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北京时间2015年下午5点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获奖,她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电视屏幕上,是年届85岁的屠呦呦正在领奖,她头发花白卷曲,眼神坚定,额头深深的皱纹里透着刚毅。

她研发的新型药物——青蒿素,对于治疗疟疾疗效显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正是此刻获奖的缘由。

屠呦呦是中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国际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此时的屠呦呦是一个没有博士学位、没有院士头衔、没有“海归”光环的“三无”科学家,曾被广大网友戏称为“三无专家”。

但就是这样一个“三无”科学家,却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

屠呦呦,也许从她出生开始,就已经和诺贝尔大奖有了很深的渊源。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930年12月30日,屠濂规沉浸在幸福之中,抱着刚出生哇哇大哭的女儿,看着女儿黑亮亮的眼睛。口中吟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就这样为女儿取名呦呦,希望她能和山林中的小鹿那样活泼可爱,又希望她的呦呦之声能永远回荡在家人的耳畔。

父亲仍然难掩喜悦之情,又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对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谁也不曾料到就是这两句诗,将屠呦呦的一生与青蒿紧紧联系在一起。

屠呦呦出生在宁波这个古老的城市,父亲屠濂规是“甬上屠氏”的后代,这个古老的家族自南宋到鸦片战争年间,出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博物学家、文学戏曲名家等,可谓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母亲姚仲千出生于宁波财阀豪门——姚氏一族,同样家学渊源,财阀豪门与书香门第的结合,预示着屠氏一族的继续兴旺。

屠呦呦早在五岁时就被送进幼儿园,一年后又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开启了漫漫求学路。

屠呦呦在上学的时候,成绩并不是特别拔尖,但是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的特点就是爱钻研新鲜事物,爱读各式各样的书。

正巧父亲也是个书迷,他的书房里收藏的图书从人文史书到诗歌辞赋,从工具字典到医学古籍,应有尽有。

屠呦呦放学后常常跑到父亲书房,手捧一本书像模像样地翻看。她特别喜欢诸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这类中医药方面的书,因为这些书里除了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之外,还有绘制精美的插图。也许是这段无忧无虑的读书岁月起到了作用,年幼的屠呦呦对中草药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密感,这对她以后潜心研究中医药是特别有帮助的。就这样,屠呦呦在父亲的书房里一直读书到高考前。

这种岁月静好的的日子有一天突然被打破了,一场重病毫无征兆地袭击了屠呦呦。

那年,读初三年级,16岁的屠呦呦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结核击倒,在那种岁月里,患上肺结核就像今天得了肺癌,生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幸好父亲对中药有所研究,坚信通过中药能治愈女儿的肺痨。于是,从初三下学期开始,屠呦呦终止学业,回家开始养病,为了不落下功课,坚持自学。

经过两年的细心调理,屠呦呦的肺结核终于得以好转。

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段与肺结核作斗争的经历,屠呦呦彻底认识到中医药的魅力所在。在她看来,肺结核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浓厚兴趣的根源。

很多年后她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仍这样说:“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1948年春,屠呦呦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重启求学之路。

进入效实中学后,屠呦呦一头扎进了生物医学的乐园。她只在效实中学就读了两年。这两年间,她的整体成绩并不算太好,各科较为均衡,唯独生物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2年后,屠呦呦参加高考,居然考上北大医学院,生物制药专业,成为新中国首批女大学生。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大学期间表现优秀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成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从事生药方面的研究工作。

然而,刚刚跨入这间中药研究所,屠呦呦就遇到了科研之路上的第一次大挑战——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肚包病”、“臌胀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静脉中,也就是进入肝脏的那段静脉血管,极容易造成周围组织坏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湖北省阳新县,仅在20世纪40年代,全县就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被毁村庄数千个,荒芜耕地更是难以计数。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主席发表了抗击血吸虫的讲话。

初出茅庐的屠呦呦和楼之岑老师一起在寻找半边莲抗血吸虫病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证明半边莲是治疗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

1958年6月底,血吸虫重灾区江西余江县传来消灭血吸虫的消息,宣告我国彻底战胜了血吸虫.

1958年,这一研究成果被《中药鉴定参考资料》收录。不仅如此,在研究半边莲的过程中,屠呦呦还解决了中药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在1959年被《中药志》收录。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是在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也在恩师楼之岑的带领下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医学界,中医学习西医已蔚然成风,中医的地位日渐衰落。

在这种形势下,党和国家提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希望中国医学能博采中医和西医的长处,达成“中西医结合”,创造一个优于中医和西医的医学。

1958年的秋天,卫生部向党中央递交了《关于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毛泽东看完报告,当即做出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自此一股“西医学习中医”的浪潮就此席卷全国。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也不例外,研究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开办了“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59年,屠呦呦主动离职,成为“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学员,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

在这两年半的脱产学习中,屠呦呦深入药材公司,虚心请教老药工、老中医,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还掌握了中药鉴定和中药炮制技术。尤其是中药鉴定和中药炮制技术,为屠呦呦后来的中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69年1月,一项带有军事色彩、政治色彩的秘密任务,“5.23”计划。安排给了中医研究院,时年39岁的屠呦呦进入了这个项目的研发,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屠呦呦开启了漫漫抗疟之路。

其实,所谓的“523”计划,是因为在5月23日这一天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就用“523”替代,就是研发一种针对疟疾治疗的一种特效药。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周期性的全身发热、发冷、多汗,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会引发贫血、脾肿大、脑水肿、脏器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发病时,患者时而高烧不止,燥热难忍;时而如坠冰窟,全身颤抖。所谓病来如山倒,大致如此。据史书记载,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疟疾大爆发,死伤无数。“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魂无数”便是疟疾爆发时的真实写照。

中国自先秦时期就有关于疟疾的记载,西方国家抗击疟疾的历史也相当久远,最早记录大概可以追溯到2200年前,古罗马作家就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过这种传染速度快、具有周期性发热发冷的疾病。

在青蒿素抗疟药诞生以前,疟疾被人称为“健康杀手”,与艾滋病、癌症并称为“三大死亡疾病”。

屠呦呦成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523”课题组组长。实际上她是一人身兼“组员”和“组长”两个职位,成为中药所里最忙碌的“光杆司令”。

对于“523”课题,她也打算从草本中药入手。他搜集整理了2000多个与疟疾有关的药方。随后,她又利用西医的萃取手段,在这些药方中精选出640种较为可信的药方,编辑了一本《疟疾单验方集》。这本书中的药方大约涉及3200种中药,其中就有后来助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青蒿。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凭着深烙在骨子里的执拗屠呦呦继续在浩瀚的中医宝库里“寻宝”。他查阅了《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1971年,终于找到青蒿这一重大突破口,屠呦呦更是疯狂到长年累月藏身实验室,几年都没时间去看一眼身被送回老家的小女儿。

如今,重谈此事时,女儿仍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她说,自己在嗷嗷待哺的时候被母亲送回宁波,再见母亲的时候都已经3岁多了。对于母亲第一次回宁波的情景,李军多少有些记忆,她说:“那一天,我正在外公外婆家门前的小巷口里玩耍,老远就看见一个拎着行李的女人朝我走来,嘴里还不停地喊‘小军、小军’,吓得我直往后退。还是外公牵着我的手说她是我的母亲,我才不再那么害怕……”

其实,屠呦呦的内心也非常挣扎。在被女儿当成陌生人看待时,她也特别难受,还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屠呦呦当年的选择太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残忍。可是回想当初,如果屠呦呦不狠下心撇开一双女儿,怎能安心开展研究工作?哪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疟疾杀手”——青蒿?

这股研究热情一直持续到1971年10月初,团队实验经历了190次失败,终于在第191号实验结束后,达成了疟疾的抑制率100%的结局,当时,当屠呦呦兴奋地宣布实验结果时,整个实验团队的人兴奋地跳了起来。。

191号青蒿素对各种疟疾均有明显疗效,并且退热后患者体内疟原虫全部转阴,疟疾不再复发。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素”则在1979年9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也就是从此时开始,青蒿素被正式确定为抗疟特效药。

1981年,由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召开的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屠呦呦代表中国在会上作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科学报告。在这一报告中,屠呦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青蒿素的发现的意义在于为进一步合成新药指明了方向。”

报告立即引起各国专家的重视。1986年10月3日,青蒿素通过了卫生部的审查,获得新药证书,宣告“523”项目圆满成功。

1992年屠呦呦又研发成功“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项目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而屠呦呦本人则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第一位终身研究员。

目前,青蒿素抗疟药已经获得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通过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注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基本药物和新目录,成为世界各地的抗疟首选药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94年以来,已有5亿多疟疾患者使用过青蒿素抗疟药物,成千上万名重症患者因青蒿素重获生命。

此后的,屠呦呦一直走在了获奖的路上。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荣获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生物医学奖项,是生物医学领域内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

从1945年创立以来到2011年以前,已荣获拉斯克奖的300多人当中,已经走出了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拉斯克奖就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屠呦呦在接过拉斯克奖奖杯的时候,她只是淡淡地笑着说道:“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它属于研究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2015年度,屠呦呦获得华伦·阿尔波特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奖。华伦·阿尔波特奖创立于1987年,也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奖,专门用于奖励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创立至今,总共有51位科学家荣获此项大奖,其中有7名科学家陆续荣获诺贝尔奖。

短短4个月后,屠呦呦便正式成为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此时屠呦呦已达85岁高龄。

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

对于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则是这样点评的:“屠呦呦既擅长药理学和化学,又有中医基础。她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所研发的青蒿素拯救了万千疟疾患者,也为后来者研究寄生虫疾病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总而言之,评委们一致认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屠呦呦:生于贵族之家,得过肺结核,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

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而这个国人企盼多年的诺奖,竟来得如此“中国风”。

屠呦呦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把它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全世界无人企及的高度。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的礼物!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054.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