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古人的名、字、号、斋室(就是住所名),都是 有一定的寓意 和 体现的,可简单地概括为: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名”是一个人 一生中 唯一的“大号”,非常郑重和尊贵的,是用于 官方 和 入家谱的,往往有一定的深意。正由于“名”对一个人来说 非常尊贵,直呼其名 显得对别人 不尊重。于是,“字”就诞生了。古代 男子成年之后要 行冠礼后取字。“行冠取字”也是 古代礼仪 的一部分,古代男子成年之后,要行冠礼,同时让 有名望的人 给自己取一个字(或 自己给自己 取一个),字和名是 有一定的关系的。在日常生活中,称呼一个人 更多呼其字,毕竟名字比较尊贵,不可直呼。至于古人的号,有的是“自号”有的是别人给的“号”,表现的 不仅仅是尊敬,也是影响力,社会地位的体现,不论褒贬。斋室名 更是寄予了一种 主人的情怀。那么现 代人为 何不不用了?
我认为主要有 四个原因;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主要是 破除旧文化,属于传统礼制的“行冠取字”也被一并打倒了。2、社会原因,传统礼制要坚持比较麻烦,对于 社会底层的人 要取个 字 是不容易的。3、户籍登记改革,而且“字”不实用了,关键是 人们不再重视那些“礼仪”了,生活中都 直呼其名 了,直呼其名 都觉得 很正常了,字 也就失去了 它存在的意义了。4、文革。
当然,现在也有取字的,主要存在于读书人,画家,书法家中。因为这一部分人群还是比较注重传统文化的,取字也是彰显自己的文化修养的一部分,但趋庸风雅者也有之。对此,取字之事,褒贬不一。取与不取也看自己喜好罢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80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