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表示天气寒冷到极致。大寒正处于“四九”时间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俗话说“大寒大寒,无风也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在古代,一到大寒时节,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都忙着采冰贮冰,大寒时节可以用“冰冻三尺”来形容寒冷。
2021年11月,专家预测今年是“60年一遇”的寒冬,如今已经进入“四九”,今年的天气明显偏暖,根据气象卫星显示,未来一段时间,除了黑龙江中部和北部、吉林东南部、新疆西部、西藏西部有雪外,其它地区都以阴晴为主。进入1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往年高2~3℃,今年是暖冬的概率很大。
大寒节气的特征可以用“北风潇潇,寒雪飘飘”来形容,但是今年很多地方却出现艳阳高照的现象。我国古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很多有关大寒节气的农谚,这些农谚蕴含着老祖宗的经验和智慧,老人们都说“大寒宜冷不宜晴”,大寒时节天气暖和不好吗?我们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就知道答案。
一、大寒不下雪,大暑田开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寒时节如果不下雪,那么“大暑时节”田地就会开裂,预示着夏天会发生严重的干旱。
大寒时节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我国常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大寒和大暑是天气冷暖的极致,而如果大寒不下雪,老祖宗结合以往的经验就认为夏天干旱会比较严重。
俗话说“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大暑时节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旺盛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足必将影响农作物的灌浆乳熟,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二、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这句话的意思也很好理解,说的就是如果大寒非常冷,那么来年春天就会很暖和;反过来说就是,如果大寒节气天气暖和甚至热,那么来年春天天气就会很冷,预示着会有倒春寒发生。
农村还有句农谚叫“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大寒不冷,那么来年的春分节气就会很冷,同样说明有“倒春寒”发生。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如果大寒节气不冷,说明寒冷的冬天会延迟,这也意味着春天发生“倒春寒”的概率很大。
“倒春寒”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使处于返青期或者拔节期的小麦受到冻害,会使未出土的种子发霉腐烂,会使刚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如果果树开花期遇到倒春寒,突然的强烈降温会导致落花落果,果实会严重减产。
三、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寒节气经常刮南风,那么明年6月台风会早早地到来,也预示着台风会相对偏多。
南风也就是从南吹向北的风,这种风一般比较温暖,而正常情况下大寒节气多刮北风,多南风说明天气异常,这是不好的征兆。台风虽然会带来大量的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如果刮台风的频率过于密集,就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使农作物会倒伏,而且还会引起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四、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气该冷的时候如果不冷,那么年景(粮食的收成)就不好。
大寒时节正处于寒冷“四九”,此时天气寒冷有利于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地下害虫,有利于来年庄稼丰收。如果寒冬腊月的天气像6月一样炎热,肯定不是好现象。
这句农谚还有后半句,说的就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一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阶段雨热同期,阳光充足可以促进植株光合作用,植株会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对于粮食作物来说,籽粒会更加饱满。反之,如果三伏天对应的天气比较冷凉,就会导致粮食严重减产。
五、大寒不寒,人马不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寒节气天气很暖和,那么人和马(这里指牲畜)都不安稳,说明粮食欠收。
上面的农谚已经说了,如果大寒节气暖和(不寒冷),就意味着来年春天会发生倒春寒,倒春寒会使小麦减产。在古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物质,粮食减产人就吃不饱,人都吃不饱了牲畜就更加没有吃的了,可能就要宰杀牲畜来食用,所有人和牲畜都不会感到安稳。
六、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一夜星”表示夜晚星星很多,说明白天是晴天,晴天就意味着大寒节气“天气晴朗”。因此,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寒节气天气晴朗,那么来年粮食收成就不好,对应的粮价就很高。
上面农谚已经说了“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大寒节气天气暖和,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说,来年的粮食的收成就会很差,物以稀为贵,粮食的价格就会很贵。
总结,农谚是老祖宗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虽然现代社会极端天气多发,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202.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