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罗村村
罗村古称罗家庄,位于淄城东北 10 公里处,历来为淄川东北重镇,现为淄川区罗村镇党委、政府驻地。罗村唐初立村,系《隋唐演义》中罗成(字士信)的子孙所建,故名罗家庄。但是 1300 多年来,该村始终不见罗姓,而是鲁姓较多。罗家庄自 1958 年改称罗村。村域内,有反踪城、新沓县、贝丘城古城遗址,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庵、刘志霞墓,有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烈女墓和“义勇可风”碑。
反踪城、新沓县、贝丘城古城遗址
罗村地区开发较早,曾是淄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末期,齐国国君齐景公失马寻踪至此,后筑反踪城为齐邑,故址在今罗村村西。此为淄川地区立邑之始。当时,反踪城不但有军队驻守,而且已设立关押犯人的监狱。20 世纪 60 年代整地改土中,曾发现当时监狱的遗迹,几次出土当时的刑具。此地离齐都临淄只有 30 公 里,曾是齐国政治、军事、经济重镇。至今,罗村地区还流传着“临淄为京,罗村为城” 的说法,充分说明反踪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与罗村钢刀斩不断的血缘关系。
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辽东新沓县民众(莱子国亡民后裔)渡海前来归附,在反踪城置新沓县,从般阳县析出,予以安置。公元 420 年,南朝宋一经建立,即以反踪城为县治侨置贝丘县。唐武德元年(618)在新沓县析置长白县。六年后省撤,从而结束了罗村作为县城的历史。后此城日益荒废,人们遂东移建村,逐渐发展成今日之罗村。古城虽废,遗迹犹存。现罗村大楼以北、航空三脚架下还埋藏着反踪城残存的一段城墙,当地人称南城岭。在罗村西南方向,也曾发现三合土筑成的高高城墙。可以想见,当年反踪城一定是城墙高筑,壁垒森严,城门巍峨,固若金汤。
罗村古村落
《中华罗氏通谱》载:“在济南新城(县)马公山(亦称隽家山)东南五十里,有一地名罗家冈,是罗成隐处。”据实地测算,罗家冈的大致位置就在今天的罗村。罗成系少年英雄。14 岁即能披马上阵,帮助郡守张须陁(或作张须陀)破击了长白山王薄等人领导的农民义军。李渊武德元年至六年(618—623),特别选定在罗村西侧的罗家冈(古城)析置长白县,供罗成隐居,以彰显罗成的功绩。(见《新唐书·地 理志》)。可惜罗成英雄短命,仅活了 20 岁(见《资治通鉴》),最后被刘黑闼杀害。罗成的子孙遂在该地建村定居。
罗村原为城堡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设有五门。西门名古城,取面对反踪、新沓、 长白县故城之意。东门与锦川河相望相守,故取名锦川。并镌有门联:“寺门高开锦 川野,殿脚插入赤石中。”过桥即莲花庵,转弯向北为双塔寺故址。南门名书带,指面对黉山及郑公书院。书带指书带草,为黉山独有的一种野草。据传,郑玄讲经于黉山,曾用它捆书,故名。北门名望奎(或谓“奎星”),指正对掌管人间文运大权的魁星,寓意文运昌盛。东南门名企暾,即企盼日出之意。
罗村历史上即淄川东北重镇,至少在明代中期已设立集市。至今每月逢五排十仍是罗村大集。每逢集场,方圆几十里内的人们前来贸易,货摊设满大街小巷,十分繁盛。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前,是罗村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当时,村内有酒店、油坊、 染坊、杂货铺、炭栈、饭店、银楼、瓷器店、肉店等店铺数十家,辐射周围广大地区;年交易额数十万银圆。当时,罗村工商业走在了全县前列。前清秀才梁奠山经营酒店,获利颇丰。先当选县酒业公会会长;后担任县商会会长;连任多年。近年,罗村人重修几个围子门及一些古建筑、古街道,恢复部分旧貌,并重新开发濒临失传的传统产品。
名胜古迹
罗村历史上文化发达,名胜古迹遍布。有莲花庵、双塔寺、三教阁、鬼筑城、白马庙、砂石崖、王烈女墓与坊、刘志霞墓、“义勇可风”碑等。
莲花庵观音殿
莲花庵 位于罗村庄东,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据《淄川县志》载,因有石岗状似莲花,上建白衣庵,供奉白衣观音,故名莲花庵。寺院坐南朝北,占地面积 4992 平方米。原为一处道教建筑,只有碧霞元君行宫一座。后经几次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现存主要建筑为观音阁与碧霞元君行宫,均为二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三楹,砖石结构,为典型明代建筑风格。钟楼前东南侧有一经幢,为僧人灵塔。院西有 7 通石碑,为清代以来重修碑记和功德人名录。旧时莲花庵庙会远近驰名,最多时可达 10 万多人,最长可持续数十天。
双塔寺 故址在罗村西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有两塔,故名。至清初,蒲松龄挚友张笃庆之父张绂来游,在《河东别墅即景偶吟》中称“空门宝塔攀”,自注谓“村西北寺名曰‘双塔’,今止存其一”。此时,双塔寺虽已名不副实,然建筑尚算完整。所存一塔及寺内建筑,抗日战争中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三教阁在双塔寺后,供奉儒、道、佛三教的祖师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全毁。鬼筑城即反踪城与新沓县城故址,现在已全被道路和建筑所占。至于白马庙与砂石崖,早已毁弃,连故址也难寻了。
王烈女墓 位于罗村大街路北村民张向林家院内东南角,坐北朝南。封土呈正方形,长、宽各 4 米,封土高 1.3 米。封土堆上有一稀有树株——蟠龙枣树,已有 100 多年历史。墓主王三姐,罗村以东河东村人。其父名王乾。康熙四十二年(1703),王三姐年满 17 岁,已经与一车姓青年订婚。七月初一,母亲让她去地里摘豆角,被村里的无赖孙卓发现,便尾随其后。当王三姐到达一处沟湾时,孙卓见附近无人,窜出将她拦住,欲行不轨。王三姐坚辞不从,破口大骂。孙卓凶相毕露,把她推倒在地,抓起石块狠狠毒打。王三姐仍大骂不绝,丧心病狂的孙卓竟用镰刀把她杀死。王三姐的母亲许久不见女儿回来,便让丈夫去找。王乾在沟湾找到的却是女儿的尸体,于是报告官府,很快将凶手缉拿归案。孙卓对其逼奸不成、杀人灭口的罪恶行径供认不讳,遂被处以极刑。一个月之后,王乾将女儿迁葬于罗村西边原野。其母在为她擦洗身子时,发现尸体仍不僵硬,脸色与活着的时候一样。又过了五年,皇帝下达圣旨,对王三姐进行旌表,并下拨银两在其坟前建立了贞烈坊。《淄川县志》不但记载了事情始末,还录有高之騱《挽邑媛王氏烈女》七言古风一首。现牌坊已毁,残存石构件垒砌在墓前。墓门处镶嵌两通光绪三十年(1904)所立石碑,刻有对联和碑文,高度赞扬王三姐不畏强暴、以死全节的凛然正气。
刘志霞烈士墓
刘志霞墓 位于罗村以东 150 米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坐东朝西,1964 年修筑。前有石灰石质墓碑一通,上镌“刘志霞烈士之墓”。
刘志霞(1922—1948),女,著名革命烈士。出生在博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下不久即被送给淄川县寨里镇西周村煤矿工人刘文礼做养女,1941 年与罗村贫农青年李玉信结婚。1945 年 6 月,刘志霞送丈夫参加了八路军。解放战争爆发,她积极参加支前工作。1946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妇救会长。1947 年春,刘志霞积极参加了中共蟠龙分区委领导的土改运动,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土改工作告一段落,刘志霞被评为二等模范。1947 年秋,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上级决定各村干部和烈军属、土改积极分子转移到山区,避敌锋芒。刘志霞安排有关人员都转移以后,自己才离开村子。
1948 年 3 月,中共蟠龙分区委派刘志霞回村侦察敌情。她刚回到罗村,就被还乡团头子、伪保长陈玉明侦知,遂派人对她盯梢跟踪。刘志霞发觉后机警地转移到西周村。后由于叛徒孙在春告密,刘志霞被还乡团逮捕。她受尽酷刑,坚贞不屈。3 月 4 日,刘志霞被敌人推入小窎桥村废井内,惨遭杀害。牺牲后不到 20 天,淄川就获得解放。杀害刘志霞的凶手们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义勇可风”碑 原镶嵌于罗村小学墙上。2008 年移至罗村东山岗上,并建有碑楼。此碑是为悼念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淄川县蟠龙区 92 位革命烈士,立于 1948 年 8 月。
土法酿酒工艺
清末以来,淄川酿酒业逐渐得以发展。进入民国,罗村酿酒业已十分繁荣,有酒店多家。当时,酿酒业仍延续前代的土法酿造,其制作工艺一般有 3 个步骤:
一、制作麦曲。选择上好的小麦轧细、带麸,加水适量,揉成团状。在砖慢地(如只酿造少量酒以供自饮,可用花篓、条筐或其他透气性能好的容器)铺设一层麦穰,将麦团放入。每放一层铺一层麦穰。气温掌握在 28℃左右。如天气转凉,可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制曲多少依所蒸酒的数量而定,一般 50 公斤主料需用 15—20 公斤小麦制曲。
二、做引。将主料(一般用玉米或高粱)加工成粉状,待水开后放入主料,煮熟后置入酒缸,搅动散热。待其温度降至 30℃以上、40℃以下时,加入轧细的麦曲,充分搅拌。一般每公斤主料可产 60 度左右的原白酒 0.5 公斤左右。引做好后,要适当保温。
三、蒸制。蒸制前要备下两口大锅。其中一口锅为上锅,另一口为下锅。上沿置一篦子,添水适量,加火烧热。两锅之间隔开。外围用较硬的木板拼成;或用秫秸等围起,用黄泥密封。上、下锅直径大体相当。灶膛大小一般以锅的直径而定。以谷秸为燃料,保证燃烧充分;必要时以风箱鼓风助燃。待水烧开,用谷秸拌料,搅拌均匀后放到篦子上。料填满后放上酒溜子。在净上口置上锅,锅脐为上锅的中间部分。所蒸酒皆从此滴落在酒溜子上,再从酒溜子上所置导管流出。上锅外不断洒水降温,以增加温度差;下锅不断加热,所产生的蒸馏水即为原白酒。
出酒后,一般为头曲、二曲度数高,口感好,质量优,尤以二曲为上品。及至最后,度数较低,质量较差,一般情况下将其倒入下锅复蒸。待酒流量减小后,出料,再投料续蒸。
蒸制过程中,要不断观察下锅中的水量,发现减少时及时补充。
接酒后装入陶制容器,存放月余。经过充分糖化,即可饮用。
土法酿酒工艺
罗成作为艺术形象,广泛见于《隋唐演义》《说唐》《响马传》等文学作品及各种戏曲、曲艺。小说、戏曲中的罗成年轻俊美、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是唐王李世民麾下重要将领之一,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奸人所害,战死于淤泥河中……其中不乏虚构。罗成这一艺术形象的原型,即罗士信。
据江西省南昌市、福建省沙县以及山东省淄博市的罗氏家谱记载,罗艺与罗士信 确为父子关系。
罗艺(588—675),原名艺,号形,字元朗。被唐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追杀后,家谱中记为罗恩。寿 88 岁。隋朝末年,罗艺先是跟随时任山东济南府参军的父亲罗官奉,由豫章(今南昌)之西山迁至山东济南历城县。后又寓居湖北襄阳,弃文从武,投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枪法独门传授,马上步下武艺精湛,十八般武艺无所不精。大业丙子年(616)初,为虎贲郎将,起兵涿都,自称幽州总管,改柳城郡为营州。
南朝陈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太宰武衔将军秦旭,见罗艺武艺超群,收为爱将,并将女儿(秦叔宝之姑母)许与为妻。
时隋朝腐败无道,官僚穷奢极欲,民不聊生,各地英雄纷纷举兵反隋。秦旭及罗艺则是其中最精锐的一支;罗艺身先士卒,勇猛善战,一支长矛枪连败隋将韩擒虎、贺若弼、伍建章等。随即强渡长江,回师江北,横跨黄河,兵临河北,轻取幽燕九郡。秦旭死后,罗艺独自率兵,取西门,破河东,夺霍州,势如破竹,杀得隋军闻风丧胆。隋炀帝被逼议和,封罗艺为靖边侯,号燕山王,听调不听宣,镇守幽燕九郡。
隋末唐初,是罗艺、罗士信父子叱咤疆场的年代,一条独门传授的“罗家枪”驰名幽州及山东。
大业十二年(616),瓦岗军大败隋军,唐王李渊大军直捣隋部。罗艺起初为隋朝武将。隋炀帝死后,无奈于唐朝武德二年(619)降唐,佐唐反隋,击败窦建德,惊走刘黑闼,被唐王封为左翊卫大将军,称燕郡王,赐姓李。
其后不久,罗艺又因为听信巫婆鬼道而图反叛唐,最终不仅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而且连累后辈。当时,居住在罗村的罗姓人,听闻罗艺反唐被杀,纷纷南逃浙江、福建一带。或许也有个别子孙更姓改氏,就地蛰伏。
从罗艺往下,家谱与国史之所以多处不相吻合,皆与罗艺被杀有关。罗艺与罗士信父子,父反唐,子保唐;国史好写,家谱难记。唐朝在历史上存续近 300 年。在当时,山东罗氏族人创修《世谱》,只得将罗士信确定为始祖。
罗士信原名罗世推,出生历城,后迁居淄川。隋末,农民战争爆发。年仅 14 岁的罗士信随齐郡郡守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军,曾单枪匹马杀入起义军阵营,连斩数人。张须陀死后上瓦岗寨投李密,李密败后归王世充,又降唐高祖李渊。后随秦王李世民迎击刘黑闼,守洺水城。刘黑闼陷城。罗士信被擒,不屈而死,封郯国公。
《淄川县志》载:“罗童(通),字君用,以父士信袭封郯国公。罗傽(章),童之子,袭封郯国公。”淄博市的罗姓,便是罗士信—罗童—罗章的直系后裔。
旧时,罗村东门土地庙北大殿前东首有一“罗士信故乡”碑,高约 1.6 米,有碑文记述罗士信生平事迹。此碑新中国成立后尚存。20 世纪 60 年代,庙与碑同时被毁。在淄川地区,广泛流传着罗成大战黉土埠、罗成与其表兄秦叔宝(秦琼)黉山脚下劫“皇纲”、罗成与史大奈在韩家老店砸囚车救父等传说。黉土埠在今双杨镇藏梓村,旧有黉岭寺。韩家老店即今藏梓村。
现在,淄川昆仑地区的罗姓居民,基本都是罗士信直系后裔。罗士信后裔罗仲宣之墓在城南苏王村。20 世纪 70 年代,墓被挖掘,所出土墓志铭今藏淄川区文物管理所。
原来在五代时,罗士信的十二世裔孙名罗潜,因避战乱,独自携带家谱逃避山东诸城,世系清楚。至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罗士信的十六世孙、仕至大名府知府的罗希古,以经术登第;于天圣辛未年(1031)进士,屡为大理审刑官、大名府知府;元丰八年(1085)迁中散大夫。罗潜有二子,长子名渤,次子名浩。北宋初年,罗潜的长子渤与长孙深源留在了诸城,次子浩与次孙巨源阖家重返原籍淄州。他们没再进住罗村,而是定居孝义乡碑坡里,并在今淄川区二里乡苏王庄村东,修建了“宋故赠金紫光禄大夫罗公神道碑”和碑志铭。
明朝初期,罗士信的后裔一分为二:一支留居于淄川,一支迁居于今桓台县北 境。截至 1994 年,其后裔已繁衍至四十九世。本文作者之一罗光洲,便是罗士信的第四十五世孙。(彭延文 蔺开庆 罗光洲)
【本文选自 淄博政协 特此感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929.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兴平名村店张阿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