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免费算命 宝宝起名 2022-04-15 3 0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9月25日-11月30日)以社区为展场,将公共艺术嵌入日常生活,和人们不期而遇。在上海长宁的新华社区,艺术家们寻找那些能够放入艺术品的缝隙,等待人们与之偶遇时的反应。

策展人沈烈毅近日表示,希望艺术像细胞一样介入到社区稳定的生活体里,慢慢地渗透散发出它的“气息”,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宣告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他认为撤展以后,艺术仍会以无形的形式留下自己的影响。

面包店里以假乱真的艺术品,餐厅纸巾上印着的文字,打开手机寻找网络信号时看到的“路由器的诗”……不同于通常印象中的那些大型的、纪念碑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此次上海城市空间季的新华社区展场,艺术家们需要寻找能够放入艺术品的缝隙,“这注定了作品的体量不能很大,不能占据已有的公共设施。”策展人、雕塑家沈烈毅告诉澎湃新闻,于是,这些作品更像是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彩蛋”,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沈烈毅《跷跷板》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层叠的时空

对于不断更新的城市来说,地名往往隐藏了那些看不见的历史记忆。位于上海长宁区的法华镇路得名于北宋开宝年间所建的法华禅寺,起初这里是一条河,俗名“法华浜”。人们循着寺院聚集和定居,市集逐渐兴盛成镇。如今,走在法华镇路上,写有“法华遗韵”四个大字的石牌坊记述了古寺的历史,在牌坊的边上,咖啡店、便利店、房屋中介等店铺沿街排开,上面是居民楼,前面是四座仿古小桥,小桥的起名皆有史可循,桥对面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华校区。

这四座小桥是附近孩子的游玩场所,最近,其中一座木桥上有了变化:桥中间插入了一面镜子,街两边的风景因此而交错在一起。事实上,这是本届上海城市空间季“细胞计划”的展品之一:由阿根廷错觉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创作的《镜合桥》。这位艺术家曾在昊美术馆举办个展,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在这里,他的作品可能会遭到冷遇,甚至投诉。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莱安德罗·埃利希《镜合桥》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新华展区的艺术策展人、雕塑家沈烈毅告诉澎湃新闻,他们收到了各种反应,“有人投诉说小孩子原本经常在桥上玩,现在桥走不过去,也有的小孩会很好奇,镜子里是不是另一个时空。”沈烈毅说。

就像埃利希的作品一样,这些马路的历史被当代的艺术家们翻腾出来,两种时空交织在一起。经过支路,从法华镇路走到新华路上,大约每隔几十米就停着一辆黄包车,有一辆停在一处小区门口,坐在门口的两个男人说着他们在等什么人,仿佛那辆黄包车就是其中一个的。这些黄包车来自艺术家王撤与李怒的“寻找新华路”在地创作计划,车上贴的文字希望人们将中国各个城市的新华路分享给艺术家的邮箱。至于黄包车,“有人觉得它是殖民地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的象征,但是它也是当时的人劳动致富的工具”,沈烈毅这样说道,在他看来,就像今天的共享单车和网约车一样,黄包车是当时的交通工具,是当时人们“生活圈”的一部分,从过去到现在,只是工具和技术发生了演变。

事实上,全国不少城市都有新华路,而上海的新华路最早叫作安和寺路。在此次空间季中,还有一个名为“安和寺是一条路”的驻地艺术项目,艺术家们寻找上海历史、租界文化、建筑文明、市井生活、社区建设、居民意识等多元化的创作过程,以日常为线索,在人间烟火中建立创作基础。安和寺是一座寺?还是一条路?抛开历史背景,这些问题由驻留的艺术家去探索和定义。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新华路边的黄包车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无形的公共艺术

和位于上生新所的公共艺术品相比,在“安和寺是一条路”中,艺术家们以更加隐性的方式和在地居民发生联系。

在法华镇路上,有一些沿街店铺没有门面,只是在墙上开个洞经营。艺术家杨淞发现了这里的一家小五金店,他从店里购买了多种材料,在窗洞外制作了一个金色的画框。而当记者询问坐在店里的小工是否了解这里的作品时,他只是回答“不清”,显然,比起外面的金色画框,身后的灯泡、插座才是他的现实。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五金店外的《窗口》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在五金店不远处,艺术家刘符洁与圆缘服装店展开了一次特别合作:她先在店中挑选合适的服装,以店内售价购买一批衣物,再以所购衣物为作品的材料重新设计和制作,挂在店门口“待价而沽”。“有人会过来询问这些(经过再制作的衣服),也有人会想买,我就发微信给做衣服的小姑娘来定价格。”在店里打工的吴女士对记者说道,她表示,最近的艺术季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店主也非常理解和支持艺术家在这里搞创作,但是比起艺术而言,吴女士更希望“(沿街)可以给我们开个门,这样会有更多的顾客进到店里来。”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服饰店,左边是艺术家的“再制作”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沈烈毅告诉记者,事实上这些艺术作品可能没有一件会留存下来,但是,“30多个艺术家,从全国各地过来,平均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星期,和在地的居民产生了互动,”无论是被讨论,或是被投诉,这都意味着居民们知道和在意这些作品的存在,“艺术可能是无形的,但是和社区产生了关联,留下了影响。之后,艺术季留下的文献多少也会对未来的这种艺术实践有一个参考。”

艺术和社区

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在上生新所,主题演绎展区向观众介绍了这一概念,即配备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连接也在社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艺术或许是激发这种意识的方式之一。

黎光波的《情绪记录馆》设立在新建的红庄居委会,在艺术季展期开始前夕,艺术家在此发起了一场驻地肖像拍摄,以“情绪”为连接点,探讨人与社会和时间之间的密切关系。展期期间,这些照片就陈列在居委会的白墙上,一同呈现的还有人们的“情绪日历”和情绪手信。澎湃新闻记者遇到了在这一展位做志愿者的邱阿姨,据她介绍,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打卡,“里面涉及到情感、教育等话题,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而至于那些摆放在上生新所或是出现在路边的公共艺术品,她“不感兴趣,老抽象的,不去看它的。”

《情绪记录馆》是驻地计划“爱在秋分时节后”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让居民直接参与表演的社区剧场、装着印有艺术史人像玩偶的“抓娃娃机”等。这一部分的策展人王麟说道,“这是一个介入社区的项目。在我看来,如果只是做一个作品安置在某处,或个别改造一下,其实与当地的居民和社区没有太多的联系……我们希望这种体验不仅是一种消遣,还是一种认识和了解艺术的方式。这可能是策展人的一厢情愿,可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它能在新华社区掀起一些涟漪。”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上生新所展场,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拍摄

介入社区的公共艺术:如“细胞”般慢慢渗透

“24小时独处计划”

在上生新所的主题演绎区,几个采用预制化数字木构与机器人3D打印工艺的透明“盒子”畅享了未来的社区生活:“运动盒子”将骑行运动与城市影像体验结合,提供了一种通过虚拟技术扩展城市空间的可能性;“解压盒子”提供视频联网等当代数字生活工具,为社区提供了一处集休闲、办公、学习、联络等多种功能的场所。这两个“盒子”都可以走进体验,还有一个则比较特殊:“盒子”里摆放着一桌、一椅、一床、一灯,提供给任何想要在玻璃盒子进行24小时独处的个人。参与者可以在这里点外卖,去外面上厕所,而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的独处,以及被外面的路人“观赏”。另一方面,独居在“盒子”里的人也在观察着外面的人。“‘24小时独处计划’探讨了一个问题,即人到底是社会动物,还是独立的存在。”沈烈毅说道。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施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5556.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