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淮镇前丁庄村,四十岁前一直在家务农,很少离开我们的村庄。2009年离开这里去天津做点生意,养家糊口,工作之余,每月都回家待上一两天,陪陪父母,干干农活。
献县淮镇有前丁庄和后丁庄两个村庄。两村房屋相连,巷巷相通,外来人员很难区分,我们王姓家族就两村都有住户。
我们的村庄虽名为前丁庄、后丁庄,但是自我记事起就没有丁姓人家居住。
乙亥猪年末、庚子鼠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全国多地启动一级响应。疫情防控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前丁庄村和后丁庄村由于共用一条进出主干道,疫情防控值守也就由两村人员共同担负。疫情防控值守两村人员昼夜轮流替换,为了保护父老乡亲生命健康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一方土地同一方人,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看着乡亲们疫情防控,齐心联手,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觉有必要整理一下我们村庄的来了,以示:“前丁庄、后丁庄两村村民,我们是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
通过查资料和百度搜索共找到两个版本的“丁庄村”村庄由来。现摘录如下:
版本一、河北沧州献县淮镇前丁庄的由来:明永乐间,山西丁姓人家,迁此占田立庄,故名丁家庄,后简称丁庄,后分为两个村,前丁庄和后丁庄。(摘录于“百度文库”《献县村庄由来一览表》)
版本二、丁庄村又名富侯屯,白龙江流经此村,前丁庄村与后丁庄村本为一个村,后因故始分。三国时期魏之名将曹洪葬于此,有曹洪墓,乡人称大疙瘩、大王坟,另有二疙瘩、三疙瘩。疑为汉墓群(代考证),村民盖房取土时被移平。后因军阀兵匪常袭扰,将村名改为钉庄,取碰钉子之意,后将钉字改为丁字。村东为白龙江流经处,有桥有井有碑有树,传闻,乾隆南巡至此口渴下船,饮井水,封井为蜜井,井边有荆条树,随口封为卧龙树。故此,此地就有了“双桥蜜井单碑卧龙树”的美称,一直流传数百年。(摘录于赵刚先生《诗眼看世界》)
注:白龙江发源于淮镇前、后厂村,入黑龙港河,为明代修北京城运城砖之河渠。
作者简介:王峰涛,笔名峰涛,曾用名王振江,男,汉族,河北省献县淮镇前丁庄村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音协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沧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录入人员,中国世纪大采风组委会献县工作站站长。代表作品:《记得咱的家》、《献县,魅力闪现》、《我曾当过兵》、《志愿服务开新花》、《咱们是共产党员》等。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14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