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道家福地缑氏山

河洛风土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馨缘小屋 ,作者周清明

馨缘小屋.

陋室,素心,平言,淡文。执笔化缘份------我等你。

道家福地缑氏山

道家福地缑氏山

(一)缑山概述

李白的一生,极爱寻仙问道,著名隐士元丹丘,就是他的道友。李白曾作《凤吹笙曲》送元丹丘。其中有两句: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缑氏山简称缑山,在今洛阳偃师区府店镇辖内。东有嵩岳,西有伊阙,古时自少林往来龙门,必经缑山。

唯美如斯山,绝世而独立。

缓步登山顶,风景尽收。南观,隔马涧,见万安山;北望,景山唐恭陵近在眼前,让视线跳过伊洛平原,尽头处便是北邙山。

缑山不大,海拔仅308米。然而,历数道家天下,统共72福地中,它赫然排在前列,足见其名气之大。乾隆帝曾描述它:

“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

归根结底八个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小缑氏山,结缘两位大神。

其一,是大名鼎鼎的西王母, 相传她曾在缑山修炼。因她姓缑,故该山取名缑氏山。相关链接点击:《伊洛传说一》

其二,同样大名鼎鼎,是东周灵王的儿子姬晋,史称太子晋。相传他在缑山驾鹤升仙。

(二)忍气吞声周灵王

周灵王是东周第11位皇帝。其先祖文王,武王,成王,穆王,个个有勇有谋,能征善战。可叹这威猛的基因,传到灵王这儿时,寥剩无几。

属下诸候国,肆意扩张,留给王室的土地,只剩下洛阳周边区域。那些诸候王,个个眼里没皇帝。

尤其是楚国和晋国,一南一北,虽然不搭界,但为争当老大,闲了就打仗。中原那些个小国,成了他们的主战场,频频遭殃,无人敢管。

大概是想歇歇了,两国主动找来8个小国,于宋国会盟,签署停战协议。真正的老大,堂堂周天子,居然没收到邀请函。江湖地位形同虚设,周灵王很郁闷。

天子遇冷,失落中夹杂着无奈。必须找个诸候国,依靠一下。

楚国当年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让祖父受尽难堪,绝不求他。

晋国刚刚强夺王室两块土地,至今还在扯皮,亦不求他。

小国很多,可个个怕事。义气无用,互利不能,找谁连累谁,还是算了。

唯齐国可以试一试,方法还是老套路,通婚。

从武王起,周王室就很抬举齐国,一直互通婚约。齐王世代乃国舅身份,满满的优越感,借天子威望,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四处讨伐征战,势力一天天增强。

强到今天,齐王已不屑于和王室通婚了。

周天子谦逊而来,求皇后一枚,齐王明白,他是来寻求保护了。碍于面子,齐王答应了婚事,态度却很怠慢,让灵王足足等了三年,才勉强安排了一名公主。王室赶忙派官员来接娶,齐王又嫌迎亲官不够派头,心生不悦,责怨周灵王无礼。

弱者外交,放弃自尊,必须忍,非窝囊一词所能尽也。原本老婆漂亮,儿子聪明,周灵王亦是疼妻爱子,可天伦之乐太奢侈,皇帝没这个福。

大势所逼,为寻求太平,周灵王必须另娶他人作皇后。

(三)雄才大略太子晋

历史记载,周灵王有两个儿子,长子姬晋,次子姬贵,兄弟俩同父异母。弟弟姬贵是齐后(齐国公主)所生,即后来的周景王。与缑山传说相关的,是哥哥姬晋。

灵王迎娶齐后时,长子晋已被封为太子。晋是哪个妃子所生,不详。相传周灵王曾有个缑姓皇后,出生于缑邑(今洛阳偃师区缑氏镇),不知其同太子晋有无亲缘关系。

姬晋,字子乔,太子晋,太子乔,王子晋,王子乔,皆同一人。这个长子,让周灵王昏暗的一生,闪闪发光。

先祖的魄力,到太子晋这里,隔代变成了显性基因。他自幼不仅聪明,且很有胆识,年纪轻轻,颇懂治国之道。

这个优秀的娃娃,被立为太子,让晋王十分不安,因为他刚刚抢了王室两块土地。太子将来继位,不可能像他爸这般软弱,肯定会来讨要。但这娃到底有多厉害,得派人先去打探一下,大夫叔向受命前往。

叔向拜会太子晋。交谈中,提问题五个,有三个被太子反问。叔向无言以对,尴尬而退。回报晋王,太子果然非凡,以臣愚见,趁早归还领地罢。

晋国老乐官师旷,表示异议,申请再去打探,他亲自前往。

师旷是一位音乐家,太子晋是一位吹笙高手,也算有共同爱好。

二人殿上殿下,主客一问一答,上下古今,礼乐射御,无所不谈。太子有问必答,口惹悬河,真正的见识高卓,学问渊博,师旷暗竖大拇指。

太子请师旷上殿,命人取瑟。师旷鼓瑟唱《无射》,太子鼓瑟唱《峤轿》。一唱一和,尽欢而散。

老乐官返晋,向晋王报告,太子果然聪慧。可惜他声中带痰,恐身体有大恙,顶不过三年,大王不必担心,土地咱们就留着吧。

(四)太子被贬

齐后得子,虎视耽耽太子位,又有母国撑腰,越发侍宠而骄。倚仗娘家势力,强迫老公改立姬贵为太子,周灵王左右为难。

正在此时,洛邑附近,谷水洛水暴涨,洪水漫堤,逼近王宫。灵王着急,忙命人运土堵水。

姬晋极力阻止父亲。引经据典,讲“川不可壅”的道理,变相批评了父王的治水计划。或是忠言逆耳,或是太子的言语过于尖刻,或是别的原因,周灵王发怒了,将太子晋废为庶人。

皇儿乃世间精英,比自己强百倍,父王很清楚。但那积压已久的心事,应承了女人,总得找个时机办理一下------处世辛苦,人艰不拆。

让他引以为傲的娃,更让他痛彻肝肠,当爹的又窝囊了一回。

(五)太子升仙

从古至今,皇太子被废为平民,实不多见。世人单知他吹笙如凤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雄才大略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位英明的准帝王,就这样,过上了平淡的田园生活,无心采花赏月,只能闲来吹笙。

世人都知道,子晋一家是从王宫里出来的,所以称他及后人为“王家”,繁衍生息,延用成了王姓,渐渐成了大姓。所以,王子晋,王子乔,都是指的太子姬晋。

某日,子晋在伊洛平原漫游时,遇见了仙人浮丘公。见他颇有道缘,浮丘公便约之同行,子晋欣然答应。于是,一起去了嵩山,潜心问道修炼,转眼三十多年。

后来,有个叫桓良的熟人,在山里遇到了子乔。他对桓良说:“ 请转告我的亲人们,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

七月七日,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了王子乔,他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远远望着人们,并不靠近大家。

笙声渐起。第一曲,清风习习;第二曲,彩云飘飘;第三曲,百鸟和鸣。子乔举手,向人们致谢。之后骑鹤飞升,越来越远,最终不见了踪迹,见证他升仙的人们,终是放了心。

如此雄才大略,生于皇室,又忧国忧民,却无法实现理想。最终修炼成仙,或许是最好的归宿吧。

(六)多少大咖来寻他

汉武帝刘彻,晚年身体多病,疑神疑鬼,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公元89年,他出巡山东沿海,寻神仙不得,无望回程。

归途路经缑山,登高膜拜,被太子升仙所感动,情不自禁,对大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光武帝刘秀,朝拜中岳,途径缑山,被子晋体恤民情升仙的故事所感动,对周围人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而行之"。即恢复奴婢的平民身份,分田给地,减刑轻税。

公元1750年,乾隆帝因两个儿子和皇后死亡,常起烦恼。在皇太后的劝说下,出巡游嵩岳,夜宿缑山,视察升仙观,吟诗一首,遥寄思绪。

(七)武则天与缑山

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赴嵩山封禅,返回洛阳时,留宿缑山,住升仙太子庙。触景生情,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

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是唐代飞白书遗存中的佼佼者。历来被书法界推崇,今存于偃师市府店镇缑山之巅。

骑鹤升仙的太子,对武则天影响很大。传说,她的宠臣张昌宗,为讨喜女皇,常常模仿子乔,骑在木制白鹤之上,逗女皇开心。

(八)后记

如果太子晋没有被废,以他的胆识,估计历史要改写。然而,世上没有如果,只是多了一个,关于神仙的传说。

传说里,那座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缑山,除了帝王,凡人也喜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68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