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天下董姓来源

天下董姓来源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天下董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飂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相传,颛顼的己姓之后裔飂飂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即马)。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侯(今山东定陶),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传说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领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颛顼任命其为火正,专门管理火。颛顼死后,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俊),帝喾任命重黎为“祝融”之官称。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遣重黎前去镇压,重黎多次镇压而不成功,帝喾大怒,将重黎召回论罪处斩,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继续为祝融之官。

吴回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时期,周王朝有个大夫叫辛有,辛有的两个儿子都在晋国任太史,负责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以官名称为董督。

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

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其中一个叫董狐的,时为晋侯史官,其后代则世代为侯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董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董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湖之称,又泽名。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

古籍中所指“文喜邑”,就是汉朝时期的“河东闻喜”,即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是“千古山西二雄”之一关羽的家乡,其时有一巨大的湿地地貌,因水中盛产“董蕖”因而称“董泽”。

“董蕖”,就是古人对莲藕的一种称谓,在今天山西、陕西地区,菜市场上仍有称莲藕为“董菜”者。

传说董泽曾“浩淼数百里”,后被人类破坏,逐渐成为盐湖,最后干涸,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只留得一个“运城市盐湖区”的行政名称。

在董泽周围生活的住民,有以其居住地名为姓氏者,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天下董姓来源

董姓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源出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其实是古肃慎民族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时期曾一度改汉姓为胡氏。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奥矣·毛都氏部落的一个分支,逐渐北迁居于大青山一带原始林区(今蒙古肯特山区),因此被称为“林中之民”,辽国的契丹族人和后来西夏国的党项族人则称其为“蒂奇斯族”,金国时期的女真族人称其为“呼勒都古德”。与古突厥语“奥矣·毛都”的意思一样,古女真语“呼勒都古德”也是“林木、林中人、森林猎人”之义,后因以为部落名称和姓氏。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的历史过程中,奥矣·毛都氏部落以及呼勒都古德氏部落皆成为蒙古兀良哈部落下属诸部,逐渐成为蒙古族。

明朝初期,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即有取汉姓为董氏、胡氏者,至清朝中叶以后,大多数族人冠汉姓为董氏,少部分人称胡氏,世代相传至尽。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董鄂氏,亦称栋鄂氏,满语为Donggo 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是满族著姓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栋氏。

⑵.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邓氏、陈氏等。

⑶.满族珠格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术虎部,以部为氏,满语为Juge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

⑷.满族珠赫哷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术虎部,满语为Juhere Hala,汉义“冰冻”,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术氏。

⑸.满族朱胡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海通猛安朱胡氏族,满语为Juhu Hala,在明朝时期的汉姓即为董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有董氏,

明洪武二年(高丽武宗二十一年,公元1369年)农历4月,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董仲舒的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董印宣兄弟二人,以接慰之职使出使高丽,后被李氏挽留在朝鲜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

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在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董大顺、董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

据文献《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的记载: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朝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

家谱文献/董姓 编辑

浙江嵊县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己巳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民国)董贻玖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沙董氏族谱八卷,卷首上、下册,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陇西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董氏四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丁亥年(公元1935年)广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大冶董氏宗谱,(清)董子怀等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五卷、第七~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董氏宗谱,(清)董宏本等总理,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泾县泾川中村董氏宗谱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民国)董承恩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焙等总理,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会稽董氏宗谱八卷,(清)董庭煨总理,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三策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董姓 编辑

云南会泽董氏字辈:宏文扬昌廉,本书学世贤,朝廷龙震局,荣华富贵全

江西上饶董氏字辈:“兴广以贵尔-瓒希用继庆-天仕胜显正-文章安国邦-忠孝光前烈-诗书裕厚良”

河南开封董氏字辈:云、金、士、国、顺、永、兴、兆、明、光

山东平原洼董董氏字辈:“维学曰鸿儒(秀),光明正大洋,春朝万宝贵,世代永吉

山东东明董氏字辈:“木、万、汉、玉、金、国、克、其、仁、文、时、隆、知、奉、本、师、显、肇、朝、勋、光、耀、先、祖、德、传、家、有、良、方、秉、政、善、继、续、永、庆、世、吉、昌”。

山东聊城董氏字辈:“丕怀玉兆孝”。

山东泰安董氏字辈:“兆瑞庆升廷文明呈光华”。

山东肥城董氏字辈:“毓嗣衍传宪广德宜兴正鸿尚序祥允修崇经永绍学治道常存”。

山东新泰董氏字辈:“志玉仲和士兆怀”。

山东荣成董氏字辈:“佩世传久照先勇”。

山东曹县董氏字辈:“鸿(效风)玉传付记”。

山东沾化董氏字辈:“茂志祥凤玉金”。

湖北黄冈红安董氏一支字辈:“贤良绍德,方正希昌”

湖北孝感董氏一支字辈:“国福家大昌元发际光长定兴时茂显康永庆红良”。

湖北董氏一支字辈:“重微理全成才重召鸿茂职”。

安徽安庆市董氏辈:必文为延嗣,重柏有万春,洪烈传广承,显祖德光明,学玉经邦泽,曾高桓国材,景云自天开。

安徽亳州董氏一支字辈:“大万思全召成运龙兆献景允祥”

安徽萧县董氏字辈:“正宜祥克永明道福开昌诗书鸿经济忠孝誉文章”。

安徽定远董氏字辈:“四开学永正长青”。

濮阳董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四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苏家楼,明中期迁居五星乡草坡(在清朝光绪年间续写)字辈:“守、林、金、开、志, 应、孝、学、华、清;

宗、广、克、法、乐, 敬、宏、明、世、兴;

文、承、启、先、训, 修、德、任、自、彰;

荣、泽、功、继、远, 兰、芳、长、存、香”。

河南新蔡董氏字辈:“修福效友传家宝”。

河南潢川董氏字辈:“道远冀全长林术良德昌文学庆显阳贤是立家邦”。

河南商丘董氏字辈:“敬法先圣训,恒存忠孝心”。

河北景州董氏字辈:“天兆文耀允维万世永昌元兴贵立贤”。

河北景县董氏字辈:“维万世永昌”。

河北南宫董氏字辈:“连延建鸿印忠诚敬友贤天惠龙昭穆昌君万世传”。

河北一支字辈:“连延建鸿印 忠诚敬友贤 天惠龙昭穆 昌君万世传”

董氏一支字辈:“德玉福发生元学士韩文秀恩科闫永锡”。

董氏一支字辈:“天子应长绵正学承加训”。

董氏一支字辈:“士卫必志世大长远先祖富发祥代系立刻昌国家传众孝仁义理刚尚”。

董氏一支字辈:“书友其文昌仕维德永长邦家恒千里”。

江苏丰县董氏字辈:“宽厚存心,中正立志,诗书继世,孝友传家”。新疆阿尔泰地区董氏是从丰县迁出,字辈排行仍然使用前者的。

江苏赣榆董氏字辈:“国家恒建作,毓淑自洪兴,有为广胜大,承续曰安长”。

四川南江董氏字辈:“卓印洪其知占立光大国长远永孝思”。

四川广元董氏字辈:“乘法岐祥生,朝庭国太平,仁义礼智信,文武双全能”。

湖南常德董氏字辈:“应元文仲永,伯大胜兴希,启世宗国治,方正习学成,明道贤良主,佑尔少时昌”。

得姓始祖/董姓 编辑

董父。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鬷川侯(今山东定陶),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氏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氏始祖。

各支始祖/董姓 编辑

天下董姓来源

董仲舒图册董廷圭:明洪武初自石首迁居华容鼎壹乡。是为华容董氏始祖。

董胜一:明代自江西迁湖北大冶宋皇堡。是为湖北大冶董氏始祖。

董 成:原籍金陵。唐末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董继鸣、董宗良:南宋时迁金华铁岭头。小宗始祖;董宗良,继鸣十四世孙,明清之交后徙湖海塘下董宅。是为西睦董氏始祖。

董官一、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元初居华亭竹冈。明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皆出此族。是为华亭董氏始祖。

董元、荣 达:原籍山东,唐咸通间迁居东阳安坑。元九世孙荣,北宋乾兴中徙萧山,二十四世达,元至元间迁居浦阳东溪。是为浦阳董氏始祖。

董仲舒、董伯庄: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其裔有一支于宋淳佑间迁鄞,再迁慈溪。传至五十二世董伯庄,永乐间人赘鄞城西北隅芳嘉桥为始迁祖。是为四明儒林董氏始祖。

董 赋:唐文宗朝官御史中丞,世居龙游立德乡。其子桂,始徙奉化连溪。是为大董董氏始祖。

董德卿、董 宁:唐衢州龙游立德乡人,四世孙舜祖,乾宁间官嵊县令,退隐邑之龟溪石壁,舜祖孙宁,后梁乾化间再迁新昌雪溪。是为浙江绍兴董氏始祖。

董元山、董伯清、董仲纲:西汉董仲舒七世孙元山徙家溧阳;三十五世伯清别居邑之前川;伯清子仲纲人赘旧县基本氏,是为旧县始祖。是为江苏溧阳旧县董氏始祖。

董佚名:明万历年间自鄞县西十三桥迁镇海鹞莺湾。是为浙江镇海鹞莺湾董氏始祖。

迁徙分布/董姓 编辑

天下董姓来源

董源图册董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约九百七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61%。

董氏出于同一宗源,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董氏先人从发祥地董国(今山西运城)向四方藩衍播迁,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湖北之监利,广西之桂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尽相同。诚如枣庄“江都堂”董族家谱所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

1.先秦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

2.秦汉时期:

到秦、汉时期,董氏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氏发展成当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

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氏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氏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

4.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朝时董氏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

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氏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隨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並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天下董姓来源

董其昌 山水图册5.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

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涇县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四十六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

6.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约有四十二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5%,居当时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氏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5%。

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

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公元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

据四川天府报报道,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多年。

董氏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氏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 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

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六百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氏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四万之多。其间董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氏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

7.清朝时期:

清朝是董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

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38%,而冀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郡望堂号/董姓 编辑

天下董姓来源

董姓图册1.郡望:

陇西郡:

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济阴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改为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东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改为济阴郡,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2.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良史堂:春秋时候,董狐是晋国的史官,他写史求实存真,不怕权势。晋灵公被弑,董狐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 赵盾要求他更改,他却坚持原记录。孔子夸奖他是“良史”。

直笔堂:同良史堂。

典故趣事/董姓 编辑

董狐笔:出自《左传 宣公二年》。春秋时期,群雄争霸。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由于年龄太小,不能料理朝政,于是让赵盾、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晋灵公年长即位后,昏庸无道,残暴荒淫。作为相国的赵盾,一心想灵公恢复霸业,多次劝阻晋灵公为晋国着想。晋灵公却派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当这位大力士来到赵盾的府上时,看到赵盾在家里等候上朝,虽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齐。这位大力士认为赵盾是位忠臣,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他自杀身亡。晋灵公仍然不醒悟,又派人邀请赵盾来饮酒,暗地里派兵士埋伏在四周,让他们见机行事,准备杀死赵盾。这个事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发现后,保护赵盾安全脱离险境。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见晋灵公的姐夫赵穿。赵穿听后非常生气,他前去找晋灵公评理,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对赵穿恶声恶语。万般无奈之下,赵穿只好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听到这件事后,返回晋国,把晋灵公的儿子拥立为王,这就是晋成公。赵盾登上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赵盾看到上面写着“秋七月,赵盾弑其君”,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赵盾质问董狐道:“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董狐回答道:“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这不是你的责任,又是谁的责任呢?”赵盾听后叹息说:“《诗经》上都说‘因为我怀恋君主,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董狐没有错,他是一位好史官,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赵盾也没有错,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真是可惜啊!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宋朝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就有这个典故:“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历史名人/董姓 编辑

天下董姓来源

董允图册董狐:(生卒年待考),亦称史狐,周人辛有的后裔,世袭太史。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氏名人。

董宣:(生卒年待考),字少平,董仲舒五代孙,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著名东汉良吏。汉光武帝时为洛阳令,敢于搏击豪強,为民作主,京师震慄,汉光武帝称其为‘强项令’,豪強贵戚莫不畏惧,号其为“卧虎”,民间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董贤:(生卒年待考),字圣卿,云阳人(今陕西淳化),西汉大司马。

董和:(公元?~220年),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著名蜀汉掌军中郎将。他与诸葛亮共事多年,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内干机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与少数民族交往,‘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董允:(公元?~246年),字休昭,董和之子。著名蜀汉大臣。秉承了董和的高风亮节,是时人所称的蜀中四英之一(诸葛亮、董允、蒋琬、费祎)。对董允的忠诚与才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予了肯定,並力推董允主持“宫中之事”。董允受命后,忠勤不懈,对后主言行,极尽诤湅之责。董允官至侍中、辅国将军、尚书令、大将军附贰等,文官武职集于一身,地位显赫,但他一身正气,正直不阿,治理蜀国业绩显著,深得民心。

董奉:(公元220~280年),董允之孙,字君异,侯官人(今福建长乐),建康董氏之祖。著名三国时期医学家。董奉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

董诰:(公元1740~1818年),董邦达之子。著名清朝大臣。

董源:(公元?~962年),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人(今江西进贤,一说江南人)。著名五代时期南唐画家。南唐中宗时曾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工山水,尤擅溪桥、渔浦、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亦善画牛、虎、人物,传说冯延巳曾将董源所作古代美人画屏误以为是挡道宫娥,而不敢入谒中主。

董槐:(公元?~1262年),宋濠州定远人(今安徽定远),字庭植,嘉定十六年进士。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流民,甚著政绩,整肅军纪,加强训练。六年(公元1246)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宝祐三年(公元1255)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记为急务,为改革旧制,报效国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众。次年罢相,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浔。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其子董丽,为宋驸马,在元乱中尽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部分定居江苏丹阳。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一说河北景县)。著名西汉哲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在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由此开以后二千年中国统治阶级尊儒的局面。”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十年。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董仲舒著作甚丰,共凡约二百多篇十余万言,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二卷。

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又号思翁、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著名明朝书画家。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为官不辟权贵,不徇私情,从庶吉士、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以太子太傅致仕,终年八十三岁。他书法秀逸,自成一家。他的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又先后学虞世南、王羲之、李邕,自称在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很有特色,对明末清初书坛影响极大。擅长山水画,讲究笔致墨韵,以清润明秀为特色,主张作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后来画论产生了积极影响。著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

董小婉:(生卒年待考),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著名才女,著名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

天下董姓来源

董必武图册董邦达:(公元1696~1769年),浙江富阳人,著名清朝大臣、画家。因政绩卓著,累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又是著名画家,以善画山水而著称,画凤苍逸古厚,其绘画艺术誉满京华,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人称清抄画中十哲之一,是继五代董源、明朝董其昌之后又一董氏大画家,合称为三董。

董遵诲:(公元926~981年),涿洲范阳人(今河北涿县)。著名后周、北宋将领。

董解元:(生卒年待考),金朝时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福祥:(公元1840~1908年),甘肃固原人(今宁夏固原)。著名清朝将领。

董必武:(公元1885~1975年),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董振堂:(公元1895~1937年),字绍仲,北新河县人,著名中国工农红军杰出将领之一、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

董存瑞:(公元1929~1948年),河北怀来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如今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父故里/董姓 编辑

董姓的来源,《辞源》上说,“相传为豢龙氏董父之后,舜所赐姓……”这说明董父和舜帝是同时代人,而且是董姓的始祖。因为当时属史前社会,尚无文字记载,所以只好以口头相传。

董氏家谱还提到,董氏家族为纪念自己的始祖董父,曾在绛县西郝庄北门外的一块高地上建有董父祠。因他们尊董父为龙神,故此庙又名神龙庙,而当地百姓则惯称其为龙王庙。据有关资料及当地父老传闻,神龙庙始建于元,重修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1年),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复修,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扩建殿宇舞台,并定于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为古庙会。相传这一天正好是董父诞辰,因而也成为董氏家族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日子。此时的龙王庙已具相当规模。高出地面五尺余、坐北朝南的五间正殿,雕梁画栋,气势恢弘。殿内中为龙神,亦即董父,东为龙妻,西为龙女。因龙女即董父之女,故当地百姓称其为董姑。与正殿同基而建。

西郝庄董父祠旧址发掘出董氏谱系残碑两截。其一为碑的下半截,正面刻有“西河靳愿书并篆额”字样,但年代久远。从断句缺字详考,此碑是从董氏十一世立祖下续,与谱牒有关资料对照,当镌刻于金大定年间,距今约800余年。其二为另一碑的上半截,清康熙辛亥年(公元1671年)镌刻。碑的正面刻“董氏碑楼世系叙”,背面额书“董氏族谱”,下依次序列董氏后裔人名,但字迹已模糊难辨。据此进一步说明,董氏一族世居于此年代久矣。

10293【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4【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杏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5【江苏武进】毗陵董氏家乘二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10296【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春亭 董元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苍梧草堂刻本 十四册

历史所

10297【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耀庭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苍梧堂刻本 二十册

吉林大学

10298【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二卷

(清)董庭序修

清光绪间苍梧草堂刻本 二十二册

中央民院

10299【江苏】宜兴胥井武进前街董氏合修家乘二十

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秉清 董康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300【浙江馀杭】董氏家谱不分卷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写本 一册

美国

10301【浙江馀杭】尚义董氏家乘四卷

(民国)董凯等修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禹航尚义董氏宗谱》。

10302【浙江】馀杭董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八册

杭州大学

10303【浙江富阳】富春董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春江乡友谊村

10304【浙江】馀姚云楼董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董正锐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正谊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10305【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董秉纯纂修

清钞本 七册

北图(存卷5-17、20、卷末,又一部存卷3、

8、10、12-17)

10306【浙江鄞县】鄞城儒林董氏元二房支谱□□卷

清崇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

10307【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

末二卷

(民国)柴永祺纂修

民国七年(1918)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10308【浙江鄞县】董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

10309【浙江鄞县】鄞西湖泊董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董承脯 董敦修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天一阔(存卷首、卷1、2、5-8)

10310【浙江鄞县】鄞高塘董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张琴总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德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浙江图 天一阁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间,此为十修。

10311【浙江鄞县】四明五都董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董纯芳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孝友堂钞本 二册

天一阁

10312【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

(清)董懋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二十八册

河北大学

10313【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汉卿 董兰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

南开大学 天一阁(存三卷)

10314【浙江奉化】雪溪董氏宗谱十六卷

(清)舒帷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10315【浙江奉化】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樊东华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徐伴始修於清乾隆三十五年。

10316【浙江奉化】中心奥董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乃武 董梦昌同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首、卷1)

注:梅汝祥始修於明宣德五年。

10317【浙江宁波】镇海大通宣庐府董氏宗谱四卷

(清)陈继聪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10318【浙江泰顺】平溪董氏宗谱三卷

清同治四年(1865)刊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

10319【浙江泰顺】章源董氏族谱□□卷

(清)张彦清撰

清同治十年(1871)钞本 一册

浙江泰顺县文博

10320【浙江泰顺】章源董氏家乘□□卷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存卷3)

10321【浙江嘉兴】董氏家谱十二卷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刻 清康熙间增修本

十二册

浙江图 浙江嘉兴市图

10322【浙江绍兴】会稽小江董氏家谱二卷

(明)董豫纂修

明弘治间刻本

浙江萧山县图

10323【浙江绍兴】稽山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光绶等辑

清乾隆二十年(1755)三策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10324【浙江绍兴】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悦龙等纂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三策堂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10325【浙江绍兴】雪溪董氏宗谱六卷

(清)董士烈等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三策堂木活字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会稽董氏宗谱》。

10326【浙江绍兴】会稽董氏宗谱十二卷

(清)童树琪监修 董树珊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策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10327【浙江绍兴】会稽旗收岭董氏族谱二卷

(清)董耀庭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广东中山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董氏家谱》。

10328【浙江绍兴】会稽渔渡董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钞本

天一阁(存一卷)

10329【浙江兰溪】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董桓林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八角井村

10330【浙江兰溪】陇西郡董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10331【浙江兰溪】董氏宗谱□□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官塘乡(缺四册)

10332【浙江东阳】陇西董氏宗谱六卷

(民国)杜叶湑纂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巍屏乡

10333【浙江遂昌】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10334【安徽泾县】广川董氏宗谱五卷

(民国)董德庵编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卷端作《泾川城北董氏重修宗谱》。

10335【安徽石台】广阳查氏宗谱四卷

(清)董庭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10336【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0337【安徽太湖】皖江大湖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董思臻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47)正谊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0338【山东昌邑】董氏家谱老六支一卷

清道光十二年(1832)钞本 山东昌邑县东家乡西董村

10339【山东棲霞】莱阳董氏谱书八卷

(民国)董文范 董化南等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棲霞县观里镇郭格庄

10340【山东乐陵】董氏族谱不分卷

(清)董书云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谊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0341【湖北新洲】董氏族谱八卷首二卷

(民国)董正启 董自元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大塘村

注:董正鹏等创修於清光绪二十九年。

10342【湖南】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

(民国)董贻玖纂修

民国三十年(1941)三策堂活字本 二十一册

历史所

注:董士日始修於清乾隆三十四年。

10343【湖南湘乡】上湘董氏续修族谱十三卷

(清)董绣裳纂

清同治元年(1862)醇儒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3,又一部存卷l)

10344【云南】大理史城董氏族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董沛川 董澄农等续修

民国十一年(1922)马市口开明书局石印本

十一册

中央民院 哈尔滨师大 云南大理市图

注:此为白族族谱。董仁始修於明嘉靖六年。

10345 董氏族谱四卷附一卷

(清)董体元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梦花堂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10346 山村董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五年(1879)陇西堂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10347 董家庄董氏族谱九卷

(民国)董云岩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天津档

1034 董氏族谱六卷

(民国)董传统主任 滕海清裁定

民国间刊本

湖北枝江县档(缺卷2)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52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百家姓 董姓

下一篇:说说姓氏董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