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后期,汉元帝、汉成帝昏聩不堪,因此开启王氏一门长达几十年的专权之路,也开启了西汉的灭亡之门。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氏一族的发达,因一个女人,她叫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王皇后肚皮争气,生下太子刘骜(后来的汉成帝),诠释了什么叫“母以子贵”,从而福泽王氏家族,诞生了一门十侯的神话。我来带大家探讨下,王政君家族的发家和专权崛起之路。
电视剧中的王政君
王氏发家之路王皇后祖上,曾经显赫一时,秦始皇统一战争时,齐国不战而降,齐王田建便是王氏祖先。秦灭亡以后,项羽封天下十八路诸侯,田建的孙子田安被封为济北王,没过多久,就失去了国家和王位。齐国人大概是因为田安当过王的缘故吧,称他们家为“王家”,田安就以王为氏。《汉书 元后传》记载:
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建孙安为济北王。至汉兴,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1王政君祖父
到了王皇后的爷爷王贺时,王氏居住在东平陵(今山东章丘),他担任汉武帝的绣衣使者,这个官虽小,但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督察全国各地,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王贺在一次执行捉拿盗贼的任务时,放走盗贼同党以及办事不力的官员一千多人,汉武帝对他十分不满,罢他官让他滚回老家。
罢官回家的王贺,历史没记载什么原因,只说他和东平陵的终氏结下仇恨,估计已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王氏惹不起躲得起,就搬迁到魏郡元城(今天河北邯郸大名县)。为什么要搬到魏郡呢?其实当年王贺担任绣衣使者时,就是在魏郡放走的众多盗贼和不力官员。魏郡受过王贺恩惠的人和官员,肯定对他十分感激,让他做了三老(掌管乡里教化),从此在魏郡扎下根来。当年齐国的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地收田租,冯谖一把火把票据烧了,人人感激孟尝君,当他落难回到薛地,父老乡亲夹道欢迎他。所以前有好因,才得好果。《汉书 元后传》记载:
而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为三老,魏郡人德之。
王贺迁徙之路
2王政君父亲
王贺生了王禁,就是王皇后的父亲,年轻时就去长安学习法律,并当上廷尉史(廷尉最底层的办案人员)。王禁整天沉迷于酒色,还纳了四个妾,一共生了四个女儿和八个儿子,这就是本钱。当然,其中王禁的二女儿就是王政君。转眼间王家二女儿长大,到了嫁人的年龄,许配给一户人家,还没等过门,对方就死了。东平王想纳王政君为妾,还没等进王宫,东平王也死了。
3王政君进宫
准备嫁谁谁就死,就是一个克夫的主,王禁也感觉到奇怪,就找来看相的,结果得出“贵不可言”的结论,王禁心中大喜,就开始教女儿读书、弹琴,来充实王政君。汉宣帝五凤年间,王禁就把十八岁的王政君送入皇宫中,在掖庭做了家人子(后宫最低级的称号)。其实如果得不到皇帝或太子的宠幸,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甚至会一直平凡下去,然而命运的天平开始向王政君倾斜。《汉书 元后传》记载:
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禁心以为然,乃教书,学鼓琴。五凤中,献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为家人子。
王政君进宫
4王政君得宠,刘骛降生
王政君进宫一年后,机会来了。皇太子刘奭(就是汉元帝)最宠爱的司马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病死。此后,太子一直闷闷不乐,也不亲近别的姬妾。这可急坏了汉宣帝,这样下去哪年能抱上大孙子,很担心帝国会后继无人,让皇后从掖庭挑选5个家人子,王政君也在其中。
等太子朝拜时,皇后叫出5个家人子,王政君站的位置,离太子最近。长御(宫女之长)询问太子喜欢哪一个。其实太子哪个都不感兴趣,还不愿意驳了皇后的美意,就随便说道“其中一个人还可以”,于是长御就以为是离太子最近的王政君。当夜就把王政君送进太子宫中,得到宠幸,便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皇长孙,汉宣帝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给他起名为刘骛(汉成帝),字太孙,经常把刘骛带在自己身边。字太孙,汉宣帝很明显的透露出,将来这个孙子可是要当皇帝的。这就是“母以子贵”,王政君生下皇长孙,王家就要飞黄腾达了.《汉书 元后传》记载:
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適皇孙。宣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太孙,常置左右。
电视剧中的王政君
5汉元帝时,王家开始显贵
三年后,汉宣帝驾崩,太子刘奭即位,就是汉元帝。汉元帝刚一登基,就把刘骛立为太子,王政君为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禁封为阳平侯,王禁的弟弟王弘担任长乐卫尉(掌管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禁卫)。王禁死后,他大儿子王凤承袭爵位,并担任卫尉(也叫北军,担任皇宫的禁卫)。王家因王政君为皇后,开始显贵,但是此时王家还没有进入核心的权利层。
6王氏势小被压制
汉元帝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一直宠信担任中枢机要的宦官石显,对他言听计从。汉宣帝留下的辅政大臣萧望之、周堪,同时也是汉元帝的老师,都受到石显的排挤,宦官势力一家独大。丞相、御史大夫无不依附于石显。
汉元帝一朝,先由史高担任大司马,史家是一支老牌外戚,是汉宣帝祖母家的外戚,当年对汉宣帝也有养育之恩。史高卸任大司马之后,又由许嘉担任大司马,许家是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家的外戚,同时许嘉的女儿也是太子刘骛的妃子,也就是说许嘉不仅是老牌外戚,还是太子妃家的外戚。史、许先后担任大司马,朝政又由宦官石显把持,王皇后家的外戚势力太弱,无法与他们抗衡,他们唯有慢慢等待时间的流逝。
电视剧中的王政君
7外戚力保太子
后来汉元帝宠爱傅昭仪,病重时,想让她儿子定陶王刘康继承皇位,不过这立刻遭到大臣史丹(史高的儿子)的强烈反对,他作为皇帝的近臣,能出入宫禁,他劝道“太子已立十几年,深入人心,你要有动摇之心,别说公卿不答应,我更不答应,我第一个死在你面前。”大概就这意思。言辞恳切之外也稍有点威胁。
我想大司马许嘉第一个不会答应的,他是太子妃的父亲,刘骛当上皇帝,才符合他的利益。一旦刘康继承皇位,许嘉的地位能不能保得住还得两说。所以许嘉可能会有所动作,到那时国家有可能大乱。
还有担任卫尉的王凤,他必然也不会答应,毕竟是太子的舅舅,要是换作他人继承,这舅舅又算哪根葱。病床前的汉元帝,快死的人了,显然已经失去掌控能力,他心里肯定忌惮许嘉和王凤等人。所以汉元帝表面是和史丹妥协,表示不换继承人,其实他也是向外戚妥协而已。
汉元帝画像
王氏崛起专权之路1王氏崛起始于王凤
元帝驾崩,太子刘骛继位,就是汉成帝。汉成帝一上位,就封他大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兼领尚书事。封王凤的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封其他5兄弟封为关内侯(比列侯低一级,待遇低的多),还有一个王曼,死得早没能封侯。几年后汉成帝全把他舅舅们封为列侯。《汉书 元后传》记载:
以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益封五千户。王氏之兴自凤始。又封太后同母弟崇为安成侯,食邑万户。凤庶弟谭等皆赐爵关内侯,食邑。汉成帝办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就是把中书令石显贬官,又让他滚回原籍,结果死在回家的路上,朝廷许多大臣,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2汉元帝排挤许嘉
宦官专权解决了,还一件麻烦事,许嘉之前就是大司马、车骑将军。汉成帝又把他大舅王凤提拔为大司马、大将军,一个政府居然两套班底,这非得乱起来,这也传递一个信号,汉成帝想撤了许嘉,碍于情面没那么办,也只是时间问题,王凤领会到汉成的意思,并不急于与许嘉争锋,两年后。汉成帝以许嘉年老身重,不宜操心劳累,让他回家养老,这样王凤不动声色的排挤走一个对手。
电视剧中的汉成帝
3排除其他外戚,王商出局
第二个跳出来和王凤掰手腕的是王商,当然不是王凤的弟弟王商,这个王商是另一家外戚。是汉宣帝生母家的外戚,虽然宣帝生母死于巫蛊之祸,但是汉宣帝后来,很善待他的舅舅们,封他舅王武为乐昌侯,王商就是王武的儿子。
汉成帝三年,关中大雨连绵四十多日,城内流言四起,传言大洪水马上到来,城内人心惶惶。百姓四处逃散,混乱不堪。王凤说“皇帝及其嫔妃登上御船,官吏和百姓全都登上长安城墙,以避大洪水。”说罢,群臣都赞同王凤的观点。只有王商持反对意见,他说:“自古以来,即使无道的王朝,大洪水都不能淹没城郭,如今政治和平,没有战争,凭什么洪水就突然涌来,这一定是谣言,今下令登城墙避洪水,这更加使城内百姓惊恐。”汉成帝一听有理,于是就作罢。不多久,长安城逐渐平静下来,有关部门查实,这果然是谣言。成帝因此,就经常夸赞王商,而王凤羞愧难当,于是就开始嫉恨王商。
西汉长安城形像
后来王商担任丞相一职,有一年,琅琊郡发生自然灾害,恰巧王商查问此事。琅琊郡守和王凤的有亲戚关系。王凤亲自向王商求情,而王商不听,还是罢免了琅琊郡守。王凤因此更怨恨王商,秘密收集王商的罪证,指使官吏上书弹劾王商,说“王商与他父亲的婢女通奸,他妹妹与人通奸,王商唆使奴仆杀死奸夫。”汉成帝认为,这些不能证明王商有什么重大过失,没必要上纲上线。王凤仍然坚持认为王商有罪,于是就派有关部门查办,结果汉成帝罢了丞相王商,三天后王商忧愤而死。王商外戚的子弟们,全部调离宫廷要职之位,让其外任其他官职。《资治通鉴 汉纪22》记载:
有司奏请召商诣诏狱。上素重商,知匡言多险,制曰:“勿治!”凤固争之。夏,四月,壬寅,诏收商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欧血薨,谥曰戾侯。
王凤形像
4排除其他外戚,王章出局,冯野王出局
第三个出来和王凤较量的是王章,也是外戚,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就是王皇后家的外戚。这里顺便提一下,汉宣帝第一任皇后是许平君,第二任是霍光的女儿霍成君。王章就是王皇后弟弟王舜的儿子,总之沾亲带故。这个王皇后没生育过儿女,所以这支外戚自然不出名,实力也差很多。
当时汉成帝病重,他也没有子女,便召定陶王刘欣(汉成帝侄子)来服侍汉成帝,并有立他为太子的意思。后来汉成帝病情减轻,正好发生日食,王凤说:“定陶王虽亲,但应该按礼返回自己的封国,上天发生日食,就是发出的警告”。汉成帝只好让定陶王返回封国。
电视剧中的定陶王
王章虽然是王凤一手提拔的,担任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但是王章并不依附王凤。他密奏汉成帝说:“发生日食,都应该归咎于王凤专权,他蒙蔽皇帝。”汉成帝召见王章,王章继续说:“陛下没有儿子,亲近定陶王,为了帝国后继有人,这是以国家为重,是正确的决定。发生日食怎么能归咎于定陶王,这应该是王凤专权引起的。”汉成帝一听有理啊,一直被王凤专权压制,问王章有什么人可以推荐。王章向汉成帝举荐冯野王,准备依靠他代替王凤。冯野王是汉元帝时冯昭仪的弟弟,一向素有贤明,时任大鸿胪。
冯野王画像
侍中王音是王凤的堂侄,他窃听到了王章和汉成帝的密谋,并报告了王凤。王凤听了很恐惧,上书请求退休。王政君太后听说此事,以绝食来相逼,汉成帝没办法忤逆他母亲,只好让王凤继续任职。
汉成帝选择向王氏外戚妥协,授意尚书弹劾王章,交给廷尉罗织罪名,认为王章背叛天子,为定陶王打算。王章最后死在监狱中。那位被推荐的冯野王也够倒霉的,听说王章已死,担心自己被杀,也回老家了。《资治通鉴 汉纪22》记载:
廷尉致其大逆罪,以为“比上夷狄,欲绝继嗣之端,背畔天子,私为定陶王。”章竟死狱中,妻子徙合浦。自是公卿见凤,侧目而视。冯野王惧不自安,遂病王凤胜出,出自王政君这一支的外戚彻底胜出,以后没人敢对王凤指手画脚,也没人敢和王凤掰手腕,王氏外戚一家独大,他们弟兄几人,轮流掌握西汉的大司马、大将军之职达40年之久。王氏子弟担任九卿、大夫、侍中 、诸曹,势力遍布朝野。直到最后王莽终结了西汉的生命。
王凤形像
结语:
汉元帝、汉成帝两代皇帝实在是昏庸至极,只知享乐,没有汉武帝和汉宣帝的霸道的治国魅力,不会平衡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放纵外戚的势力做大做强。其实西汉,从一开始就有“舅舅治国”的传统,不过是西汉前期的皇帝们,能很好的压制住外戚。西汉后期一遇到昏庸之主,平衡会立即打破,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帝国的列车越跑越偏,直到失去控制,以至于亡国。
本文参考:《汉书 元后传》《资治通鉴汉纪22、23》《汉书 外戚上、下》《汉书 成帝纪》。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必删。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8950.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