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艳阳把盛京皇城里的红墙、灰瓦和青砖晒得热热的,影子也因此变得短短的。阳光洒落在窄窄的胡同里,形成斑驳的树影。偶有漫步的路人,伴着叩击石砖的脆音,仿佛在和这座拥有古老历史的城市交谈。
探寻一个城市的历史,最好的方法是走走街、串串巷。
走在那些充满历史底蕴和故事的巷陌,如同穿越到了旧时,感受那年、那月的生活百态,更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北京的南锣鼓巷、南京的乌衣巷一样,沈河区盛京皇城内的老胡同是沈阳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历经岁月变迁,至今仍展现着独特的韵味。
这次,我们专程邀请到了沈阳市著名的文化学者、沈河区历史建筑遗址普查专家张超,陪我们到盛京皇城的胡同里走一走看一看,听听皇城里的胡同故事。
盛京皇城胡同的前世今生
胡同,原本是“胡图格”的译音。
作为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公元前300年左右,大将军秦开在这里设立了候城,至今沈阳的建城史已有2300年。
盛京皇城地处沈阳城区的中心地带。从战国时期起,这里就是中心区域,明末开始大规模建设,并逐步形成今日的格局,这里是沈阳的“建城之始、立都之根、文化之源”,是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支撑,至今保存着“城方廓圆,坛城形制,宥城融合,八门八关”的空间特色。
而“胡同”一词是满语蒙语的合成译音,“胡图格”。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井沿”“井边”。因为人类逐水而居,在有水源的地方开始聚众而居,进而形成了小街小巷这样的城市基础性网格。
而盛京皇城胡同的繁衍则伴随着盛京古城的成长。史料记载,民国时沈阳市共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宽窄不一的胡同总计3000多条,其中沈河区就有1000多条。
1625年,老汗王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迁到了这里,先是建立了自己的居所罕王宫、大政殿和十王亭。紧接着,八旗首领以此为中心,陆续建造了各自的王府。然后,有了八大门,有了正阳街、朝阳街、沈阳路、盛京路这样的井字形街路,九宫格状的都城初具规模。不过,那时候皇城地区居住的多是八旗贵族,并没有多少胡同。
胡同的盛况出现在清代中晚期、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满汉文化的不断相融,盛京皇城地区开始有了汉族居民。然后,以故宫为中心,普通的市井人家选择了皇城里的小巷作为居住之所,这些小巷就是现在的胡同。
这些胡同如同盛京古城一条隽永的血脉,静静地盘亘在城内,显示着古城鲜活的肌理。
给胡同起名也是门学问。
盛京皇城里的胡同看起来包罗万象:翰墨轩巷、头条胡同、官局子胡同、孙祖庙胡同、纸行胡同……光看名字,就知道这些胡同拥有着丰富的社会风俗、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
民国时期,皇城地区能够叫得上名字的胡同多达500多条。直至1957年,这里还有115条胡同。像比较知名的头条胡同、二条胡同等,也有只居住了十户八户人家、诸如耳朵眼儿这样的小胡同。
提到这些老胡同的名字,虽说看着让人眼花缭乱,但细一分析,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说来也是门学问。这其中既有江河湖海、山川日月、人物姓氏、市场商品、工厂作坊等,名目繁多。
如以宫坛寺庙命名的,山东庙巷、万宝寺巷等;以行业命名的,铜行胡同、纸行胡同、甘石桥巷、勒石胡同、翰墨轩巷;以附近建筑命名的,红袍巷、孙祖庙胡同;以人物姓氏命名的,翰林胡同、贾记头条胡同;以衙署官方机构命名的,官局子胡同;以数量词命名的,贾记头条胡同、贾记二条胡同、贾记三条胡同等。
当时,翰墨轩巷是较有名气的乐器一条街,铜行胡同则是制作铜锡器皿手工艺人的天下……在这里,满汉文化相融;本地人和闯关东的外地人一起创业、奋斗;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们共同见证、诉说着各自的人生故事。
三条特色老胡同的传说
贾记头条胡同
现在盛京皇城内的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的位置就是“贾记头条胡同”。其实,它原来的名字叫“丁家胡同”。可后来为啥叫“贾记头条胡同”了呢?这里面有段故事。
有一年年根儿底下,家家户户都张罗着过年,可丁家胡同的丁老汉却愁得不行,因为债主又来逼债了。丁老汉越想心越窄,他找根麻绳,心想干脆上吊死了算了。
说时迟那时快,丁老汉刚把脖子伸进麻绳,就被一高个壮汉给救了。救丁老汉的人姓贾,人称贾大个儿,是个热心肠。
丁老汉一看自己没死了,也就不寻短见了。他把自己的救命恩人贾大个儿领回家,想招待恩人吃顿饭。过年了,家家都得包饺子啊,可丁老汉家实在太穷了,只好拿出仅剩的苞米面儿,准备和面包饺子。
因为没有桌子,丁老汉就在水缸盖子上剁起了馅。哪知没剁几下,水缸就塌了,水洒了一地。这还不算,水缸下面还压出了一个大洞。全家人七手八脚地想把水缸从洞里抬出来。可没想到,下面露出一个罐子。丁老汉把罐子打开一看,里面满满一罐金子!
有了这罐金子,丁老汉一家渡过难关。而救他一命的贾大个儿随后在此地娶妻生子,两家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再后来,贾家生意越做越兴旺。久而久之,胡同的人几乎都姓贾了,人们就把原来的“丁家胡同”改名为“贾记头条胡同”。
孙祖庙胡同
皮行胡同里有个老冀头,人老实厚道,皮活手艺也没得说。所以老冀头的生意在皮行里数一数二,往往都是他家的皮货卖完了,别家的皮货才能卖出去。大家伙儿都琢磨:这老冀头生意这么好,有啥诀窍呢?
话说皮行胡同还有个年轻小伙,排行老六,人称“六儿”。六儿通过观察发现:老冀头一到天黑就早早关门,从来也不逛大街闲串门。他琢磨:这老头儿在家里干什么呢?这里头一定有文章。
有一天晚上,六儿出于好奇,翻上老冀头家的墙头。他悄悄往里一看,一下愣住了。原来,老冀头桌上供了一尊神像,正在那烧香叩头呢。六儿因为看得太投入了,一不小心从墙头栽了下来,跌到老冀头家院子里了。
老冀头一看瞒不住了,就告诉了六儿事情的原委。原来,皮活行业的祖师爷是孙膑。2000多年前,他受膑刑后,为了给受伤的腿保暖,就发明了皮靴。因此,老冀头每天晚上都会在家中供奉孙膑祖师爷,愿祖师爷保佑他这个穷皮匠。
六儿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老冀头皮匠活做得这么好,是孙膑祖师爷保佑的结果。要是咱们皮行胡同修一座孙祖庙,天天供奉着祖师爷,那咱们皮行的买卖也一定能越做越好。
就这样,第二天早上,六儿就走东家串西家,把老冀头供奉孙膑祖师爷的事讲给大家听。最终,皮行胡同里的皮匠们凑足了钱,请人修起了孙祖庙。自从这座庙修起来以后,皮行的买卖就真的越来越兴隆了。
因此,孙祖庙坐落的地方,就取名为“孙祖庙胡同”了。
耳朵眼儿胡同
说起“耳朵眼儿胡同”这个名字,还和民国时期的张作霖有关呢。
作为昔日盛京八景之一的四平灯会远近闻名。“四平观走马,三日万巷空”,清顺治入关定都北京,作为陪都的沈阳与北京都会举办灯会。到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当年的四平街(现在的中街)成为盛京最兴旺发达的商业街,每年元宵节,四平街都会举办灯市,整条街彩灯遍张,争奇斗艳,观灯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话说有一年,张作霖也想去逛逛热闹的四平灯会。于是他脱下官服,换上便装,出门看灯去了。
众所周知,张作霖身材又瘦又小。四平灯会实在太热闹、人实在太多了,看灯的人摩肩接踵,他也只能跟着人群走走停停。最终,张作霖被挤到了一个小胡同里。人多再加上越走越挤,张大帅顿时来了脾气,他跺着脚大叫:“奶奶的,把老子都挤到耳朵眼儿里啦!”于是这条小小的胡同就被命名为“耳朵眼儿胡同”。
过去的中街叫“四平街”,这条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街昔日流金淌银,承载着盛京城的历史与文脉。大家现在看到的中街文商旅融合发展,已经是第4次改造的结果了。近日,商务部将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沈阳中街等6条步行街,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别看现在的中街宽敞整洁漂亮,在过去却有“隔街点火”这一说法。因为中街实在太窄了,马路这边的店铺老板想抽旱烟却没带火。于是,他把烟袋杆一伸,让对面店铺里的伙计帮忙把火给点上。俩人隔街烟袋杆一对,就把火点着了。而整条中街都那么窄,所以有“耳朵眼儿”那么点儿的胡同就不足为奇了。
走在那些充满历史底蕴和故事的巷陌,如同穿越到了旧时,感受那年、那月的生活百态,更感叹时光的流逝。
恢复古城肌理 还原城市风骨
据沈河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的中街和中街胡同的改造利用,将围绕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为目标,深耕“文化+”理念,突出盛京文化、民国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符号和特色文化元素的挖掘,逐渐恢复盛京皇城肌理,还原城市风骨,力求营造一个回味历史、展望未来的特色空间。
今年,沈河正在着手编制《盛京老胡同》一书,全面展示500条盛京老胡同的民俗风貌。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到盛京皇城的游客们,已不仅仅流连于故宫、帅府和百年老街中街,他们更愿意逛逛这里的大小胡同,摸摸古老砖墙、看看遗址符号,探寻那些深藏在胡同、古建筑背后的故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张晶/文 主任记者 李浩/摄
编辑 王沛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495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痛悼这1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