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总是能赋予事物一股独特的精气神儿。不论是人还是地方,都因为独特的“名字”,而容易被人们记住。
如果你逛过西安的大街小巷,你可以被一顿美食俘获,可以被一处古迹吸引,可以为一段历史惊叹,就连一个简单的街道名称,都值得你去细细品味。
随便拉出来几个都是zui风雅的!
竹笆市 金花路 索罗巷
安仁坊 端履门 德福巷
洒金桥 麦苋街 菊花园
后宰门 书院门 凤城路
安乐坊 甜水井 广济街
太乙路 太白路 长樱路
怎么样?有被美哭嘛?
当然,也有让你品不到位的
五味什字是卖调料的吗?
案板街是卖案板的吗?
洒金桥满地黄金么?
炮房街是......卖炮仗的吗?
所以
西安的街名值得你品
也值得你细品
每一个唯美的街名背后,
都暗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下马陵
下马陵?对,你没理解错,在陵寝前下马的意思!
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埋葬于此。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后来因为口音又被称为“蛤蟆陵”。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所提及:“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子午路
提到子午路,就不由得人想起“张记肉夹馍”,可是你知道子午路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子为正北,午为正南,子午就是南北。
西安有两条子午路,朱雀路南段有条路叫子午路。
更南边西安还有一条子午大道,直通秦岭,古代子午道是古代连接川陕的唯一通道。
唐朝杨贵妃吃得南方荔枝就是从这条路上送过来,历史上把子午道又叫“荔枝路”。
杜牧曾在诗《过华清宫》里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朱雀路
朱雀大街,顾名思义,由朱雀门名字而来。西安城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而朱雀门作为18小门之一就在永宁门西边。
以前唐朝的中轴线,唐朝皇帝往城南祭天所走街道。也是当时唯一一条可以进入长安内城的大道。
每天,来自世界许多个国家的使臣和商人,都要经过明德门进入长安城。
这条街道又称天街,韩愈古诗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就是这条路。
五味什字
明清两代直至民国初年,这条街道曾开设过众多药铺,生意非常兴隆。比较著名的药店有藻露堂复元成、树仁堂、万年堂等。
因我国医药自古讲究"四气五味","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五味"指"甘、辛、酸、苦、咸",街道因此而得"五味"之名。
但是这些药店现在已然消逝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而现在的五味什字,藏着老西安人的日与夜,它是西安有名的小吃街秘密基地,有着地道西安美食老字号,六中门口的炸臭豆腐、凹串串(西安串串届的海底捞)、澄城会馆的羊肉墩子......不由得让人想念。
索罗巷
索罗巷,相传,唐天宝年间,此地有娑罗园,种有异香的娑罗树,明代时此地称为娑罗巷。
《酉阳杂俎》慈恩寺写:“殿庭大娑罗树,大历中安西进其木椿。”
“娑罗”与“索罗”谐音,清末改叫“索罗巷”。
昆明路
这个起源却是汉朝挖的昆明池,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汉武帝在这个湖上操练水军,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
杜甫诗云:“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端履门
其实“端履门”在很久以前是有门的,大臣们每天早上上朝走到这座门外,必整冠端履,才能进去面见皇上,故此门以“端履”为名。
不过,稍有历史素养的老者还是会说,端履门是明代的物事,当然那时大臣们整冠端履去拜见的肯定不是皇帝,而应该是藩王。
如今已无法探源这个“整冠端履”的说法出自何处,不过,考诸史册,“端履门”最初的名字,其实跟鞋子没什么关系,而是很文雅的“端礼门”。
洒金桥
提到洒金桥,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洒金桥的美食了吧,这里把西安人从早餐到晚餐似乎全包了,有地道的胡辣汤、羊肉泡还有各种让人眼馋的小吃。而它的名大家伙肯定不太清楚。
南北纵街,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关庙什字正南,长800 米。
在南宋和元代称为铁炉街,明代改为铁炉坊,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桥,后改为洒金桥。1966年曾改名为前卫路中段,1972年恢复原名。
据《唐书》记载,唐玄宗曾在附近的金水桥撒金钱让官员拾取,得名洒金桥。
后宰门
后宰门,可千万别理解成屠宰牲畜的地方哟~
《西游记》《徐霞客游记》中也都有“后宰门”的记载。西安的后宰门是由“厚载门”同音演变而来。
也有一说,古时有专管王室衣食供给的机构,称为后宰,他们常从都城北门通过,所以城北门就被称为“后宰门”。
实用性系列
案板街
清朝顺治年间就是卖案板的地方,是清光绪《西安府城图》就有标注、现在仍存用的清满城内街名之一。
现在的案板街,距钟楼近在咫尺,和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相交,隔东大街与热闹的骡马市相邻。(案板街上还有著名的易俗大剧院)
炭市街
炭市街最早形成于唐朝的西市,唐代白居易所作《卖炭翁》可考证。
清中叶,当时的炭市街只是一个堆放煤炭以供应满城的无名小巷。后因售卖煤炭,被称为“炭市”。
如今,炭市街是西安水产、副食批发的一个集散地。
粉巷
名字很仙,但这地方可不是烟花之地。
其实粉巷在明清时期是西安最为繁华的商圈,聚集了很多磨面的作坊和粮仓,粉巷也就是卖面粉的地方,没有想到吧~
而现在的粉巷, 充满了现代时尚的气息,集聚西安美食小吃。
柏树林
柏树林,没有太多柏树,听着挺土的,但靠着东大街,这里的商业和娱乐业发达,是西安女娃聚集地之一。
位于文昌门内,北接端履门。南端西侧是碑林。明正统年间,西安知府孙仁益拓建此街并在 两侧广植柏树而得名柏树林。
笆市
大多数西安人对竹笆市的印象,都留在了神秘的“钟楼小区”,这是一个充斥着老西安最爱美食馆子的地方。
南北纵街,位于西大街鼓楼什字南端,南起南院门,北至西大街,长417米。
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买卖竹器最具规模,故名竹笆市。
1966年曾改名为革命街,1972年恢复原名。
甜水井街
据传说,古代西安井水均为苦水。
唐时,湘子无意中开出来一汪水井,入口甘美、清热解渴、润肺和脾;洗头洗脸,清爽滑腻;用以洗身冲澡,体肤光洁润舒、嫩柔增色,自感体态轻盈。
世人将湘子住处之井称“香泉”,名字自此而来。
炮房街
炮房街名字乍听上去......嗯......,大家伙可千万别想歪了,这地方可是“易燃易爆炸”。
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相传明代炮房街上
多开有纸炮作坊,便因此得名。
直至上世纪50年代,由于安全原因,合营成一个炮场,统一经营,炮场迁到西郊,自此,再无制炮历史,但名字一直保存下来。
西安城墙四个角分别向外辐射了四条路,
太白路,太乙路,太华路和太岳路(星火路)。
新城区有六条尚开头的路,
“德、平、勤、俭、仁、爱”
尚德路,尚平路,尚勤路,
尚检路,尚爱路、尚仁路(解放路)
西安充满历史趣味,历史的车辙在西安的街名上留下的痕迹,值得你去驻足探索。
一座城市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重叠了不同时代的记忆。它们不经意的散落,点缀着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
四四方方一座城,西安是一个装满历史故事的城市,它有着太多迷人的地方。
这样有味道的西安,你爱了吗?
原地址:https://chinesefood8.com/47514.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