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仲淹

范仲淹

  • 范仲淹不为人知的冷历史:中进士时候的名字是朱说

    范仲淹是我们熟知的宋朝名臣,不仅仅是他写出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因为他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范仲淹成为文臣武将效仿的典范,他的谥号是文正,能够担得起这个谥号的大臣,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数的过来的。 范仲淹年幼的时候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中进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参政的过程中,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在他的方针政策下,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镇住了一直不安分的西夏,元昊不得不向宋称臣,不敢侵犯大宋的边...

  • “高考移民”范仲淹

    京 博 文 20世纪,全国高校招生实行统一考试,叫做“高考”。“高考移民”指高中生的佼佼者在本地因为录取名额受限,考不上一本,采取投亲告友转户籍到录取分值低的文化落后地区学习并考取一本的考生。而范仲淹则和近年有钱人家花巨款送子女到衡水、昌乐等高考名校学习的“新高考移民”表面上相似,但又绝对不同。因为他投亲入籍楚丘县(今曹县东南),进入名校攻读五年,以楚丘县贡士身份考中进士,乃是走投无路之举。今日曹县人应该以范仲淹为邑人感到无比自豪。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况,称他为古代“高考移民”则名副其实。至于他为何要当“高考移民”来...

  •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回乡祭拜范氏宗祠。在苏州祖宅住了几天后,范仲淹决定在苏州南园旁边买一块地,在此处盖一处房屋,待老迈时回乡居住。 按照家乡的风俗,在破土动工之前,范仲淹请了风水先生瞧一瞧,风水先生告诉范仲淹:“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在这里盖房子,将来的子子孙孙必定科举及第,世代将相,荣华不绝。” 如果换做旁人,必定喜出望外,没想到的是,范仲淹听完,立即打消了盖宅子的念头。大家很不理解,范仲淹解释说: “吾家有其贵,敦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 范仲淹的意思是说:这块宝地,如果我自己盖私...

  • 符海朝 : 范仲淹名字的由来及其四代祖宗世系

    符海朝 河南文艺出版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作者 符海朝 范仲淹曾名“朱说”?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989年10月1日),诞生于河北西路成德军(真定府,治今河北省正定县)节度掌书记官舍。 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以前,范仲淹从养父朱姓,名说。 被任命为权集庆军节度推官期间,范仲淹遵从母亲的愿望(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向朝廷上奏提出归宗复姓的请求,经朝廷批准后,时年二十九岁的朱说方以范仲淹(字希文)的名字行于世。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基本上都写为范仲淹。 仲...

  • 范仲淹与山东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祖籍苏州吴县,但他与山东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他生于徐州,长于山东邹平,老于山东青州,享年64岁,在山东度过了20多年。他是山东曹县李姓人家的女婿,其后世子孙在豫东的虞城和鲁西南的单县、曹县一带繁衍生息,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在徐州任上病故,母亲谢氏将灵柩送回苏州安葬。两年后,因生活艰辛改嫁时任吴县推官的朱文翰。范仲淹随母亲到朱家,改名朱说。朱文翰,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朱文翰辞官回乡后,范仲淹随继父生母来到淄州长山。七岁时,母亲谢氏教范仲淹...

    宝宝起名 2022-04-07 2 0 范仲淹
  • 揭秘范仲淹之一:出生之谜

    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三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僣,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服除,以殊荐...

    宝宝起名 2022-04-07 2 0 范仲淹
1