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明客家网
·童 杨
泰宁县博物馆珍藏有一对旗匾,匾上雕刻着“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字样,字为行书。此匾为卷书形木挂屏,通长67cm,通宽1.5cm,通高42.5cm,重1.37KG;字局部脱落,印章局部缺损;以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的称号“晦翁”落款。这对“读书之乐”旗匾,原应是挂在书院的两旁,一则是装饰美化书房,再则更是励志读书做学问。
此对旗匾出自泰宁县龙湖童家大院,是我家族中的旧物件。族人从南京迁徙到龙湖后,前辈先贤秉持“耕读传家”、“诗书济世”,既学做人,又务实谋生,历代出过许多进士、举人、秀才等,也有到外地为官做教谕的。80年代中期,因当时县博物馆要举办全县文物展,馆长是父亲的好朋友,让父亲拿这对旗匾到县里展出,说“晦翁”是朱熹的字号,其书法风格与朱熹的四季诗碑风格颇为相似,疑似朱熹手笔。想不到展览结束后,此对旗匾就再也没有回到童家大院了。父亲当时讨了,馆长说还要展出,再等等。等到后来,父亲与这位馆长都没了,旗匾的事真正是死无对证了。为此,我有些郁闷。
大家知道,泰宁县博物馆珍藏有朱熹的四季诗碑,其诗如下:
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只此是文章,挥毫有余兴。
古木被高荫,昼坐不知暑;会得古人心,开襟静无语。
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
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四季诗碑是朱熹的手迹已确信无疑;“读书之乐”旗匾出自我家族中,是不是朱熹的手笔呢?真应该考究清楚。
为厘清这一事实,我查了家中族谱。据《泰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四修谱)和《泰宁龙湖童氏族谱》始修、明初童复诚笔谱载:“童启和(讳关、号傲州)祖居南京任官,宋末元初携仆人马入闽,居泰宁县龙湖村,到目前,已历600余年。”《泰宁龙湖童氏族谱》于明永乐17年(1419年),由童再兴二修,后便搁置。公元1851年,清代童曰蛟参考古谱,以童家大院本支三修族谱。据他修撰的《粹台童氏房谱》记载:“宋元之际,童启和(讳关、号傲州)自建康(南京)渡江入闽,居龙湖黄茅坪。本支始祖童心泰号粹台,明末清初人,至今繁衍25代,龙湖童氏近2000人口。其字辈排序为:祖德恩光,延世维长;敦本安仁,昭汝克昌。”
由族谱可知,龙湖童氏最早于宋元之际,由建康(南京)迁徙而来。迁徙的原因,与南宋王朝灭亡有关。要知道,公元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沦陷,国玺交出,太皇太后、皇帝投降,特别是国土基本丧尽,元朝几乎拥有全中华。而早在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龙湖童氏迁徙的时间,大概就在这期间。
这与朱熹生活年代相差悬殊。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其在泰宁一事,乾隆本《泰宁县志?人物志》说:朱熹“庆元间,籍伪学,避居邑南小均坳数年”,其到泰宁时间明白无误。
如若这旗匾真是朱熹手迹,首先在时间上就对不上了。朱熹于公元1200年4月23日,68岁那年死于建阳;龙湖童氏迁徙的最迟时间大概在公元1276年前后,之间相差70余年。由这个时间差,就足以证明旗匾很可能不是朱熹的手迹。
我想,童姓家族有与朱熹走得很近的人吗?认真查了查,还真有,他叫童伯羽(1144年—?)。据《瓯宁县志》记载:“伯羽,字蜚卿,先世广陵,自唐季避寇来闽。伯羽生而沈密,寡言笑,好读书,从晦庵朱子学,所著有《孝经衍义》、《四书集成》、《五经训解》、《性理发微》、《玉溪吟》、《师传录》行世,当时学者称为敬义先生。”
又据明?宋端仪撰的《考亭渊源录》记载:“童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沉默寡言,好读书,诣云谷师事朱文公,充然有得。时学禁方厉,遂不求仕进,创楼读书,其中文公尝造访之,名其楼曰‘醉经堂’曰‘敬义’。由是伯羽以道自任,日以敬义之道化行乡里,趋向弥众,时人以‘敬义先生’称之,所著有《四书集成》《学经衍义》《群训解晦庵语录》。”
再据《四库提要》记载:“《玉溪师传录》宋童伯羽撰。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朱子之门人也。是编所录朱子语,在语录饶本内,系以庚戌。庚戌为绍熙元年,伯羽时年四十七也。本名《晦庵语录》。明成化中,其九世孙训,以语类诸本参校补订,改题今名。前列道学统宗一图,上溯羲、孔,而以伯羽直接朱子之下,盖亦训之所为。后附墓表、行实,载朱子诗二首及敬义堂铭,考《朱子文集》及续刊诸集,皆所未载,莫详所自。”
综上可知,童伯羽是宋代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祖籍广陵(历史上的扬州),唐末迁入闽。其祖父名志贤,宋天圣(1023年—1032年)间进士。其家依溪筑室,名其溪为玉溪,后遂以玉溪为村名,今属建瓯市吉阳镇。童伯羽寡言笑,喜读书,一生不仕,惟从朱熹学,潜心理学,著《孝经衍义》、《四书集成》、《五经训解》、《性理发微》及《玉溪吟》。朱熹曾到玉溪,对童伯羽极为推赞,题童伯羽所居之堂为“敬义”,并作敬义堂铭;读书楼称“醉经”。谢枋得瞻童伯羽像,赞曰:“道宗孔孟,学续朱程。著述充汗,惠我后人。”
谢枋得又是谁呢?谢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因他的称赞,学者称童伯羽为敬义先生,可谓盛赞了。
童伯羽虽晚朱熹十四年,礼朱熹为师,一心跟从,为朱子之门人;朱熹对他厚爱有加,为其题字赠匾。因而,“读书之乐”旗匾最有可能是在此时题写,并传于后代子孙的。
我翻遍了族谱,没有发现童氏家族有从建瓯迁入的。因而,龙湖童氏不是建瓯童氏一脉。虽都姓童,但脉系不同,不可乱认。
于是,换个角度:“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是否是朱熹写的诗?查看朱熹文集,没有发现这首诗。后来,偶然翻阅文史资料,发现“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诗句出自南宋爱国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之中。翁森所作的《四时读书乐》一文,说的都是读书“四宜”——四时皆宜读书,而读书皆得其乐。
《四时读书乐》诗文如下:
《春》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翁森又是何许人也?据能查到的资料介绍:翁森(生卒年不详),字秀卿,号一瓢,今浙江仙居县双庙乡下支村人,南宋诗人,活动于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生平事迹亦不详。
南宋灭亡后,翁森立志不再做官,隐居教授。元至元年间,建安洲书院(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于县东南二十五里得崇教里(翁的居所),以朱熹白鹿洞学规为训,坚持以儒术教化乡人,从学者先后达八百多人。元代废科举,乡里人甚少攻读,学风日下。该县地处穷僻,文化尤其日衰,经翁森的力挽,耕读之风又“彬彬称盛”。他的好友陈刚中(临海人,官至翰林待制)奉使西川后回来,造访了他的书院,作了《安洲乡学记》,对书院的运作状况有真实的记载:“踵其藩,其植秩然,升其著,其琴琅然,履其奥,其籍秩然。既而诸生鱼贯以登,逢衣大带,俯伏罄折,其容肃然,其气充然,退而弦诵之声隐隐若金石然”。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道士翁道全于县东南三十五里建葆真书院,翁森为之作记,所著有《一瓢稿》,内有《四时读书乐》一文,脍炙人口,后被选编入民国时期的初中国文课本。
据《翁氏宗谱》卷之四《行第》所载:“(森)建乡学以淑教子弟,乃构书舍三十楹,安教近远异邑诸生”。这指的是他在至元年间(1271年—1294年)于县东南二十五里的自家居所创办安洲书院一事。他取“朱文公(朱熹)白鹿洞学规以为训”,办学并亲自讲学授徒,先后“从学者达八百多人”。
由此可以看出,翁森是宋元时期人;宋元之际,童启和自建康(南京)渡江入闽,迁居龙湖。这在时间上是对上了,可两人当时有没有交往呢?翁森与童启和都是当过官的,在官场上,俩人是否有交往?查无史料,无法结出结论。
这可让人有点扑朔迷离,不知所措了。文章至此似乎无法继续,不过,我们可以来个大胆的推测。
翁森是在南宋朝廷做过官的,南宋灭亡后,立志不再做官,隐居家乡当教授;童启和也是在南宋朝廷做过官的,南宋灭亡后,便举家迁徙,先渡江至台州,又从陆路到龙湖。也许因为他们官阶品级不高,因而找不到所做官绩的历史记录。
大胆揣测:在南宋朝廷为官时,或许他俩早就认识,也为对方所钦服。童启和“携仆人马入闽”,到台州弃船走陆路。全族人不知行了多远,走了多久,精疲力竭,缺钱断粮,眼看就要崩溃了。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个好心的村庄,一族好心的村民救童族于危难,尽全力接济童家族人,给他们吃糍粑包馅的暖菇包子,并送了许多让童家族人带在路上吃。因为这种鼠曲草干粉做的暖菇包子,不仅菜、糍相配,吃起来香甜可口,还有化痰止咳定喘之功效,而且容易加热,只要在火上稍微烤热就可食用。靠了这些暖菇包子,童家族人在农历二月初四这一日,找到了后来取名为龙湖的蛮荒之地安家扎寨,繁衍后代。
这个好心的村庄,好心的村民,可能就是翁森所居住的村庄和家族。因为从南京渡江到台州,再由台州走陆路经武夷山到龙湖,可以选择经过仙居县的。旧朝遗老施以援手,是情理之中的事。
或许,童启和离开仙居,翁森见童氏家族苦难,便奋笔写下“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的诗句,以激励童氏族人“耕读传家”、“诗书济世”;
抑或许,童启和到龙湖安定下来后,邀请翁森到家小住。翁森来到龙湖,见宅院清新靓丽,花园书院喜人,于是饱蘸浓墨,提笔写下了“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诗句,留给童氏书院,作为耕读之本。
不管如何,童启和都请来当时最有名的匠人,把“读书之乐”诗句雕刻成旗匾,悬挂在花院的书房内,当成传家语录,以彰显并激励童氏后人。
落款“晦翁”又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其意应该是“倒楣的老头”或“倒楣的翁姓老头”。因为,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两位前朝遗老相互对望,只有执手相看泪眼,顿足叹息,互道珍重,还不“倒楣”吗?况且,倒楣一词本来就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事不顺利,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之意。
不过这都是历史烟云,很多事情无法考证,也无从考证。就在这篇文章结束时,我也不敢说,童家大院的“读书之乐”旗匾到底是谁的墨宝。但不管是谁的手迹,都是珍贵无比,因为它承载了岁月流离,道出了读书的真谛。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58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