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的“危言耸听”已退休的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看来决心要做台湾社会的一只“乌鸦”,他反复提醒:当下,两岸正处于“兵凶战危”的环境。马英九说,台湾处于世界两大军事、经济强权对撞的最前线,“保持距离”才是趋吉避凶之道,但民进党当局却反其道而行,自愿陷入两强争斗之中。
他强调,外界担心台湾对美国“一边倒”,将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蔡英文却说“我们自己也是棋手,顺势操作”,蔡英文联美抗陆,自以为是棋手,恐怕未来会变成“弃子”,让台湾成为两强斗争下的牺牲品。
而在最近一次演讲,马英九就更直接了:一旦政策错误,千万人头落地。
马英九这番话的前提是对当下两岸紧张局势的深度担忧,他再三呼吁台湾当局如果不能接受“九二共识”的话,那就拿出能与大陆更好沟通也能让大陆接受的政策出来,不要自说自话。
台湾媒体的重点则放在“千万人头落地”这几个字上面,批评“千万”这个数字过于夸张,以及纠结“谁的人头落地”。偏绿的媒体直接批评马英九“散布投降主义和失败主义”,而台当局甚至批马英九的言论为“谬论”、“悖离台湾社会主流民意”,是在台湾内部寻找敌人。
那么台湾的“主流民意”是什么呢?亲绿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在上个月公布了一项民调,其中显示57.8%的受访民众不担心两岸之间爆发战争,担心的则占40.8%。针对此前马英九“首战即终战”之言,58.3%的受访民众不同意这种说法,同意的则是33.9%。
也就是说,确实有六成的受访者不太相信“千万人头落地”真的会发生。
虽然这项调查有很明显的机构效应,但也说明了在现实中,不少台湾人已经对紧张的两岸气氛“无动于衷”了。和平的时间太久,就丧失了那种居安思危的警惕心。正因为不知道火烤到肉是有多疼,所以才敢把手伸到火上去。他们不相信会发生战争,也低估了大陆势必要统一台湾的决心,自然也就不相信会有“千万人头”落地这个后果。而台湾有些政客更热衷于上节目拍胸脯,鼓吹台湾已经做好“军事防卫”,让大陆的统一之战“将付出很大代价”。拿激烈极端的言论挑逗民意,又拿“美军协防”这四个字当“护体神功”,所以马英九的话当然听不进去,非但听不进去,还觉得马英九是“危言耸听”,是替大陆恐吓台湾人。
虽然马英九讲的真话刺耳,但马英九指出的事实也确实让台湾社会无法回避。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有关“海峡中线”的提问时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海峡中线”。
而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则在22日称,大陆对“海峡中线”的做法“等于摧毁台海现状”,按照吴钊燮的说法,所谓“海峡中线”是“台湾思考出来的一条线”,是避免两岸军事冲突,维持台海和平与稳定的象征。名嘴沈富雄向来不屑吴钊燮,认为他去搞对外事务是一个笑话。确实,他一点历史知识都不具备。因为这条“海峡中线”不是台湾人思考出来的,而是1955年,美国第十三航空队参与“协防台湾”,划定出的一条“防空警戒线”,并以当时的驻台空军司令戴维斯准将的名字去命名。当时的两岸还处于内战的接续中,双方后来在这条所谓“中线”发生过多次空战,直到1958年才趋于平静。
美国人为什么要画这条中线,因为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处于敌对状态。而当时的美军承担“协防台湾”的责任,也为了避免台湾的盲动将自己拖下水,所以画了这条线,毕竟刚结束的抗美援朝战争,让美军对于解放军的实力印象深刻。
美国历史上一度在台湾驻军
2004年,时任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李杰在台湾立法机构接受质询时,第一次公布了“海峡中线”的地理坐标位置为“北纬27度、东经123度,以及北纬23度、东经119度。”
虽然大陆始终未予承认,但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开放直通直航,一片其乐融融,也就没谁没事跑到这个所谓“中线”来。
两岸关系确实就如“九二共识”一样,首先是基于彼此的善意与理解,才有这种创造性的模糊,形成彼此之间的默契。简而言之,搁置争议,寻求共识。如果这层信任关系被打破的话,那么多年形成的默契也就不存在了。大陆声明不承认所谓“海峡中线”无可厚非,因为本来如此。
马英九说,即便是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的年代,大陆军机也只是在这条所谓“海峡中线”附近而已。而此刻“海峡中线”已经不复存在,解放军军机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地,说明当下的情况要比李登辉当时还要危急得多。
就算不谈所谓的“海峡中线”,解放军东部战区开始在台湾海峡进行实战化军演,解放军军机最近连续十天进入台湾西南上空领域。这显示出,大陆军机对于台湾的巡视已趋常态化。
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谭克非9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组织实兵演练,展现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台民进党当局置广大台湾同胞的安危福祉于不顾,不断挑动两岸对立对抗,进行“谋独”挑衅,危害台海和平稳定,这一图谋注定不会得逞。如果“台独”分裂势力胆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必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予以挫败。
蔡英文之前回应马英九的言论。她表示,马英九今天的言论,对于国际和两岸情势的最新动态毫无掌握,这就是最不安全的一种说法。
但蔡英文是否想过,从马英九时期两岸的其乐融融到今时今日她治下的台海局势兵凶战危,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不安全呢?
不懂英文的苏震清
台北地方检察署周一(21日)正式依贪污罪等起诉民进党民代苏震清、国民党民代廖国栋、陈超明和民代助理等12人。起诉书写得非常不客气,直指三人不顾廉耻、做有钱人的家奴。台北地方法院昨天去函立法机构,指苏、廖、陈三位民代犯本刑五年以上重罪,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一众民意代表无异议,同意继续羁押。
这个事情虽然是很大的丑闻,但台湾这些民意代表贪腐也已司空见惯,但苏震清的案件一波三折,当中闹出很多笑话,也有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中也显示民进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有三个面向值得一谈。
自诩“大学英语考零分”的苏震清
第一,在向法院请求交保的时候,苏震清说自己上学的时候英语考零分,没有在海外生活的能力,所以不会潜逃。而另一位国民党籍嫌疑人廖国栋为自己的贪污行为辩护的时候,则说自己是少数民族,不懂汉族的规矩。这几个人的话在台湾社会引发热议,成了当天最大的笑话之一。但问题是,这显然不是笑话这么简单。
已经到了呈堂证供这么严肃的时候,这些身为民意代表的犯罪嫌疑人还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真是叫人啼笑皆非。当然,重点不是苏震清懂不懂英文,抑或廖国栋懂不懂汉人的规矩。而是,当他们胡说八道的时候,总是有人无条件地相信他们,然后还能选他们去代表自己制定政策,讨论大事。台湾社会引以为豪的民选政治显然没有启发民众做更多的思考。让这些人肆无忌惮地贪腐也就算了,还能大言不惭到把笑话当真话讲。
拿不懂英文为自己辩护不会潜,不是说的人白痴,就是信的人白痴。然而这种笑话不断发生,而支持者还是不断容忍这些笑话。于是社会智力螺旋形下降,形成低智化趋势。
其次,是台湾检调机构发现,这个案子有人泄密,使犯罪嫌疑人苏震清提早做了应对。而泄密人之一,便是苏的同党同志蔡煌琅以及苏嘉全办公室的秘书高建智。其中这位蔡煌琅为自己辩护,说消息是耳闻而来,所以他“善意提醒”苏震清“有人在查你”,蔡更表示,他是善意预防犯罪,怎能说犯法?
这位蔡煌琅自身也因为受贿被判过刑,却不妨碍他连任七届民意代表。甚至在当年还参与了南投县的选举,后来才被劝退,改任一个公营单位的“肥缺”董事长。
阻止没有发生的事情才叫预防,而明明已经发生了,却提示对方注意,导致苏震清为了脱罪,将受贿款做成借款。而蔡煌琅声称自己为了“善意预防犯罪”,强词夺理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这些民意代表,本来就以诡辩著称,然而即便是诡辩,也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基础。而不是一味替换概念、瞎话连篇。
于是这些人选举的时候,不去研究政策,更多研究如何在词锋上攻防,在枝节皮毛上无限上纲上线。而等到真正洪水来的时候,却束手无策只能坐视,凡事只剩下一张嘴而已。
最后是台北地方法院去函台湾立法机构,要继续羁押三位民意代表。而依据台湾的现行法规,在民意机构议事期间,法院无权羁押民意代表。台立法机构负责人游锡堃召开“朝野协商”,决定予以民代苏震清等人“羁押许可”。
但这个事引起民进党“英系”民代陈明文的不满,并会同“英系”绿营民代蔡易余、庄瑞雄去“呛声”游锡堃。因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是否可以羁押民意代表,应是全体民代组成的会议共同决定,而不是“朝野协商”说了算,简而言之,就是由所有的民意代表一起决定,而不是彼此党团几个代表说了算。当然,陈明文后来发文称自己是沟通,非呛声。
一方面是法律规定,即便再不合理也是行事规范。不然,何以约束胡作非为。另一方面是三位涉案的民意代表引发的民愤极大,不同意显然有违社会观感,但为顺应民意而违背法律,或简化流程便宜行事,其实是很不严肃的事情。这也是台湾社会民粹化的一个例子。所以也难怪陈明文这几人去呛声。
苏嘉全与苏震清
只是,陈明文几位仅仅是出于维护法律以及立法机构的权威吗?显然也不是。今年这波针对苏嘉全的运动,几乎连续不断的。明眼人都知道,这实际涉及到苏嘉全、苏贞昌二苏的行政机构负责人之争。搞掉苏嘉全,保住了苏贞昌的位子。以媒体人吴子嘉的说法,这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便是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之争了。
说白了,这是民进党内的一波内斗。
这一波,“英系”人马被打压很深。像陈明文自身也有“三百万”疑云,一直被打不吭声。所以这次能抓住这个议事的小瑕疵,呛声游锡堃,某种程度也体现出“英系”不甘被打压的态度而已。因为这次呛声其实意义不大,无非向外界昭示,“英系”的声势还在,哪里甘心就此沉沦吧。
台湾海峡兵凶战危,岛内民众却无动于衷。因为多年以来,沉溺于这些民意代表的大话连篇中。所有的人都热衷于在媒体前夸夸其谈。要谈,当然就谈能让大家爽的事情。当然,也有一种,放大社会焦虑,进行悲情动员。比如多年来散布“大陆威胁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等到真正有事情要发生的时候不去反省检讨,干脆捂起耳朵蒙上眼睛。就像承平的时候,有人到处煽风点火,等到火真起来了,不是纠正错误,不是救火,而是对那些喊失火的人扣帽子。或者就像苏贞昌提起马英九,居然一挥手说:我不想再提那个人了。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553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