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采茶忙(网络配图)
茶贝是茶具的雅称,喝功夫茶的人都想拥有一套好的茶贝。在襄州区伙牌镇西北10公里有个茶贝村,正在新建的新207国道穿村而过。难道这里以前生产茶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村庄有什么样的故事。#襄阳头条##襄阳##看鉴襄阳#
茶贝村电子地图
茶贝村得名的2个说法
一说与王莽撵刘秀有关。刘秀是西汉皇族后裔,西汉末年父亲刘钦任济阳县令、南顿县令。娶樊重之女樊娴都,生刘縯、刘仲、刘秀。公元3年刘钦去世,当时刘秀才九岁,被叔父刘良抚养,带回祖籍湖北枣阳。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时,刘秀在新野卖谷子。新朝后年,29岁的刘秀和哥哥刘縯在枣阳舂陵村举兵,由于兵少将寡,遭到王莽军队的追击。传说王莽部下大将追赶刘秀到此地,刘向村民讨来一壶水喝,刘秀说:“如果有个茶杯就好了。”话音刚落,从壶中现出一个茶杯来,人们称此杯为宝贝,“茶贝”因此而得名。
王莽赶刘秀连环画
二是与种茶有关。据说,茶贝自然村形成于宋朝时期,当地老百姓种茶树,敬茶神,并建起茶庵庙,庙位于高坡之处,得名茶贝坡,自然村取名茶贝。这里没有生产茶具的记载,如今也没有茶园,主要种植小麦、花生和玉米,茶庵庙也不复存在。
茶庵庙(网络配图)
茶贝村区划变迁史
茶贝村,东接冯家村,西邻黄集镇姚刘村,南连黄集镇刘坡村,北靠黄集镇陶庄村,下辖茶贝、杨冲、小范冲、定张等4个自然村。因为村委会驻茶贝,所以村子取名茶贝村。杨冲、小范冲、定张均形成于民国初年,以居住的杨姓、范姓、张姓而得名。1949年茶贝自然村归姜沟区,杨冲、小范冲、定张3个自然村归古驿区,1952年归第八区老范乡茶贝村。
茶贝(茶具)
茶贝村1954年复归姜沟区管辖,1955年建立茶贝农业初级合作社,1956年转为茶贝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年改名茶贝大队,属伙牌乡(燎原人民公社);1959年属伙牌人民公社;1968年属伙牌区;1970年属伙牌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茶贝村,设立茶贝村民委员会,属伙牌区。1987年属伙牌镇至今。
明朝时间,河南省镇平县武举人王好德担任襄阳府督军校尉期间和襄阳王府朱王爷关系和睦友好,女儿王世珍嫁给朱王爷儿子为妻。其官邸在襄阳城荆州街,家眷安置于城外——茶贝村。王好德任职期间路过三王村,同行的“风水大师”朱宏智发现这里风水好,便建议他选择一个儿子来此定居。于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王好德之子王世英从茶贝村迁移到黄集镇三王村,成为三王村开基祖。
通村公路(网络配图)
孝老爱亲的故事走上戏台
茶贝村共有村民228户,851人,占地面4500,耕地面积3200亩。水泥路通村达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务工和经商。目前,村里建有任忠兴家庭农场、郭建种植园、拓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上华农副产品购销部 、白兴有家庭农场 、捷裕茂养殖专业合作社、彭攀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鑫博海淡水鱼养殖场等企业。最让村里出名的孝老爱亲的典型层出不穷。
闫金枝为婆婆剪指甲(资料照片)
2021年,湖北省豫剧团创作了情景剧《妙龄花甲》在全区巡回演出,就是根据2020年“襄阳好人”伙牌镇茶贝村闫金枝真实故事改变,讲述着花甲儿媳孝顺百岁婆婆,把“孝老爱亲”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茶贝村村委委员任平安这样评价闫金枝:媳妇对婆婆的好,超过了儿女对母亲的好。
闫金枝自22岁嫁进婆家后就开始照顾中风的公婆。“我从小就看着我妈尽心照顾我的爷爷奶奶,所以觉得我也应该这么做。”闫金枝说。婆婆从中风到去世的36年时间里,闫金枝为她洗澡、梳头、剪指甲,从不厌烦。为了让老人吃得舒服,闫金枝在做饭上下了不少功夫:肉要煮得烂点,蔬菜要切碎,粥要多熬会儿,每顿饭的第一碗都要盛给婆婆……在闫金枝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和媳妇也都很孝顺,一家四代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花甲儿媳悉心照顾百岁婆婆的事迹,在附近的十里八村传为美谈。(撰稿:崔瑞波 刘保贤)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4779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一篇:“三聘”旧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