。惠来置县后,属潮州府管辖,官员上府城必经此道向东走,民称官道。

13.达三圩村,位于东陇镇。古为圩市,因圩北背陈厝山,故名“陈山圩”,又因圩市接近惠来都、隆井都、龙溪都之三界地,沟通三都之货殖,雅称“达三圩”。南宋宝祐至咸淳期间(1253~1270),有夏、薛、陈、吴、洪等姓先后在圩集北侧定居,遂以圩名村。

14.新圩村,位于溪西镇。明初(1368~1378),罗、古、洪等姓来此置居,后林、陈等诸姓相继迁入,为多姓聚居,地处龙江河西岸,与隆江镇隔河相望,昔年,龙江西面村民必须经此渡江上岸买卖,交通不便,遂在此设立圩集,故取名“新圩”。

15.览表村,位于岐石镇。宋绍熙四年(1193),吴氏从潮阳县惠来都乌石林村到海丰县龙溪都双梅楼江边石壁处创村,取名石壁。后屡遭海寇侵扰,迁至江侧另一处置居,改称鳌江。祥兴二年(1279),据传宋帝昺驻师于乡,报文天祥丞相表至,帝昺披表阅览,故改名览表。

16.兵营村,位于葵潭镇。明末,惠来县举人林学贤率兵数千屯于村东南2公里的虎头寨,抗击官兵,时官府在此驻兵扎营,围剿林学贤,因此称此地为“兵营”。康熙五十二年(1713),黄氏从邻村镇宁(今顶寨)迁移来此围寨创乡,定名“登瀛寨”。人们习惯仍称为“兵营”,沿用至今。

二、以姓氏命名,反映出该地的创村历史。

惠来有不少村名,以最初到该地创村的姓氏为名,至今仍然沿用;也有后来虽然迁走,多姓或他姓居住,仍沿用该名;但也有个别出现变化。

1.因某姓氏创村而得名,至今未有改变的。

(1)惠城镇刘西塘村。清朝末年(1889),刘姓迁移到此定居,因四面环山,中间有一片平地像鱼塘,故名“刘西塘”。

(2)隆江镇黄洋村。黄洋村原名耆洋,明宣德年间(1426~1435),黄氏先祖从周田镇前湖村到此创基定居,因村地四周地形低洼,每遇大雨积水似洋故名耆洋,后冠以姓氏改为黄洋,一直沿用至今。

(3)隆江镇杨厝寨村。原名厝寨村,明朝嘉靖年间,杨姓从福建莆田来此定居,后冠以姓氏,故名“杨厝寨”。

(4)隆江镇余头村。别名于头,明末,余氏从福建莆田到此创村,村位于附近村民放牧的山岗前面,并冠以姓,故名。

(5)隆江镇后曾村。明万历年间(1550~1562),曾氏来此创村,与鹅豆村村民一同居住,后迁外村搭寮居住,并冠以姓氏命名,故名“后曾”。

(6)隆江镇林太村。明朝万历年间(1572),林姓在龙江河边定居创村,为取兴旺发达之意,故名“林太”。

(7)隆江镇陈陇村。宋时福建莆田人陈原父中进士,任海丰县令,后逝世,子孙扶柩回家,路经总铺洋遇暴风雨,洪水数天不退,棺木遂葬于今陈陇村前山(恰鼎金)。宋绍兴年间(1131~1182),陈原父后裔回到此定居守祖墓,名“耆陇”,原居林、李二姓他移。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称呼,冠以姓氏,改称陈陇。

(8)葵潭镇余家寮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余氏由普宁尖石北山村迁移至此搭寮定居,原名“溪墩界”。其时有唐、颜、谢三姓人氏共居于此。为便于客人探访和与人相处,分别用“余家寮”、“颜屋地”、“谢家宅”等名称称呼各自宅第。明万历癸未年(1583),唐、颜、谢三姓相继外迁,仅剩余姓,遂以“余家寮”作为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9)华湖镇华谢村。宋天禧至天圣年间(1018~1023),谢氏从潮安翔龙大窖乡到县城东南面1.5公里处创居,因村驻地地势低平,且全村皆姓谢,故名“下谢”,新中国成立后雅称“华谢”。

(10)华湖镇犁林村、犁高村。明初,林氏先祖从周田狮石村迁徙至潮南区赤寮村后,再在赤寮村移居至此创村。因后面山林地形似鞋状,故称为“后林鞋”或“涵鞋”,书写为“后林犁”。(“鞋”与“犁”潮音土音相近),因时有高氏子孙一支也在此居住,虽同一地脉,但分为二个自然村,一个姓林,一个姓高,俗名“后林犁林”、“后林犁高”,简称犁林、犁高。

(11)华湖镇后谢村。明景泰四年(1455)谢氏在此创村。因地处东福阜后,居民姓谢,故名“后谢”。

(12)东陇镇后吴村。南宋1184年前后,吴氏善士祖二房裔孙从后堀村移居到此,定居时,该村已有几户他姓人氏居住,由于吴氏迁入,他姓人氏相继迁走,全村仅剩吴姓,并以姓命名,故称“后吴”。

(13)东陇镇华房村。明正统年间(1436~1449),房氏从广东大埔县迁来,以姓名村,雅称华房。

(14)东陇镇华吴村。宋淳熙十二年(1185),吴氏从福建蒲田移创镇内乌石村,后分居此地,因地势低洼,面前有一大湖,故名“下湖”,后因村皆姓吴,故改为下吴,雅称华吴。

(15)东陇镇桂林村。南宋1275年,林姓祖宗从隆江镇凤光村移居此地,因与古巷、埔美两村相邻,均为林姓,故名“桂林村”。

(16)仙庵镇林厝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8),惠来县靖海镇林姓到翁厝乡东面定居,1950年在翁厝村中拆出后以姓定名,称“林厝村”。

(17)仙庵镇柯厝村。清乾隆年间(1765~1795),潮阳峡山洋内柯姓人到此创村,以姓定名,故称“柯厝村”。

(18)仙庵镇翁厝村。明天顺年间(1457~1465),翁氏到此创村,以姓定名,故名“翁厝村”。

(19)溪西镇叶厝村。1516年,叶氏从福建南阳埔田来此创村,以姓定名,故名“叶厝”。

(20)溪西镇西黄村。别名西湖黄。明永乐八年(1410),黄氏从周田镇前湖村来此置居创村,因村地背靠狮形山丘,面向湖洋,故称“狮湖”,后为书写方便,把“狮”改为“西”(两字潮音相同),称“西湖”,又因全村皆姓黄,故称“西湖黄”,简称“西黄”。

(21)溪西镇西詹村。明正德四年(1509),詹氏从饶平县来此定居创村,因村后有三座形似“狮”的山丘,前面有一湖,故取名“狮湖”,为书写方便把“狮”改为“西”(两字潮音相同),称“西湖”,全村均为詹姓,故称“西湖詹”,简称“西詹”。

(22)溪西镇军林村。元至大年间(1308~1311),林氏由隆江镇林太村分居于此创村,取名“军林”。明朝晚期,据说其十五世祖林野鹏原为平民,因乐善好施,得升授为南京镇平卫。为使君子仁人之风范能在故居中蔚为风气,遂改村名为“君林”。清康熙年间(1672~1688年)因避讳,改为军林。

(23)岐石镇朱埔村。别名朱厝埔。因村地势自高而低,形成三山埔(龟山、赤山、地龙埔)。清雍正元年(1723),龙溪都凤镇村朱氏裔孙到地龙埔前定居创村,由姓氏加地名,故称“朱厝埔乡”。1950年前后称“朱厝埔”,后简称“朱埔”。

(24)鳌江镇陈畔、黄畔村。明万历年间(1574),陈氏从岐石镇分支迁鼎沃村定居创村,因村二姓(陈、黄)分两畔,故名“陈畔”、“黄畔”。

(25)鳌江镇后陈村。宋末,创乡时有前陈、后陈两部分,后因社区规划故称“后陈”。

(26)鳌江镇新林村。南宋宝庆年间(1224~1227),林姓从福建莆田到此创乡,因地靠近塭地,故名“新埭”;明正德年间,海盗经常为害村民,迫使村民四周筑寨设防,因此称为“林厝寨”;有林、李二姓,据东、西二畔,1963年居林姓的村落改名为“新林”。

(27)鳌江镇新李村,南宋淳右年间(1252年)李姓从普宁里湖乌门楼来此创乡,清乾隆年间(1737-1795)自围寨,称李厝寨;解放后改名为“新李”。

(28)东埔农场新厝詹村。清康熙年间(1689~1727),詹氏从福建至此创村。后分居到东埔上村、后埕顶置居,后再移居新厝,并以姓冠村名,故名“新厝詹”。

2.沿用他姓而得名,与村中主要姓氏无关的。

(1)惠城镇林厝埔村。清朝末(1892),夏姓兄弟二人从福建入惠创基,一人定居后洋,一人定居林厝埔。初创时,所在地为林姓一块荒地,故名“林厝埔”。

(2)东陇镇黄厝墩村。明正统年间(1436~1449),黄、杨诸姓在此定居,后又有吴姓从田中村迁徙而来,原以姓氏定名,且村中有一土墩,故名“黄厝墩”。后来吴姓兴起,他姓逐渐迁徙他乡,仅剩吴姓一族。

(3)大南山侨区詹厝葛村。明正德年间(1501~1521)詹姓在此置居,故名“詹厝葛”(古称小村、寮地、屯等为葛),后为黄姓所购,詹姓他迁,现全村皆为黄姓,仍称詹厝葛村。

(4)周田镇施家村。1625年前后,此地有施姓人家居住,以姓命名,称“施家”,后受贼寇骚扰而散乡。后来杭美村陈氏派人在此守祖坟并落户,逐渐繁衍成村,仍称“施家”,沿用至今。

(5)华湖镇后陈村。宋初,陈氏在此搭寮居住,毗邻乡人在称呼陈氏的居住地时,都说在后面姓陈的人家,以后就形成该居住地的乡名“后陈”,属七乡中的一乡。南宋中期方姓从坑东迁入至此,明中期陈姓人家逐渐迁出另居别处,仅剩方姓,乡名仍称后陈。

(6)华湖镇前何村。前何村古时隶属东福阜(今东福村委会),由何氏先搭寮居住,人们在称呼何氏的居住点时,就说前面姓何的人家,故居住点得名“前何”,后成为村名,属七乡中的一乡。南宋中期方姓从坑东迁入到此居住,明中期何姓逐渐迁出定居他乡,仅剩方姓,村名仍用“前何”。

(7)大南山侨区谢塘村。明初,谢姓到此创村,因村前有一莲花塘,故名莲塘,清初改称谢塘,后陈、林、许、郑、吴等姓相继迁入,仍称谢塘。

3.原因某姓氏而命名,后因该姓氏失传或其他原因而改名。

(1)惠城镇店坑村。店坑村旧称蔡店坑,古时有一蔡姓在此开店,后蔡姓失传,时有何氏(称泸江世家)来此定居,李氏从潮阳圆山来此定居;因村后地龙形状象蛇形,村没有蔡姓,故去首字,更名为“店坑”。

(2)溪西镇厝寨村。清朝期间,有龙姓到此定居创村,后有陈姓同聚。龙姓先创,故取名“龙厝寨”。1976年报上级批准,简称“厝寨”。

(3)周田镇厝坑村。明天启五年(1625),史姓在此居住,此地前面有一大坑,故名“史厝坑”,后因受贼寇骚扰而散乡。后来赖、游、张三姓从潮阳分支来此地创村,因再无史姓居住,便改称为“厝坑”。

三、以地形地貌命名,反映出该处的地形特点。

惠来滨海依山,村名中与山、水相关的字特别多,此类命名容易重名或类似。

1.与山相关的字出现频率高,如坑、石、岭、坪、岗、坡、墩、埔、岩等,全县共有137个村,占全部505个自然村27%。罗列如下。

惠城镇14个:墩高、蔡店坑、陇头坑、洪厝埔、盐岭、下坑仔、山美、 泗竹埔、望岭、石古、大山、钟丘洋、石兰口、林厝埔。

隆江镇14个:前埔、岩前、山家、桥埔、宫山、邦山、岗前、史岭、峰霞、铁山圩、陈陇、九福坑、鲤鱼墩、盐坑。

葵潭镇12个:南照埔、三池埔、石陂、白石岗、大湖山、石田、北山埔、长埔、涂墙墩、内坑、圆墩、青坑。

神泉镇7个:蔗埔:赤山:石龟埔、东坑仔、横山、石盘、华埔。

靖海镇8个:南山、后石塔、葛山、厚山、月山、南山寨、虎邦山、西山。

周田镇12个:考山、兴岗、崎岎、东埔、象岗、仙埔、涂坑、石山、施家輋、厝坑、狮石、古埔。

仙庵镇5个:浮山、四石、京陇、浮埔、点埔。

前詹镇5个:后山、西埔、赤石、石峻、下埔尾。 华湖镇4个:坪田、祭坑、西埔、陇美。

东陇镇12个:东陇、北山、钓石、后岱、黄厝墩、驿埔、赤岭、寄陇、陇头、埔尾、石洲、西陇。

溪西镇11个:吉埔、盟山、山头、山岗、埔美、埔洋、山仔、后山、油甘坑、尖坑、山陇。

岐石镇8个:岐石、西埔、金鸡山、铺山、乌石、坑仔、伯公岭、朱埔。

东港镇5个:西岭肚、石门坑、白坑、圆山、石门。

鳌江镇7个:东岱、山栗、石丁、鸟坑、虎堀、东山。

东埔农场3个:东埔、石佛、鸡岗。

青坑林场4个:桃树岗、泥坑、深坷、上公坪。

华侨农场6个:桔子埔、银坑、西坑、马湖岭、石洲仔、岭后。

2.与水相关的字也不少,全县共有112个村,占全部505个自然村22%。地名罗列如下:

惠城镇12个:塘边、洋美、白沙湖、将军湖、西溪、小溪、刘西塘、河田、后洋、前洋、钟丘洋、泗竹埔。

隆江镇17个:江城、黄洋、月潭、海埕、竹湖、水头、井美(含西塘、塘边)、吉清村、林沟、洋下、浮草洋、潭头、象湖、北海、北溪。

葵潭镇5个:溪口、圆头湖、三池埔、大湖山、葛鱼塘。

神泉镇4个:澳角、前湖、溪东、石湖。

靖海镇5个:大潭、后池、义湖、沫港、后湖。

周田镇2个:青洲村、东前湖。

仙庵镇7个:华清、里湖、锡溪、顶溪、西塘、塘华、塘边。

前詹镇10个:港仔、岛南、港寮、秀水里、大溪、赤澳、沟疏、濂溪、铭(湖)东村、铭(湖)西村。

华湖镇4个:溪洋、红塘、溪仔畔、池畔。

东陇镇7个:赤洲、港头、苗海、寄港、湖头栅、车潭、石洲。

溪西镇10个:西湖、溪南、水口、溪一村、溪二村、塘田、清平、双洋、溪洋、渡头。

岐石镇5个:华清、湖寮、前汛、后汛、双湖。

东港镇3个:月湖、渡头、水尾。

鳌江镇5个:澳上、中澳、澳下、水磨、溪头。

葵潭农场2个:湖美、南湖。

东埔农场1个:红湖。

青坑林场3个:黄竹潭、深坷、泥坑。

华侨农场10个:马湖、谢塘、下湖仔、马湖岭、池边、马龙湖、石洲仔、深涂、龙湖、下洋。

四、以地理位置或方向、方位命名,反映该村周围的地形特点。

“东西南北”、“上中下(华)”、“前后或头尾(美)”、边、畔、墘之类的地名特别多,此类命名通俗易懂,但多有重名。

惠城镇17个,隆江镇26个,葵潭镇12个,神泉镇12个,靖海镇17个,仙庵镇11个,周田镇12个,前詹镇13个,华湖镇23个,东陇镇16个,溪西镇20个,岐石镇7个,鳌江镇11个,东港镇10个,葵潭场2个,东埔场4个,青坑场1个,大南山侨区6个。全县共有220个,约占全县505个自然村44%。其中,华湖镇最多,达23个;靖海镇最典型,25个自然村2个社区,有17个,约占63%。

五、“下”雅称“华”,“尾”雅称“美”。

这是惠来政区名称较有特色的一点。

惠城“下埔仔”雅称华群村。其他如:神泉华家、华埔,仙庵塘华、华园、华清,周田华埔、华厝、华美,前詹华林、华庵、华美,东陇华吴、华房,岐石华清,华湖镇最多,华堡、华宅、华谢、华陇、华翁、华家、华村,皆属此类,全县共有23个。

华湖镇美园村原名“山尾园”。其他还有:惠城洋美、山美、叮美,隆江市美、孔美、周美、华美、井美,葵潭陂美,靖海草美、坂美,周田杭美、华美,前詹仙美,华湖美园、陇美、会美,东陇埔美,溪西埔美,岐石林美,东港高美,葵潭场湖美,全县共有22个。

也有例外,但只有两个,即惠城南美、仙庵四美,乃取“美”之原意。

地名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他一些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也常常借助于地名研究,从中获取实证性的一手资料。通过地名研究,可以复原某地在某一时期的自然环境和环境特征,重现区域开发历程和资源利用过程,透视历史时期的人民活动与军事形势。惠来正迎来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近些年来政区版图发生很大变化并即将发生更大变化,希望此文能为操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惠来政区名称特点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395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