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7年前,在上海。入夏后,每到夜晚7点,雷打不动,会有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在石泉路75弄弄堂口、石泉六村电话间和光新一村居委会办公室门口转悠,并打开手电筒,寻找着3个简易小木箱。他的名字是徐虎,他是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木箱是他特意挂出来的,箱上这样写着:“附近公房的居民如果在夜里发生水电故障,请写清地址,将纸条投入箱内,本人提供热情服务。”在没有手机、网络,甚至连私人电话都少有的年代,徐虎用这种方式及时为周边居民服务。后来,他的故事和名字,被一代上海人所熟悉,大家称他为“新时代的雷锋”,也把他的名字,当作定语来形容助人为乐的人——“他很徐虎”。
石泉路、汉阴路、旬阳路,这几条以陕西地名命名的道路所组成的区域,构成了徐虎的主要工作范围,也记录下上海的一段发展历史。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徐虎是1950年出生的,也就是在1950年6月28日,普陀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徐虎在处理来信(2009年,新华社图)
2
早在19世纪,今天普陀区区域,凭借苏州河河运优势,渐渐成为上海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族工商业者在苏州河南岸(今西苏州路)创办全区第一家半机械化的大有榨油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创建上海第一家生产机制面粉的阜丰面粉厂。随着公共租界的扩展,道路的辟筑,水、电、煤气管线的敷设,民族实业家先后在此建立榨油、面粉、纺织、造纸、印刷、橡胶、搪瓷、烟草、机器制造等工厂。与此同时,外商(主要是日商)也在此开设工厂,发展纺织工业。1937年,境内共有民族工业企业750家,形成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的工业区。(《普陀区志》)
大量的工厂需要工人,工厂周边的聚集区也应运而生。然而,早年许多工人来自周边省市的破产农民和因战争而逃到上海的难民,他们在工厂所得工资有限,维持温饱之余,只能在工厂附近搭棚栖身。许多棚户区矮小潮湿,没有水电和公共卫生设施。1949年,上海解放。为工人改善生活、建立工人新村的计划被提上议事日程。
与普陀区同龄的徐虎记得,在他童年时,从光新路的住所走出去,周边都是农田。
在今天的石泉新村街道内,就有一条蔡家浜,该河原是连接梨园浜、赵浦的河道。西起梨园浜,东北向流经蔡家浜村,在管弄南面通赵浦。南岸有一条河,环绕蔡家浜村东、南面。河长(包括支河)约1公里。两岸尽为田野,河上有3座小桥。在今天的石泉新村、甘泉新村街道内,还有一条赵浦,流经大场、彭浦及真如地区,北起走马塘,南至潭子江(今虬江),约15里,为沪西北郊较大的纵浦之一。河道流过的区域,两岸葱茏,小桥座座,周边还是一片田园风光。
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河流变成道路,以陕西地区的地名命名的石泉路、旬阳路出现。1956年辟建真如站石泉路货场等设施时,大场浦、梨园浜改道,并填没蔡家浜连接梨园浜西段。蔡家浜和赵浦先后见证了石泉新村、铁路新村、旬阳新村、石岚新村的拔地而起。蔡家浜在1985年兴建岚皋路300弄多层住宅楼群时,被完全填没。赵浦则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其旬阳路东侧河段填没,增建住宅。1986年,由于兴建管弄新村、辟筑岚皋路西段及建造岚皋路立交桥等,赵浦的管弄北至铁路河段及其支流,亦均被填没。(《普陀区地名志》)
农耕景色,开始被密集的住宅和繁忙的工人身影取代。
20世纪50年代的石泉三村(图源:《上海普陀》公众号)
3
1953年起建的石泉新村即以石泉路命名。1957年,在石泉路北,岚皋路东西两侧的蔡家浜村落及农田上,由崇信棉纺织厂(后为上无一厂)、鼎鑫棉纺织厂(后为上无六厂)及上棉三厂出资,以自建公助形式建成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这就是石岚新村建设的开始。至1986年共建成砖木结构二层楼房7幢,后期又有混合结构四层楼房2幢,五层楼房19幢,六层楼房15幢。以石泉路、岚皋路名首字命名。(《普陀区地名志》)此外,周边还拔地而起友好新村、同泰新村、卫星新村等砖木结构2层楼房为主的自建工房,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居住状况。
另一种关爱,来自“单位人”时代特有的“厂家一体”。工人们白天在同一家工厂上班,下班返回由工厂集资建造的同一片工房。当女性工作者遇到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难题时,工人任职的工厂当仁不让地要和工人居住的新村合力出面解决。
如1959年的三八妇女节后,《解放日报》就刊登了一篇报道《根据生产和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工厂同里弄合办托儿所》。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作经验:“国棉二厂从工房区腾出20幢房子,增添了设备,并抽调干部和保育员加强新办托儿所的领导和教养管理工作。女工们看了十分满意,报名入所的有200多人,正在分批接纳。同时,石泉新村没有食堂、雨天道路泥泞等问题,都在工厂的协助下获得解决;而工会干部也不必整天为女工的孩子不得入所而烦恼了。”
姜晟颖 摄
石泉路上,老牌国营餐饮店四如春食府的冷面,是许多上海人开启夏天的仪式。姜晟颖 摄
4
不过,进入20世纪80年代,石泉路周边这些已经有30多年房龄的房子普遍老化,居民时常遇到断电、马桶堵塞、水管爆裂等情况。徐虎记得:在他工作时,当时的石泉一村,每6家人合用4个马桶,小区里设有小型倒粪站。一些公共部位,谁也不愿意打扫,卫生状况乏善可陈。为节约用水,许多人多次小便大便后,才舍得抽水一次。导致公用马桶里的白色的马桶砂凝结成厚厚的一圈,使下水道开口的直径也缩小了。而在另外一些小区,居民们合用灶间,因为担心水电费分摊到自己头上时多算了不合算,所以各家都在灶间拉出自己的电线和龙头。
生活上需要改善的,还体现在交通方面。在80年代初,普陀区人大收到了一份份要求改善石泉路地区交通的提案。此时的普陀区石泉路一带,已经拥有旬阳、棉纺、石岚、铁路等十来个工人新村,住着6万多居民。长期以来,这里只有一条206路高峰线在早夜高峰时通车。绝大多数乘客只好徒步一站去挤东、西两端的68路或69路车。中、夜班工人则乘不到车。居民们齐叹“石泉路上乘车难”。
1981年10月,公交六场克服种种困难,新开辟出了40路车。新路线往返于宜川路和静安寺之间的9公里线路上,横跨普陀、长宁、静安三区,运行8个月后的统计显示,该线路每天运营458个班次,载客近9万。头班车时间从早上5:00提前到4:30,末班车从晚上9:00推迟到11:35,大大惠及了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工人。彭浦化工厂工人杨存惠写信给报社表扬:“我家离厂很远,每天上下班要挤三部车子,曾经梦想有朝一日一部汽车直抵厂门口,想不到今天梦想成为事实:40路汽车从静安寺出发到宜川四村,乘上它就能直接到厂上班。”
1987年,普陀区将修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原平民村的81个单元住宅拆除后辟筑马路,取名“镇平路”,后改为“镇坪路”。1994年,光新路立交桥通车。这座桥由上海隧道院设计,是上海首座同时建成的上、下立交桥。其中跨越沪杭、沪宁铁路和交通路、延长路的上立交桥全长829.9米,宽16米,供行驶机动车辆。穿越沪宁、沪杭铁路的下立交桥全长383.06米,宽13米,供行驶非机动车及行人。随着上海修建地铁网络,石泉路上的人们连接各处的出行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
1991年,普陀撤销了原胶州路、普陀路、朱家湾、石泉新村、甘泉新村、沪太新村街道以后,新组建了长寿路、石泉路、甘泉路3个街道。更多新建住宅如雨后春笋出现。石泉春晓是其中一个楼盘的名字,也恰如此地的风光景色。昔日的田园农耕场景、简陋住房、小河风景、清晨曾要挤车上班的人群,都随着远去的时代改变了模样。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1987年石泉新村街道地图(图源:《上海普陀》公众号)
来源:作者:沈轶伦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509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百度文库怎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