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翻开800年历史 听这个城中村讲述记忆故事

解 锁 新 深 圳

福田村

第7期

城中村,是深圳最为典型的记忆存在。深圳有437个城中村,其中大多是由自然村转变为行政村,再发展成股份公司。其中有的村子在这块土地上存在了数百年,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痕迹需要仔细探寻才能找到。

位于深圳中心区东面的福田村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整条村子分布在深南大道以南,滨河大道以北,皇岗路以东,华强路以西。占地面积约30公顷,村民姓黄。

如今说起福田村,不少人会以为这只是深圳若干个城中村中的一个,遍布握手楼、租住着大批的来深建设者,内藏各色美食。但实际上,福田村的历史要追溯到800多年前。

发展

农田被征后

借款盖房吸引来外资

据了解,在南宋光崇、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始祖黄金堂的第四子黄酉孙迁到松子岭南沿定居,带领儿孙开荒造田,因福田土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收获丰富,百姓得福于田,名为福田村。

此外,据传因福田村与赤尾村一田之隔,故被称为隔田;另一种说法是:福田村与纹洲村(演变成现在的田面村)一田之隔,故被称为隔田,称福田人为“隔田佬”这种称谓沿用至今。福田村由东头、西头、老围、牛巷、祠堂、新村等六个坊组成,现改为贝底田坊、牛巷坊,大门坊、西头坊,岗边坊,祠堂坊,福新坊七个片区。

而今,福田村作为深圳大村庄之一,农田、旱地多达一万多亩,分布范围北至笔架山,南至深圳河,东至华强路,西至皇岗路。

67岁的黄胜祥是福田村原住民,他回忆,改革开放前,村里人过了几个世纪面朝黄土背朝天、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村庄生活。地理位置方面,福田村与香港马草龙仅一河之隔,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1972年末,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逃到香港,有的后来移民到国外。

1981年,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福田村民全力支持国家建设,“以几百元一亩的价格把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奉献给特区的建设。”

没有了土地,对于习惯靠土地收益的农村和农民来说,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农村经济何去何从?拿惯了锄头和镰刀的农民,面对社会的变局,一时手足无措,“但大家必须硬着头皮往前走。村民们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后,在没有文化、没有技能的情况下寻找出路。”

一时间,有的村民从香港带点小商品回来做小商品贸易,有的则参与土方工程运输,成为城市道路的建设者。靠着自己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储蓄,村民们在分配得来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栋栋小平房,出租给来深建设者,如今看起来收入颇丰的包租公、包租婆,彼时一些人连建房的钱都是借来的,“找香港的亲戚借,村民们的生活才慢慢好转起来。深圳的后来者大多是艳羡的眼光,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辛酸呢。”黄胜祥回忆道。

黄胜祥说,改革开放前福田村有两个生产队,一年总收入3万多元,彼时村里人口为1000多人。改革开放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潮扑面而来,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集体积累非常薄弱,福田村靠着银行借贷完成了村庄变身。村民通过集资兴建厂房,吸引外资,办起“三来一补”工业。

然而这些工业发展又带来了很多新的难题,治安管理、市政管理,道路建设,水电配套建设及管理都需要依靠集体经济来承担,没钱了怎么办?只能由村民来集资。集体经济外债的状况持续到2006年才得以摆脱。

1998年,股份公司成功引入国际知名零售商———沃尔玛进驻,也是沃尔玛进驻城中村首例,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的购物便利平台。2003年,再次成功引入“维也纳”连锁酒店进驻,成为辖区酒店业的龙头企业。随着经济状况逐步回暖,如今的福田村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0多亿资产的集体经济实体。

据村委统计,截至至2015年末,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400多人,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荷兰、德国、比利时、加拿大、马来西亚。

古迹

村内曾有古建筑群

如今只剩一处

走过福田村的牌坊,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握手楼。它们大多建于八九十年代,见证了福田村由行政村转变为股份公司的历史。

然而事实上,在福田村还是自然村时,这里曾经存在大量古建筑。由于历史变迁、战乱等原因,不少历史建筑都消失不见。据村史记载,福田村曾拥有若干处建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具体而言,社壇建于公元1380年,曾立于村中央,于1958年被人民公社拆平;天后宫建于公元1511年,曾立于西头鱼市中央,三进两廊,1960年公社拆除改建辗米车房。

除了公共建筑外,福田村也存在过历史上的私有建筑被征用。建于1934年的同源油炸档,占地数百平方米,1950年海关借用,1982年被边防部队拆除。

根据深圳史志记载,抗战期间,深圳因毗邻香港,处在内外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军自1938年侵占深圳后,在这里三进三出。中国军队在深圳掀起的反侵略战争从未停止。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港英租界后,深港地区成为太平洋战场重要一角。日军长期盘踞深圳,基于各种战略意图,频繁调动军队向周边发动进攻,直至1945年秋,以大约8000人的规模在深圳投降。

受日军侵略影响,福田村内大量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民国时期的建筑被毁。如:建于1930年的尼姑庵堂;建于1930年的澄心堂,占地600多平方米,后借出作福田村学校用;建于1834年的酉孙黄公祠;建于1837年的谦光书室;建于1937年的滛光堂书房等都在1941年被日军拆除。

据老村民回忆,为阻延日军进军速度,村民把日军经过的公路挖断,“就在现在的福华路附近。”日军为了报复村民,把福田村酉孙黄公祠拆除,材料用作填路,同时也拆除了福田村几十间房屋。

此外,建于1830年的成德堂书房,在日治时期借出作学校之用;建于1520年的厚光堂书室,1950年作村农会会址;建于1930年的仰崖书室、建于1935年的炳才炮楼、建于1936年的添容炮楼、建于1937年的能合炮楼等则在1993年旧村改造时遭到清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福田村仍旧残存着一处历史建筑。路过福田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附近时,会注意到一栋墙面早已泛黄的建筑。这栋建筑上还设置着不少枪眼,它正是建于1936年的金山炮楼,楼高三层,坐落牛巷西边,是福田村唯一保存的历史建筑。

如今的福田村已经没有了宗祠,平日里村民的祭祖活动主要在老年人活动中心中进行。而每逢重阳节,则是村民宗族祭祖的重要节点。

每年重阳节后的第一个周日为祭祖日,上沙村、油田村、福田村三条村的黄氏子孙一起拜祭祖先,多达上千人参与,众人一同献上金猪、鸡、猪肠、生果、茶、酒,以及烧纸钱等纸制祭品。

迁徙

三进三出迁徙

人口结构随之改变

目前,福田村总人口为6万多人,其中村民2300人,外来人口为6万多人。根据村史记载,福田村发生过三次人口外迁和三次外来人口迁入,导致福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福田村的潮汕人口逐渐庞大,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潮汕人来此经商、办厂。如今的福田村,留下的多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不论是福田村的牌坊,还是映入眼帘紧挨着的握手楼建筑,不少都建于八九十年代。

在黄胜祥看来,福田村民风淳朴,村民们在经济转型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融合社会,并以包容、平等的心态与前来的建设者相处,服务于他们,是福田村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寸金尺土的城市中心区,为了让居民有一个开展文化娱乐的休闲场所,福田村(股份公司)把珍贵的土地挤出来,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

跟着黄胜祥的步伐,我们走进环庆文化广场。2005年11月,投资兴建的大型多功能文化广场———福田环庆文化广场,经过两年多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正式落成启用,福田村和附近社区居民6万多人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有了一个好去处,福田村更是有了一个时尚的社区大客厅。白天,不少居民来此打太极、跳广场舞,夜幕降临后,这里又成为了年轻人的乐园,滑板、轮滑、平衡车等运动纷纷上演。据了解,环庆文化广场占地1.3万平方米,其中1.2万平方米为环境景观范围。广场主体景观有演出场、观众场、篮球场、综合性娱乐设施、文化长廊及艺术浮雕等。广场可容纳观众超过千人。值得一提的是,环庆文化广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高两层、面积达1.1万平方米,可容纳近400辆小车的大型停车场。

此外,环庆文化广场除了日常供居民休闲娱乐外,每逢重要节点更会承担起文体活动的指定场所,每年开展近百场次文体活动,并形成了福田村特有的文化品牌。每年元宵节,这里会上演千人盆菜宴。

味道

市中心潮汕村里

藏着不打烊的潮汕美食

和深圳大多城中村一样,福田村里也藏着大量美食。由于其历史人口迁徙的原因,福田村的美食主要以潮汕风味为主,因此福田村又有潮汕村的美誉。

在福田村内,仅潮汕风味的食肆就有上百家,这其中不仅有扎根福田村数十年,从一家档口做起,发展成为当地招牌的大型餐饮店;更有隐藏于巷道中的独家美味,店内为数不多的菜式却是立身之本。

说起福田村内的潮汕菜,亚六潮汕美食可谓是头牌。在村内驻扎23年,你能想到的潮汕美食,这里都有。亚六是街坊对老板陈奕强的称呼,因为叫着顺口索性把名字用作店名。

我们到访的时候,陈奕强正坐在店铺对面吃着杨梅蘸酱油,这是传统的潮州吃法。陈奕强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后,回忆起23年前首次来到福田村的经历。

在开店前,陈奕强没有稳定的工作。从亲戚那儿学来了厨艺后,在1997年租下了福田村第一家店铺,28平米的空间里提供潮州打冷、卤水等菜品。面积虽然不大,但陈奕强懂得借助门口的位置,支上几张桌子争取多一点空间。陈奕强做主厨,太太负责收钱,店里还聘请了3个员工,不难看出生意红火。

在逐渐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陈奕强将隔壁的店铺一间间盘下来。如今的亚六已经变成了一个24小时营业的深圳老牌潮汕美食店,走进门店,一大碟一大碟现成的菜品直接摆在台面,潮汕打冷、卤水拼盘、普宁炸豆腐、煎粿、生腌……菜品纷繁,未到饭点,就已经有不少食客前来。陈奕强说,店里做的是回头客生意,80%都是老主顾,口碑传播才造就了亚六如今的好生意。

从一家排档,变身成如今两层楼的大型餐饮店,不变的依然是街头美食的质感。凉风习习的夏夜,不少人会邀上三两好友,来这儿点上各自喜欢的菜式。说到店里的头牌菜式,陈奕强说是黄豆酱炒空心菜和炸豆腐。“普通的菜式才是最吸引人的。”虽然店面越做越大,菜品也愈发丰富,但不变的依然是排档的亲民感,“我这里10块钱就能吃饱,一碗番薯粥,再来一份芝麻叶,这就是最常见的潮汕菜式。”

如今的陈奕强已经不再需要守在现场,新来的服务员甚至不知道老板是谁。从曾经的“流浪汉”到如今闻名“潮汕村”的大老板,陈奕强的发家史代表了福田村成长起来的一代潮汕美食店铺,而这个“潮汕村”也一直吸引着新一代潮汕人投奔于此。

林娜珊2011年来到福田村,支着一辆手推车,卖起了蚝仔烙。她指着一栋握手楼的拐角处告诉我们,彼时她和丈夫带着孩子就在那里做买卖,“菜品很简单,只有蚝仔烙和蚝烙炒饭,但因为周边住的都是潮汕人,生意也很不错。”

经过三年的积累,2014年,林娜珊盘下了马路对面的一间店面,取名阿八蚝仔烙,“这是我老公的名字。”从路边摊变成小店铺,店里的菜品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食客们走进来,大多操着潮汕口音,点上一份蚝仔烙,再来一份蚝烙炒饭,就是城中村内满足的一餐。“蚝烙炒饭是我独创的,香菇、萝卜干、鸡蛋、生蚝、辣椒……配合油粘米爆炒,炒饭卖得比蚝仔烙还好。”

林娜珊表示,当初选择落地福田村就是因为这里80%都是潮汕人,即便是摆摊也有一种亲切感,“大部分时候打交道都不需要说普通话的,如果不是福田村,我的出品也不一定有那么多人认可。”从路边摊变成固定店铺,从带一个娃变成带三个娃,从掌勺主厨变成管账老板娘,福田村对于林娜珊的改变不言而喻。

走在福田村里,仔细寻找还能发现其他不同种类的潮汕美食———肠粉、豆浆、油条、粿条……只要有心,在这里都能找到。不论是占地数百平米的大型食肆还是藏在巷道中的小门店,都有一款美食能填满你的胃,用城中村独有的气质吸引你。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摄影:南都记者刘有志

声音

“普通的菜式才是最吸引人的。我这里10块钱就能吃饱,一碗番薯粥,再来一份芝麻叶,这就是最常见的潮汕菜式。”

———说到店里的头牌菜式,老板陈奕强说是黄豆酱炒空心菜和炸豆腐。

“蚝烙炒饭是我独创的,香菇、萝卜干、鸡蛋、生蚝、辣椒……配合油粘米爆炒,炒饭卖得比蚝仔烙还好。”

———林娜珊盘下一间店面,取名阿八蚝仔烙,“这是我老公的名字”。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11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