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窝堡,又称窝铺。沈北一律称为窝棚。窝棚是指简陋的小屋,而窝堡(窝铺)是指供人睡觉的窝棚。
版权声明: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沈阳市康平县海洲窝堡乡,位于辽蒙边界,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接壤,距县城25公里,乡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辖纪家窝堡、孙家店、何家窝堡、袁家窝堡、太平街、海洲窝堡、育林、葛家炉、王全窝堡、新发10个村委会,42个自然屯,62个村民组,总人口1.45万,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耕地7.8万亩,其中花生面积达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有9个花生专业村、40个花生专业屯、50个花生专业组、4000户花生专业户。海洲窝堡乡是国家定点绿色食品基地、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沈阳市花生经济区核心乡镇。 沈阳市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和辽宁省一日游景点的万亩松就座落在海洲窝堡乡。
海洲窝堡乡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温度适宜,适合各种作物生长,特别适合花生生产,乡花生年播种面积达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6.9%,年产花生超万吨,是国家定点绿色食品基地,是辽宁省花生大乡之一。海洲窝堡乡有林面积10.5万亩,森林覆盖率47.7%,位于辽宁省之首,是全国植树造林百佳乡,境内的万亩松旅游度假风景区已成为沈阳市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主要乡镇企业有沈阳市金海饮品制造厂、沈阳市绿丰豆制品有限公司、沈阳市海洲乡花生脱粒精选加工厂。
图源:网络
康平县海州乡,主要农作物为花生。这个乡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斐然,对阻挡来自内蒙科尔沁沙漠地带的风沙南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站在林带中的瞭望塔上望去,林海茫茫,一片苍翠。
2006年建成的瞭望塔。图源:网络
海州窝堡
清朝末年,大批海城人(古称海州)移户侨置而来,这些侨置户从原籍偕亲联友成批来后,怀着对故乡海州的眷恋之情,便将居住的地名定位海州窝堡。
三益号
清光绪年间,有唐财、徐坦和一姓鲁的三人分别从山东、河北、山西迁到此地。三个人合伙做买卖,商号名叫三益号,意为三个人共同发财同时受益。后来,商号三益号便成了村名。
太平保
太平堡原名叫李春窝堡,清朝末年,李春携一家老小来此,搭建窝棚定居下来,后又搬入几户人家形成村落,村名叫李春窝堡。日伪时期,李春不愿意让人用他的名称呼村名 ,便请来阴阳先生查看地势重起村名,为了表达人们不堪战乱,期盼平安的心愿,于是便将李春窝堡改为太平保。
新发街
清光绪年间,从山东、河北等地来此的逃荒者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当地人为摆脱困境讨个吉利,便将居住地叫新发堡,又为区别于王全窝堡附近的新发堡,村名遂称新发街。
大房身
清光绪年间,有孙姓、王姓两家结伴从山东寿光县来到此地,在坨子里盖上了土平房,因建的房子占地面积大,随着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人们将此地叫做大房身,后根据谐音叫“大翻身”,但至今人们习惯称村名为大房身。
尹家窝堡
清光绪末年,尹氏先人从山东逃荒落脚到此,因腿有残疾,再往前行有一定难度,便在这搭起窝堡住了下来,人们把尹氏先人居住地叫做尹家窝堡。后又有师姓、任姓和张姓搬迁而来。
杨家窝堡
清朝光绪年间,有位外号叫杨瘸子的人从关里来到此地,搭起窝堡垦荒种地,人们便将杨瘸子住的地方叫杨瘸子窝堡。后来,迁入了吕姓、张姓、朱姓人家,认为原村名不雅,村名改称为杨家窝堡。
纪家窝堡
清光绪年间,纪氏先人从老家河北逃荒到此,搭起窝棚,开始农耕生活,后又有陆姓等户迁入,渐成村落,人们根据纪家来得最早,称村子为纪家窝堡。
太平街
清光绪二十年,有位叫冯太平的人闯关东来到此地,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关内逃荒人的迁入,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稀稀拉拉6.5千米的村落。村名以冯太平的名字称为太平街。
孙家店
清光绪年间,孙成富先人为了拓展家业从山东济南府来此定居。孙氏先人精于经商之道,在这里开了一家马车店,名叫孙家店,因生意兴隆,于是店名便成了村名。
侯家店
清道光年间,侯氏的先人侯天娇从山东临沂县逃荒来到关东。初在法库县内定居,经常往内蒙通辽等地办事后迁居到此地。盖起土平房,由侯氏第二代侯太、侯永哥俩携手开了一家马车店,取名侯家店。因建店于通商之道,经营有方,生意兴隆,村名以侯家店命名。
郝家窝堡
光绪四年,有郝氏三兄弟从关里逃荒来到此地,老大见这里草茂地广,便决定在此安居。哥仨分散居住,随着迁入人口户数的增加,形成三个小村落,人们称郝老大的居住地为前郝家窝堡,郝老二居住地为腰郝家窝堡,老三居住地为后郝家窝堡。
葛家炉
清朝末期,葛氏家族从关内来到此地,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又开了铁器加工作坊,人称葛家炉。由于地处法库至内蒙的经商要道,生意非常兴隆。因此人们将葛家炉作为村名沿用至今。
杨坤窝堡
清光绪末年,杨坤一家人从山东济南府逃荒来到这里,搭建起窝棚,占草开荒。后又有朱姓、崔姓等人家迁入此地。因杨坤来得早,村名便叫杨坤窝堡。
陈昌窝堡
清光绪初年,陈昌一家和同乡王姓一家人从山东老家逃荒来到蒙古王爷治辖之地。王姓一家在山东屯王平房落脚定居,陈昌一家来到此地搭窝棚居住下来。人们称此地为陈昌窝堡,后相继搬来不少户人家,现屯内以曲姓居多。
新发堡
清朝末年,此地曾有蒙古族人居住,后又有孙、贾等姓氏来到此处,渐成村落。当地人为表达发家致富的愿望,将村名叫新发堡。
王全窝堡
清光绪年间,王全携妻带子从山东济南府章丘县来到此地,支起窝棚开荒种地,后又有李、王、张、韩、董等姓氏人家迁入,村名以王全的名字称之为王全窝堡。
孔家窝堡
清朝末年,有孔氏一族从河北省来到这里,在一处大坑边架起窝堡居住下来。孔家先人到这后,为人仗义处事公正,在当地很有名望,所以将村子叫做孔家窝堡。又因居住地在大坑边,也有人称这里为孔家大坑。
刘财窝堡
清朝末年,刘财带领子孙从山东省逃荒最先到此处,搭起窝棚,开垦荒野,村名便以刘财命名,称刘财窝堡。
邵家窝堡
清朝光绪年间,有邵氏一族从山东省逃荒落脚到此地,搭建起窝棚,遮风避雨。随着人口的增加,形成村落,取村名邵家窝堡。
齐祥窝堡
清光绪年间,齐祥从关里带来一家老小来到此地,搭起窝棚定居生活。后来建起了一处香油作坊,人们称齐祥油坊为齐香油。随着于姓和张姓的迁入,形成了村落,人们根据齐香油的名字和初始建的窝堡起村名为齐祥窝堡,后齐香油迁出了此地。
印家屯
清朝末年,印氏先人印克功闯关东来到这里,开荒种地,随后又有范氏、孙氏人家迁来,渐成村落。因印氏最早搬来定居,村名称为印家屯。
邢家屯
清朝末年,有邢氏先人邢喜凤、邢喜来及三弟(途中丢失),从山东登州府尹邢庄来到此处定居,长兄居东院,弟住西院,后又有王、张等姓氏相继搬来,因邢氏兄弟最早定居,村名便称为邢家屯。现在村里多为邢姓。
东苇塘
清光绪年间,有几户人家到此处定居,居住地附近有一百余平方米的水塘,塘里长满芦苇,形成一处苇塘。又因村落位于海州窝堡东南,所以人们习惯称这一地方为东苇塘。
燕家屯
1904年,燕氏十四世燕明昭率长子燕江城,次子燕锦城,三子燕春城和长孙燕锡玖,从老家山东寿光县泽庄来此定居,先后开过药店、染房。一时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人们将燕氏定居地称之为燕家屯。
文字 | 陈鑫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5016.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