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中)和团队同伴
王淼
潜水员在海底捡拾垃圾
王淼
身份:公益组织“无境深蓝”创始人
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人
她的故事
一名在海洋捡垃圾的潜水员
成为守护海洋的卫士
王淼是一名非典型学霸。她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拿到了国际政治、西班牙语、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国际发展4个专业学位。在迷上海洋世界的浩瀚与美丽后,她成了一名在海洋捡垃圾的潜水员。作为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人,王淼致力于让更多高学历、高收入、时间灵活的青年潜水员成为守护海洋的卫士。
王淼创立了支持潜水员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无境深蓝”。目前,“无境深蓝”的业务大约可以覆盖30个城市,50个社群,其中包括9个高校社团,平均每年在自己的学校开展大约3场活动。当海洋保护变成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海洋议题,从学习者变成活动执行者。
潜入深蓝世界
2015年第一次潜水
彻底被海洋世界吸引
感受着四周水流涌动,沿着导绳慢慢下潜,水底墨绿色水草床中,一只中型海龟正旁若无人地进食。被这一幕吸引,王淼足足看了5分钟。从静谧中回过神,四周还有一个更斑斓的世界:一群群紫色、蓝色的小鱼在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她一靠近,那些小鱼就躲进了珊瑚的枝丫中。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每一处风景都觉得新鲜,她忍不住来来回回与小鱼逗乐。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和海洋生物同生共息。
2015年在菲律宾,王淼第一次潜水,她彻底被海洋世界吸引。此后的每个假期,她几乎都在海岛度过。
家里的鱼缸或许是海洋世界的微缩景观,但真正的海洋远比它更加丰富。海洋是流动的、广袤的,即使同一个地点,在不同时刻潜入,也会与不同的鱼群和风景相遇,每一次潜水都是一期一会。但海洋并不总是美丽。无论在哪个海域,无论在多深的水底,王淼毫无例外都发现了海洋垃圾的存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海洋垃圾中85%是塑料,到2040年,流入海洋区域的塑料垃圾量将增加近两倍,每年海洋中将新增2300-3700万吨塑料垃圾,相当于全世界每一米海岸线将有50公斤的塑料垃圾。
所有海洋生物,从浮游生物、贝类到鸟类、海龟和哺乳动物等都面临着中毒、行为障碍、饥饿和窒息的严重风险。珊瑚、红树林和海草床也被塑料垃圾所淹没,导致它们无法获得氧气和光线。人体在多个方面同样容易受到水体中塑料污染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荷尔蒙变化、发育障碍、生殖异常和癌症。
对于潜水员而言,海洋是一个游乐场。每次潜水时看到人类活动留下的垃圾,潜水员常常感到抱歉,随手捡垃圾成为不少潜水员的一个习惯。
鞋子、拖布、针管、电池、扑克、一次性餐具、塑料瓶、气球、纸尿裤,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行李箱······王淼和朋友们捡起过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垃圾就像不小心溅在精美油画上的污渍,破坏了恢弘画作的宁静。
王淼恨不得把它们一一清理干净,即使已经难以负担重量,看到垃圾时她依旧会捡起。潜水过程中,携带的垃圾太重会影响安全,但就像一种强迫症,王淼很难容忍视野范围内存在垃圾,很难容忍发现的垃圾继续留在海洋中。
不少人误解像王淼这样在海洋中捡垃圾的潜水员。一群拥有高学历、好工作、高收入的人成为“海洋垃圾工”不是一种浪费吗?
王淼确实是一个名校学霸。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同时拿到国际政治、西班牙语、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三个学位,硕士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国际发展专业。她并不认可“浪费”这种说法,她享受这种价值感。“寻找乐趣的同时还能做好事,这其实会让快乐加成。”
直面水底困难
渔网是“难缠”的垃圾
潜水时会携带割线器
在海洋中捡垃圾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海水里,大部分海洋垃圾的表面都会长出青青绿绿的藻类,如果没有经验,很难一眼辨识出被藻类掩盖的垃圾。其中最难辨识的是渔网破碎后散落的一根根鱼线。紫色、白色的初生藻附着在细长鱼线上,颜色和形态与一些柳珊瑚枝极其相似。但有经验的潜水员会发现,柳珊瑚相对比较柔软,在水中漂浮、摆动的姿态、劲道与塑料材质的鱼线完全不同。
最麻烦的是遇上大渔网。2018年,王淼结束在斯里兰卡的观鲸之旅,与朋友相约潜水。行至半程,他们发现了一张废弃已久的渔网。
这张绿色渔网覆盖在礁石和珊瑚礁上,大约两三百平方米,一行5人依次间隔10米也无法达到渔网的边缘。王淼和朋友们尝试解开渔网,或是向上拉扯,但都收效甚微。最后,他们分散到渔网边缘,一边将渔网卷向中间位置缩小面积,一边把它从礁石上拉扯下来。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才带着渔网回到水面。
“这是我第一次在海里见到这么大的渔网,处理完之后非常有成就感。”王淼笑着说,当时原本打算把这张渔网带走做展览,但因为它缠住了大量鱼虾,腐烂的海鲜味特别严重,没能实现这个想法。这次经历让王淼有了处理大型渔网的经验,缩小覆盖面积,减小阻力,避免收网过程中缠绕其他海洋生物。此后,她在潜水时还会携带潜水刀和割线器。
3年后,广东惠州,即使有了丰富经验和专业设备,王淼和朋友们依然遇上了麻烦——晕船。通常来讲,潜水员与海洋接触多,适应性强,晕船几率较小。那天,水面漂浮着很多死鱼,一阵阵鱼腥味飘散开来,海水一浪高过一浪,船上的大部分成员都晕船了。身体反应最严重的一个潜伴,在水上吐了4次,在水里吐了2次。他们一共下水3次,第一潜是7人,第二潜是5人,第三潜只有3个人。
在水下大约20米处,他们看到了一张20至30米长的渔网,还有一只帝王蟹被它一圈圈紧紧缠住,他们带着剪刀一根根去清理鱼线。因为鱼线过多,他们足足花了十多分钟也没有成功。
王淼的潜伴刘雪莲回忆,当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解救螃蟹上,一个男生突然感觉到水温已经骤降几度,他拉着大家一起浮出水面。
“水温下降是一种信号,海流可能快来了。”刘雪莲解释,如果不提前上去,可能会被水流带到很远的位置,有可能没办法游回原来的位置,需要船上人员寻找。“长时间在水面漂浮对人的体能消耗很大,可能会造成失温,可能会有危险。”
“在相对危险系数高的水下环境工作时,潜伴只有跟自己足够信任的人在一起,才能放心。”今年年中,王淼将组织团队与舟山当地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幽灵渔网”的摸排和调查。舟山海域水温低、水底为泥质地,稍有不慎扬起泥沙,原本就较低的能见度可能变成0。
能见度低意味着潜水员之间一旦距离较远便无法看见,有时脚蹼踢快便离开了潜伴视线,如果有人被渔网缠住可能无法脱困。当能见度降至0,把双手放到眼前可能也看不清五指。即使在熟悉的陆地,目不见物尚且让人紧张,更何况是在海底!
王淼表示,这样具有难度的行动几乎只能依靠专业潜水教练才能完成,而且,长时间潜水对人的体能消耗极大,必须分批次交替进行。潜水员们需要对25个岛屿水下渔网的分布点位、深度、覆盖面积进行排摸,在特定位置放置定位浮标,方便后期渔网的清理工作。
成立公益组织
发布公益主题招募帖
3天收到超600份报名表
王淼与海洋或许有某种特殊的缘分。出生于龙年,生在渤海湾,因为龙得水吉利,取名为“淼”。“作为潜水员,我想要为海洋保护做更多事情。”王淼说。
从大学起,王淼就选择了公益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她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在西藏援建期间,她第一次潜水,此后开始思考如何把海洋与公益结合起来。王淼瞄准了潜水员群体。他们年龄大约在18至35岁,大多拥有高学历,工作收入不错且时间自由,能够为海洋保护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而且,国内潜水员数量在过去十年间稳定增长。
2017年4月,她决心筹建以潜水员为主体的海洋保护联盟,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出了招募帖《以潜水员之名保护海洋,约吗?》,并引用《无尽深蓝》书中的一段话作为开篇。
“你可能从未触摸过海洋,但海洋却时刻触摸着你,借由你吸入的每一口空气,你饮下的每一颗水滴。海洋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你自己。”
没想到,文章发出的3天内她收到了超过600份报名表。她把来自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人集合起来,在各地举办海洋科普活动,吸引更多人加入潜水员、潜水教练、海洋运动爱好者的生态社群。两个月后,她成立了“无境深蓝”,一个整合潜水员资源,支持潜水员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
规划
培养青年力量成为海洋公益落地项目志愿者
刘雪莲是第一批加入“无境深蓝”的志愿者之一。2016年底,她在马来西亚学习潜水,她被“潜水胜地”仙本那的海岛风光、海洋生物多样性震撼。但某天出发去一个海岛时,她第一次看到了长达几公里的海洋垃圾漂浮带。
毕业于旅游规划与管理专业的她一直比较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看到王淼的文章立即选择报名。“王淼真的非常热爱海洋,她的热情和信念非常能感染人。”后来,原本从事地产市场营销工作的她逐步从志愿者成为兼职成员、全职成员,现在已经是整个组织的“大管家”。
目前,王淼和刘雪莲等团队成员为“无境深蓝”设计了三个板块的业务:面向潜水员社群的海洋公民科学项目、面向大众尤其是学生的海洋公众教育项目、面向高意愿海洋公益人群的海洋能力发展支持项目。
据王淼介绍,打捞海洋垃圾就是海洋公民科学项目的重要内容,“无境深蓝”资助全国多个潜水员团队在不同省份的水下点位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垃圾调查和垃圾清理,每年大约开展150至200场活动。海洋公民科学项目的另外两项内容是与科研团队合作针对定点区域的珊瑚礁分布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教潜水员如何清理有毒、带刺的海星。
“我们最核心的业务是海洋能力发展培养。”王淼表示,通过开发标准作业流程,提供资源支持和平台,“无境深蓝”让更多有意愿的人有路径学习和参与海洋公益,培养出一批海洋公益落地项目的执行团队和志愿者。
“无境深蓝”的业务大约可以覆盖30个城市,50个社群,其中包括9个高校社团,平均每年在自己的学校开展大约3场活动。当海洋保护变成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时,她们发现,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关注海洋议题,从学习者变成活动执行者。在“无境深蓝”组织的一次海洋环境意识调研中,大部分样本量都来源于2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不少关注海洋议题的非营利组织。与这些组织聚焦于具体海洋议题不同,王淼始终关注海洋领域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很多的海洋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我一直在关注如何让更多的人进入到海洋保护和提升海洋保护意识的范畴里来。”
王淼是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人,许多同她一样的青年潜水员也正在成为海洋的守护者。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静
统筹/池海波 本版供图/受访者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09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