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农历4月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鸠摩罗什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
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人物关系
纠错来自西域的译经大师
鸠摩罗什,东晋时后秦的高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入长安,后与弟子译成《妙法莲华经》《佛说阿弥陀经》《中论》《百论》等。所译经论影响巨大,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作为中国古代与玄奘、真谛齐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的佛学经典在中国译经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天生慧根
更多
据说,鸠摩罗什的母亲怀他后,记忆和理解倍增于前,甚至无师自通学会了梵文。鸠摩罗什5岁日颂千偈,7岁出家,9岁便能登坛讲经,名闻西域,是名副其实的神童。
鸠摩罗什与弟子
更多
在后秦的十几年间,鸠摩罗什与弟子翻译了多部大小乘经、律、论,鸠摩罗什培养了众多弟子,著名的有“四圣”,即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庞大的弟子僧团使佛教义学迅速传播,并使佛教与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很多佛教派别。
内容整理 微信红包头条
中文名
鸠摩罗什
外文名
Kumārajīva
别 名
童寿、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罗什、鸠摩罗什三藏法师
国 籍
西域龟兹国,后凉,后秦
民 族
西域天竺混血
出生地
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
出生日期
公元344年
逝世日期
公元413年农历四月十三
职 业
佛学家、翻译学家、语言学家
毕业院校
罽宾国
信 仰
大乘小乘佛法
主要成就
译经总数《出三藏记集》译出经论35部,294卷。
《开元释教录》74部384卷
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
代表作品
《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
官 职
国师
古代别称
千古一僧,八宗之祖
特殊点
唯一留下法种和舌舍利的高僧
地 位
中国佛教八宗之祖,译经泰斗
评 价
四大译经家之首
评 价
离红尘最近的绝世高僧
评 价
译界第一流宗匠、翻译学鼻祖
坐 骑
大宛白马(天骝龙驹)
著名弟子
什门八俊、什门四圣、什门十哲
母 亲
耆婆(龟兹美丽聪明的公主)
父 亲
鸠摩罗炎(印度婆罗门宰相)
道 场
鸠摩罗什寺
目录
1 人物生平▪ 出家▪ 译经▪ 圆寂2 佛教作品▪ 金刚经▪ 维摩经▪ 大品般若经▪ 小品般若经▪ 妙法莲华经▪ 阿弥陀经▪ 首楞严三昧经▪ 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 成实论▪ 十诵律▪ 大智度论▪ 实相论▪ 通三世论▪ 大乘大义章▪ 十住毗婆娑论3 传佛足迹4 弟子介绍▪ 道生▪ 僧肇▪ 道恒▪ 昙影▪ 慧观▪ 慧严▪ 道融▪ 僧正▪ 僧迁▪ 法钦▪ 昙无成▪ 僧导▪ 僧业▪ 僧嵩▪ 什门八俊▪ 什门四圣▪ 什门十哲5 人物评价6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7 相关活动人物生平
编辑
出家
鸠摩罗什,后秦僧人、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意译童寿。青年时即名传西域各地,声闻中原。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弃宰相之位周游列国
鸠摩罗什与克孜尔石窟(18张)
学道,后来龟兹,与龟兹王妹结合生罗什。自幼天资超凡,乃舍利弗转世,相貌出众,混血,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罗什7岁随母出家,每天能背诵三万六千偈颂,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槃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
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时槃头达多从罽宾到龟兹,罗什晓以大乘宗义,使之垂信。博读大小乘经,名扬西域三十多国。于是罗什之名声大震西域周边各国,鸠摩罗什不仅相貌倜傥,而且字如其人,文笔也是潇洒清秀,堪称一流。曾有三果罗汉言,鸠摩罗什在三十六岁如果没有破戒,他就会成为第二个佛陀,在汉地也有传闻。为争夺这位高僧,前秦后秦发动了两次战争。
东晋太元六年(382)年,苻坚遣大将军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取罗什至河西走廊凉州鸠摩罗什寺。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
鸠摩罗什图册(刘斌元制)(2张)
前秦。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吕光遂割据凉州,称大将军、凉州牧,自立为凉主,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鸠摩罗什寺达16~17年,其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会去凉州城郊的莲花山做大型水陆法会。在凉州他是被世人公认为汉传佛教奠基人,是一位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皇帝姚兴遣硕德率军西伐后凉,又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后于圭峰山下逍遥园中千亩竹林之心“茅茨筑屋,草苫屋顶”,起名草堂寺(西安),后经扩建,殿宇巍峨。鸠摩罗什率众僧住此译经。当时译经队伍非常庞大,在鸠摩罗什主持之下,译经场中有译主、度语、证梵本、笔受、润文、证义、校刊等传译程序,分工精细,制度健全,集体合作。据记载,助鸠摩罗什译经的名僧有“八百余人”,远近而至求学的僧人三千之众。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 [1] [2] [3-4] [5]
译经
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
鸠摩罗什(刘斌元制)(2张)
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首楞严三昧经》、《十住毗婆沙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及《十诵律》等。所译经典极为广泛,重点在般若系的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内容信实,文字流畅,有些经典后虽有新译,仍难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无论是老大妈小沙弥还是达官贵人,其经文几乎家家有一本,从其译本出现,流传至今经历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户晓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在中国译经和佛教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圆寂
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圆寂于草堂古刹(西安草堂寺)。临
鸠摩罗什(刘斌元制)(2张)
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著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著作有为姚兴所写的《实相论》2卷;答姚兴《通三世论》书1篇;答慧远质问大乘义十八科3卷,系后人所汇集,题为《大乘大义章》或《鸠摩罗什法师大义》,三藏大师圆寂前与众僧道别时曾说:“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是为大师开佛知见,传持佛心法印之明证!大师圆寂时叮嘱弟子,要将火焚之后的舌舍利运往凉州鸠摩罗什寺(今甘肃武威)供奉,舌舍利而今还在,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其见证的大师了不世之伟大成就。
佛教作品
编辑
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
鸠摩罗什(刘斌元制)(2张)
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根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释论甚多。在印度,除弥勒所造八十偈释本之外,尚有无著《金刚般若论》2卷,世亲《金刚般若波罗
鸠摩罗什寺图册(刘斌元制)(5张)
蜜经论》3卷,功德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2卷。另有师子月、月官等亦撰有论释,但无汉译本。中国从东晋、隋唐直至清末民初,各家撰述不绝。主要有:后秦僧肇《金刚经注》1卷;隋吉藏《金刚经义疏》4卷(一作6卷),智者大师《金刚经疏》1卷;唐慧净《金刚经注疏》3卷,智俨《金刚经略疏》2卷,窥基《金刚经赞述》2卷,惠能《金刚经解义》2卷、《金刚经口诀》1卷,宗密《金刚经疏论纂要》2卷;宋子璿《金刚经同刊定记》4卷;清徐槐廷《金刚经解义》2卷;近人丁福保《金刚经笺注》等。日本则有空海《金刚经解题》1卷,法树《金刚经诸译互证》3卷,光谦《金刚经破空论俗谈》1卷,楞伽道人《金刚经讲义》1卷等。 [6]
维摩经
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
鸠摩罗什(刘斌元制)(3张)
摩诘经》。后秦鸠摩罗什译,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
根据各种版本的比较,此经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2世纪,是印度大乘佛教时期出现的经典之一。在印度颇为流行。但梵本大部已散失,只有一些片断。它用寓于象征意义的谈话形式,显示出大乘性空思想的极意,为同类经中艺术感染力较强的作品。后世把《维摩经》作为在家佛教的重要经典,而维摩诘也被看成是在家佛教理想的体现者。此经于后秦弘始八
鸠摩罗什图册(刘斌元制)(4张)
年(406)在长安大寺译出。但据《开元释教录》介绍,此经在中国早有流传,从东汉至唐初,除鸠摩罗什译本外,还有7个译本: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2卷;吴支谦译《维摩诘经》2卷;西晋竺叔兰译《异毗摩罗诘经》3卷;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所说法门经》1卷;东晋祇多蜜译《维摩诘经》4卷;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6卷;东晋支敏度还曾将支谦、竺叔兰和竺法护三译糅合为一,名《合维摩诘经》行世。主要注疏有东晋僧肇《维摩诘所说经注》10卷;隋慧远《维摩经义记》8卷,智者大师《维摩经玄疏》6卷、《维摩经文疏》28卷,吉藏《维摩经玄论》8卷、《维摩经义疏》6卷;唐湛然《维摩经略疏》10卷,窥基《说无垢称经赞》6卷等。日本圣德太子曾撰《维摩经义疏》。此外,势范、凝然、凤潭等也各著疏钞流通。在中国还有藏语译本。1928年,日本河口慧海将其译为日语刊行,题为《汉藏对照国译维摩经》。 [7]
大品般若经
佛教经典,姚秦鸠摩罗什译。又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
古凉州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4张)
般若》、《大品经》。二十七卷(或作二十四卷、三十卷、四十卷)。实为《大般若经》中的第二会,即佛在给孤独园的说法,但与《大般若经》略有不同。经文分为五周,九十品,论菩萨智慧、三解脱门、信解般若、实相般若、方便般若等。该经尚有朱士行梵本、竺法护译本等,称《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等。 [8]
小品般若经
佛教经典,东汉支娄迦谶译。又名《小品经》、《道行般若经》、《大
清末凉州安定门双塔
明度无极经》等。十卷(或作六卷)。实为《大般若经》中第四会,即佛陀在竹林精舍的说法,但与《大般若经》第四会有些差异。该经有三国吴支谦、后秦鸠摩罗什等异译本。 [8]
妙法莲华经
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一般认为此经起源甚早,并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陆续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已发
鸠摩罗什图册(刘斌元制)(2张)
现有分布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的梵文写本40余种。这些写本大致可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所属的写本大致为11世纪以后的作品,一般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如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原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1082年书写的梵文贝叶写本,内容完整无缺,字体清晰优美,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基尔基特地区发现的克什米尔体系抄本,多数属于断片,从字体上看,一般是5~6世纪的作品,比较古老。在新疆喀什噶尔等几个地区发现的大多数也是残片,内容与尼泊尔系的抄本比较接近,从字体上看,大致是7~8世纪的作品。另外,在新疆还发现有和阗文的译本。
译本: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此经共有汉译、藏译等的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
鸠摩罗什寺主持(刘斌元制)(6张)
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17种。除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28品,为后世广泛流传者外,尚有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27品;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重勘梵文,译为《添品妙法莲华经》7卷27品。此外,据《开元录》卷十一、十四载,还有《法华三昧经》6卷、《萨芸芬陀利经》6卷、《方等法华经》5卷等三译阙本,似属误传。罗什译本原是7卷27品,且其《普门品》中无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于高昌所得《提婆达多品》、隋阇那崛多于益州译出的《普门品偈》与玄奘所译《药王菩萨咒》一起编入,构成现行流通本7卷28品的内容。
内容: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2张)
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全经大段分科,古来主张不一。隋·智者大师作《法华玄义》、《法华文句》,立序品为序分,定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前半为正宗分;以分别功德品后半至普贤劝发品为流通分;又以前14品为迹门,后14品为本门。后人多依其说。
影响: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在中国汉地流传甚广。《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敦煌写经中也是此经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释此经学者达70余家。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更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汉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直至现代,日本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都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此经由于流传甚广而出现了伪作。早在隋代《众
鸠摩罗什的伟大足迹图册(刘斌元制)(2张)
经目录》中即有《妙法莲花经度量天地品》等3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此经的伪作。
注疏:现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华经疏》2卷;梁·法云《法华经义记》8卷;隋·智者大师《法华玄义》20卷、《法华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华经玄论》10卷、《法华经义疏》12卷;唐·窥基《法华经玄赞》10卷;元·徐行善《法华经科注》8卷;明·智旭《法华经会义》1卷;清·通理《法华经指掌疏》7卷。新罗元晓《法华经宗要》1卷。日本圣德太子《法华经义疏》4卷,最澄《法华经大意》1卷,日莲《法华经注》10卷等。
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
西安草堂寺图册(刘斌元制)(2张)
译本:汉译最早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1卷。异译本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小无量寿经》1卷;唐玄奘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卷。梵文本在9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近代由马克斯·缪勒与南条文雄在伦敦校刊印行,并于1894年译成英文,刊载于《东方圣书》第49卷。在日本,有南条文雄、荻原云来、推尾辨匡、河口慧海、寺木婉雅、高烟崇导等,依据梵、汉、藏文译出的数种日译本。高烟崇导还把鸠摩罗什的汉译本于1979年译成英文。此外尚有《佛说阿弥陀经梵文和汉二译对照》本与《无量寿经梵文和汉五译对照》合并出版。此经的藏译本虽从梵文译出,但译文已受到西藏原有宗教思想的影响。
内容:阿弥陀为净土宗信仰的佛名号,佛教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
西安草堂寺图册(刘斌元制)(3张)
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他原为国王,后捐弃王位,发心出家,名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行果圆满,随愿所成,光明寿命,悉皆无量。此经叙述佛在祇树给孤独园对舍利弗等讲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无上庄严:有七宝严饰的树林、楼阁,有八功德水池,诸色微妙的莲花,妙声自然的众鸟;众生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即可往生该处等。由于此经汉译约仅2000字,容易背诵,加上修行方法简便,故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颇大,成为净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读的课本。宋明以后成了寺院中每天必念的日课,净土宗也随此经的流传而影响日益扩大。
注疏:现存注疏在中国主要有隋·智者大师《阿弥陀经义记》1卷;唐慧净《
西安草堂寺主持(刘斌元制)(2张)
阿弥陀经义疏》1卷,窥基《阿弥陀经义疏》1卷,《阿弥陀经通赞疏》3卷;宋智圆《阿弥陀经义疏》1卷,元照《阿弥陀经义疏》1卷,戒度《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3卷;元性澄《阿弥陀经句解》1卷,明大佑《阿弥陀经略解》1卷,传灯《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2卷,袾宏《阿弥陀经疏钞》4卷,大慧《阿弥陀经已诀》1卷,智旭《阿弥陀经要解》1卷,清徐槐廷《阿弥陀经疏钞撷》1卷,净挺《阿弥陀经舌相》1卷;续法《阿弥陀经略注》1卷,彭际清《阿弥陀经约论》1卷;近代有黄智海《阿弥陀经白话解释》1卷等。另有新罗圆测、元晓、遁伦、憬兴、玄一、太贤以及日本源信、源空、圣聪等人注疏多种。 [9]
首楞严三昧经
佛经名。略称《首楞严经》、《楞严经》。为说大乘禅观的著作
西安草堂寺图册(刘斌元制)(2张)
。称首楞严三昧是达到“勇者”(菩萨)的禅定。一切禅定、解说、三昧、神通如意、无碍智慧,皆包含在这个“首楞严三昧”之中。如能修此就可达到涅槃。此经自东汉末以来有8种译本,现通行后秦鸠摩罗什译本,2卷。 [10]
[11]
中论
佛教论书。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4卷。系印度中观派对部派小乘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5张)
佛教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而显示自宗的论战性著作。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卷首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全书中心思想的概括。“八不偈”批判了在缘起法上的种种“谬论”,指出单纯执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是不正确的“戏论”。应该超出戏论、消灭戏论,得出对现象实在的认识,即实相。“三是偈”则是对“中观”所下的定义。认为真正的缘起法,是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名(有),假名与空相互联系,即所谓“中观”。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6张)
一说:“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即是此意。本论《观涅槃品》还讲到“世间”与“涅槃”在实相上的统一,所谓“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中论》的思想,对后来大乘佛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印度,此论经过几代传承,形成与瑜伽行派相对立的一大学派——中观派。首先弘传此论的,有以佛护、清辨为代表的八大家,他们竞作注疏,进一步发挥《中论》思想,正式建立了中观学派,清辨之学成为中观自续派。后来又有月称,承佛护之说为《中论》作注,别名《明句论》,并撰有中观通论性质的《入中论》,进一步发展了中观学说,成为中观应成派。
此论在中国影响很大。先是鸠摩罗什弟子僧肇弘传此论,据此论义撰写了《不真空论》等多篇论文。后有吉藏撰《中观论疏》,进一步发挥此论的思想,并将此论和《百论》、《十二门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4张)
论》一起作为依据,正式创立了三论宗。此论在中国西藏地区也很流行,佛护著《根本中论注》有藏译本。宗喀巴曾撰《中论广释》,系统地阐述对中观论思想的根本见解。
相传在鸠摩罗什译此论时,印度即有70多家注。除青目外,尚有清辨著、唐波罗颇蜜多罗译《般若灯论释》15卷,安慧著、宋惟净、法护译《大乘中观释论》18卷,无著著、般若流支译《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等。中国以吉藏著《中论疏》10卷最著名。他还著有《中论游意》1卷、《中论略疏》1卷。此外道融、昙影、法朗、琳法师、硕法师等也都作过注疏。日本有安澄著《中观论疏记》20卷等。梵本则有月称著的《明句论》。西藏译有无畏、德慧、提婆设摩等八家注释。月称的《明句论》初品已由谢尔巴茨科依译成英语。 [1]
百论
佛教论书。上下两卷。古印度提婆著,世亲释。本论曾有两次翻译。第一次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2张)
在后秦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译,僧睿作序。由于其时鸠摩罗什初至,方言未娴,故文义欠正。弘始六年,鸠摩罗什重译,僧肇作序。为今之流通本。僧肇《百论序》说:“《百论》者,盖是通圣心之津涂,开真谛之要论也。……于是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乃仰慨圣教之陵迟,俯悼群迷之纵惑,将远拯沉沦,故作斯论。”论以梵本有百偈得名(句子不论长短,满三十二字即为一偈,又称“通偈”)。“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指罗什——引者注)以为无益此土,故阙而不传。”由于世亲注释有多有少,译时又有取舍,所以今本字数无定。
《百论》的主题是破斥古代印度佛教以外的其他哲学流派,其方式是“唯破不立”,设一个论题,加以批驳;再设一个论题,再批驳。通过“外曰”(代表外论异说)和“内曰”(代表提婆的观点)对论辩难,铺成一品。译本中注有“修妬路”(即契经)的段落是提婆的原文,此外是世亲的解释。修妬路语句简约,其含义多藉世亲的训释而显明。主要有舍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破异品、破情品、破尘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无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
《百论》在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它广破异家学说,维护了佛教的地位。据吉藏《百论疏序》所言,当时在印度为之作注、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8张)
阐发义理的有十余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家:波数和世亲。汉译本问世后,历代流传,又成为重要的佛教论本。三论学者尊奉此论,不仅吸取论中破有破无,主“毕竟空”的思想,而且广泛运用其中推理论证的逻辑方法,批驳当时的成实师、地论师、摄论师等。提婆“唯破不立”的思想原则,也影响到禅宗。禅僧主张随机施化,无所执著(包括法语心要),就有提婆思想的意味。有关汉译本《百论》的注疏,有吉藏《百论疏》3卷,道凭《百论疏》2卷,元康《百论疏》3卷,荆南(不详姓氏)《百论疏略记》2卷。据义天《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三所载,又有亡名所作《百论义疏》2卷,《百论私记》2卷。此中以吉藏《百论疏》3卷为最重要。 [2]
十二门论
佛教“论”书名。1卷。汉化佛教三论宗所奉主要经典“三论”之一。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内容分12门,从说以观因缘门到观生门,说明一切事物“性空”,故名。有宋碛砂藏本。注释本多种,著名的有隋吉藏的《十二门论疏》2卷及《略疏》1卷、元康《论疏》3卷、法藏《宗致义记》2卷,收入《中华大藏经》。三论其它二论为《中论》、《百论》。鸠摩罗什及弟子僧肇以此为主要经论,共创三论宗。 [1]
成实论
佛教论书。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6卷(一作14卷或20卷)。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为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诸法实有”理论,提倡“人法二空”,弘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相
西安草堂寺(刘斌元制)(2张)
传诃梨跋摩为说一切有部著名论师鸠摩罗多(童受)弟子,初信其师学说,后来觉得这些没有摆脱《大毗婆沙论》的束缚,拘泥于名相,烦琐支离,乃自穷三藏,以探教说之本源。后到华氏城,随多闻部学习,接触到大乘思想,又泛览九经,评量五部(律),旁究异说,考核诸论,因而著作此论。
内容:此论译出后,罗什弟子昙影见其结构松散,篇章不分,大段难明,于是按照文义,区分为五聚(即五部分),二百零二品。“发聚”为序说,主要泛论佛法僧三宝、造论缘由、论门种类、四谛大要及对各家十种重要异说的批判等。其余四聚为本论,详说四谛之义。其中“苦谛聚”论说色论、识论、想论、受论、行论等五阴之事;“集谛聚”于业论中详述善恶诸业,在烦恼论中,详论断惑之事;“灭谛聚”详说断灭假名心、实法心、空心等“三心”;“道谛聚”以八正道为道谛法,分别正定、正智等等。整个论的主要特点是针对说一切有部“我空法有”之说,提出“人
西安草堂寺(刘斌元制)(2张)
法二空”的思想。认为法无实体,只有假名。就连四大及其构成的色法也都是假名。因而主张不仅要破除人我,灭“假名心”,而且假法、实法,一律要破,这就是法无我,“灭法心”。最后连剩下的空心也要破,即“灭空心”。这已超出说一切有部之说,接近于大乘空亦复空的思想。但它仅将最后的灭空心分为两种,即证涅槃和入灭尽定,说明其学说尚未摆脱小乘的局限,与大乘所主张的无住涅槃说相差甚远。《成实论》的“三心说”是后来大乘瑜伽行派“三性说”的渊源。
传播:在印度,此论未见流传。梵文原本,现存梵本是从汉译本还译的。在中国,自后秦弘始十四年(412)鸠摩罗什译出后,其门下就争相研习,竞作注疏。僧导既撰《成实义疏》,又聚众讲述。后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弘传此论,门下逾千人。其后形成寿春系,流行于南方。僧嵩则至彭城(今江苏徐州),既传“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也弘扬《成实论》,经其弟子僧渊等几代的弘传,形成彭
鸠摩罗什寺(刘斌元制)(2张)
城系,流行于北方。南齐永明年间,在齐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主持下,集名僧500余人,以僧柔、慧次为上首,对此论要义进行讨论,并将论文20卷删为9卷。时僧祐亦参与其事,作《略成实论记》,学士周颙撰《钞成实论序》,说明删节的用意。以后,此略本曾风行一时。到了梁代,对《成实论》的研究更盛。智藏、僧旻、法云被称为梁代三大家。由于他们常融会《成实论》宣讲大乘思想,也称为“成论大乘师”。直至隋唐历久不衰。
注疏:见于僧传记载的,主要有南朝宋时僧导《成实义疏》、道亮《成实义疏》;北魏昙度《成实大义疏》;梁智藏《成实义疏》(或云即《大义记》)、慧琰《成实玄义》;陈宝琼《成实玄义》及《成实文疏》、洪偃《成实疏》;陈智脱《成实疏》、慧影《成实义章》、明彦《成实疏》;唐新罗元晓(一说元瑜)《成实疏》,百济道藏《成实疏》,怀素《成实义章》。此外,著作时代不明的尚有宗法师《成实玄记》及《成实论义章》、聪法师《成实论章》、法法师和嵩法师的《成实论疏》等。但在安澄的《中观论疏记》中,尚可见其引用僧导、智藏、聪法师、宗法师、法法师、嵩法师等人的疏记中的一些内容。 [12]
十诵律
佛教戒律书。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后秦弗若多罗和鸠摩罗什等译。61卷。相传律文原有八十诵,大迦叶传承以后至第五师优波掘始删为十诵。
此律初诵至三诵,含有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一百另七众学、七灭诤等八法。第四诵有受具足戒、布萨、自恣、安居、皮革、医药、衣等七法。第五诵有迦那衣、俱舍弥、瞻彼、般荼卢伽、悔、遮、卧具、诤事等八法。第六诵为谓达事等杂法。第七诵为尼律,包括六法。第八诵,为增一法,包括二十一法。第九诵为优波离问法,可分为二十四法。第十诵包括比丘诵、二种毗尼及杂诵、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法。最后附“善诵毗尼序”,分四品,前二品述结集的始末,后二品集录有关羯磨、说戒、安居、衣食、医药、房舍等等的开遮。
在传来中国的四部广律中,此律翻译弘传最早。晋、宋、齐时,已经盛行,梁、陈、隋之际,南方英匠更是专门弘扬此律。先是鸠摩罗什在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从专精《十诵律》的卑摩罗叉学习,旋卑摩罗叉来华后,在长安补译和删定译本后,即携带此律至江陵(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各地弘扬,江左慧猷从他受业,后大弘《十诵律》,为一时宗师。同时有河内僧业游长安,从鸠摩罗什学《十诵律》,后弘化于姑苏(今江苏苏州)。又赵郡慧询也从鸠摩罗什受学,后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大开律席。僧业弟子慧光、僧琚等也常讲习此律,颇具心得。此外,尚有慧曜、昙斌、玄高、僧隐、智称、僧祐等,均为《十诵》名匠。时僧尼竞相传抄。梁慧皎在《高僧传》卷十一《论律》说:“自大教东传,……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可见,此律流行盛况。至隋末唐初,由于道宣等人的提倡,《四分律》压倒其他诸律,此律遂不复被人重视。
此律梵本至今未见,唯早年在库车得梵本《别解脱经》,与《十诵律》中比丘戒本极为相近。另在西域地带发现的梵本中,尚有与《十诵律》相同之尼戒本及十七事的残片。现存僧琚撰《十诵羯磨比丘要用》1卷。 [4]
大智度论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迹凡夫,示悟物以渐。又假照龙宫,以朗搜玄之慧,托闻幽秘,以穷微言之妙。尔乃宪章智典,作兹释论。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而直入;其辩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论中引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此论系依经而作,解释毕竟不能完全穷尽义理,故龙树又著《中论》、《十二门论》作为补充。
汉译出后,慧远认为译文“繁秽”,曾加以删削而成《大智论钞》,并撮其要旨,详加阐述。谓“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
此论还有拉蒙特译的法文本。南希真于1966年在其所著的《呈现在大智度论中的龙树哲学》一文中又将《大智度论》的重要章节译成英文,并作了解释。此论未发现有梵本,因此关于作者和发现的时间,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注疏有僧肇《大智度论钞》8卷,慧影《大智度论疏》24卷,僧侃《大智度论疏》14卷,昙影《大智度沦钞》15卷等。[13]
实相论
佛教术语。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诸法实相。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这就是“空”。这种空就是宇宙万有的“真性”,亦即诸法实相。《思益经》卷一称:“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大涅槃经》卷四十:“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中论·观法品》:“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名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为万有的本性,所以又叫“法性”,此法性真常不变,所以又名真如。此外还有真谛、中道、涅槃、实际、实性、法身、法界、佛性、如来藏、般若等种种异名。《肇论·宗本义》:“本元、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佛教各派对实相的解释各有不同,三论宗以“无依无得”的空理为诸法实相;天台宗以“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说为诸法实相;华严宗以随缘之真如为诸法实相;法相宗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小乘以“我空”之涅槃为实相;大乘则以“我空”、“法空”之涅槃为实相。 [14] [1]
通三世论
又称三际。佛教用语。出自鸠摩罗什,佛教的因果论中将个体存在的时间称为世。三世即过 去、现 在、未 来三世。或称前世、现世、来世;或称前生、现生、来生。《集异门论》云:“三世者,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 [15]
大乘大义章
《大乘大义章》,又称《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大乘义章》、《法问大义》、《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东晋慧远问,后秦鸠摩罗什答。 一九三〇年,中国佛教历史博物馆重刊,题名《远什大乘要义问答》。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等。
所译经典,据《出三藏记集》,有三十五部二九四卷,据《开元释教录》,则多达七十四部三八四卷。罗什通晓多国语言,译文流畅简洁,相当准确地传播了大乘般若系经典和以龙树为代表的中观派论典。所译《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坐禅三昧经》、《十诵律》、《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娑论》等,对中国天台、三论、净土、禅宗等宗派的形成皆有重大影响。事迹见《高僧传》卷二、《晋书·艺术传》等。
慧远闻鸠摩罗什入关,通书申好。罗什答书,称慧远兼具福、戒、博闻、辩才、深智五材,并遗偈一章。其後法识自北来,言罗什欲返本国,慧远当即作书,并报偈一章劝勉曰:「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惑相更相乘,触理更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末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并略问数十事,请为批释。罗什一一作答,现存十八章,即《大乘大义章》。卷上收《初问答真法身》、《次重问答身》、《次问答法身像类》、《次问答法身寿量》、《次问答三十二相》、《次问答受决》等六事;卷中收《次问答法身感应》、《次问答法身佛尽本习》、《次问答造色法》、《次问答罗汉受决》、《次问答观佛三昧》、《次问答四相》、《次问答如法性真际》等七事;卷下收《次问答实法有》、《次问答分破空》、《次问答後识追忆前识》、《次问答遍学》、《次问答住寿》等五事。
据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载刘宋陆澄《法论目录》第一帙,及隋代费长房所编《历代三寳记》卷七慧远条之记载,可知隋代以前,已将慧远和鸠摩罗什往来问答之文疏编纂成书,亦为三卷十八章形式,唯其条目内容与今略有出入。今本将《法论目录》中的《问遍学》、《重问遍学》合为一章,而未收《问法身非色》。又,《问答受决》、《问答造色法》,亦不见於《法论目录》。
鸠摩罗什在本书中直接阐明对於大乘佛教教义及信仰之理念,并将龙树、提婆一系之中观佛教思想介绍至中国,促成般若等大乘经典之翻译与研究。书中反覆论述有关佛、菩萨法身之问题,显示此为慧远及当时佛教界所共同瞩目之焦点。
慧远以一「博综六经,尤善庄老」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虽承魏晋般若学之绪,因吸收小乘《阿毗昙心论》的实有论观点,反而强化了中国本有的神不灭论思想。因此,对於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解,与长期浸淫在典型大乘佛教环境中的鸠摩罗什,产生很大差异。在慧远寂後的第二年(四一七)译出的《大般泥洹经》,有「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经文。鸠摩罗什的弟子僧叡认为,如果罗什得闻此经,「便当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润其四体,无所疑也。」(《喻疑》,《出三藏记集》卷五)可见鸠摩罗什对「神」、「我」不灭的批判,在中国佛教界几乎不发生什麼作用。《大乘大义章》相当集中地保存了这两种佛教体系、两种文化形态相互交涉的痕迹。
对本书的研究,有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等书中的有关章节,及杜继文《〈大乘大义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等。 [16]
十住毗婆娑论
全书凡三十五品,第一品〈序品〉乃全书之总论,叙述菩萨十地的意义及三乘的区别,第二品〈入初地品〉至第二十七品〈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说明初地的内容及菩萨的行愿果等;第二十八品〈分别二地业道品〉以下八品论述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阐释大乘菩萨的十善业道。
关于本书的传译,法藏在《华严经传记》卷一谓(大正51·156b):《十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龙树所造,释《十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十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阙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
传佛足迹
编辑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鸠摩罗什一生的起点,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
克孜尔石窟图册(刘斌元制)(3张)
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白马塔
据传,古塔是著名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为他的心爱坐骑白马而建。相传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和陵江
敦煌白马塔图册(刘斌元制)(2张)
将军姜飞、率七万军马西伐龟兹,并嘱咐:“腾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吕光等于384年攻破龟兹,并征服西域30余国后,请高僧鸠摩罗什东归传经。当行至敦煌时,白马七天七夜未进滴水滴食,鸠摩罗什夜梦他所乘白马托梦说,白马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主之命,特送他东行。现已进阳关大道,马将超脱生死之地,到葫芦将另有乘骑。次日醒来,果然白马已死去。当地佛教信徒遂葬白马于城下,修塔以纪念,取名“白马塔”。白马塔位于敦煌古城遗址城内南部,相传鸠摩罗什随吕光大军东归,行至敦煌郡,他的白马死于此,将死马掩埋在这里。后秦建塔志之,塔9层,高约12米。现存塔为道光年间重建,刻石有“道光乙巳桐月白文彩等重修”等字。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哲学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
鸠摩罗什寺图册(刘斌元制)(17张)
教之处,在此进一步学习汉语,弘扬佛法17年之久,此处也是其传奇一生开始的地方和结束的地方。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据史书记载,后凉建国初年,吕光挟持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武威后,为了安顿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后,便命名为鸠摩罗什寺,让鸠摩罗什住在其中,弘扬佛法。罗什法师圆寂后,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他的“舌”舍利供奉于寺内,并在供奉“舌”舍利处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罗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约在公元420年前后。
西安草堂寺
草堂寺在户县县城东南20公里,位终南山圭峰山下。草堂寺址原有座寺,名大寺。后秦弘始三年(410年)皇帝姚兴遣硕德率军西伐后凉,又迎鸠摩罗什至长安,后于圭峰山下逍遥园
西安草堂寺(刘斌元制)(2张)
中千亩竹林之心“茅茨筑屋,草苫屋顶”,起名草堂寺(西安),后经扩建,殿宇巍峨。
弟子介绍
编辑
道生
【生卒】:?~434
【介绍】:
东晋、南朝宋间僧人。亦称竺道生。俗姓魏。巨鹿(今属河北)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幼依沙门竺法汰出家。15岁便登讲座,20岁受具足戒。东晋隆安元年(397),到庐山问学于慧远,时慧远已接受僧伽提婆所介绍的小乘说一切有部之学,道生也受其影响。元兴三年(404)偕同慧睿、慧观、慧严等到长安,从鸠摩罗什受学。后秦主姚兴命他和罗什弟子道融论难;往复百翻,言无不切,众人皆服。他和僧肇两人为罗什门下最年轻而最有才华的学者。南朝宋文帝与名士王弘、范泰、颜延之等均对其极为敬重,常相从问道。义熙十四年(418),法显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与觉贤合作译出从印度带回的《大般涅槃经》的初分四千颂,共6卷,名《大槃泥洹经》。经中说除一阐提外皆有佛性。道生剖析经义认为:既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那么一阐提也是有情,何得独无佛性?此乃经来未尽耳。于是倡一阐提皆得成佛说。此说出后,群情大哗,都以为道生违经背义,将他逐出建康。宋元嘉五年(428)他到苏州虎丘,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元嘉七年返庐山。此时,北凉昙无谶于元熙二年(421)译出的大本《涅经》40卷传到建康,其中也提到一阐提可以成佛,证明道生预见的正确。此后,道生在庐山讲《涅槃经》,听众无不悦服。元嘉十一年于讲座上端坐而逝。
道生深悟般若实相之理,剖析经义,断然主张一阐提也有佛性,可以成佛。其次他立顿悟成佛义,认为“悟”就是对真理的证会,理不可分,悟自不可有阶段,所以在十住(十地)内无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之后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有一种像金刚般坚固和锋利的能力,一次将一切惑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这就是所谓“顿悟”。此说与后来禅宗主张顿悟为明心见性者有直接的关系。再次,他根据《涅槃经》中关于佛性的概念,提出“佛性当有”的新命题。即以众生将来一定有成佛的结果为“当果”,从当果讲佛性应该是有的。此当果佛性为成佛的正因。此外,道生晚年在庐山改订《法华经注》时,提出自己的判教之说,认为释迦一代的教法,不出“善净”、“方便”、“真实”、“无余”等4种法轮,与此相应的,则为阿含、般若、法华、涅槃等经,推崇涅槃为佛说法的最高阶级。 [14]
僧肇
【生卒】:384,一说374~414
【介绍】:
东晋僧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家贫曾以佣书为业。好老庄之学,但认为《道德经》“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读支谦译《维摩经》,欢喜顶受,因而出家。东晋隆安二年(398),鸠摩罗什至姑臧(今甘肃武威),肇不远千里,前往受业。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迎罗什入长安翻译佛典,僧肇随行,并奉命与僧睿等参加译场。弘始八年,罗什译完《大品般若经》后,僧肇将其参加翻译听讲之心得体会,写成《般若无知论》,深得罗什赞赏。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论》卷三中将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土论》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契原经精神。
僧肇的思想以般若为中心,而且从认识论角度加以阐述。所著诸论,首推《物不迁论》为最重要。佛家讲“三法印”。首印“诸行无常”,无常即迁流不息之意。今讲不迁,正是针对小乘执着无常而不懂其真义者而言。论中有云:“必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又云:“静而常往”,“往而常静”。均主张动静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据龙树的“不去不来”的理论,以破斥小乘有部执三世恒有的主张。其次为《不真空论》。“不真”指“假名”。万物以假名看来是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当然是空。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不真空”这一新命题是针对当时关河流行的般若三家(心无、即色、本无)对性空的种种见解而提出的。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而对于“无”和现象之“有”关系,解释各有不同。《不真空论》将“有”与“无”两方相统一,而批评三家的说法。认为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自性并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无,但所执自性为空,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讲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由极微积成,经过分析,才见其为空无,这叫“待宰割”以求空。说不真即空,就是讲万物原来是空,不待分析。故经云:“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不需要变动实际,即诸法建立之处为真,这就是法性空。立处即真的思想,对后来禅宗的影响极大。再次是《般若无知论》。僧肇于《大品般若经》译出之后,便作此论以表达他对般若的理解。他认为般若之能照,在于无知;般若之所照,在于无相。无知、无相,即“虚其心,实其照”。因为心有所取着,就有不全之处,若无所取着,构成的知就是“无知”,即“虚”。诸法看起来有种种形象,但都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所以究竟还是“无相”。照到“无相”,就与实际相契合而成为“无知”。最后是《涅槃无名论》。僧肇认为得涅槃的人既有三乘的差异,涅槃自然应有“有余”和“无余”两种区别。他又认为证涅槃是一个先渐后顿的过程。八地以前有阶次,到八地以上得无生法忍即可任运自在。
著作除上述四论外,尚有《丈六即真论》、《答刘遗民书》、《上秦王表》、《维摩经注》、《维摩经序》、《长阿含经序》、《百论序》、《鸠摩罗什法师诔》。到了南朝梁、陈之际,《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与《宗本义》合编一书,名曰《肇论》。
道恒
【生卒】:346—417
【介绍】:
后秦僧人。蓝田(今属陕西)人。为名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宗心无之义,与竺法汰、慧远等多所分歧,隐于山谷中,著《释驳论》、《百行箴》等,加以抨击。
昙影
【生卒】:约343—约412
【介绍】:
后秦僧人。为名僧鸠摩罗什的弟子。曾助道安译律藏。又讲《正法华经》和《光赞般若经》,听众常达千人。后随鸠摩罗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译经,为译场中重要人物。除译有《妙法莲华经》外,尚著《法华义疏》,并注《中论》。卒年七十。 [17] [2]
慧观
【生卒】:约368—约438
【介绍】:
南北朝僧人。俗姓崔,清河(今属河北邢台)人。十岁便以博见而驰名。少年出家为僧。曾赴庐山师事慧远,后赴长安(今陕西西安)师事鸠摩罗什。晚年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道场寺。不同意竺道生顿悟成佛说,主张渐悟说。南朝宋元嘉中圆寂,世寿七十一岁。著有《辩宗论》、《十喻序赞》、《胜鬘经序》、《涅槃经序》、《修行地不净观经序》等。
慧严
【生卒】:363—443
【介绍】:
南朝宋僧人。俗姓范。十六岁出家,师事鸠摩罗什,为其门下四哲之一。后赴建康(今江苏南京)弘法,居东安寺,受到宋文帝刘义隆的礼遇。在其教化下,宋文帝亦信佛。著有《老子略注》、《无生灭论》,译有《涅槃经》等。 [14]
道融
【介绍】:
后秦僧人。汲郡(今河南汲县)林虑人。十二岁出家。云游四方,博通内外诸典。后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从鸠摩罗什译经,并讲新译之《菩萨戒本》、《中论》、《法华》等,受到鸠摩罗什的赞许。曾代表僧众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入华婆罗门学者辩论,获得胜利,从此名声大著。晚年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弘法,弟子三百,问学者千余。著有《法华经》、《金光明经》、《十地经》、《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等义疏。世寿七十四岁。 [1] [17] [8] [7]
僧正
【生卒】:约343—约415
【介绍】:
后秦僧人。俗姓傅,北地(今甘肃吴忠)泥阳人。出身官宦之家。初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大觉寺僧,师事弘觉法师,后为鸠摩罗什的弟子。受秦王姚兴的重用,委以“僧正”之职,负责整肃僧尼戒行。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僧正”。
僧迁
【介绍】:
东晋僧人。受戒于庐山慧远,受学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鸠摩罗什。后秦国主姚兴命其为僧官,充任悦众(知事)。二十八岁圆寂。
法钦
【生卒】:714—792
【介绍】:
唐代僧人。世称牛头六祖。亦称“道钦”。俗姓朱。昆山(今属江苏)人。二十八岁时,始发心入道,礼玄素禅师为和尚,从居鹤林,修习牛头禅法。后得其旨,乃赴余杭(今属浙江)径山,结茅独处。僧俗闻其名,来参学者甚众,德誉遐彰。大历三年(768),代宗召其入京,亲迎殿下,礼遇优隆,赐号“国一”。后又为德宗所敬重,一时大臣皆执弟子礼。晚年归径山,说法而化。谥号“大党禅师”。
昙无成
【生卒】:约377—约440
【介绍】:
后秦僧人。俗姓马。扶风(今陕西咸阳)人。十三岁出家,负笈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师事鸠摩罗什。后避战乱,在淮南(今属安徽)寺中仍讲《涅槃》、《大品》诸经不辍。又与颜延之、何尚之等为友,谈儒论佛,十分相得。著有《实相论》、《明渐论》、《申无生论》等。
僧导
【介绍】:
后秦时僧人。姓氏不详,京兆(今西安)人。10岁出家,从师受业。初学《观世音经》,后读《法华》一部。18岁,博读转多,与僧叡相善。受具足戒后,造诣愈深,禅律经论兼通,秦主姚兴甚为钦重。及鸠摩罗什入关,译出经论,导并参与详定。又精研众典,博采真俗,著成《成实义疏》、《三论义疏》及《空有二谛论》等。至南朝宋孝武帝升位,遣使入关征请,导欣然应诏,至于京师中兴寺。孝建初(454),敕于瓦官寺开讲《维摩经》。后辞还寿春,卒于石涧寺。
僧业
【生卒】:367—441
【介绍】:
东晋、南朝宋僧人。俗姓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初从长安(今陕西西安)梵僧鸠摩罗什,专意于《十诵律》,被人喻为“持律第一”的释迦牟尼大弟子优婆离。后应吴(今江苏苏州)人之请,在闲居寺说法。据传身边常有异香飘散,吴人视为神异。
僧嵩
【介绍】:
北魏僧人。曾入鸠摩罗什译场,得其所译《成实论》,赴彭城(今属江苏徐州)开讲,听者如云。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元宏专程去白塔寺,听其讲《成实论》之义。门徒辈出,名著者有僧渊、道登等,为北方《成实论》学派的重要人物。
什门八俊
佛教术语。亦称“四圣八宿”。指鸠摩罗什门下的八位清秀俊才之优秀弟子: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以上亦称什门四圣)、道恒(常)、昙影、慧严、慧观。
什门四圣
“什门四圣”所指,说法不一。《高僧传.慧观传》载:“通情则生融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这里所言“四圣”指道生、道融、慧观、僧肇。而宋代智圆的《涅槃机要》却载为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并无慧观。《高僧传.道生传》载:“生睿发天真,严观洼流得,慧义彭亨进,寇渊于黑塞”,这里的生、睿、严、观四人,既为同学,又是什门弟子,而慧义、寇渊等人则并非罗什门人。所以,四圣所指则又为道生、慧睿、慧观、慧严,并无僧肇、道融、僧睿。今草堂寺所存的《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中以罗什为中心,其两侧紧靠者各二人,他们是:道生、道融、僧肇、慧观。此碑的记载与《高僧传.慧观传》所载相同。
什门十哲
佛教术语。指鸠摩罗什门下的十位高徒: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以上亦称“什门四圣”)、昙影、慧严、慧观、道恒(常)(以上八位亦称“什门八俊”)、道标、僧正。
人物评价
编辑
“译界第一流宗匠”——梁启超。
罗什尊者 [18]
“鸠摩罗什对中国大乘佛教的传播有功劳。”——毛泽东评释家
“罗什是离红尘最近的高僧。”——理方法师 [19]
鸠摩罗什不仅是佛典翻译的巨匠,他还是开创民族团结的先驱;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但流年不驻渭河水,在古稀之年,他圆寂于长安大寺。泰戈尔有句名言:“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正是鸠摩罗什尊师一生的真实写照。——中共库车县委书记李刚 [20]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鸠摩罗什》长篇小说,作者:徐兆寿,作家出版社于2017年9月出版。 [21]
《鸠摩罗什传奇》,作者:灵悟法师,宗教文化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 [22]
《不负如来不负卿》言情小说,作者:小春,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出版于2008年6月出版。 [23]
《鸠摩罗什》短篇小说, 作者:施蛰存。 [24]
影视形象
时间片名饰演者地区
影视作品中的鸠摩罗什
2016年《不负如来不负卿》牛子潘中国大陆2015年《东行》未知中国大陆2010年《一个人的龟兹》未知中国大陆
相关活动
编辑
2004年,百余名中日两国佛教界人士齐集户县草堂寺,在此举行法会,隆重纪念后秦高僧、中国佛教大译经家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 [25]
为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对佛教经典在中国译传的贡献,探讨当代佛教教育的特殊性,2013年12月14日,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联合承办的“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论坛”活动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隆重举行。 [26]
2015年5月5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前夕,为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孟买索迈亚大学与印度著名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鸠摩罗什研讨会”,邀请比利时著名汉学家魏查理博士作专题演讲,郑曦原总领事、索迈亚校长及库尔卡尼主席应邀出席并致辞。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31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