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是在中国文化中流传已久的一句格言。从用典的角度探究,这句格言的出处非常早,较早就可以见于《诗经·大雅》,其中有一首诗《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凤凰鸣叫表示吉祥,停在那边的高冈上。高冈上面生有梧桐树,面向东方迎着朝阳。梧桐枝叶茂盛繁密,凤凰鸣声和谐悠扬。
《诗经》,我们都知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典籍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诗集,而且具备重要的文献价值,记录和反映着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卷阿》诗,借君子之游而献诗以颂,透露出一派雍容祥和的盛世气象。全篇规模宏大,兼用赋比兴,如以“如圭如璋”比贤臣,以凤凰百鸟比喻“王多吉士”、“王多吉人”,又以高冈梧桐、凤鸣朝阳,渲染出政通人和的气氛。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称:“盖自凤鸣于岐,而周才日盛……才德具备,与吉光瑞羽,互相辉映,故物瑞人材,双美并咏……”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较早可见的明确文字记载,是《山海经·南山经》,其中记载有一座丹穴山,山中多出金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如果见到凤凰,则预示天下安宁。《庄子·秋水》也记载了一则故事:庄子告诉惠施,南方有一种凤凰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梧桐,是我国有诗文记载的著名树种之一,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格,《尚书》《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多处提到梧桐树。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建梧桐园,在园子中遍植梧桐树。
梧桐除了有品格象征和观赏价值,还有器用之美。中国的古琴,就多用梧桐木制作。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蔡邕根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琴,弹奏起来声音不凡。因为琴的末端留有烧焦的痕迹,所以取名为“焦尾琴”。该琴一直被历代所宝,到了明朝之后失传。后世多以“焦尾琴”,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
齐国国都临淄的一处城门名为“稷”,齐国君主在此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英才。齐国为稷下学者提供优厚的待遇,修建“高门大屋”,政治上授以“上大夫”,鼓励人才著书立说,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天下贤士汇集于稷下。《史记》说:“是以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稷下学宫人才济济,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就儒学而言,有宗师级人物孟子、荀子等。这不仅带来了齐国的繁荣昌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先秦思想宝库,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结合国情,从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不断探索知识分子工作,逐渐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知识分子政策,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就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无论是数千年的文明史,还是百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程,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我们始终坚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今天,伟大事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我们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穆铎)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7825.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宝宝取名—你爸妈真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