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这首流传数百年的安徽花鼓调,夸赞的是明洪武朱元璋的家乡。但在陕西省武功县,却有一个村子与这个花鼓调传唱的凤阳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这就是贞元镇凤阳坡村。

据史料记载:凤阳坡的先民和安徽省凤阳县的耿性、杜姓同出一族。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人口约 2400人,土地2920亩,地处渭北高原,村内没有一条河流经过,春夏季干旱,常年缺乏水,村内人畜饮水过去一直比较困难,农作物靠地下水和宝鸡峡水库灌溉,村内灌溉井只有3眼,仅能满足1/10不到土地灌溉,且成本很大,主要以种植较耐旱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入微薄,今随着建筑业的兴起,村内青壮年怀瓦工手艺创业,成立一些小型建筑队,去西安创业收入较丰厚。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也在贞元镇经商创业,从事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家致富,在贞元镇东200米处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凤阳坡村。凤阳坡村村委会管辖耿家村、马家村、凤阳坡村。2012年凤阳坡村修筑村内水泥路,打成一口深水人畜饮水井,改善了村民饮水环境,保证每天8小时有水,群众再也不用天天去外村排队打水了。

历史渊源

为什么凤阳人能落户到武功,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春,朱元璋为了加强对陕西的统治,钦封明初开国功臣-护国大将军、长兴侯耿忠任关中驻军都督,忠勇大将军杜俊成任参事。

耿忠、杜俊成奉旨诏统其嫡系精锐之师凤阳军,约10万余人驻扎关中十四个州县,清剿残余元军及其同党。部队将士齐心协力,一举完成了东起临潼、西至凤翔的布军设防任务。

武功县的贞元镇当时是重要的驿站,处在军事要冲的位置。在设防的所有州县中,有着"牵东治西、南征北战"的重要作用。耿忠、杜俊成就将凤阳军总部选在了贞元街东北约1公里的地方。

这里处在一个北高南低、东西平坦的川道上。便于行军打仗,又便于生产生活。因驻扎凤阳军,北边又是黄土高坡,遂起名:凤阳坡。

军民团结

部队安扎凤阳坡后,耿忠、杜俊成按照朝庭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奖罚分明的安家落户、增加人口、开荒种田、以备战用等五条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驻军屯耕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关中军民的积极性。仅两年时间,关中平原人口增加,草木兴旺,改变了因战争"千里无烟火"的衰败景象。

耿忠、杜俊成身先士卒,和凤阳军将士一块开荒地、种粮棉、植桑田、教纺织,有力地帮助了地方的生产。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他们又未雨绸缪,发动驻军主动投劳修缮武功城郭,以防外患。同时,多方奔走,积极筹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创办学堂。

针对元军残部及其同党的袭扰,耿忠、杜俊成运筹帷幄,从容指挥,调集凤阳军粉碎元军残余势力的一次次反扑,维护了社会稳定。

洪武十三年二月,忠勇大将军、参事杜俊成率军在礼泉追杀元将察罕铁木儿的战斗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因战马前蹄羁绊而英勇献身。

凤阳坡村东北曾有一墓冢,传说为其安葬之地。杜俊成灵柩在迁回凤阳坡途中,倾盆大雨一连下了7天,沿途送行的军民逾万人。而护国大将军、长兴侯、都督耿忠则因在武功驻军长达17年,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群众尊称他为"三官"。

耿忠去世后,耿姓子孙和村民自发迁居至其墓地旁,为他守墓,由此形成了今天凤阳坡"耿家台"自然村。后人还为他们修建了一座三官庙,以尊崇和铭记耿忠、杜俊成以及凤阳军的文治武功和德政为民之举。

还有一种民间说法:据传五六百年前,在山西有一杜姓人家,育有四子,按照朝廷旨意,老三、老四离开故土迁往陕西。当行走到武功北部的北莽原下时,看到一棵人腰粗的大槐树,触景生情想起了在洪洞大槐树下分别的情景,想起了山西的亲人,便抱头大哭,无法前行,就在槐树南的凹地定居下来。二三百年后,大槐树长到两个人两个人无法合抱,树枝伸展的更广,人口繁衍,财富积累,原来的两户人家繁衍成了一片村庄,修起了城墙,形成了凤阳坡村。

今天,凤阳坡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物阜地美,交通便利。热情善良、诚信好客的武功人民,正谱写凤阳坡辉煌的新篇章。

以下图片由凤阳坡村@春花秋实提供 特此感谢!

武功、乾县一带,知道凤阳坡村的都知道村中有一棵大槐树。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槐树很粗,要几个人合围才能抱住,

形状古怪,

树扭曲着向上长着,

树皮斑,像鳞甲。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树的下部都空了,还残缺 ,少了南边一大块,剩下北边的树干碳化成了干的,就是这千死的枝干坚强的支撑着粗壮的树身,而整个树的营养则由空心中一根小碗粗的新生根传送。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凤阳坡村有三姓,杜姓最大,其次李姓、张姓。据说李姓是凤阳坡的老户。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凤阳坡不光村子在坡上,土地也以坡地为主。北边是北莽原,南边是缓坡,东边是条大沟,只有西边土地较为平坦。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城墙历年忙罢都要维修,到了清朝末期,国运维艰,经济凋敝,凤阳坡村也在贫困和动荡中挣扎。已经筹集不够维修坍塌的城墙钱款,从此放弃了维修,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大范围的倒塌。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文革中破四旧,城门刨倒了,城墙挖掉当了成土肥,上到庄稼地里。

我小时候还看到一些,成了城墙边人家的院墙,墙上长着歪歪扭扭的构树和很粗的酸枣树,秋天我们在树上摘酸枣。

城壕的土崖上零星的凿有窑洞。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供做小买卖的、要饭的遮风挡雨。

夏天城壕土崖缝蝎子、 簸箕虫很多,一晚上可以到捉半瓶子,送到药铺能卖钱。后来城壕成了垃圾场,

上世纪80年代后被住户一家一段的填了扩展庄基地。

现在只有两处遗迹。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村里的水泥路

凤阳坡变了,

住房普遍好了。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在外多年,

我常常想起凤阳坡,

想起大槐树,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想起村里的人,

这些时不时跑进我的梦里,

只是想到的、梦到的都是小时好的情景,

这让我亲切、温馨,也心酸。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附:槐树买卖字据

立:卖槐树人杜树林,

因为门前西边有古槐树一棵,

年荒甚大,欲伐其树。

杜显恐有碍于己,

央人说合,将树西半边卖于杜显,

与树林出钱一十七串文,

树根庄基仍归树林所有,

此以后两家均不得伐,恐后无凭,此字存用。

说话人:杜春升杜孝杜苍杜运来

民国十年二月二十六日立卖注:杜显,我的太爷。

武功县贞元镇凤阳坡村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3990.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