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凌晨,92岁的老人刘思齐去世,讣告里简单地写着她的生平:毛泽东同志的儿媳、毛岸英烈士的妻子。短短两句话,并不足以道出刘思齐那愁肠百转的人生经历。
中间晚年刘思齐
刘思齐自打出生就没见过父亲。刘谦初在1929年由于叛徒的出卖而入狱。在狱中,他给还没出生的孩子起名“思齐”,意思是不论将来妻女流落到哪里,也要思念齐鲁大地,因为自己是山东人。
刘思齐1岁时,刘谦初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杀害。7岁时,母亲张文秋再婚,她拥有了第二个父亲陈振亚,享受到了7年来都没有得到过的父爱。很快,她又拥有了一位慈祥的干爸,那就是毛泽东。
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早在1927年便与毛泽东杨开慧相识,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在武汉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时,张文秋才刚刚结婚3天,毛泽东就和她开玩笑:“如果你生了女儿,我们就要‘对亲家’。”
张文秋
谁知毛泽东一语成谶,张文秋的长女刘思齐后来嫁给了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次女邵华(与陈振亚所生)嫁给了毛泽东的二儿子毛岸青。
在刘思齐与毛岸英结婚以前,毛泽东始终喊她为“女儿”。起因是刘思齐与母亲在1937年到达延安,天真活泼的她被选中扮演话剧《弃儿》中的小主角。
当演到一对夫妻被敌人逮捕,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寒风中奔走呼喊着“妈妈!妈妈”时,刘思齐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因此表演得异常投入。
台下, 毛泽东也被剧情所感染,想起了杨开慧牺牲后,3个儿子流落街头的场景。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一把将刘思齐揽在怀里,得知她的身世后严肃地向陈振亚和张文秋交代:“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教育她。”
随即,毛泽东温和地问刘思齐:“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呀?”刘思齐重重地点了头,成为毛泽东的干女儿。
1941年,刘思齐和妹妹邵华及母亲张文秋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投入监狱,直到1946年才得救,并于7月11日到达延安。
同年,毛岸英结束了苏联的留学生涯也回到延安。刚好毛泽东邀请刘思齐到家里吃饭,两位年轻人第一次见面,但当时互相没什么感觉。
1948年,中央机关转移到西柏坡,18岁的刘思齐来西柏坡看望母亲,顺道来探望干爸爸毛泽东,好巧不巧的是,毛岸英也由山东来到西柏坡,二人再度相遇。
26岁的毛岸英一见到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刘思齐,就被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深深吸引住了,两人兴高采烈地聊起了天,一直谈到了晚上11点钟。
右一刘思齐
在此之前,毛岸英曾经有过一段被毛泽东力阻过的不成功的相亲。
毛岸英回国时已经24岁,在当时属于大龄男青年了。江青身为继母,很想拉近同这位大儿子的感情,在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傅姑娘后,立刻邀请她来家里吃饭玩耍。
毛岸英从没谈过恋爱,见到容貌极为突出的傅姑娘后心动不已。不料毛泽东先是幽默地对儿子说:“见了漂亮的就都动心,这一条我不敢理解你了。”随后他严肃地告诫儿子:“除了漂亮,你还了解她什么?理想、品德、性格,你了解吗?她刚从北平来,我们都不了解。”
事实证明,毛泽东在儿媳的选择上极为正确,这个傅姑娘受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很快就跑回了北京,还在报纸上发文章讽刺延安。毛泽东对此的评价是:“看来漂亮靠不住,还得靠理想哟!”
感情受挫的毛岸英将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直到这次和刘思齐相遇,他才感觉到恋爱的春水又开始溢满心房。
刘思齐最初对这段感情颇有些疑虑。她因为两次坐牢,耽误了很多的学业,担心初中学历的自己压根配不上在国外吃“洋面包”的高材生。
毛岸英看出了刘思齐的犹豫,感慨地对她说:“你还没出世就同妈妈坐过牢,到新疆后又被反动派关押了近四年,我是八岁和妈妈坐牢;你的父亲牺牲了,我的母亲也牺牲了。其实咱俩没有差距,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啊!”
这句话打动了刘思齐,两人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毛泽东对刘思齐很满意,但拒绝了二人的结婚请求。
当时边区的规定是,女子满18周岁才能结婚,身为刘思齐的干爸,毛泽东很清楚干女儿还差几个月才到18周岁,乘兴而来的毛岸英无法说动父亲,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毛岸英越想越生气,躺在床上哭闹起来,谁都劝不住,毛泽东站在门口,用尽中气喊了声:“毛岸英,你想干什么?”
只这一嗓子,毛岸英立刻安静下来。他本就是要强和自律的人,只是一时想不开而已。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与刘思齐举行了一场号称最高规格最低场面的婚礼。
所谓最高规格,是因为正好要开一个重要会议,毛泽东赶在会议前给二人举办婚礼,所有领导都参加了,这个婚礼后,再也见不到这么齐整的阵营了。
所谓最低场面,是因为来了这么多的大人物,却只摆了两桌酒,一桌是领导们及夫人,另一桌是家中的小朋友们。主食是小米,菜是湖南的家乡菜 ,荤菜也不过是些腊肉、腊鱼。刘思齐穿着一 件棕色的条绒衣服,连妆都没化。
毛泽东赠送给儿子儿媳的结婚礼物,是一件半旧的黑呢子军大衣,这是他当时唯一能拿出手的像样的物品。
这件军大衣来头不小,毛泽东曾穿着它冒着生命危险赶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他深情地对两位新人说:“爸爸欠你们的太多了,只要你们幸福,我也就别无遗憾。”
刘思齐和毛岸英结婚后,实际的相处时间少得可怜。刘思齐还在上学,她平时住校,只有周六才回家;毛岸英则要出差、出国、住工厂,东奔西忙,两人难得见上一次面。
就在结婚即将满一周年之际,刘思齐却病倒了,多年后她回忆起1950年, 始终认为那是个有“血光之灾”的不吉利年份。
刘思齐身体一直不太好,扁桃腺常常发炎,于是在当年8月份摘除了扁桃体。这原本是个不起眼的小手术,谁知她术后却大出血外加咳血痰,在医院住了很久。
好不容易身体恢复后她参加了队形训练,准备庆祝国庆节。在休息时突然间感到肚子饿,便去母亲张文秋的工作单位吃了碗肉丝面,因为时间紧迫,刘思齐吃饱后没有休息就跑步赶回去,因此诱发了急性阑尾炎,只能再度住院做手术。
毛岸英只在10月1日当天来看了刘思齐,再次出现时已经是10月14日了,听到他说第二天还要出差时,刘思齐破天荒发了脾气,因为10月15日是二人的结婚纪念日。
毛岸英连连道歉,然后冷不丁问了刘思齐一句:“你知不知道朝鲜在哪里?”
刘思齐点点头:“朝鲜不是在打仗吗?这两天报纸上广播里都在讲这个事儿。你问这干啥?”
“嗨,我没有别的意思,是在考你呢!”毛岸英急忙掩饰,随后认真交待了4件事,要刘思齐一定得完成学业,不必急着工作;每周六都要去看望爸爸毛泽东;要帮助照顾弟弟毛岸青;要小心江青。
两人谈到了深夜,毛岸英准备离开,刘思齐把他送到医院大门口。只见毛岸英走走又回来,走走又回来,在跨上自行车前,突然给刘思齐深深鞠了个躬。
那一刻刘思齐的心里涌上了一股异样的情愫,夫妻间没必要这么客套吧?怪怪的感觉将她全身紧紧包裹起来。
从此,她再也没见过毛岸英,只收到过他寄来的一封信。那封信没有地址没有邮戳,也丝毫没有提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从那以后,刘思齐开始常常失眠,总认为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所在的大榆洞因发报过多被美军测出,并派飞机前来轰炸。敌机走后,毛岸英和高瑞欣等4人一起收拾机要文件和电报,不料飞机又突然掉头飞回,并朝我军驻地疯狂倾泻汽油弹。
汽油弹在燃烧的瞬间能产生上千度高温,木板房顷刻便化成灰烬,28岁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壮烈牺牲,事后根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才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
毛岸英牺牲一事,毛泽东一直瞒着刘思齐,不想她知道噩耗后会扛不住打击而辍学。毕竟毛岸英在同刘思齐告别时,嘱咐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完成学业。
遵照毛泽东之嘱,四周的人都对刘思齐守口如瓶。直到1953年初,摄影记者侯波带来一张毛岸英身穿朝鲜人民军军装的照片,刘思齐这才知道丈夫参加了志愿军,从此以后她天天盼着毛岸英的凯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生效后,志愿军战士陆续回国,却始终不见毛岸英的身影。刘思齐觉得不对劲,便去询问老首长和战斗英雄,但不知为何,大家似乎有意躲着她,说不了几句话便找个借口离开。
刘思齐再也忍不了了,直接到办公室询问毛泽东:“爸爸,岸英为什么两年8个月18天没有来信了?”
毛泽东默然无语,拿烟的手开始颤抖起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低声说道:“岸英已经牺牲了!”
刘思齐听见毛泽东苍老而悲痛的声音后嚎啕大哭起来,任谁都劝不住,哭声响彻了整个房间。毛泽东眼含热泪地对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为了缓解刘思齐的悲伤,毛泽东送她去苏联留学。毛岸英已经不在了,毛泽东便承担起了关心刘思齐的重任。刘思齐无法接受毛岸英牺牲的事实,心情也一直不好,毛泽东在百忙之中常常写信给她,开头总是亲昵地称呼“我的大女儿”或者“娃儿”,每次都劝她想开些。
刘思齐的内心里,总是存在着一丝侥幸,认为毛岸英只是失踪了,终有一天他会穿着笔挺的军装出现在自己面前。
直到1959年刘思齐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才彻底相信丈夫再也回不来了。临走前,毛泽东深情地对她说:“去吧,孩子,代我问岸英好。说我很想念他,爱他,但我无法去看他。”
刘思齐回来以后就病倒了,一下火车便被送进医院。毛泽东给她写了封信,头两句叮嘱她以意识为主医药为辅。刘思齐立刻醒悟过来,自己的病主要还是源于精神上的崩溃。
从此刘思齐抹干眼泪打起精神,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业上,1961年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工程兵某部从事翻译工作。
看见刘思齐的工作稳定后,毛泽东在欣喜之余又颇为忧心。刘思齐才31岁,已经守寡了足足10年,如今她理应勇敢迈出再婚的步伐。
可刘思齐的想法与毛泽东完全不同,她和毛岸英相处时间不长,没有经历过夫妻间必有的摩擦期,回忆里满满都是甜蜜。况且身处这个特殊家庭里,想要走出这一步确实很艰难。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毛泽东为刘思齐的婚事吃不香睡不好。起初他不好意思明说要儿媳改嫁,便专拣所有的儿女们都聚在一起的场合,故意对着女儿们的方向说:“你们也该找个婆家啦。”
刘思齐听到这句话后通常都是笑笑,但并不表态,后来毛泽东在与她的通信中干脆直截了当地提起此事:“女儿,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要拿得起放得下,找一个合适的人组成一个新家吧。”
发现刘思齐依然不回应后,毛泽东干脆托人为她找对象。空军副司令员刘震听说此事后,立刻想起空军学院教研室有位叫杨茂之的教员,人老实正派,也是苏联回国的,曾经是刘思齐的校友,便有意为他们两个牵线搭桥。
毛泽东经过仔细调查,发现杨茂之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于是明里暗里撮合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刘思齐与杨茂之在1962年2月结婚。
两人结婚当天,毛泽东异常高兴,亲自抄写新作《咏梅》以示祝贺,还送去300元钱的礼金。
刘思齐与杨茂之婚后共生育了4个子女,她为长子起名为杨小英,意为纪念毛岸英。
尽管已经结婚生子,刘思齐还是不能忘却毛岸英,她曾5次去朝鲜祭拜毛岸英,前4次都只是在烈士陵园祭拜,从未到过毛岸英的牺牲地大榆洞,这是她的遗憾,也是毛泽东的遗憾。
直到2006年5月12日,在毛岸英牺牲56年后,76岁的刘思齐终于如愿来到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东昌郡的大榆洞,从毛岸英睡觉时床的方位和牺牲的方位都捧了一把土带回国,“我觉得,我带回的是他的英灵”。
“守着这罐土,我觉得好像心里有一些安慰 。”
但刘思齐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希望单独在大榆洞呆上三天三夜。这样,她便可以同只有一年缘分的丈夫好好互诉衷肠了。
如今,92岁的老人已经故去,她的心愿,也许已经在另一个世界实现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141.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