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家管委会染坊王,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3.3公里处。2011年有63户,267人。据谈,明中叶,有山西一王姓来此开染坊,颇有名气,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染坊王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染坊王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染坊王”。《高陵县志》(2000)记为“染坊王”。1958年公社化时归毗沙大队辖管,县1号路由村中南北通过至孟村,早年以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改革开放后,开始多种经营,主要有蔬菜种植及运输等。2008年,泾渭新城兵器工业园开发建设,该村土地被悉数征用,位置在泾高路以北100米,渭华路以西约数米,泾渭新城变电站西北300米处。
毗沙,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3公里处,为高陵古村镇之一。2011年有166户,724人。民谚云:“先有毗沙堡,后有西安府。”传大禹治水时有两条河流经此地,因村在河滩上,故称二河滩。毗,近邻之意,沙,指河滨地带,后更名为毗沙村。据清《高陵县续志》引《金史·地理志》载:“高陵有毗沙镇,宋置承信郎监酒税官一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记作“毗沙镇”。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毗沙镇”或“毗沙镇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毗沙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毗沙”。
朝邑庄,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5.08公里处。2011年有150户,772人。据谈,清中叶,祖籍朝邑(今属大荔县)、华邑(今华县)两县部分人来此建村,朝邑人居多,故名朝邑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载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朝邑庄”。
据传,在1556年关中大地震后,有一华阴孟姓难民逃到高陵,在李赵村东南一荒草滩地里居住,靠讨要度日,多年后置地养家。后来又有华阴王姓、杨姓和朝邑不少人来投亲靠友,在此地聚居成村。还有人说老家是山西大槐树下人,迁到河西朝邑庄村;后部分村人又迁居于此。祖辈曾有“王一片,孟一角,七姓八白上塬坡”之说。据清樊景颜《高陵县志》载:雍正十年(1732)朝邑庄和李赵村分别记作“新兴所、李赵、刘家、尚家、孙家”。清《高陵续志》的《建置志》及《县境分图》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才有“朝邑庄、李赵村”村名记载。
李赵村,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5.15公里处。2011年有198户,917人。据谈,明初建村。俗传:“北有李三娘的井,南有赵五娘的冢。”因村外有这两大景观,故名李赵村。按,井,俗称八角琉璃井。明《高陵县志·邸宅陵墓》称八角井,亦称御井。在唐高祖李渊旧宅(即龙跃宫,俗称李观)中,梁开平中宅废。石井口今犹在李观苏。群众谓赵五娘即赵真女。明《高陵县志·邸宅陵墓》载,赵真女墓在李赵村,与传说相符。赵真女系汉议郎蔡邕妻。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记为“李赵”或“李赵村”。明《高陵县志·邸宅陵墓》载:汉张耳墓在此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李赵村”。明时,村中建有石牌楼,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时被毁。
朝南村,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4.3公里处,泾惠七、八两支渠分水闸北侧。2011年有58户,279人。1958年地下水位上升,朝李大队第一生产队群众由朝邑庄南迁于此,曾称朝南塬。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朝南村”。
邓家塬,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3.75公里处,泾惠南二干渠南侧。2011年有146户,674人。据谈,村处奉正原上,邓姓居之,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邓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今名。也有误书为“邓家垣”的。《高陵县志》(2000)亦记为邓家源。
邓西村,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3.65公里处,泾惠南二干渠南侧。2011年有24户,103人。1976年园田化时,邓家塬大队第九生产队群众由邓家塬迁此。因在原居之西,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石家庄,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东约3.2公里处。2011年有67户,321人。一说清初,石万兴的父亲由山西逃荒到此所建;一说明朝以前就有此村,以村民姓氏得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东窑上,位于管委会驻地东北约3.68公里处,泾惠八、九两只渠分水口南侧,高茹公路以西。2011年有36户,175人。据谈,清末,周、张数户由湖北逃难到此,住在地窖里,又在石家庄紧东边,故称石家庄东窑上,解放以后,简称东窑上。《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赵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4.33公里处。2011年有105户,401人。明《高陵县志》载:“饮马泉在接蜀门外十五里,相传汉文帝饮马于此,今废湮。”据谈,村在饮马泉附近。相传汉文帝从代往长安路经此泉饮马,马受惊脱缰,遂称这里为惊马,成村后,村亦称惊马。又渐分为两村,殷姓多的村称惊马殷,此村赵姓多,称惊马赵,渐简称赵家。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将惊马赵与惊马殷(今殷家)合记为“惊马”。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今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惊马赵”。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复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此名。
东城坊,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3.4公里处,泾惠渠南侧,2011年有424户,1679人。为高陵县大村落之一,由东向西依次为1、2、3、4、8、9村民小组。解放前,居民大多在奉正塬崖下挖窑居住,无崖的挖地下窑居住,只有少数富户青砖瓦房,村民后来又在窑前建成土木厦子房。1957—1965年,连年阴雨,水位急骤升高,窑塌房倒,人们便在奉正塬头依塬走势建成新村,大都是土墙土坯木顶瓦房。随着经济的发展,1990年后,各家都建成砖混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大多数人家室内现代化设备(电视、空调、太阳能等)俱全,初具小康水平。
东城坊村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活。相传汉文帝从“代”入长安即位,曾驻在毗沙堡,在附近设东、西二城坊警卫,东城坊村此时成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东城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二村,名“东城王”、“李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东城坊”、“东城坊北”。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东城坊”。《高陵县志》(2000)记为“东城坊村”。
该村以奉正塬走向而建,全村街道可分三部分,东塬(即1、8队)街道东西长约400米,二号路修通后沿二号道路两侧又相继成村,约300米,又有一部分在塬下居住。中间(2、3队)街道都为东西走向,2组泾惠渠北岸南北街道有十几户。3组沿二干渠北东西约十几户。4组在本村最西端,村庄己和毗沙村隔路相连,东西街三条,南北街一条。东西蜿蜒一公里,皆水泥路面。
清樊景颜《高陵县志卷之二》有“村有木坊,明时为李某账济而建”的记载。白遇道《高陵县续志》记载:“李汝齐东城坊邑庠生,万历六年,关中大饥荒,出粟五十石粮济乡里之乏食者,县尹刘宪闻其事,于上官奏,建义坊旌之”。此牌坊毁于民国末年。
惠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2.88公里处。西靠柒坊王,东临县南北二号路,南靠于院张、北临东城坊村四组。2011年有34户,123人。元代即有此村。村民原居富平县惠家村,以原居村名命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惠家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1981年由东城坊村第四组分出第十村民小组。《高陵县志》(2000)记为“惠家”。2011年兵器工业部所属厂区将该村土地征用,民房己全部拆迁,村无存。
于元张,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2.22公里处,西和孟村相连,北偏西和惠家相接,东连钱家庄,南隔泾惠十支渠和塬照村相望。2011年有223户,932人。由西至东,依次为东城坊村委会第五、六村民小组。此村名称的读音诸志、图所载基本一致,但书写形式各异,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张家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堣塬张”或“堣原张”。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图》记为“院张村”。1960年国家测绘总局图记为“院张”。该村在唐禑南渠于元斗旁,又为了书写方便,1982年9月1日,县政府命名为此名。 《高陵县志》(2000)记为“于元张”。该村街道为东西一条街,约400米,水泥路面。村东有古庙一所,后改建为学校,供于元张,钱家庄(三个村民小组)学生就读。该村有明代张栋墓。
钱家庄,位于管委会驻地北2.1公里处,西和于元张相靠,东和崇皇乡坡底吉相连,二号公路穿村而过,2011年有127户,509人。为东城坊村委会第七村民小组。明中叶,以钱姓居此而得名,清光绪七年(1881年)《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钱家庄”。解放初,钱家庄为东西一条街,由于人口增多,在原村庄后又形成一条东西街,1980年至今,新增户又在塬上建成一条南北街道,成两横一竖状村落。
高刘村,位于管委会驻地南偏西约1.9公里处。2011年有339户,1498人,为高陵县大村落之一。相传,此村原名南姜李村。明末叶,县人刘仁官至知府,家住村中,因以其籍、名、姓称村为高仁刘村。以后又省称高刘村。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沟儿刘家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高而刘”。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高仁刘村”。按村名中的“高”、“高仁”、“高而”或系“沟儿”一音的讹误。村南建有引泾抽水站。《高陵县志》(2000)记为“高刘村”。系刘天章(1931年任中共山西省委特委书记)烈士故里。
庙前王,位于管委会驻地南偏西约1.95公里处,2011年有57户,263人。据传清朝末年,有四户王姓在此建村,村在老爷庙前(关帝庙),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载有此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庙前王家”,后称作“团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庙前王”。
张铁,位于管委会驻地南偏西约1.53公里处。2011年有58户,273人。据传清代村人张铁,虽居官而忧民,既疏财,又仗义,曾多次放粮,周济贫民,民感其恩德,曾勒石记其事,以其名命村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张铁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张铁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张铁村”至今。《高陵县志》(2000)记为“张铁”。
姬家庄,管委会、村委会同驻村内。2011年有163户,752人。高茹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北部有县办供销社和乡办医院;村中部东侧有乡办姬家中学。据谈,元、明间,有姬姓数户从湖北省逃难到此定居时,村子较小,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姬家庄”。高陵县第一个中共工委(即中共县委)成立时,机关就设立在此。1938年底,经省委决定,县委班子调整后,段文义任县委书记。因段文义书记家境比较富裕,可以承受县委人员往来及日常的开支,并且当时的姬家村比较小,易掩人耳目。经县委反复讨论决定,县委机关就设立在姬家庄。
西塬照,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北约1.13公里处。2011年有69户,321人。据谈,元、明间即有此村。这里有三个相距较近的村落,同处于鹿苑原、奉正原之间,因两原遥相映照于三村之外,故统称其为塬照村。此村居西,故称西塬照。查各志、图,均以“照”为“赵”。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原赵”。 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塬赵北”。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恒赵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西塬照”。
南塬照,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北约1公里处。2011年有87户,399人。据谈,元、明间即有此村。因在今西塬照之南,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塬赵南”。《高陵县志》(2000)记为“南塬照”。
东塬照,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北约0.9公里处。2011年有110户,500人。据谈,元、明间即有此村。因在今西塬照之东,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塬照东”。 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误记为“恒赵东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东塬照”。
枸杞赵,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1公里处,泾惠十支渠南侧。2011年有109户,529人。相传早先此地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其中一枸杞长得特别高大,茎如碗口。明、清间,赵姓来此拓荒建村,因而得名枸杞赵。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枸杞赵”。
姜李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约1.9公里处,高茹公路北侧,泾河火车站东北,西与泾阳县崇文乡南丈八寺、北丈八寺两村为邻。2011年有83户,459人。据谈,元、明间,以村民姜、李二姓氏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与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均以大村载入,名“姜李”。清光绪七年(1881年)《高陵县续志》与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均记作“江里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姜李村。
小户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北约2.2公里处。泾河火车站以北,西与泾阳县崇文乡北丈八寺、南华庄为邻。2011年有101户,476人。据谈,很早以前,村中驻有萧、郭、金三姓人家,故称萧郭金。明末叶,萧、郭二姓人口渐少,独有金姓人口日众,据说村中出了一个驸马叫金彦昌,因其户小,故改称小户金。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金家”。 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小郭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小户金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小户金。
兴刘村,位于管委会驻地西约1.8公里处。2011年有27户,138人。清中叶,廉姓居此,人称老廉庄。清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后,村人无有生存者。后有湖南刘姓到此掘窑居住,改称窑上。民国以来,渐称兴刘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老廉庄”。 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莲花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兴刘村。
茹家,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偏南约2.4公里处,高茹公路终点,泾河火车站东侧,西与泾阳县崇文乡丈八寺为邻。2011年有62户,302人。明末一河南茹姓居此,故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茹家庄”。 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茹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茹家。
泾刘,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南约2.45公里处,咸铜铁路东侧,泾河火车站以南,南邻泾河,西与泾阳县崇文乡南丈八寺为邻。2011年有77户,374人。据谈,清初即有此村。刘姓居此最早,因地处低洼处,故称刘家底。因泾河绕于村南,又称泾刘。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刘家堡”。 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刘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刘家底”。
泾吴,位于管委会驻地西南约2.25公里处,泾河北岸。2011年有156户,767人。据谈,清初即有此村。因以箍桶为业的吴姓人家居此最早,故称箍桶吴家,后误为胡同吴家。民国20年(1931)为本村小学命名时,以校在泾河之滨的胡同吴家,而命为泾吴小学,从此便称村为泾吴。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古桶吴家村”。 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胡同吴家”。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吴家”。
刘家店(半个城)有“打高墙不如养歪(厉害)狗,是半个城“的传说。过去,泾、渭河宽,水大、沙地广,当时泾河渡口很大。天黑过不去的人就要住店,当时就居住刘家。因此人们就叫刘家店。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很兴隆,刘家就计划修城。在打城墙时,有过路人便说:什么打高墙,还不如养条狗。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墙打的再高,人还能上去,还不如养条狗,人人见了都害怕。主人听后,认为这句话的确有道理,最后决定把正在打的半个城墙不打了,这就是刘家店半个城的传说。
雷家村,地处东村中部偏东十支渠两侧,有两个村民小组,2011年约220户,870人。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载有此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雷家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今名,也有称高村雷家的。村中雷姓人家占大多数,也有赵姓、田姓及其他少数姓氏。雷姓人家系出自古方雷氏之后,以国为姓,后单姓雷,宋时从铜川迁入本地。以雷姓最早居于此地而得名。田姓为山东诸葛之后,西汉初,由山东迁入本县,据《高陵县志》载,赵姓家族在明初的大移民时,由山西洪洞徙居本县。
解放后,雷家村的人口不断增加,原村庄面积逐年扩大,由过去十支渠以西,扩展到以东数十米,形成东西向,南北对峙的双面街道。
聂家村,位于姬家管委会以东1.43公里处,泾惠十支渠两侧,2011年约150多户,居民600多人,分为第五、第六两个居民小组,全为汉族。据谈,村民原居今泾阳县高庄乡聂家,迁此者皆聂姓,故在清中叶,即称村为聂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聂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高村聂,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也有称高村聂家的,村民以聂姓为主,也有外来少数姓氏迁入本村的,聂姓与泾阳县高庄乡聂冯村的聂姓为同宗。居民世代为农,原有耕地约800亩,地势平坦灌溉便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也有少数杂粮、蔬菜、水果等。村庄面积逐年扩大,由原村泾惠十支渠以西数十米远,扩展到以东数十来米,与崇皇乡的程家村相衔接。村民户籍已由农业户籍转为城市居民户籍。成为泾河工业园的一部分,现待拆迁户约100户。
郑家村,郑姓居民为多数,亦有张姓、黄姓及其他少数姓氏的居民,以郑姓人家最早居此而得名。据《郑氏宗族会刊》称,郑氏的原祖,是皇帝的次子昌意,其后,从周姬姓,周幽王峰火戏诸侯,欲立褒姒之子为帝,郑姓诸侯拥立幽王长子(皇后所出)迁都洛阳,始为东周。因郑姓诸侯有功,封地在华阴,后东迁河南省洛阳,每年郑氏宗族,会邀请海内外郑氏宗族人士,到洛阳举行祭祖活动,出有会刊专集。据史料记载,张姓拜汉张说为其元祖。
罗家,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5.48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南。2011年有113户,534人。相传唐代,村侧有通往西域的大路,俗称胡同路。村中罗姓居多,又有为来往商旅开设的车马店,故称罗家店,后渐改称罗家村或罗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三村,名“罗家店”、“罗家庄”、 “罗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一名“罗家店前村”或“前罗家”,一名“罗家店后村”或“后罗家”。 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罗家村”。
渭村田,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5.33公里处。2011年有62户,281人。据谈,金时,魏村村民魏纶中进士,自称其为唐郑国公魏征后裔。此村田姓居魏村旁,系魏姓姻亲。慕魏氏名,称己村为魏村田。明《高陵县志》有关于魏纶及魏村的记载。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魏村田家”。 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魏村田家”或“魏村田”。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渭村田家”。
八斗赵,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4.28公里处。2011年有100户,445人。据谈,唐代建村。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八斗赵家”。
渭村王,位于管委会驻地北约5.6公里处,高永公路以南。2011年有59户,311人。相传,有一王姓最早住此村,因与邻村渭村田有姻亲关系,故名渭村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王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王家”或“魏村王”。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
相传,明、清以前,渭北通往西域的商业大通道,经过罗家店,西经永乐店通往西域。罗家店为商贸通道,提供食宿和物资集散的驿站。
已经实现全村道路水泥硬化。实行土地流转,提升经济效益。以千亩观光园为主,垂钓及餐饮项目也得到了发展。
肖家,以肖姓居民为多数,亦有何姓、张姓、彭姓及其他少数姓氏,以肖姓人家最早居此而定名。位于姬家管委会西北3.2公里处,2011年有167户,543人。耕地762亩,居民世代以农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杂果等,肖家村分为两个小组,即为第六小组、第七小组。靠近泾惠渠,灌溉方便。现居民多数从事劳务输出,从事建筑、运输、机械等行业。
康桥马,地处肖家村委会北边,有三个村民小组,2011年约230户,631人。马姓占大多数,另有张、梁、丁姓及其他少数姓氏。
解放后,康桥马村的人口不断增长,原村庄面积逐年扩大,由过去的康桥马村一组以东,向西扩展了50米,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双面街道。耕地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村民世代为农,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杂粮、蔬菜,水果等。引泾惠渠灌溉,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后弃种,基本以小麦、玉米为主,果树以桃、梨为主,1994年粮食亩产超过1000斤,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由原来的单一种植业转变为劳务输出、机械运输等。
年家,位于肖家村委会以西,紧靠泾惠渠,2011年约97户, 293人,分为第四、第五两个居民小组。全是汉族,第四村民小组以年姓为主。年姓在雍正年间,逃荒在此落户,随后同乡何姓及刘姓随之而迁住,居民世代以农为主。原有耕地约614亩。
小村任,位于姬家管委会以北,肖家村委会东南方向,2011年有184户,565人。以任姓为主,也有少数刘姓、李姓。人口增加较快,成为肖家村委会最大的自然村,有两个村民小组,为八组、九组。今己形成东西数条街巷,村民世代为农,以种植小麦、玉米、观赏树为主,粮食亩产超过600公斤。2000年后,借助开发,村民己由单一的种植转向从事建筑、运输、劳务输出、房屋租赁等。
新庄,位于管委会驻地北偏西约5.5公里处,泾惠南二干渠西侧,西与泾阳县永乐镇福多李村为邻。据谈,唐代建村,起先吕、李二姓居此,是一距村庄较远的小庄子,故称庄子。后迁入不少新户,改称新庄子或新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新庄子”。《高陵县志》(2000)记为“新庄”。
韩村,位于杨官寨西南,南临泾河北岸,据谈,原为回族村民所居住,名韩村。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村民西迁。今之村民是由湖北、陕西山阳、柞水等地迁来,韩村村名,无人知其含义。清代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兴隆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开始记载为今日的名字“韩村”。1984年有149户,741人。2011年有250户。骆、鲁姓占村民多数。
兴隆庄,据谈清朝末叶,有李、卢、宋等姓数户人由湖北及陕西山阳等地迁居于此,居室多为地窑,附近邻村即按方位称南窑、北窑、东窑。民国30年(1941)称 “窑庄”。本村村民屈仁义1954年为村起名兴隆庄(行政村认可更名),1984年有89户,415人。2011年有60余户,600余人。泾河工业园建设,土地被征用,该村迁至杨官寨新村。
杨南庄,南临泾河,1965年因地下水位上升由杨官寨第三生产队迁此,称杨官寨南庄,2011年有22户,115人。为了称呼方便,1982年9月1日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
杨东庄,位于杨官寨村东北,北临雷家村委会的西孙村,东靠军庄的下徐吾村。1963年因水位上升由第四生产组东迁至此,时有29户,145人,称杨官寨东庄。2001年有73户,300余人。1982年9月1日高陵县人民政府命为此名。
榆楚镇安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约2.2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有160户,700人。清初,因安姓居此较早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有此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安家南村” 、“安家北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安家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安家”。
铁店,位于镇政府驻地东约1.78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有110户,430人。清初赵姓先祖由朝邑县迁此居住,经营铁货生意出名,因此称村为铁店。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铁店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铁店”。
花果,位于镇政府东偏北约1.85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有300户,1300人。因村在唐阿石桥旁,初名阿石桥。清末村中陈姓铸造铧、锅出了名,改称铧锅。解放初,高陵县在村侧设了一个苗圃,群众由此便联想到花果遍村的美丽前景,遂又改名为“花果”。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阿石”。清、民国时期的现有图、志中均记作“阿石桥”。《高陵县志》(2000)记为“花果”。
花果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偏北约2.2公里处,西禹公路东侧。有38户,164人。民国年间,安家、铁店、铧锅(即花果)三村部分村民居此成村,得名三合村。又有一叫仲学的人,最早窑居于此,故又称仲学窑。1955年因村距花果村近,更名花果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花果庄”。
耿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约0.75公里处,有61户,296人。据传,清初因耿姓居此较早而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有此村名,并注明为军户所居。《高陵县志》(2000)记为“耿家”。
坡底,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1.63公里处。有134户,656人。据传,初因村在奉正原北坡底下,始居者为王姓,得名坡底王,村东曾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建庙碑一块,镌有此村名。后来姓氏增多,称坡底。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有此村,名“王家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坡底王”。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坡底村”。据文史工作者王枫林谈,他儿时曾在此村庙碑上看到刻有“阳陵县坡底村”字样。1961年因渍水,村民向西、南塬坡高处迁居,形成两村,同名坡底。《高陵县志》(2000)记为“坡底”。
南银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2.78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泾惠九支渠北侧。有122户,558人。据传,村中王某,家甚丰,藏银颇多,人称银王。村渐以银王称,因与县东的银王(今属药惠银王村委会)重名,为相区别,以此村在县南,故名南银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银王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银王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也有称南牛王。《高陵县志》(2000)记为“南银王”。
钓鱼寨,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约2.6公里处,泾惠九支渠北侧、泾惠八支渠西侧,为高陵县大村之一。据传,建村时间很早,以周朝姜太公曾在此钓过鱼的传说而得名。现在该村留有一条宽约50米,长1500米的深沟,当地俗称钓鱼沟。据文物专家考证,此沟原为郑国渠泄水入渭的一段。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记为今名,并注明为军户所居。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钓鱼寨南”、“北村”,现在两村连为一体,同为钓鱼寨村所辖地。《高陵县志》(2000)记为“钓鱼寨”。
上马渡,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3.63公里处,泾、渭河在村南交汇,泾惠八支渠在村东入渭河。据谈,古时此村驻过骑兵,村南渭河设有渡口,经常载运军马过河,人称马渡,又在新开渡(今马北村委会马南村)的上游,故称此渡口为上马渡,遂以渡名命村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与今同。历清、民国,均无改变,也有称做上马头。《高陵县志》(2000)记为“上马渡”。
邹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南约1.2公里处,泾惠八支渠西南。据谈,清朝中叶,邹姓居此较早,故得名邹家。县内百姓口头称为邹家庄子。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载有此村,误书为“周家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邹家”。
冯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1公里处,泾惠八支渠南。据谈,清初冯姓建村,居于高墙村(今属崇皇街办高墙村委会)附近,得名高墙冯家。民国以后,简称冯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高墙冯家”。民三十国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冯家”。
马西,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约3.13公里处,泾河流经村南,泾惠九支渠流经村北。该村原为上马渡村的一部分,因渭河河岸崩塌,上马渡部分村民西迁至钓鱼沟西岸。得名上马渡西村或称西堡子,解放后又称马西。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记有此村,名“西村”,也称马西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马西”。
皇册,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约1.88公里处,泾惠七支渠南侧。相传,清初村中有人曾参与编造征派服役的户口册,这种薄册叫做黄册,故称村为黄册,后误书为皇册。又加上郭姓村民姓氏,称黄(皇)书郭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均记作“皇册村’’。也有称黄水郭的,从前村人有烙制的锅盔馍黄而不焦,久置不干,香甜缠口,颇有名气。《高陵县志》(2000)记为“皇册”。
商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2.73公里,泾惠七支渠两侧。据传,商姓村民是从山西洪洞县移居到此地。据《高陵县地名志》载,明代即有此村,以村民姓氏得名。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始载有此村,名“商家堡” 。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商家”。
都府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1.8公里处,泾惠七支渠以南。相传,明中叶,村中有王忠其人,在五军都督府中供职,故村得名都府王。俗称豆腐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豆腐王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二村,名“督府王前村”、“督府王后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都府王”。
团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约2.7公里处,西禹公路两侧。初名太华村,民国年间,因村四周筑有围墙,村民居住集中,改称团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有此村,记为二村,名 “太华北”、“ 太华南”。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团庄”。从前此村的豆腐细腻柔韧,油香可口,比较有名,今工艺失传。
邓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约2.63公里处,高茹公路以南。明末邓姓居此,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邓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邓家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邓家”。
马东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4.33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渭河北岸。据传,清中叶,以雷姓居此较早而得名雷家庄。解放初又以村在马北、马南两村以东,改称马东庄。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有此村名“雷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马东庄”。
马北,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3.5公里处,奉正原上,泾惠九支渠南侧。因村系下马渡村的北半部,得名下马渡北村,解放初简称马北。据考,贺、韦、粆三姓为此村老户。故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在此村所在区片内所列之“贺家庄”、“韦家庄”和“粆家庄”当系马北村的前身。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与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下马渡北村”。《高陵县志》(2000)记作“马北”。
马南,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东月4.1公里处的奉正原上,渭河流经村南。初,村南渭河上有新开渡,村以渡口名为新开渡。清初,又以村在上马渡(今属钓北村委会)以东,渭河之下游,改名下马渡。清末民初,因与马北村南北对峙称为下马渡南村。解放初,简称为马南。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新开渡”。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亦记作“新开渡”。同时记有“尚家庄”、“吴家庄”。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下马渡”,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下马渡南村”。《高陵县地名志》(1984)记作“马南”。《高陵县志》(2000)记为“马南”。村西南建有抽水站。村西二级阶地上有仰韶文化遗址一处。1981年在此地出土“新开渡永济桥碑”。
西小寨,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4.3公里处,奉正原上,西禹公路东侧,泾惠九支渠南侧。早先有军户结寨于此,寨门额上有“营正寨”字样,后村建于寨旁,故名营正寨。清末以村在小寨(今属张卜镇张卜村委会)西端,更名西小寨。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小寨西堡”,并注明为军户所居。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三村,名“小寨堡”、“小寨中”、“小寨西”。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小寨西村”。《高陵县志》(2000)记作“西小寨”。
小寨沟,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4公里处,奉正原沟道上,西禹公路西侧,泾惠九支渠南侧。村建于清末,地处沟中,距小寨(今属张卜镇张卜村委会)又近,故名。据考,该沟系明《高陵县志 地理志》中的渭北沟所在地,后成为人们聚居之地。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有此村,名“寨沟”。《高陵县志》(2000)记为“小寨沟”。今小寨沟村系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村整体从原址迁移后新建。
渭桥(渭当地读yu),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约5.13公里处,奉正原南侧,渭河流经村南。村处渭桥渡的坡头上,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渭桥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渭桥河”。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渭桥”。
榆楚,系镇政府驻地。据《高陵县地名志》记载:清初即有此村。原以韦、楚两姓氏而得名韦楚村,简称韦楚。1949年登记造册时,因在当地“韦”“榆”同音,便记为榆楚。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南楚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即记作“韦楚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榆楚”
西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约0.75公里处,泾惠八支渠北岸。初名七留,以七户刘姓留居于此而得名,一说以七户人家留居于此而得名。后以谐音衍称七流、西刘等。明《高陵县志》记载:“唐于志宁在县西七里七流村”。于志宁生于隋文帝开皇八年(588),死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由此可知,隋、唐时期即有此村。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书为“七留”或“七流村”。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为“七留村”。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为“西刘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七刘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西刘”。
下团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0.93公里处。据谈,村约建于清同治年间,因地处原下,居住集中,故名下团庄,或称下底。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载有此村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下团庄”
皂南,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1.63公里处。有54户,285人。据传,明初贺姓居此,名贺家村。到了明中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位老人在山西行医,医术高妙,药到病除。自称家住陕西高陵县城西南五里皂角树底下。后有得救患者来陕西谢医,到此却见树底下是座庙宇。这样人们便以为有了济世救人的神仙,也就称村为皂角树底。明末村民增多,形成南北二村,此村居南,又称皂角树南村。清中叶,村中刘姓发迹,故又将南北二村统称皂角树刘村。民国20年(1931)后,又渐称皂南。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贺家桥”。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皂南树南村”或“皂角树南”。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皂角树刘南村”。《高陵县志》(2000)记为“皂南”。
枣园,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北约1.6公里处,奉正原北侧原畔,泾惠八支渠以北。有64户,288人。据传,起初村旁有枣园,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即载有此村名,名“枣园张家”。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枣园村”。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高陵县志》(2000)记为“枣园”。
皂南新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18公里处,奉正原北侧原畔。有37户,157人。1961年皂南地下水位上升,部分群众搬迁到此,故名皂南新庄。《高陵县志》(2000)记为“皂南新庄”。
皂北,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约1.9公里处,泾惠七支渠南侧。有88户,439人。村名更换过程与皂南同。《高陵县志》(2000)记为“皂北”。
北楚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约1.68公里处,泾惠七支渠以南。有73户,354人。据《高陵县地名志》记载,清初建村,因在韦楚村(今榆楚)北,且为楚姓所建,故名北楚村或北楚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北楚家堡’’。清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与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均记作“北楚家”。《高陵县志》(2000)记为“北楚村”。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695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