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于半井的传说

于半井的传说

于半井的传说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灭掉于方(今河南睢县),把小儿子封在这里,称于侯,建于国。后来又把于国迁至今河南沁县西北。商王子姓,于、邘相通,所以这个邘国为子姓邘国。周灭商,连同这个邘国也一起灭掉了,将邘侯子孙分别北迁于河南濮阳东南和山西盂县。周武王灭掉子姓邘国后,由于邘都北扼上党之门,南控虎牢之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周王朝半壁江山的依托,特封其次子姬诞于邘(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称邘叔,也称邘侯,建立邘国。即为姬姓邘国。姬姓邘国存在时间不长,至于什么时间灭亡的,史书上缺乏记载,可能是西周中晚期,如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话,史书上一定会有记录的。邘国灭亡后,邘侯的子孙就以国为姓,有的姓邘,有的姓于。这是历史上较早记录的于氏人群。于姓发祥于河南沁阳北部一带,在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虽然国亡了,成了他国子民,倒也过得比较安生。后来人口发展,也向周边播迁,却也没有超过河南北部。到了秦汉之际,因为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战争,人口大减,于姓人才开始缓慢向河南周边播迁,其中一支北迁至山西赵城。元明之交,因反抗元朝残酷统治而爆发了红巾大起义,再加上群雄纷争,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河南人口锐减,山西占据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的河南,山西赵城于姓也成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于姓移民中有个于老四,在今项城与沈丘交界的泥河北边建了一个小窝棚,定居下来。说起这个于老四,可是个苦孩子。在山西居住时,家中除了三间破草房,地无一垄,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和两个哥哥租种陈员外十二亩地维持,打的粮食按主六佃四分成,根本不够用,一年里边得有四五个月吃糠咽菜。于老四是春天出生的,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的奶水几天下不来,于老四饿得连哭的气力都没有,父亲实在没办法了,咬咬牙向大财主陈员外借了二斗秫秫的高利贷,母亲多少有了奶水,于老四才算没饿死。有个算命先生看到于老四说,这个孩子不简单,以后会遇到外财,早晚要成为大财主。过后,一家人年干年湿的,全凭大半野菜掺和过日子,就这还不敢吃饱,哪有多余的粮食还账啊!父亲每次见到陈员外,总是愧疚的说:东家,实在不好意思,那二斗秫秫等我有了一定还。陈员外每次都笑着说:不急,不急。父亲人实在,觉得陈员外说这样的话,心底还不错,渐渐的把这事儿给忘了,于老四都七岁了,也没还。父亲说,算命的口,无量斗,要福没有要祸有,穷得呱呱叽,还能成为大财主?这年秋天是个大丰收,主佃分粮食的时候,陈员外笑眯眯地说:老于,今年不少分给你粮食。父亲说:是,是,全仗着东家的恩德。陈员外还是笑眯眯地说:老于,那年你婆娘生孩子借我二斗秫秫,开始还说还的话,后来一点儿也不提了,我也忘了。早起翻翻账本,才想起这回事,今年你该分的粮食多,该还我了吧?父亲拍拍脑瓜,说:你看我这记性,是早该还你了,可家里没有过夜粮,一直没还上,今儿个就从分成里边扣除吧。管家在一边打起了算盘,二二得四,二四得八、二八一十六......噼里啪啦一阵,说:东家,这账没法算了。陈员外问:咋没法算了?管家说:到第七年头上老于就该还一百二十八,今年是第七年,咋算啊?陈员外笑笑说:没法算,算了,多年的老佃户了,我也不能太扣眼挖腮的了,算个整头数,就让他还一百二吧。父亲说:谢谢东家,该你六年的账,你才让还一百二十斤,真是个善心人,我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管家却说:老于,你算错了,不是一百二十斤,是一百二十斗!父亲大吃一惊,说:一百二十斗?这利息高得太出奇了吧?你是咋算的?管家说:利息是有些高,不过当时说好的借一斗明年还二斗,你同意了!父亲说:对呀,当时我答应借一斗明年还二斗,咋算也不能算到一百二十斗呀!管家说:大整账你不会算吗?当时你借了二斗,借一还二,七年没还,这利息也要加利的。第二年该还四斗,第三年该还八斗,第四年该还十六斗,第五年该还三十二斗,第六年该还六十四斗,第七年不是一百二十八斗是多少?就这,你不但不谢谢东家,还说没算对,啥人?父亲听了,懦懦的说:你这是驴打滚呀!我还不起,你该咋着就咋着吧。是啊,父亲说的是实话,并不是赖账不还,确实是还不起。今年收成确实不错,每亩就能按打五斗秫秫,十二亩地也就是六十斗,主六佃四,自家也只能分二十四斗,顶了账,还有九十六斗上哪儿弄啊?一家七八口子还活不活?陈员外啊,怪不得你说不急,不急,原来是你是这样想的啊!别人说你是个笑面虎,我还不信,今儿个我算信了,二斗秫秫你算成了一百二十斗,真是吃人不吐骨头啊!管家又说话了:老于,该咋着就咋着,这话可是你说的?父亲说:不错,是我说的,我就是还不起,难道说你还要我的命不成?管家阴阴一笑,说:要你的命?你的命能顶几斗秫秫钱?父亲问:那你说叫我咋办?管家突然变得和善了,说:老于,我给你出个主意。父亲仰脸看看没说话。管家继续说:你那个大闺女也十五六了吧,夫人房里缺个使唤丫头,要是你答应了,老账一笔勾销,再给你十斗麦子,你看中不中?啊?要一百二十斗秫秫是假,原来是在打我闺女的主意呀!别看笑面虎四五十了,谁不知道他是个色中饿鬼!家中丫环换一茬又一茬,凡是有点姿色的,没有不被他摆置的,为此上吊投坑的女孩十几个。家人告到官府,他竟说:丫环是我掏钱买的,就是我的人,我愿意咋办就咋办!官府受了他的贿,只能判他给苦主赔几个钱了事。让大闺女给他夫人当使唤丫头,这不是把大闺女往火坑里推吗?父亲遂怒喝一声:不中,除非我死了!管家笑笑说:那好,你就等着吧。与陈员外扬长而去。第二天,县衙来了几个公人,见了父亲,不由分说捆起来押向了县城。又是一天,管家前来传话,只要答应我说的话,我家老爷可以向县里求情,放人回来。又有县城里的人传话,老于遭大罪了,再不答应陈家,怕没命了。母亲和大哥、二哥、三哥商议如何办,大姐说:为了父亲,我去陈家。实在没办法了,母亲答应了大姐。大姐去了陈家,父亲也回来了,不过不是他自己回来的,而是被两个人抬着回来的。父亲遍体鳞伤,断断续续的说:千,千,千万,别,别,别答应陈、陈家。说完头一歪,吐了一口鲜血,死了。一家人正在痛哭,又有人传话说:你家大闺女用剪刀刺伤了陈员外,又把剪刀插进了自己的心窝上,已经不行了。大哥、二哥一听,父亲也不管了,一人拿把菜刀,一人拿把斧子,直向陈家奔去。三哥才十二岁,也拿把镰跟了上去。不大一会儿,有个要饭的来报信,你家老大老二砍死了陈员外,也被他家的家丁乱枪扎一会儿,有个要饭的来报信,你家老大老二砍死了陈员外,也被他家的家丁乱枪扎死了,你们快逃,陈家人马上就到了。他的话没落音,果然看见陈公子带着一大群人,掂着三哥的脑袋来了。母亲推了于老四一把,说:孩子快跑,给咱家留条根!于老四不愿走,被要饭的拉着跑了。远远的看见,母亲迎向了陈家人,二姐也迎向了陈家人。两家人一照面,陈家人刀枪出了手,二姐先倒下的,随即母亲也倒下了。于老四挣着要回去,要饭的不松手,说:回去找死吗?于老四挣不脱,从此跟了这个要饭的,也成了个要饭的。一转眼十来年过去了,于老四成了个棒小伙。那个要饭的病死了,于老四像对待父亲一样掩埋了他。不久,于老四听说改朝换代了,小和尚朱元璋做了皇帝,也听到陈家又结交上了官府,照样横行乡里。棒小伙要饭不好要,家乡又回不去,怎么办呢?偏巧移民圣旨发到了山西。于老四心想,远离山西吧,免得再糟陈家毒手,于是就报名,来到了项城。于老四年轻力壮,因为是主动报名来的,官府资助了他两头牛一张犁子,早出晚归,一年就开垦了几十亩地。十来年过去了,盖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几个孩子,土地也开了几百亩。每当睡下的时候就想起小时候父亲对他说的话,算卦的说咱家会遇见外财,早晚要成大财主,要应在你身上。可是一家人全死在陈家手里了,这就是外财吗?十来年年开了几百亩地,这就是大财主吗?真是鬼话连篇!有一天夜里,于老四做了一个梦,有个白胡子老头拍着他说:于老四,于老四,起来到屋子东边打井去,管叫你发个大财。于老四迷迷糊糊的起来,拿把铁木锨在屋子东边挖了起来。这土咋那么煊啊?手一按锨把就能插进去。挖了一人深,突然锨头碰到了一个硬东西,挖出来一看,呀!是个元宝!再挖,又一个,再挖还有。于老四来了精神,把老婆喊起来,一个挖一个接,井挖到水下三尺,没有了。元宝有多少,没顾得数,反正是半井。于老四有了银子,就开始买地,银子用完,恰好买了四十八顷。于老四终于因外财成了大财主。没有不透风的墙,于老四得外财的事情传了出去,人们叫他“于半井”。于老四最痛恨有钱人为富不仁,当他成了大财主以后,仍旧按穷日子过,积攒下的银子还用来买地。可是,他对穷人特别的眷顾,谁找他借粮食、借钱,说五升就给一斗,说一串就给两串。过后来,还,他就要,不还,他不要。哪一家真正穷得很,他就把借据当着面撕掉。他还喜欢公益事业,像修个路啊,建个桥呀,找到他筹钱,他就说:还差多少,我全部包起来!时间久了,大家都叫它于善人,为他烧高香,祈祷他多子多福。于老四生四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了四个儿子,每个孙子又是几个儿子。孙生子,子再生孙,几代以后光男丁就一百多,家眷还不算。于老四活到八十六岁,无病而终。土地太多,为了耕作方便,长门在泥河北岸建了个新庄,名大于庄。其他子孙分居于于寺、于老庄。于老四建房的地方让刘姓佃户居住,成了他家的外庄,后来取名大刘庄。清咸丰元年(1851),为防土匪和捻军,监生于金榜、武生于灿榜在大于庄创修寨。光绪二十六年(1900)监生于其昌重修。宣统三年(1911)于其贤、文生于洞庭,候选县丞于风章重修,名大于庄寨,又名同心寨。后来,寨扒了,简称于寨。 现如今在于寨东南泥河湾里还有“于半井”的祖坟,每逢清明时节周边的于姓大都前往祭拜。这就是豫东南一带于姓的来历。

于半井的传说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613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