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图为中共三大代表照片。
缝制在马林衬衣上的共产国际指令。
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老照片。
戴上耳机,点击屏幕,就可以听到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等多个版本的《国际歌》。
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用过的手表。
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用过的派克笔。
6月20日,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建筑面积从818平方米增加至2305平方米,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接待参观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从6月21日开始,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将接受团体预约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朱海仁介绍,考虑到目前广州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将采取限流的方案,每天接待12个批次的参观团体,每一批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
风貌依旧
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70万人次/年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于2006年7月对公众开放,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恤孤院路,在逵园对面可见到一栋熟悉的砖红色建筑,那是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根据《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街区内建筑高度需要控制在12米以下,在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改变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所以,改扩建后的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在立面材料上仍选择采用大量红砖垒砌的方式,与周边新河浦建筑的基调协调一致。
但建筑规模却比此前扩大了两倍。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介绍,此次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到70万人次/年。陈列馆的改扩建设计还巧妙融入党徽镰刀和锤头元素,抽象展现新旧建筑体量,而榫卯结构的交织形式,表达了榫卯共握、工农同心的设计理念。
自2005年以来,广州多次对中共三大会址进行了复建、扩建等工作。去年7月1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开工,并于2021年6月正式竣工重新开馆。主要包括改扩建现有陈列馆,对“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进行改陈布展,全面生动准确展现中共三大的重要历史贡献。此外,对周边的街区环境同步进行品质化提升。
文物增加
马林关键档案首次亮相
不仅在外观上有新气象,此次改扩建也对纪念馆内的陈列展览进行了创新。黎淑莹表示,改陈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通过“上下求索——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凝聚共识——中共三大的召开”“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理想之光——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中共三大代表”等四个展出单元,展现了中共三大的历史背景、召开过程、重大成果与深远影响,并于2021年入选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名单。
据悉,该展览展陈面积为133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320米,展出的文物展品从78件/套增加至108件/套,较此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不少新史料。包括从中央档案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等机构组织复制的珍贵藏品,如马林档案、中共三大代表罗章龙、徐梅坤用过的眼镜、大衣、皮箱,《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手写稿,《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鸟瞰照片等。
黎淑莹透露,为丰富改陈布展内容,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主动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联系,复制该所收藏的马林档案26件/套。使得马林关键档案首次亮相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这批档案主要是1922年至1923年,马林在华期间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以及国民党来往的信件等,其中对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一份最早详细记录中共三大选举结果的德文报告。
数字化沉浸式体验
今昔东山 从老照片穿越回三大旧址
据记载,广九铁路通车后,外国人和本地富商在东山择地大建住宅,才使“地价日境,屋宇日盛”。民国时期的官员也因为此地交通便利、环境清幽,纷纷在此兴建别墅、官邸,由此形成了以恤孤院路、新河浦路等为集中地的花园式住宅。
春园位于广州新河浦路。1923年4月,中共中央从上海移驻广州。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春园24号居住办公。春园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场就在春园附近。出于经费、安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考虑,中共广东区委在春园附近租了一间两层楼的小房子作为会场。
会址房屋毁于1938年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原建筑金字瓦顶,坐西朝东。会址确认经历了49年的寻觅,后依据考古发掘与口述材料初步确定会址的外观及内部结构,而这张20世纪30年代广州东山一带鸟瞰照片的出现,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可以看到会址房屋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共三大会址房屋,具有重要的价值。从鸟瞰照片中也可清晰看到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大元帅大本营内政部部长谭延闿的公馆简园等建筑。
展览对这张老照片进行了数字化演绎,制作互动体验《今昔东山》。参观者只要点击画面便可重现历史建筑的旧貌;动手涂抹则可一睹百年后今朝之新颜。
不仅对展品进行活化,还采用数控联动全息幻像技术,呈现裸眼3D的影像效果,对中共三大会址被毁、重新发现、修缮保护展示的经过进行重现。在中共三大会址的模拟建筑中,使用三折幕虚实结合全息影像技术配合艺术人物雕塑,打造多媒体沉浸式场景,再现代表们在大会上思想交锋、激烈讨论,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中共三大闭幕当天奏唱的《国际歌》也可以在馆内听到瞿秋白版、萧三版、法语版或俄语版等多个版本。
现场
“一次弥足珍贵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体验”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四学生尚泽丽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馆的第一天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现场参观学习。
在此次实地参观学习前,她做足了功课,看到革命先辈们亲笔写下的字迹以及中共三大的场景还原,她还是禁不住心中的热血沸腾。“他们写下的信件、起草的重要文件,还有春园复原的办公室和会议厅,让我联想起中共三大当时的激烈讨论,以及现场庄重的氛围。”尚泽丽说,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沉浸式党史学习体验。“这个展览的脉络很清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整个会议的过程。”
“重温革命先辈一路走来的历史,我心里的力量更大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今年有24年党龄的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市容环卫第三管理所所长王凤丽曾多次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宣讲。但在纪念馆全新亮相首日,她还是被展览中的种种感动到了。作为环卫行业的一员,她希望能在工作中继续发扬党的理想信念,带领同事们将社会环境美化好,向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致以敬意。
“从20多岁起我就开始参与中共三大旧址的相关工作,今天看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后重新开馆,地方开阔了许多,气势恢宏。”今年79岁的广东省社科院原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振位参观完改扩建后的纪念馆十分感慨。
1969年,黄振位来到位于越秀区的东山新河浦,却看到旧址的位置建了一栋平房,下面是一个自行车修理房。“当时给我的感触很深,想问为什么中共三大会址会变成自行车修理房。”于是,他又找来地图对照,向周边八九十岁的老居民打听,还找来了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实地探访。几番波折后,终于确定了会址所在地。
黄振位对于中共三大的研究从未停止,仅个人发表的论文就有10篇左右。他表示,针对中共三大的研究需要继续把共产国际的材料档案领会透彻;并对已知的中共三大代表逐一研究,继续深挖。
正式开馆这一天,参观一圈了下来,他觉得展览的形式新颖,内容充实了许多。“现在能够充分利用声光电的结合,采取音频、视频和各种科技手段进行展出。”他认为,此次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涨知识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三大)在广州闭幕,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很快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何此次大会选择在广州召开?时间回到约98年前,中国革命风起云涌,既呈现出大潮澎湃,又蕴藏着暗流汹涌。刚成立两年的中国共产党举步维艰: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刚刚失败,工人运动走向低潮……
“这让共产党人意识到,单独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展革命很难,需要团结其他力量合作。”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省政协委员杨琪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当时国内只有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目标是比较契合的,而且孙中山所在的广州环境也相对安全。于是,广州成了中共中央选中的“基地”。
中共三大召开前,中共中央以“钟英”为代号,指示各地大致从每十名党员中选派一名代表,前往广州参加大会。根据马林笔记、与会代表回忆等资料,代表人数至少有40名,其中可查实姓名的有38名。他们当中最年长者46岁,最年轻者21岁,平均年龄为29.8岁,有工人、知识分子、军人,第一次有女性代表参会。
展览融入新研究成果
中共三大在党史上的8个首次
中共三大极富开创精神,通过的13个文件和决议中,很多都是党史上的首次:首次修订党的章程;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首次制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通过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首次在党代会闭幕式上唱《国际歌》,这项传统延续至今;中共三大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唯一一次共同出席的党代会;是李大钊唯一一次参加过的党代会;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
中共三大与会代表人数不少于40人
到目前为止,中共三大代表的完整名单尚未发现,根据马林笔记、代表回忆等资料,可以确定与会代表至少有40名,可查实姓名的有38名。2006年展览中共三大代表有姓名的是39位,把恽代英列入名单。但据《恽代英年谱》载,恽代英在1923年6月16日“出席团成都地委会议”,推断他不可能于6月12—20日同时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故此次展览采信恽代英本人的自述材料,不列入代表名单。
广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时间确定
1920年8月,上海党组织建立后,陈独秀曾为在广州建党之事,致函谭平山、谭植棠,嘱其发起组织。1920年9月,俄共(布)党员斯托扬诺维奇和别斯林到广州,于年底开始建党活动。1920年12月,陈独秀从上海到达广州。不久,他把自己起草的党纲拿到这个组织进行讨论时,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党纲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条文。陈独秀等与他们“进行过非常热烈的争论,认为必须摆脱无政府主义者”。这样,无政府主义者退出了党组织。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于1921年春“开始成立真正的共产党”。当时取名为“广州共产党”。所以可以这样说,1920年秋,广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成立。但直到1921年春,随着无政府主义者的退出,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加入,这个组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刘安琪 陈卓睿 梁思华 李旭馗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8088.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李天扬|《蘧草法帖》的大美与小趣
下一篇:逢源街左右逢源 满洲窗映照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