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红楼无闲笔,笔笔有深意。

林黛玉因林家绝灭无人了,才有机会在贾府长住。然而,贾府却有个管家叫林之孝,林之孝有个女儿叫林红玉,和林黛玉只有一字之差,而且差的这个字都代表颜色。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这是我在初读红楼时疑惑不解的地方。

还有,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诡画词”,由朝庭发起的征集《诡画词》歌颂的忠义女英雄,偏偏也姓林,叫林四娘。

这是作者在行文时无意中的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本着红楼无闲笔的原则,当然应该倾向于后者,其用意都指向林黛玉。

林之孝是务实和远见的代表,反衬林黛玉的务虚和短识。

作为管家的林之孝夫妇,一个跟着贾琏负责外务,一个跟着王熙凤负责内务,属于实权派人物。然而,他们在对女儿林红玉的安排上,让很多读者疑惑不解。

在丫头们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贾府,林之孝夫妇把女儿林红玉安排在大观园看园子。一个闲置的部门,一个闲差,既没机会创造业绩,又没机会在主子面前露脸,基本上属于雪藏的状态。

既有实权又有便利,为何不提拔有实干能力的女儿上位?

这正是林之孝夫妇的远见卓识!

曾经一度怀疑,林红玉的远见是怎么来的,在怡红院从上到下都在想着怎么“安富尊荣”的繁华时刻,她想的却是“`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 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种惊人之语,出自一个不识字的十来岁的丫头,实在令人惊叹。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直到认识了林之孝夫妇才明白,这份远见。来自父母的熏陶。

王熙凤评价林之孝夫妇“一个天聋,一个地哑”,却不知他们在装聋作哑,和宝钗的“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异曲同工,这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让他们懂得居安思危,在众人皆醉之时保持清醒。作为管家,对贾府的现状了如指掌,他们非常清楚贾府已濒临末世,应该及时打算。

因此,他们不希望女儿淌进贾府这滩浑水,不希望女儿进入贾府的权力中心,更不希望女儿成为贾府的半个主子给贾府陪葬。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他们有能力给女儿谋一个更平安也更长远的未来——像周瑞的女儿一样赎身为民,像普通民妇一样过平淡的日子。

在见识了宝玉和黛玉的不思上进、“安富尊荣”之后,林之孝夫妇把女儿名字中的“玉”给隐去了,改为更平实的“小红”。书中说是“玉”字犯了宝玉和黛玉,这正是林之孝夫妇的聪明之处,找了个改名的借口。贾府对下人宽厚,并没有强制下人因犯讳而改名,否则,王夫人房里就不会有玉钏了。因此,林之孝夫妇给女儿改名,只是希望女儿不要成为宝玉和黛玉这样华而不实之人。

务实,是林之孝夫妇最为看重的品质,这种品质也影响了女儿。

林红玉想在怡红院出人头地,也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以为她和袭人晴雯一样想做姨娘。其实,务实而有远见的林红玉,只想找一个能施展才干的平台,她和务虚的林黛玉截然不同,她看不上碌碌无为的贾宝玉。

她初见贾芸时的话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晚上他又不下来.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便是回来有人带信,那都是不中用的. 他不过口里应着,他倒给带呢!

这个只在外围做粗活的三等丫头,比黛玉和晴雯等人更了解宝玉,知道宝玉是个说完就忘的人,从不把别人的正经事放在心里。这也是她和贾芸互相吸引的原因,他们都是务实不务虚的人。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书中对于林之孝的远见,还有一处非常明显的描述。

第七十二回,贾母八十大寿,把荣国府彻底掏空了,贾琏夫妇忙着到处补缺,林之孝主动过来和贾琏说了两件事,一是贾雨村降职了,二是建议裁减人口。

这两件事,都关系着贾府的未来。贾雨村的恶行,林之孝和贾琏都看在眼里,也都看不惯,他们都担心迟早有一天会牵连到贾府。而贾府的财政问题,贾琏的那些折腾,都是治标不治本,当务之急是裁员节省开支。

作为一个仆人,这份远见很难得,这份忠心更难得。在下人们争相勾心斗角之际,林之孝还能一心为主子着想,这是他出于良善的本能。

为了突出他的良善,紧接着,作者又写了他对“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的看法。

旺儿的那小儿子虽然年轻, 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虽说都是奴才们,到底是一辈子的事.彩霞那孩子这几年我虽没见,听得越发出挑的好了,何苦来白糟踏一个人。

来旺是王熙凤的陪房,兴儿说过,“奶奶的心腹我们不敢惹, 爷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林之孝的这番话,不但得罪了来旺,还得罪了王熙凤。彩霞与他毫无关系,何必为个不相干的人去得罪小人?出于良善,他没办法做到完全置身事外,不希望彩霞被糟蹋。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这廖廖几笔,其实是对林红玉结局的铺垫。作恶多端的王熙凤偶行一善,都能为女儿巧姐留一条退路,林之孝的良善、务实和远见,必将用福报的形式回报到林红玉身上,这是曹雪芹的因果观。

因此,林红玉有着最好的未来,不但脱了奴籍,而且与同样务实而有远见的贾府最有出息的男儿贾芸携手同行,翻身做了贾氏女主人。

同样是姓林,同样有一个玉质心性的女儿,林如海就缺乏林之孝的这番远见,林黛玉也缺乏林红玉的务实。因此,林之孝为女儿谋到了长远的未来,林如海却把女儿送进了死地。

林四娘是进退自如的代表,反衬林黛玉的囿于小情小爱。

贾政的业余时间,都是和清客们一起度过的。他和清客们在一起都做些什么?第七十九回给出了答案:“老学士闲征诡婳词”。

贾政和清客们的业余活动,其实和大观园的诗社很像,都是做一些风雅之事,不过大观园的诗社不涉及时政,贾政和清客们的风雅却与朝政息息相关。

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与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汇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他这原序也送往礼部去了.大家听见这新闻,所以都要作一首《诡婳词》,以志其忠义。

因朝庭要褒奖史上遗落民间的嘉义之人,有人想到了“诡婳将军”林四娘,于是大家争相为林四娘作挽词。

林四娘何其了得?“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堪称才貌双全。

在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一下何为“才”,才,既是才华,也是才能和才干,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都能算是“才”。林黛玉最突出的是文才,林四娘的才则是武才。林黛玉的文才被宝玉欣赏,因为宝玉也是重文才之人。林四娘的武才被恒王欣赏,则是因为恒王重武才,这正是各得其所。

拥有武才的林四娘,平时也只是拿武才来增加生活情趣,这和黛玉用文才来与宝玉唱和是一回事。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如果恒王府的生活一直岁月静好,林四娘的武才就只能成为生活里的调味品,无关痛痒,也不值得称道。但是,风云突变,风暴来袭,为清剿反贼,恒王丧生。男人缺位,相当于恒王府的天塌了。女人们该怎么办?各自逃生还是任其宰割?

关键时刻,林四娘站了出来,带领着女眷们“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对此壮举,旁人以忠义表之,这是男人们给她戴的帽子。在林四娘心中,未必有忠义之想,而是一种担当。“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保家卫国不仅是男人的事,也是女人的事。男人担得起时男人先担,男人担不起时,女人就自动走向前台来承担。

正如薛家的宝钗和贾府的探春。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宝钗和探春,都并非主动想要干事业的人,只因男人缺位,薛家的薛蟠不懂事,贾家的兄弟“安富尊荣”,才逼得宝钗和探春这样有才之人出来担当。这就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能进能退,进退自如。退则为贤妻,进则为男儿。岁月静好时,才华可用来风花雪月;风云突变时,才华便成为独挡一面的大树。

同样是有才之人,在需要担当的时刻,林黛玉又在做什么呢?“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任凭邪恶宰割,同时抱怨男人保护不力。

同样是林家女子,同样是才貌双全,黛玉的才只能用来风花雪月,毫无实用价值;林四娘的才却可用来保家卫国,即使免不了一死,也死得其所。

才华这东西,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是宝剑,能成为克敌制胜的智慧;用不好就是自裁的匕首,以才艺之名自怜自伤,在小情小爱里慢性自杀。

这就是作者突然写一个林四娘的原因,都是才貌双全的林家女子,用林四娘的进退自如,映衬林黛玉的空有其才却不得其用。

林红玉和林四娘,这两个姓林的姑娘,都是影射黛玉的华而不实

林之孝和林四娘,一实一虚,一个是活在黛玉身边的人,一个是传奇故事里的人,看起来和黛玉毫无关联,实则都是用来影射和映衬黛玉的空有其才却不作为,反而成为了薄命的根源。

不要迷信才华,也不要神化才华,有才而无用,不如无才而脚踏实地。

相关阅读:

《红楼梦》 | 曹雪芹为何给林妹妹命名为黛玉?

《红楼梦》| 薛宝钗是功利之人吗?一首柳絮词,读懂她的青云志

《红楼梦》| 有诗才,无诗品,黛玉的海棠诗被李纨打压并不冤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45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