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清朝时期,潞安府有户杜姓人家,家主杜万良年近四十,头发斑白,弯腰驼背,看上去十分苍老。自从儿子杜添康结婚那天起,他便成了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谈资。

杜万良十八岁那年,在父母的操办下娶妻刘氏。夫妻二人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日子过得简单惬意。结婚两年后,刘氏产下一男婴,取名杜添喜。小两口喜得贵子,欢喜不已。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时隔一年,夫妻二人愁眉不展,喜悦之情荡然无存。原来,杜添喜天生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直到年满周岁会走路时,父母才发现这一问题。杜万良抱着儿子四处求医,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孩子的病由娘胎而来,根本无药可医。

即便是这样,他们对儿子依然不离不弃,呵护备至。幸得老天眷顾,一年后杜氏夫妇喜获一对龙凤胎,儿子取名添康,寓意孩子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女儿取名青凤。两个孩子长得模样可爱,很是招人喜欢。

有一天,杜万良看到邻居二壮打工归来,带回不少银子,十分羡慕。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回到家中,他和妻子商量想去镇上打工。刘氏未加思索,爽快应允。只是丈夫心有不忍,妻子一个人在家照顾三个孩子,实属不易。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十年弹指一挥间,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懂事。在夫妻二人共同努力下,杜家的生活日益富足。一家五口丰衣足食,不愁吃穿。

好景不长,当地突发瘟疫,刘氏不幸染病身亡,全家人悲痛欲绝。妻子去世,三个孩子在家无人照顾,杜万良思虑再三,决定辞去工作回乡种田。他既当爹又当妈,生活的辛酸不言而喻。

杜万良好容易盼着儿女长大成人,孩子的婚姻大事又摆在他面前。大儿子杜添喜已经十八岁,由于天生残疾,无人愿嫁。杜万良不想让大儿子打一辈子光棍,冥思苦想,心生一计。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邻村有户姓沈的人家,家主沈老汉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沈昌年方十七,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女儿秋菊比沈昌小一岁,皮肤白皙,娇小可人。沈氏夫妇托媒婆给儿子提亲,最终一无所获。沈家穷得叮当响,讨不上媳妇倒是在情理之中。

杜万良打听到这一消息,暗自欢喜。他托媒婆去沈家提亲,希望杜沈两家能结成换亲。“换亲”这种婚姻形式在以前农村十分常见,按照杜万良的意思,他愿意让女儿青凤嫁给沈昌,同时沈昌的妹妹秋菊要嫁给儿子杜添康。

这样一来双方无需准备彩礼,一次定下两门亲事,对于两家人来说皆大欢喜。沈老汉正为儿子的婚事发愁,杜家的提议正解他燃眉之急。很快,两家就确定下这桩婚事。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三个月后,秋菊坐着花轿来到杜家。新郎杜添康引领新娘来到正堂,两人拜堂成亲,喜结连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举杯庆祝二人的婚事。

时至深夜,亲朋好友纷纷散去,新郎杜添康喝得酩酊大醉,望着洞房里的点点烛光,眼里噙满泪水。他心中百感交集,觉得自己愧对秋菊。

不多时,杜添喜一瘸一拐走进洞房。杜万良看到小儿子坐在院子里沉默不语,知道他心里不是滋味,走上前拍拍小儿子的肩膀,示意他回房间休息。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正在这时,屋里传来一阵争吵声。原来,秋菊曾听父母说起过杜添康,知道他长相俊朗,样貌出众,可眼前的杜添喜与她心目中的丈夫截然相反。她忽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怒气冲冲地跑出洞房。

杜万良见状,慌忙上前劝说,秋菊得知这一切都是公公故意而为,火冒三丈,她顾不上三从四德,指着公公破口大骂,说他是个骗子。父亲爱子心切,示意大儿子杜添喜将新娘拉进洞房。

秋菊伤心痛哭,大闹不止,杜添康站在一旁,束手无策。面对亲情和道德,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抉择,看着大哥拖着秋菊走进洞房,杜添康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他不顾父亲的阻拦,拉着秋菊走出家门。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洞房花烛夜,两人直奔府衙而去。杜添康当着知府大人的面儿,说出父亲做下的丑事。王知府闻言,颇为惊讶,想不到有人趁着结婚成亲偷梁换柱。

很快,杜万良和大儿子杜添喜被传唤至大堂,面对知府大人的审讯,两人羞得面红耳赤,羞愧难当。王知府当庭判决,让秋菊嫁给杜添康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来,在杜添康和秋菊的撮合下,大哥杜添喜迎娶哑女凤娘为妻。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杜万良每每想起此事,心中感到万分愧疚,多亏儿媳妇秋菊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不然他这辈子都寝食难安。

民间故事:偷梁换柱

结语:

杜万良身为人父,盼着大儿子杜添喜早日娶妻生子,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只是他骗婚的做法实在令人不齿。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儿媳秋菊,不然恐怕杜添康与父亲要反目为仇了。

换亲,又叫作“交换婚”,是指男方把自己的姐姐或者给女方的兄弟为妻,以此换来女方作为自己的妻子。这种婚姻方式在旧社会大为盛行,贫困家庭很乐于接受这种结亲形式。

全国各地对于这种“换亲”的叫法,估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说“换亲”这种婚姻形式,各地的方言都叫什么呢?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6667.html
点击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