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7)

2019年7月7日,星期日,农历己亥年【猪年】六月初五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7)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7)

【原文之七】孔子曰:“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问曰:孔子妻公冶长者,何据见哉?据年三十可妻邪,见其行贤可妻也?如据其年三十,不宜称在缧绁;如见其行贤,亦不宜称在缧绁。何则?诸入孔子门者,皆有善行,故称备徒役。徒役之中无妻,则妻之耳,不须称也。如徒役之中多无妻,公冶长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缧绁也。何则?世间强受非辜者多,未必尽贤人也。恒人见枉,众多非一,必以非辜为孔子所妻,则是孔子不妻贤,妻冤也。案孔子之称公冶长,有非辜之言,无行能之文。实不贤,孔子妻之,非也;实贤,孔子称之不具,亦非也。诚似妻南容云,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于刑戮,具称之矣。

【字词】1、缧绁:(léi xiè)愿意指捆绑犯人的绳索,文中借指监狱。

【拙解】孔子说:“可以将女儿嫁给公冶长为妻,他虽然身陷囹圄,但并非他的罪过。”于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问题:孔子将女儿嫁与公冶长为妻,有何依据可见呢?是因为他年龄到三十岁可以娶妻呢,还是见其品行贤良可以将女儿嫁给他为妻呢?如果是因为年龄到三十岁可以娶妻,不应说他身陷囹圄;如果是见其品行贤良,亦不应说他身陷囹圄。为何?所有成为孔子门徒者,皆有善良品行,故而称具备成为门徒的条件。门徒之中无妻者,将女儿嫁与他便是了,无须称赞。如果门徒之中多人无妻,公冶长尤显贤良,故而选中他嫁女,那么应列举其品行而称赞,不应说其身陷囹圄。为何?世间无辜被迫接受处罚的人很多,未必都是贤良之人。蒙受冤枉的人,很多而并非只有一人,如果一定因为其无辜入狱而孔子将女儿嫁给他,则孔子不是将女儿嫁与贤人,而是嫁给蒙冤之人。经查孔子称赞公冶长,只是说他蒙冤无辜,却没有见到有关他的品行才能方面的文辞。如果公冶长确实不贤良,孔子将女儿嫁给他,是错的;如果他确实是贤良,孔子却不全面称赞他,亦是错的。诚如孔子在其侄女嫁与南容时所说,国家有道时能为官,国家无道时可免于刑戮,这才是全面的称赞。

【小议】姑且不议此段论述,讲一下公冶长和他身入“缧绁”的故事吧。

公冶长,春秋时鲁国人,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自幼俭朴好学,德才兼备,颇得其师孔子欣赏,并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公冶长终生治学不入仕,矢志教书育人。

相传,公冶长能听懂禽鸟的鸣叫声。一日,公冶长自卫国返归鲁国,行至国界,听到众鸟相呼前往清溪食死人肉。少顷,见一老妇哭于路旁。公冶长上前询问,老妇说:“我儿子前日离家,至今未归,很担心他,不知他现在何处。”公冶长说:“我刚刚听到一群鸟相互招呼着飞往清溪去食人肉,莫不是您的儿子?”老妇急忙前去察看,果然见到了她儿子的尸体。老妇回村后告诉了乡邻,乡邻问她是如何得知的,老妇说是公冶长告诉她的。乡邻们均觉诧异,便报官将公冶长拘捕入狱。狱吏提审公冶长,问其如何知道死者在清溪,质问他为何杀人。公冶长解释说他没有杀人,因为懂鸟语,所以才知道清溪有死者。狱吏根本就不信,于是公冶长被关入狱等待判决。一日,监舍外面的栅栏上飞来几只麻雀,它们唧唧喳喳在交谈。公冶长听懂了,便求见狱吏,告诉他说白莲水旁有载粮食的牛车翻倒在路上,牛角折断,粮食散落一地,麻雀在相互招呼赶快去吃。狱吏将信将疑,派人去查看,果然如公冶长所说。后来又通过几件事,证明公冶长确实能听懂禽鸟的语言,便被释放了。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47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