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天台。
这里是济公故里,寒山拾得旧迹处。
这里不只有国清寺,也有曾经灿烂多年时光的村落居所。
一起来寻找最美12处满带历史时光痕迹的古村落,你可曾去过几处?
1 张思村张思村位于平桥镇西南部,是一个崇文重教之风吹拂了700多年的静美古村落。
张思村有13处集中成片、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包括三座祠堂、十多幢明清风格的院落,还有数幢民国年间的民居,清晰地展现了古村历史发展脉络。临水而筑,依巷伸展,整个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态风貌。
老宅深巷,雨露滋润下的藤蔓,爬满了整片墙垣,如跳动的音符。天空在这里被压成了一条线,抬头便遇见气宇轩昂的门楼,重檐翼角,斗拱重昂,还有妙趣横生的石窗。
张思村南面入口处,便是宗风远鬯牌坊。牌坊上的四个行书题字收放自如,颇有古意,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古村落。宗风远鬯四个字,一般人对其意义不甚了解,甚至对于“宗风远鬯”的“鬯”字有点陌生。这个字与通畅的“畅”字相通,发音也一样,读做“畅”字。明白了这一点,四个字的意义从字面上也就容易理解,就是说“祖宗遗风到了远方也要发扬光大”。
历史上张思村民出外经商做药材生意的特别多,可以想见,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他们都不会忘记张思是自己的故土,张思是自己的根基,四个字也表达着故乡张思对在外游子文化传承的期许。
村落三座祠堂,即上陈大宗祠、陈氏下祠堂和龙光陈公耑祠,同时还有数幢古民居,下新屋里古民居、上新屋里古民居、后新屋里古民居、益华楼古民居、下园明善楼古民居、继善楼古民居、迎紫楼古民居、新明楼古民居、陈炎古民居和陈锦林古民居。
明成化三年(1467)早春,居天台城内四方塘圣旨门的陈广清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位高人告诉他,往西四十里,有一处风水宝地,遇一土墩可止,在那儿安家,必人丁兴旺。次日,陈广清与侄子陈嘉赠沿始丰溪西上,至四十里处,果然遇一土墩,周围的景致与梦中一样。四周坦荡广平,前有始丰溪如眠弓,后有玉带湖环绕,于是,陈广清与陈嘉赠在此安家,从此陈氏族人迁居于张思村,伯侄俩人分别被尊称为与高祖。
张思村前后有二条溪流环绕,南有榨树砩,北有泉湖砩,这二条溪流也成为了村民日常洗涤与灌溉用水,至今还在使用,进出村庄必要过这二条溪流,于是溪上就有了数座石桥,最有名的是石矴桥,旧时村中有“无桥别进村,进村必过桥”的说法。二水相拥,使得张思村成为一只船的形状,如同一只停泊于始丰溪的帆船,所以此村也有“船地”之称。
2 迹溪村位于天台县石梁镇。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山中古村。溪水穿村西流,因汉代隐士高察到此,留下足迹而得名。迹溪源自华顶山,穿村而过,村居溪之两岸,自东向西汇入慈圣大坑,迹溪村四周山青竹翠,碧水环绕。
迹溪村全村海拔在600—9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是真正的大自然氧吧,平均气温较城区低3-6度,清凉可堪比莫干山,因此被称为“浙东避暑胜地”。
村东为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浙东剡溪之源头,狮子岩峡谷;南邻石梁飞瀑,西有铜壶滴漏、水珠帘、全国唯一规模的梯田百合花园;北接新昌菩提峰;迹溪村如在画中,美艳不可方物。
狮子岩坑在迹溪村东南面,是华峰北麓大峡谷,全长约7.5公里,因山中有一巨石,形如雄狮而得名。峡谷山势陡峭,清幽非常,谷中山石,形状各异,巧夺天工,这是一条适合探奇访幽的古道。只是因地势原因,峡谷交通较为闭塞,沿着鸟道,缘溪而上,一进坑口,残叶满山,常绿树把峡谷裹成一片浓荫,青松、黄檀、古枫、灌木不胜枚举。
古树盘根错节,相互依存,各具形态,有矮壮庄重者,有细高风骚者,有的虬枝盘结,有的干斜枝歪。这是天然而生的美丽,将一种色彩渗透进另一种色彩的生命当中。
竹林风光一绝,迹溪村位于石梁镇以西,竹林资源丰富,绵延5000亩的竹海是迹溪村最清新的一张名片。据说,苏轼对天台出品的玉版纸给予高度评价,在《杂志》文中称 “吕献可遗余天台玉版过澄心堂”,认为比当时著名的澄心堂纸还要好。这玉版纸的“老家”就是石梁镇的迹溪村,因汉代隐士高察到此,留下足迹而得名。
3 灵坑村泳溪乡灵坑村,前有霞客古道,后靠苍山云雾,南产泳溪香鱼,北看云锦杜鹃。始建于明代,村域面积4平方公里。村庄老屋错落有致,古朴中透出几分往日的雅致,仿佛一幅精巧的山水画。
历经百年的灵坑古村像是个暮年的老人,静静地在山里守候,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该村因徐霞客二游而得名徐霞客古村,村边的一条山道被称为徐霞客古道。
村庄依山傍溪而建,因山就势,全村阶梯式布局,村下是流淌不息的灵坑溪,村后是成片山林,村旁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其独特的“山水——田园——村落”格局和空间形态,是江南山区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古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木头,来源于村落周边的山林和溪滩,既就地取材又绿色环保,人工痕迹少,村口有石桥、古庙、古树、凉亭,古道、房屋、田园、山林、牲畜、溪流整体协调、浑然一体。
村内路道小巷,石头连着石头,当地人叫做“墙弄”,有的平铺,大多铺成踏道状,一出家门,总免不了爬上爬下,形成天然的石头街巷。
据历史记载,柴氏于明末清初从宁海迁至灵坑村,胡氏祖先元辏乾隆二十年由天台东门迁灵坑村,别祖为宗筑室至今近三百年有余,历史悠久。现有胡氏宗祠、柴氏宗祠、四姓(周、吕、王、胡)宗祠、山岗殿、德星石拱桥、呆桥石拱桥、狮子庙、回山寺、狮岩庙等名胜古迹。
4 前杨村前杨村位于天台县南屏乡东南端,距天台县城24公里,是“南黄古道”的入口。四周风景秀丽,树林繁茂,四季分明,幽谷叠瀑。春季可观赏梯田油菜花,感受春的气息;夏季可采摘杨梅、县野炊烧烤,重拾童年的乐趣;秋季自然是去南黄古道漫赏红枫,抑或沿着驴友的足迹,挑战古道的全程,周边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树木亦给人似水流年的情怀。
“北有香山红叶,南有南黄古道”,南黄古道的美景被称为“南山秋色”,亦被誉为天台十大景之一,秋天景色绚烂,仿佛油画一般,是国际艺术家摄影学会创作基地,是一片旅游观光的乐土。
5 铺前村铺前古村。隶属天台县始丰街道,始丰溪支流三茅溪流经村东北,旧有通京古道在村前通过,并设有泉亭铺驿站,故名。村内以张姓居民为主,村中的张氏三透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保存完整,为现天台境内极具代表性的三透民居,村内还有绳武楼和继忍堂民居,并有古戏台一座。
三透九明堂是天台民居中最具规模的建筑风格。中轴线上通常为三进厅堂,两侧建有厢房和小院,门堂套门堂,前后各进都有单独的门楼与外联通。铺前张氏三透初建时,则只是单进的宅院,扩建之后,则是四进的民居,但人们还习惯于称这幢院落为张氏三透,或许只有三透九明堂的称呼才能体现出铺前这幢院落的气势。
当年天台通往京城的古道就在村前通过,泉亭铺是出天台城门之后的一个驿站,于是,这个小村就被称为了铺前。数百年之后的今天,当年的古道早已改建,旧时的驿站也随之消失,只是当年的小村还依旧叫着从前的村名。
张氏是铺前村的大姓,张氏三透不但是张氏最具规模的民居,也是村中最宏伟的建筑。
但现在的张氏三透已十分寂静了,几乎是一座空宅的三透,让人有着一种莫名的惆怅,一种湮没了的传统,一种不复存在的古朴,在这个世代耕读传家的宅院中,也只是一种记忆了。
6 皇都村
皇都村位于天台西部的一个平畴之地,全村现有人口506户、1528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乡村,村内环境洁美,农房错落有致,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文化底蕴深厚,皇都南拳文化享誉县内外。
皇都村的名字,起源于明朝初年,之所以起名带“皇”字,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母亲息息相关。据传她曾在此处居住。
让皇都村名扬天下的,还有另一样事物,便是武术。元末,为抗击元寇,皇都村陈氏先人陈庚将学得的南拳传授给村民,并融入了天台民间拳术,形成了别具风格的“皇都南拳”,并世代相传。兴盛时,曾出现“家家习武、人人会武”的喜人景象。
如今,皇都南拳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的皇都村人,将武术传承至今,并发扬光大。
7 山头郑村宋代开基,兴盛于清末近代,有1000多年历史,曾长期为南山区中心,天台“十大市”之一,有“小上海”之称。南有前山岗头,北有殿后山,六另岗抱于东,十三罗山居于西。最早住朱姓,曾名山头朱。元末东阳县窈川郑姓打猎来此居,改今名,清同治年间村中建通德书院。村四周有万丘梯田,村中现存有千年古树群、十多个明清时代四合院、十余幢百年洋房和千米老街,是民国年间洋房的博物馆,更是现代都市人向往的梦里老家,被广大游客誉为“最后原生态古村落”。
郑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美丽的传说,缅怀先祖孟五公,在村里的老街旁专门建了一座神龛,供奉神奇的猎弹将军。
山头郑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鼎盛时有2000多人。八九十年前村中就建有洋房几十幢,水泥浇筑的阳台二十多个,这些也是天台最早的水泥阳台之一,距今百年依然屹立不倒。村中现存有民国南山首富郑仁山故居四层小洋房(原区公所)、原区邮电所、原区派出所、听泉楼等十余幢。这些洋房设计巧妙,建筑精美,用材考究,数量较多,是活生生的民国洋房博物馆。
村中的千米老街一直以来是南山最为繁华的街道,旧时为天台“十大市之一”和“小上海”,称瑞屏街,每逢农历三、八集市,集市日滩岭、雷峰、临海黄坦、白水洋四周群众都来赶集,熙熙攘攘。古街上至今保存有2幢过街楼、“通德里”茶楼、通德小学、和瑞当铺、恩光牌门遗址、罗将军庙、猎弹将军、千年古樟等。走在这条老街上,时间仿佛又回到民国年间了。目前每月农历三、八还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农村集市。
8 九遮村九遮古村。村落位于天台县西南,属街头镇,由桐桥、东江、明堂等自然村组成,地处九遮山腹地,村庄依山傍水,一峰一景,被誉为“九遮秀谷”。
这里是何氏族人聚居之地。宋加祐年间,何氏先人何郭弃官隐居,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亚父庙、牮桥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建筑。九遮山牮桥群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范增庙会”被列入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遮山在天台的西南边,三面环山,一条溪水在蜿蜒的山谷弯曲绕行,峰回水转,一回一景,有九回,故称“九遮山”。九遮村依山傍水,山峰耸峙,溪水潺潺,景景相连。
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4),一位名叫“何郭”的剌史来到九遮山,而后举家从东阳灵头迁徙至此。他就是何氏族人在九遮山的始祖。《遮山何氏重修宗谱》记载:“郭公,字尚创,号信之,生于太平兴国二年(976)八月十六日,卒于天圣三十七年(1060)九月初三,任宜兴剌史,挈子弟游天台,留恋丽岩卜居二十四都遮山居焉。”
始祖何郭的事迹只能在宗谱中找到些许的痕迹,而能见证的有东江村南面的两株古榧树。一株树龄为1600年,称之“晋榧”,一株树龄为1200年,称之“宋榧”。历经千年风雨,这两株古榧树仍然躯干挺拔,枝繁叶茂,每年还结出上百斤的香榧。
如今桐桥、东江、明堂三个自然村均为何氏族人聚居之地。三个村先后建起何氏宗祠。桐桥村的宗祠在1987年进行了改建。东江村的宗祠建于民国初期,而明堂村的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坐北朝南,正厅为三开间,供奉七位何氏先祖的彩色塑像,中间悬挂着“翰林”匾额。厅里还保存一块始建时竖立的“尊祖敬宗”碑。两边厢房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如今这里是“九遮乡村记忆馆”。正厅陈列着家谱,墙上悬挂着何氏名人像,称之“何氏名人馆”;左厢房是“农耕器具馆”,右厢房是“村史馆”。2013年九遮村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乡村记忆示范基地”。
在桐桥村村北有一座庙,人们叫它“亚父庙”,或称“仙皇佛殿”。亚父,就是帮助西楚霸王项羽打天下的范增。相传,公元前二世纪,在这僻静的山涧小径上,出现了一位银髯飘拂的陌生老者。在后来的传说中,这位老者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亚父范曾。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刎而亡之后,老者也消失了。如今亚父庙的后山有一山洞,名曰“望楚洞”,只是后人的美好想象罢了。
9 水南村
天台县福溪街道,水南古村。村因地处始丰溪南廓而得名,村西南有龟山为屏,形成一面倚山、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
村中以许氏居民为主,现存有许氏宗祠七座,以许氏十房大宗祠最为著名,许氏宗祠群现已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村中的石板墙建筑风格极具地域特色。
站在天台城内,远望南面,就会看到三座并联的山,山的形状极象三只龟,龟寓意着长寿,居于龟山之下的人自然是有福之人。龟山下有一个大的村落,那就是水南村,水南因在水之南而得名,这儿的水是天台境内第一大的溪流——始丰溪。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似乎就决定了水南村必定是人居的佳地,水南村是一座大村,它是现台州市第一大自然村,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
村内错综复杂的街道常让来客迷路,但是只要寻到村中心的那口前塘,条条街道又会明朗起来。前塘不但是村庄的地理中心,也是村民们生活的中心,塘岸街就在前塘的周围,这儿有集市,有戏台,也有闲聊的老人。后门溪环绕村庄的东西北三面,只有南面依着龟山,所以水南村是三面环水,一面依山的村庄,后门溪流经之处,形成了数个水潭,龚家湖曾是水域最大的湖,北面有五个湖联在一起,这些水塘成了村民生活与灌溉用水。有水,村显得灵动,有山,村显得踏实。
10 岭头周村三合镇,岭头周古村落。村地处三合镇通县城的城洋公路,与通往临海兰桥的兰洋公路在村前交汇。村居岭头,以村民姓周而得名。
下坊谷,岭头屋。这是流传于天台县东乡的一句民谚。岭头,就是指岭头周村,村居岭上,村民以周姓为主,故称岭头周。说起村里的古物,村民颇为自豪,说,有两座“三台”、三副旗杆石、一座牌坊。
据《周氏宗谱》记载,村里最早的始祖是廿五世匡公,从三门迁徙于此。初时,他是给灵溪村一位地主做长工,后来,就在这里繁衍,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岭头周村后是大坑山,村中有一方塘,称“大塘”。“德星楼”就在大塘岸边。
德星楼是村中现存最为古老的大院。它座东朝西,处于水塘与山坡之间,由于此地有些拘束和逼仄,在建造设计时,它不能按传统的“三台”民居那样,尽情地由前向后延伸,只能依据这横狭的空间,由前后纵深,而改为横向相连,由右向左,依次为前院、书院、后院,每座院落沿着山坡依次增高。
11 岩坦村岩坦古村。地处天台县西南,现属龙溪乡。因村前的大岩石而得名。自明代万历年间起,季姓、叶姓,林姓、陈姓、忻姓族人等相继来到这里居住。村中的“四姓宗祠”建于民国十四年。
村前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桥,据文物部门考证建于清代。这座桥不仅是村民山上做活,还是昔日天台街头镇通往临海、仙居的交通要道。
最早来这里安家居住的是季姓人、叶姓人。据《湖季氏宗谱》记载,最早的季姓始祖名叫季绍魁(上宅派第十一世)于明代万历年间来到这里。
在庄前村与岩坦村的大路边矗立着一座祠堂,它是季、陈、林、叶四姓共有的宗祠,名为“联志堂”,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坐北朝南,右为前门山,左为水溪。
12 下汤村天台县南屏乡,下汤古村。元时,有夏、汤两姓迁此定居,原名夏汤村,后因方言谐音,演变为今名。现村中以汤姓为多。
村中现存清节孝石牌坊一座,为现天台县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节孝石牌坊,并有一座建于民国年间的廊桥,保存完整,现还在使用。村中还有汤氏宗祠和数座小祠堂。
“川是水,品是塘,井是路,二十八宿在南垟。”跟着村里民谣看古村落风景。这首古村落自己的民谣,下汤村人都会念,它描述了下汤村的地理风貌。大淡溪流经天台南山,在溪的两岸坐落着许多的村庄,下汤村就在大淡溪的北岸。据《天台县地名志》记载:“元时,有夏、汤两姓迁此定居,原名夏汤村,后因方言谐声,演变为今名。”现在的下汤村,多数居民为汤姓。
“川是水”,形象地说出了下汤村的三条山坑,下汤村依山而建,三条山坑从山上流经村庄,最后汇入大淡溪。
“品是塘”,说的是村中成品字形的三口塘。流动的山溪让下汤村鲜活起来,那么,平静的水塘则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质朴的民风和耕读传家的传统。
“井是路”,村中的四条交叉的小路恰好构成一个“井”字,鹅卵石铺的路,在村民的脚下是那样的熟识,哪条路通往上店三透,哪条路通往祠堂,村民都不会迷路。汤氏宗祠就是大路旁,面对着大淡溪,正厅面宽三间,两侧建有厢旁,现存建筑建于清朝,追远堂的匾额就挂在正厅的梁下。
下汤村还有多座小祠堂,为汤氏各房所建,就在汤氏宗祠的西边建有一座二房的祠堂,祠堂现已部分倒塌,而其前的一座石牌坊让人感到会有一个故事深藏其中。
古村记独立整理自网络
原地址:https://www.chinesefood8.com/9953.htm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