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乡愁印迹 | 西埔村:经风沐雨穿越百年 相携都市和谐共荣

来源:读特

西埔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毗邻龙岗河,因以前适合西瓜生长,以种植西瓜著称,故称为西瓜埔村,后改称为西埔村。

西埔村最初为萧、吴、李、曾等姓氏共居村落,其中李姓为村中第一大姓,1900年左右,在西埔村东北方向分出新村,称为“新西村”,建有“西埔新居”,原村改称为“老西村”。故西埔村又俗称为“新老西村”。

百年经风沐雨,直至今日,西埔新居围屋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样貌,并仍有后人居住其中,成为古建筑与现代城市共生的典范。

乡愁印迹 | 西埔村:经风沐雨穿越百年 相携都市和谐共荣

生活中的“惊喜”有时会“不请自来”。比如,站在深圳红立方四楼的书城里,正当沉浸在手捧的那一本《龙岗客家围屋》时,偶然抬头,大多数人都会被玻璃窗外这样一番景象震撼:现代化城区CBD高楼林立尽显繁华,西埔新居客家围屋安于其中,像是一位从历史中走来的长者,百年来任凭城市不断发展变迁、周围建筑向上生长,而“我自岿然不动”。

一静一动,一面古朴一面繁荣,一边清净一边喧嚣……西埔新居所在的“新老西村”看似与周围城市有着无可避免的“代沟”,二者却兼容自洽。一座座祠堂和围屋如繁星般点缀在混凝土的高楼间,讲述着这座城区的乡愁与历史,而现代都市每一刻又在创造新的历史,人们如今正像百年前的客家人一样演绎着“迁徙生根”的故事。

深圳东北部最热闹的商圈里,一座围屋和三座宗祠藏于其中,它们组成了现代都市的AB面:一面繁荣摩登,彰显城市年轻活力;另一面古朴深厚,是历史乡愁的见证和印迹。

又是一年春天,西埔新居外,月池旁的老榕树又生出新绿。百年四季,尽管光阴流转,纵然城市变迁,春至新芽生发,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西埔新居西南方向,在一眼望不尽的繁华背后,西埔世居萧氏、李氏、吴氏三座宗祠隐匿其中,它们平静地见证着城市变迁。如今,无论是走进任何一座宗祠还是推开西埔新居的大门,时空转换,远处都市的霓虹散尽,仿佛回到百年前的旧时光。当龙岗河还被称为“沙河”,龙翔大道下的暗渠还未隐藏地下被称为“泥河”时,沙河与泥河并行而流,两河之间的地带土壤肥沃,适宜耕种,尤其适合西瓜生长。客家人习惯把河边的沙洲称为“埔”,于是,迁徙而来定居于此的居民“就地取材”,把以种植西瓜而著称的村落取名:西瓜埔村。

年逾古稀的李子良是西埔村李氏后人,至今仍在为西埔新居李氏族谱的编纂工作忙碌。多年前,他曾沿着李氏先人迁徙的足迹,北上梅州五华、福建上杭寻根,通过当地李氏宗亲族谱找到了西埔李氏先辈迁徙定居开基的记载。

清朝年间,有李氏世俊、世贵、世捷三兄弟从梅州五华黄基堂一路南迁辗转来到西埔村,其以商为业,遂决定定居于此,但李氏三兄弟并非西埔村建村开基之人。萧氏、李氏、吴氏、邹氏、曾氏、黄氏、孙氏等姓村民共居于此,大家同为迁徙而来,同讲客家之音,相似的经历形成了默契的心理认同,多姓族人打破姓氏的藩篱,抱团共居、和谐相处、一同劳作、彼此互助。

“李氏三兄弟来到龙岗后,以商为业,生意也越做越大。”李子良说,三年后,世捷公决定此后安家于龙岗开枝散叶,遂返回梅州五华黄基堂,将自己父母的遗骨带到龙岗,葬于附近积谷田油柑坑的山林中。

在西埔村,李氏家族发展较快,特别是世捷公的后辈,子嗣绵延,人口逐年增加。直至距今约180年前,世捷公李氏后辈在西埔村东重新规划建村,并开始谋划建设“西埔新居”。

西埔向东兴建新居

遵循蓝图久长于世

西埔新居落成并非一日之功,却一直遵循最初的规划。如今看来,当年李氏先辈围绕宗祠设计了99间房,寓意“长长久久”,后人严格遵循“蓝图”建造,才使西埔新居久长于世。

西埔新居藏于城市繁华之中,历经近百年风霜,如今默默讲述着现代城区背后的历史;如果在不经意间发现她,也便获得了喧嚣都市一隅安宁。1928年,当李氏族人小心翼翼地将“西埔新居”的匾额挂在围屋门额时,标志着这座李氏族人共居的围屋正式建成。

从谋划建设到最终落成,历经六七十年,可见西埔新居的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颇为有意思的是,在谋划建围之初,李氏先辈便以宗祠为中心规划了99间民居分布两旁,寓意“长长久久”。建设过程中,老围由西南向东北一排一排建造,一排比一排稍矮,直至建好围墙全部完工时,从正门望去,整体由低到高,讲究“步步高升”。

如今,以晚辈后人的眼光看来,当初李氏族人虽然以商为业,但也并非大富大贵,每家每户靠着双手一点一点将宗祠围屋建起。西埔新居建设过程耗时颇长,但每一个建造者都遵循了最初的“蓝图”规划。

从空中俯瞰,西埔新居如同一座城堡,面阔89米,进深48米,建筑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土木结构,为三堂两横一围,倒座带角楼建筑布局。其内部分单元布置,除三堂围合外,其余以三个单元为一组,联排布置,均朝正门方向开门,共有四排十二个单元。围内房屋分别为第一排斗廊齐头三间两廊,第二三四排为斗廊尖头三间两廊,其间以巷道联系交通,形制与围村相似。

西埔新居正面开三门,正门额书“西埔新居”,两旁有对联:尧天舜日,甘雨和风。推门而入,李氏宗祠便映入眼帘,其位于西埔新居中轴线上,是老围屋核心。祠堂面阔三间三进,中堂梁架是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屋顶的飞檐上有精美木雕装饰,塑满仙鹤、麒麟、鹿等吉祥物,宗祠外壁上绘有山水画,宗祠内雕梁画栋。

西埔新居内的两座炮楼分别位于东南角和西北角。东南角为天台女儿墙方筒式炮楼,高四层,顶饰蓝带,顶层四面设置射击孔;西北角为女儿墙山墙混合式炮楼,同为四层高,炮楼顶部有蓝红相间的装饰。

位于西埔新居西北面的一间小屋,那是李子良的祖屋。像李子良一样,老一辈西埔李氏村民对西埔新居的记忆和感情久经时间沉淀:每次回到宗祠,他们按习惯总会恭恭敬敬点上三炷香,以求先辈保佑村民平安。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心中的乡愁。

萧氏、李氏、吴氏宗祠

一边沧桑一边繁华

传统现代交相辉映

萧氏、李氏、吴氏等先人不会想到,当年落脚定居的西埔村竟变得如此繁华现代。而更值得骄傲的是,即便是在巨额补偿利益面前,后人仍怀揣一颗对先祖的敬畏之心,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坚守传统与现代平衡。

如今的西埔村,已成为现代化城区中心:正对龙城广场向南望去,地铁穿城而过,深圳红立方、万科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以及高端住宅小区相连排开,一个云集多种业态的城市综合体跃然眼前,成了深圳东部文化商贸地标。

这是龙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也是地处深圳的西埔村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埔村就开始筹划城市更新。而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是在巨额的补偿利益面前,西埔村各姓氏族人后辈对于保留祠堂、围屋却异常坚决。李子良回忆,2005年,当召集李氏村民召开村民大会商讨保留祠堂时,在场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反对。同样,萧氏族人成立专门的理事会全权负责与开发商及相关部门洽谈,他们坚守萧氏宗祠不拆的底线,最终达成了共识。“当年,龙岗区委区政府决定在西埔村城市更新项目中不仅将李氏、萧氏、吴氏等祠堂保留并修缮,更是将整个西埔新居保留下来。”李子良说,为此开发商曾两次修改规划,保留祠堂和西埔新居原有的历史风貌。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至全市,龙岗区大力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位于龙岗区核心位置的西埔村迎来了发展最好的时机,以“高端引领”加快了城市更新的步伐。在此之前,龙岗商住类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是以住宅为主,加上楼体底层的小型商铺,这样的形式除了满足居住功能外,只能发展小型社区商业。西埔村的城市更新则根据区位因素,着眼于龙岗中心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科学规划,不但打造现代化居住小区,同时推出了万科广场、万科里等购物中心和万科大厦甲级写字楼。

西埔新居紧邻深圳红立方,重修后的萧氏、吴氏等祠堂坐落于大型购物中心一旁,新式建筑与客家传统民居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历经沧桑的客家围和祠堂,一边是现代时尚的繁华城市,两者遥相呼应,别有一番趣味和意境。西埔村城市更新将客家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也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提供了更多启发和思路。

古今交融

延续传统根源文化

寄托心中永恒乡愁

逢年过节,宗祠门外、西埔新居内,家家户户照例在门前挂起灯笼。红色灯笼,不比都市之夜的霓虹,却意义非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一盏盏红色灯笼在客家老围亮起,那是根植于西埔村后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龙岗中心,城市还在不断向上生长着。众多楼宇间,西埔世居的门楼、萧氏、吴氏、李氏宗祠位于其间。重新修缮后,不仅修旧如旧保留了当年的花鸟灰塑,三座宗祠更是形成一个整体,添加了客家耕田劳作的装饰,原住民家族后人有根可循、乡愁可寄,而往来于此的新龙岗人又可读懂这片热土过去的历史。

又到一年清明,这是西埔村民祭拜先祖的重要节点。像往年一样,萧桂强等萧氏族人提前组织张罗上山祭祖的事宜。萧桂强是土生的西埔村人,1982年坐上了飞往新西兰的航班,历经20多个小时,跟随家人辗转至大溪地白手起家做生意。与众多身处海外的客家游子一样,萧桂强心里始终无法抹去的就是那份乡愁。“萧氏家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孝父母和睦宗族。”萧桂强说,在事业稳定之后,他如北回的雁一般,每年都要回到西埔村。

百余年来,每逢清明,西埔村各姓族人分别聚集,共同前往为先人扫墓。这是族人敬畏先祖的仪式,也是抒发内心乡愁的形式。祭祖归来时,族人们会在宗祠前摆好圆桌,大家围桌而坐共进午餐。席间,对先祖的尊敬之意和同宗同族的血脉之情,在一斟一酌举杯对饮间得到升华。

另外一幕值得欣慰的场景是,繁华都市一隅,传统祭祖的仪式仍在延续。每年除夕和年初二,是西埔新居李氏族人到宗祠祭祖的日子。从少年到青年,他们跟随父辈,在宗祠前向先祖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年过七旬的李子良乐见此景,他说:“2018年,我们举行了‘点灯’仪式。要让后辈不忘传统,我计划再次举办家族传统的添丁点灯仪式。”

(来源:龙岗文体旅游在线)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6275.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