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鲜为人知的赵匡胤运粮河

明清时期,在商水城东有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小河,小河由北池湖溢出,迤逦而南过城北八里湾、城东远通寺、王沟桥、小王楼、三里桥、苏坡、干河沿、谢庄,到化河注入护城河。因在地理上与周口大沙河北岸的明清贾鲁河相对应。所以,沿线人们视其为贾鲁河或小黄河,相传还是赵匡胤运粮河。运粮河因上承北池湖之水,而北池湖是沙河(大溵水)、谷河(古溵水)、枣祗河(今颍水),贾鲁河(沙水或小黄河)等汇流而成,所承之水本来就包括贾鲁河之水,将其视为小黄河或贾鲁河在文脉上是说得通的。正因为以北池湖为源,故而湖里有水,小河则有流;湖里无水,小河则干枯。清朝末年,北池湖消失,这条运粮河也随之断流。

运粮河流程虽短,但与沿线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村庄就是因河而名的。因在县城北八里处拐了个弯,所以,在此定居的十三个村庄皆称为“八里湾”。城东四里的王沟桥村,原为窦姓村庄,因临河湾村名叫“窦湾村”。因流经苏坡,所以该河又叫“苏坡沟”。清末,河道断流干枯,干河沿村就是因为临枯河而名的。

运粮河虽为小河,但她以及河道上的附属设施都有案可稽。《大清一统志》载:“王沟桥,在商水县东北五里”。民国《商水县志》载:“王沟桥,城东北四里,一座三孔,清光绪十六年,王凌霄、王书田、张景让、张景文重修”。这段文字留下两个重要信息:从宽度上看,一座三孔桥的河并不算很窄;从存续时间上看,光绪年间还在重修桥梁,肯定当时河道依然存在,并可能还在通流。《商水县志》又载:“苏坡沟,自城东四里小王楼前起,西南行一里许至三里桥,又南偏东二里至苏坡南桥,又南五里至谢桥,又南偏西二里与宋坡沟会入护城河,长十三里”。这说明,在清末民初,运粮河在城东小王楼的河段才与上游不通流,其后才降格为一条水沟,曰“苏坡沟”。沿岸的人们乐于呼之为运粮河,并非是人为的提高其影响。旧时,县域内地势低洼,河流交织,湖泊众多 ,漕运发达,可行船的河道很多。1958年,在远通寺村西南挖水渠时,就曾经出土过船桅杆,从实物上证明了古河道不但存在,而且通漕运。

运粮河沿岸的故事相当丰富,其中也有关于桥的故事。

双龙桥。“贾鲁河”左岸是清水河,两河之间、远通寺北有个古老村庄叫于家洼,于家洼有个老财主,老财主地有千顷,骡马成群,阁楼林立,是商水县的巨富,人称于员外。在某春季的一天,风和日丽,花草清新,于员外在清水河畔闲逸踏青。心旷神怡间看到水边盘着两条小蛇,就顺手捡起一块坷垃砸向小蛇。小蛇受到惊动但未逃走,而是朝老员外扑来。老员外因受惊而一病不起,过些时日,于员外的病情也未见好转,无奈之下就请阴阳先生为之看病。先生说那两条小蛇是小龙王,于员外得罪了它们才惹得一身病,要想痊愈,就得行善举、做好事。在先生指点下,于员外出资在惠庄村后、远通寺村东的清水河上建一座桥,取名双龙桥。双龙桥的建成,方便了周围的村民和行人,于员外的善行也使其得以善终。于员外建造双龙桥,反映了人们希望富者为仁的良好愿望,但双龙桥并非于家建造。民国《商水县志》载:“双龙桥,城东北七里,清康熙初,陈王前创修;民国二年,王林修、闻法礼重修”。1969年,改建为混凝土桥。2019年,在修建森林公园时拆除,又改建为风景桥。

王沟桥。县城东北四里的窦湾村,因王姓、张姓的迁入,村庄逐渐扩大,运粮河穿村而过,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方便村民及过往行人,村民王虎筹资在河道上建筑一座石桥,名曰王虎桥。后来,有一老妪名叫王大妮回王老村娘家,在窦湾村歇息时不慎落水,老人家不会水,周围又没人知道她落水,到了第二天,老人家的尸体浮上水面,有人发现后向县官报案。县官经调查得知,王大妮是小送的童养媳,丈夫年轻时病逝,膝下一女又夭折了,是个孤苦一生、无依无靠的苦命人。县官决定拿出自己的薪俸埋葬老人,窦湾村富王鉴之站出来说,县官大人勤政为民,为商水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又自愿出薪资埋葬逝者,心意我们领了,但埋葬逝者一事就不让大人出资了,这事由我全包了。于是,乡贤王鉴之就把王氏的丧事办了。王家人既有王虎筹资建桥,又有王鉴之扶危济困出资埋葬落水遇难的过路人。为弘扬王家人等的善举,县府下令把窦湾村改名为王沟桥。

“运粮河”早已消失,但漕运文化永存,沿岸人民勤劳、质朴、善良、互助的优良传统永耀光芒!

信息来源:《商水乡村记忆》、《商水县志》、实地考察等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569.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