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观唐习律105|张佖还是张泌?七律注意景物气象的协调

前言晚唐五代时期,有两个名字搞不清楚,一个是张泌[bì],泌,涌出的泉水;另一个是张佖[bì],佖释义为满,充满。

有的说是一个人,有的说是两个人。

一、南唐张佖与后蜀张泌张佖[bì](928-996),字子澄。祖籍滁州,后移居常州。张佖是五代北宋时期的人物,最早跟的老板是南唐二主,南唐中主李璟保大十年(952)进士,

有些资料介绍张泌[bì]时,也说字子澄,估计是搞混了。这个张泌是晚唐五代人,应该比南唐的张佖大几十岁。

晚唐的张泌在唐末时曾登进士第, 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编撰《花间词》,他其中的18位词人之一。

张泌今存曲子词28首,诗19首,还有小说2篇,即《韦安道传》和《妆楼记》。难得的是,他有一首七绝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首诗很有曲子词的味道。

观唐习律105|张佖还是张泌?七律注意景物气象的协调

二、诗人的艳遇 鲁迅、张泌与宋祁张泌有一首词值得一说,《浣溪沙》: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这首词被鲁迅先生翻译成了白话文,并且取名《唐朝的钉梢》收入了《二心集》。文章写道:

上海的摩登少爷要勾搭摩登小姐,首先第一步,是追随不舍,术语谓之“钉梢”。“钉”者,坚附而不可拔也,“梢”者,末也,后也,译成文言,大约可以说是“追蹑”。据钉梢专家说,那第二步便是“扳谈”;即使骂,也就大有希望,因为一骂便可有言语来往,所以也就是“扳谈”的开头。

我一向以为这是现在洋场上才有的,今看《花间集》,乃知道唐朝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事,那里面有张沁的《浣溪纱》调十首,其九云:.............略这分明和现代的钉梢法是一致的。倘要译成白话诗,大概可以是这样:夜赶洋车路上飞,东风吹起印度绸衫子,显出腿儿肥,乱丢俏眼笑迷迷..........

从鲁迅先生的调侃可知,这首词写了一个轻浮的少男少女,一个追,一个笑, 一个佯醉,一个佯骂 。

观唐习律105|张佖还是张泌?七律注意景物气象的协调

花间词的大胆与香艳,到了宋朝人那里就含蓄多了。"红杏尚书"宋祁(998年-1061年)也有一段风流韵事。

26岁便和哥哥一起中第的宋祁,某次回家路上遇到了皇家车队,忽然听到车内有人称呼他:小宋。

小宋逢此艳遇不能忘怀,回去后写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gǔ)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没有想到这首词写成以后,被宋仁宗知道了。皇帝乐呵呵地说:"蓬山并不远呀“。然后就把这个宫女赐给了宋祁。

这个故事出自于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

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中有褰帘者曰:“小宋也。”于京归,遂作此词。都下传唱,达于禁中。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惧无地。上笑曰:蓬山不远。因以内人赐之。

观唐习律105|张佖还是张泌?七律注意景物气象的协调

三、七律写景,注意气象今天五月,老街曾经去过一次岳阳,在洞庭湖边的栏杆中间,刻有历代吟咏洞庭湖和岳阳楼诗词。不知道有没有张泌的这首《洞庭阻风 》: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诗人遇风泊舟洞庭,触景生情而作此诗。

空江浩荡景萧然,这首诗后面写得都是“萧然“二字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青草浪高可能不太好理解,但是知道青草不是“草”,而是“青草湖”就明白了。古代青草湖与洞庭湖相邻,涨水时两个湖连成一片。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伤春、愁极,直笔道出诗人的愁绪。出句叹息时光流逝,对句自怜穷困。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古代的渔家,住在渔船上,不成村落,可以感受到诗人眼中的萧条。今天的长江已经开始禁渔了,时间长达十年,不知道渔船还有什么用。

《养一斋诗话》中批评道:

《洞庭阻风》云:“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岂似咏洞庭者?

潘德舆批评的应该是:绿杨花扑一溪烟,气象小了,配不上写洞庭湖的阔大。不过《唐诗别裁》解释说:

夜泊洞庭湖边港汊,故有“绿杨花扑一溪烟”句,否则风景全不合矣,玩末句自明。

沈德潜说,洞庭湖边有很多港汊,因此渔船不成村落,所以会有过于细碎的景物描写。

潘德舆的意见,对于作诗人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描写景物时,一定要配合整体环境的格局。

观唐习律105|张佖还是张泌?七律注意景物气象的协调

结束语张泌生卒年不详,也没有太多的故事流传下来。后人只能从其诗词中得到一点信息,知道他曾经长时间滞留长安,也曾短期逗留成都、边塞等地。不过,能够入选花间词,有作品传世,已经比较幸运了。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七律《青岛观潮》:

黄昏登览自怡然,岛外沧波碧接天。

风送潮声摇雪浪,云邀暮色染归船。

百年光景驹过隙,千里沙堤海作田。

德日垂涎蛇象梦,凭栏一笑早成烟。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104|薛媛的遭遇,是卓文君婚姻危机的翻版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51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