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是黄帝时期熊氏部落的主要活动范围和核心地带,黄帝访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发生地逍遥观就在禹州,并在修道中写出了著名的《黄帝内经》。雷公是上古医家,相传雷公为黄帝众多懂医学的臣子之一,精于针灸,通九针六十篇。《黄帝内经》中的“著至教论”、“示从容论”、“疏五过论”、“征四失论”等多篇,都是以黄帝与雷公讨论医药问题的形式写成的。后世托雷公之名的医药书籍很多,如《雷公炮炙论》、《雷公本草集注》、《雷公药对》《雷公炮制十七法》等。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材以雷公命名,产在禹州的药材有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雷公头(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2 rotundus L.的根茎)、雷公蟹Calappaphilargius( Linnaeus)和雷公墨(即陨石)等。
方雷姓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禹州是方雷姓氏的发源地。方雷姓的祖先雷公一生在禹州这一区域内潜心研究医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行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唐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与宋代邓铭世父子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其后分为方氏,雷氏。又神话传说方雷氏之女为黄帝妃。唐阎立本《古代帝王图鉴》载:“炎帝榆罔孙方雷姓氏,佐黄帝有功,封方山,其子孙以地为氏,就是方氏。”
中国社会科学院珍藏的《珊溪方氏分支谱略》载:“方氏之先出自神农氏九世孙榆罔之长子雷,为黄帝佐相,封方山。”东晋詹事舍人方孚在向晋成帝上呈《新定方氏宗谱表》时曰:“考臣先人承神农之后,榆罔之子雷,为黄帝左相,封方山。”民国何光岳《炎黄源流考》载:“炎帝榆罔之子名雷,为黄帝伐蚩尤有功,封食方山而方。”《云溪洞方氏族谱总序)称:“方氏之得姓,始于炎帝神农八世孙榆罔之长子雷,受赐方姓,封河南郡公。”
据《禹州中药志》记载:雷公又称西陵氏,因居于西陵而得名,所居之山方正有棱角,故又称方氏。其女曰方嫘,黄帝正妻,传为养蚕织丝之始祖,世称嫘祖。
方雷为黄帝的大臣。初从黄帝活动于陕、甘及山西南部。后随黄帝入中原,活动于今禹州具茨、箕山一带,因“佐黄帝伐蚩尤(即著名的涿鹿之战)有功,封方山(即今禹州市方山)”。方雷又称雷公,精医学药理,黄帝曾向其求教药经。与歧伯合著《内外经》,并开剂药治病疗伤。其药谱后世称“方”或“外方”。
方雷后裔又分为“方、雷、邝”三姓,繁衍于大江南北,惟方姓一支被公认为中华民族方氏始祖,根在禹之方山。现方山崖壁上尚留有居住之洞穴。方山脚下原有庞大的方氏祖茔,至今仍有遗骸、陶片、剑镞之类被水冲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公的后裔雷敩依托雷公之名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的专著。
据《禹州姓氏》记载,方姓雷姓的来源有二:一是据我国最早的姓氏书籍、战国史官编撰的《世本》和东汉应劭编撰的《风俗通义·姓氏篇》记载,方姓是“方雷氏之后”。
方雷又称雷、雷公。《辞源》称:“雷公,传为黄帝之臣,善医,司雷之神。”《春秋命历序》是汉代无名氏创作的谶纬类典籍。曰炎帝约在520年的时段传承了8代,顺序是:神农氏炎帝一帝临魁一帝承一帝明一帝直一帝来(即厘)帝里(即哀)一帝榆罔。帝榆罔的长子就是雷,因功封方山,所以称方雷。方雷的后代以山为氏,形成了方姓和雷姓。
二是据《方氏祖根》摘自唐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一书记载:“周大夫方叔之后,以字为氏,望出河南。”方叔是周宣王(前827~前780年在位)时期的贤臣,曾率兵北伐猃狁南征荆蛮,立了大功,其后代以其字为氏。所以,方叔也是方氏的始祖之一,继而衍生邝姓。
1997年春在禹州龙岗电厂建厂时出土的唐·温县主薄方君墓志铭和大唐河南府阳翟县义让里贤君碑中称:“方氏之先,洎炎帝子雷,食采方山为方姓,厥后昌大,世家河南。
上述资料,尽管表述上有细枝末节上的差异(有的称雷为炎帝之子,有的称为炎帝之孙),但其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即方氏始祖是上古的方雷氏。这样,方雷氏就是与风氏伏羲、龚氏祝融、姜氏神农、姬姓黄帝并列的一个上古姓。《方氏氏族志》称之为“六氏开辟之基”。方氏之主既是方雷,那么,以他为首领的部落受封的方山位于何处?
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称,全国叫方山的山有十八座之多:四川三座、山西三座、山东三座、安徽一座、江苏两座、浙江三座、福建一座、河南1座。方雷所在的方山究竟为那座?说法不一。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应从黄帝的活动区域来考察。《辞海》称:“轩辕即黄帝。皇甫谧曰据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有以为号。轩辕丘今在河南新郑西北。”禹州北与新郑相邻,为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况且禹州有关黄帝的遗迹和有关的民间传说比比皆是。
禹州城北有绵延70公里的具茨山,上有轩辕庙、风王庙,其腹有黄帝避暑洞。黄帝访见大隗(大隗者,传说是位学识渊博、熟识安邦方略的人),据说也在此山;位于具茨山中部的崆峒山,是黄帝会见广成子(广成子者,传说是古代得道仙人)之处;位于崆峒山南麓的逍遥观相传是黄帝修道处;
在禹州西北部全市最高峰大鸿寨东南的诸侯山,是黄帝会见诸侯并决策征伐蚩尤之处;
禹州无梁北的老山坪,是黄帝征伐发兵处;在具茨山最高峰风后顶之下的南崖宫,是黄帝受神芝图处;禹州浅井北的书堂山,相传是黄帝的存书处;浅井西南5公里的散驾村,相传是黄帝辞别群臣之地……
而这许许多多历史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世代流传的美丽动听的民间故事。这些传说和遗迹,由于属于上古历史不易考究,然而正像郭沫若所说:“传说也能反映出历史的影子。”因此,这些传说就成了禹州是黄帝活动中心区域之一的佐证。
禹州方山有方氏祖莹、方雷氏祠堂等证实方姓祖根在禹州。在方山北麓的半山坡下原有百亩大的方氏祖坟、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远近闻名。据说,大约葬有五、六十代人。坟茔背靠青山,前有管水,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属难得的风水宝地。后来,也就是1958年,因治山治水,平整土地,这里变成了沃土梯田。如今唯一能看到的一个紧贴山脚的较大的坟冢,因是方氏古代先祖的葬处,所以当时没有平掉,给保留了下来。
在方氏祖莹右侧为方雷氏祠堂故址,祠堂于解放前已毁。据当地老者介绍,很早以前,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周围数百里来此求医拜药,佑保平安者络绎不绝。
在方山村原有古庙一座,已不复存在,但从捐款的残碑断碣中还可看到“开封府”、“钧州”、“方讳南”等字样。
纵观方山、方雷氏祠堂、方氏远祖故冢、偌大的方氏祖坟集结一地的事实,笔者认为这绝非天然的巧合,而是说明方雷姓祖根在禹州的又一力证。
《雷公炮炙论》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公的后裔雷斆依托雷公之名所著。雷敩(xiào),其生平无考,南北朝刘宋时阳翟人。又被称为雷公,于药物炮制颇有研究。雷敩所著的《雷公炮炙论》(一作《炮炙方》)3卷,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也是中药炮制界的一部经典。《雷公炮炙论》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他所写的各药内容都以实际炮制操作为主,主要引用了《乾宁记》一书的内容。他总结的制药,即书中所称的“修”,修事、修合、修治,方法大致有净选、粉碎切制、干燥、水、火制,加辅料制等。同时,他还说明了炮制药品的特征及混淆品的区别。可以说这些为后世中药炮制制定了标准和规范。
全书记载了300多种中药的炮制技术,总结了饮片炮制的17种方法,称为“雷公炮制十七法”。其中所列的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熔、炮、煅浸、飞等。其中蒸又分为清蒸、酒浸蒸、药汁蒸;煮分为盐水煮、甘草水煮、黑豆汁煮;炙分为蜜炙、酥蜜炙、猪脂炙、药汁涂炙;浸分为盐水浸、蜜水浸、米泔水浸、浆水浸、药汁浸酒浸醋浸等,为临床用药的炮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宝贵经验,其中的许多炮制方法一直在禹州沿用至今。
《雷公炮炙论》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唐宋元明清时期不少有关炮制的专著,都是在该书的影响下著成的。按《雷公炮炙论》的主要内容,是对所列各种药物的修治炮制的具体方法,但其中也不乏药物的修治原则,如在自序中就有“凡修合丸药,用蜜只用蜜,用饧只用饧,用糖只用糖,勿交杂用。”又说:“凡修事诸药等,一一并须专心,勿令交杂,或先熬后煮,或先煮后熬,不得改移,一依法则。”说明当时在制作成药方面的严格操作要求。
书中特别重视药物真伪的鉴别方法,要求在使用药物时,要仔细辨认真伪,防止因品种之不同,误用而影响药力和疗效,现举附子一例,即可了解其重视鉴别的认真态度。
书中称,附子一药有“乌头、乌喙、天雄、侧子、木鳖子。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傍尖;鸟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黑如乌铁,宜于文武火中炮令皱折,即劈破用;天雄身全矮,无尖……皮苍色即是。天雄宜炮皱折后,去皮尖侧子只是附子傍有小颗,附子如枣核者是,宜生用……。木鳖子不入药。”这不仅对附子一类药的不同品种作了形态方面的鉴别、炮制的描述,还提到了木鳖子药用的历史。
如“黄精,凡使,勿用钩吻,真似黄精,只有叶有毛钩子二个,是别认处……”炮制药物首先鉴别真伪,这一良好的做法就是从雷敩开始的。他注重炮炙的作用,在书中有较多介绍,如“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半夏……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其中许多炮制方法具有科学道理,如吴茱萸含有生物碱,用醋制使之成盐,而增大了在水中的溶解度;又如茵陈含挥发性成分,指出“勿令犯火”,防止高温处理使有效成分丧失;再如某些含鞣质药物,如白芍需用竹刀刮去外皮;知母、没食子勿犯铁器。
对于药材部位的修治净选,他也有许多特殊要求,如人参去芦;当归分头、尾、身,分别入药;远志“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并提出蛤蚧“其毒在眼,其效在尾”之说。在甘草条下,载有“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还有“山茱萸,须去内核,”对后世影响甚大。他在书的若干制药方法和选药要求至今仍产生实际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江丙坤编《黄帝内经》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1985
【2】唐品编《黄帝内经(精粹)》天地出版社出版 2017.4
【3】赵瑞洲编《方姓祖根》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2000.9
【4】孙彦春编《禹州中药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2006.6
【5】王国谦编《禹州故城》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8.10
【6】王和平编《禹州历史名人胜迹》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1
【7】《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3
【8】廖少忠 田宏波编《禹州姓氏》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9
【9】王根发编《禹州文化典藏·中医药典》海燕出版社出版 2012.10
【10】唐·林宝撰《元和姓纂》
【11】宋·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12】唐·阎立本《古代帝王图鉴》
【13】东晋·方孚《新定方氏宗谱表》
【14】汉·无名氏《春秋命历序》
【15】南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灸论》
【16】中国社会科学院《珊溪方氏分支谱略》
【17】何光岳编《炎黄源流考》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
文章来源: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与文物考察研究小组
王国斌 铁绍文 许敬生 李新叶
(来源:三都文化)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9467.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